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占總人口達到20%,每5人當中就有1人是老人。說到老化,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我爸活到90多歲,算長壽了啦」,但仔細想,他是健康走完人生,還是後面10年坐輪椅、記憶混亂、什麼都要靠人幫忙?《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說明,老了之後若能做到5件事才是真正的健康老化。
夏日來襲,想要自信展露身材,輕鬆駕馭短褲、背心、比基尼,體態的管理成了首要功夫!現代人工作生活忙碌,鮮少時間規劃運動計畫,使得多數人會從飲食、中醫調理等方面尋求瘦身輔助。中醫盛行的「埋線瘦身療法」到底是什麼?哪些族群不適合?日常飲食搭配守則又有什麼要點?《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中醫師解答5大觀念。
一杯檸檬汁可能讓你皮膚紅腫、起水泡?夏天到了,去戶外運動、郊遊前,一定記得帶把陽傘、塗上防曬乳以防止曬傷,但多數人不知道還有另一種危險,俗稱「瑪格麗特灼傷」的植物日光性皮膚炎。《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瑪格麗特灼傷的原因、症狀以及預防方法。
(文/林宛瑤 採訪諮詢/馬偕醫院台北院區護理部12C病房護理長傅美玲)親餵母乳的姿勢坐立餵採坐立餵食,可以準備ㄇ形枕,若家中沒有ㄇ形枕,也能用棉被或枕頭來替代。首先,坐在能夠靠著背部的椅子或靠牆的床上,在背部墊一個讓身體舒適的枕頭,最好有個能放鬆肩膀的扶手。採坐立哺餵時,媽咪要注意身體和肩膀不要往前傾,因為寶寶會自己調整吸吮的最佳位置,而媽咪肩膀放鬆,不只是為了自己的舒...
(文/林宛瑤 採訪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邱志宇)糞便與排尿的型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邱志宇醫師表示,因為新生兒的腸胃道及括約肌功能尚未成熟,所以只要一進食就會解便或排尿,而正常的尿液及糞便狀態如下:解尿/新生兒出生後前幾天的解尿次數較少,一天約3至4次,且量不多。隨月齡增長、喝奶量增加、膀胱容量及括約肌尚未成熟等因素,大約2個月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上週急性腸胃道疾病門、急診就診人數仍處於高峰狀態,目前除了學校已開學外,各機關也陸續開工中,因此,提醒民眾應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特別是人口密集場所(如餐廳、醫院、學校等),更要加強防疫措施,如有出現嘔吐或腹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落實生病不上班、不上課,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防止疫情發生。0至6歲兒童 為腸胃道疾病高危險群依據疾病管制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又來到,免不了依照習俗來碗熱呼呼Q軟暖胃的元宵。而在此佳節,如何能兼顧健康,又能享受美味的元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張瑄筠營養師提醒民眾,注意熱量以免造成體重及身體負擔。此外,也提供輕食鹹甜湯圓吃法,讓大家安心健康吃。多蔬果+適量吃 慶元宵不致胖1)高纖飲食多蔬菜/以鹹湯圓當正餐,來取代飯後的甜湯圓,就可減少過多糖類和脂肪的攝取。選擇鹹...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日前,CNN所推出的旅遊專題之中,一一羅列出亞洲七大旅遊城市,各能代表的「七宗罪」,來凸顯這些城市中的旅遊特色,而台北則被列為「暴食罪」,原因無非路邊美食太多,且價格實惠,讓人很容易吃個不停,但這正也顯示,台灣民眾多半外食,懶得自己煮菜,導致吃進過多加工食品,恐怕危害健康!醫師警告,近年來門診上長碰見年紀輕輕族群,總膽固醇就超標的情況,疾呼民眾應吃「食物」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請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偏方!台中一名女嬰,日前因頭上長了一顆顆的小膿包,數日未消,媽媽於是拿出偏方法寶「麻油」,女嬰的頭上抹了又抹,不料,塗抹後膿包不僅沒消,還因患部搔癢,引來女嬰一陣猛抓,數日後,情況急轉直下,傷口已出現紅腫潰爛,送醫看診竟發現女嬰的傷口已成蜂窩性組織炎,所幸經手術清創,目前已無大礙。女嬰到院時 傷口已潰爛四公分童綜合醫院小兒科高佳慧醫師指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惡視力」流竄,近年來台灣近視兒童日漸增加,已成為世界排名第一,除了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外,更有實證研究發現,缺乏戶外活動是危險因子,所以,基隆市衛生局提醒民眾,應多帶家中小孩接觸戶外活動,增加眼睛保護效果,以避免惡視力上身。高度近視危害多 青光眼、視網膜剝離樣樣來兒童近視問題嚴重,且越早近視,不僅度數增加越快,變成高度近視機會變大外,就連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元宵節即將到來,為保障民眾食的安全,臺北市衛生局前往超市、湯圓飲食店、甜品店、傳統市場等處進行元宵湯圓食品抽驗,總計抽驗50件產品,品質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另查察19件包裝產品標示,1件不符規定為:頂好Wellcome忠孝分公司抽驗到的「^_^湯圓(白湯圓+芒果風味湯圓)」,外包裝標示3種紅色色素,實際檢出卻是2種黃色色素。台北市衛生局表示,針對19件包裝產...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走路雖然有益身體健康,但隨著科技進步,現在的生活環境正逐漸受到破壞,進而延伸出許多環境汙染的問題,然而當民眾處於空氣品質較差的環境當中時,不僅會增加肺部與心血管方面的疾病風險外,其實就連猝死風險也會跟著增加。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比起搭捷運,走路通勤的民眾會大量接觸到大量細懸浮微粒(PM2.5),進而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猝死機率。在台北走路通勤 恐增未來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