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各種花卉盛開,同時也是蜜蜂活耀的季節,一般來說,蜜蜂不會主動攻擊人,但若不小心騷擾到牠們,或是發現蜜蜂圍繞就要特別留意。《優活健康網》整理蜜蜂螫人的相關問題,究竟蜜蜂為什麼會叮人?被蜜蜂叮有那些症狀?被蜜蜂叮怎麼辦?遇到蜜蜂千萬別緊張,做好正確措施即可。
幻覺、幻聽⋯竟不是看到鬼?思覺失調症患者過去經常被當成中邪、卡到陰,尤其農曆七月到來,患者們症狀更有可能會被誤會,因而延誤黃金治療期間。《優活健康網》整理思覺失調症的相關衛教,包括原因、症狀、自我診斷、治療與日常保健,建議出現相關症狀最好就醫檢查。
24節氣時序已到處暑,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表示炎熱的暑氣將要結束,天氣逐漸轉涼。中醫師表示,養生首防「秋燥」,要清熱滋陰。《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中醫師分享蓮子、南瓜、白木耳的功效與食譜,禪居食堂端出「蓮子栗南瓜扣」,蓮子具清熱安神的功效,內餡搭配銀耳,堪稱絕妙組合。
腰痛、偏頭痛、肩膀痛⋯全身都很痛?疼痛是身體受傷的警訊,當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且沒有任何持續損傷時,就可能變成慢性疼痛,甚至會造成失眠、易怒等情緒,嚴重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對此,醫師建議,患者可以採取支持性療法「SEEDS」,再搭配「核心快走法」來改善擾人的慢性疼痛。
睡眠障礙是許多長輩常見的問題,根據高醫精神科的統計,65歲以上的長者有約42%會有睡眠障礙問題,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年長的生理時鐘的調節變差或是因為其他心理、身理上的疾病,導致難以入眠。《優活建康網》特摘此篇「長輩改善失眠的方法」,只要泡腳就能有效改善。
端午節到來,不論是蒸煮的北部粽、水煮的南部粽,或是有特色的客家粽、原住民的小米粽,各式各樣的餡料與粽葉、稻香混和出來的粽香,總是令人垂涎三尺。但糯米製品易導致胃脹氣,吃東西之後所帶來的腸胃脹氣、積堵的不適感,就是中醫典籍所謂的「食積」。想要避免食積,中醫師教3招預防。
一位34歲的男性,結婚已經4年未避孕卻生不出小孩,平時多由女方來治療不孕症,但是一次陪診中發現先生習慣將筆記型電腦放在大腿上做事,常常一放就是一整天,而平時也常常穿著牛仔褲等較為悶熱的褲子,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建議筆電不要放在腳上,平時穿著就為寬鬆的衣物,再給予先生清熱利濕中藥調理,不到5個月夫妻即懷孕。 在台灣濕熱天氣變化無常,人體內濕氣和熱氣重,而工作壓力大,三餐不正常導致脾胃...
地瓜是熱門的養生食物,屬於根莖類澱粉食物,營養價值很高。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地瓜110公克只有133大卡,約半碗飯的熱量,膳食纖維含量豐富,有助於血糖穩定、排便順暢,預防心血管疾病、大腸癌發生,更是減肥的好食材。《優活健康網》特選此文,教民眾分辨不同地瓜品種,以及哪些人適合吃。
工作壓力大想停下腳步休息,或是職業倦怠想轉換跑道,許多人都會選擇在年後轉職。這段時間,也時常在社群平台上看到有人討論著「待業的生活」,從內容及留言中也不難看見正在待業中的人的焦慮與不安。《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討論待業生活應做到4件事,能讓心態更健康。
罹患晚期大腸癌一定要使用人工肛門嗎?不少人一聽到人工肛門就心生畏懼,擔心人工肛門就是要把本有的肛門移除並放置替代性肛門,往往因此逃避治療而延誤病情。事實上,隨著輔助治療技術發展,若能與醫師充分討論策略,進行術前治療可使腫瘤縮小,再加上手術技術演進,往往可以增加保留肛門的機會。
「芒種」是端午節前後的節氣,芒種開始代表正式進入盛夏。芒種天氣高溫,濕度偏大,而且較為悶熱,因此不少人都感到食慾不佳、昏昏欲睡,此時適合吃一些開胃酸辣的輕食。《優活健康網》特摘養生專家但漢蓉所撰此篇,分享「涼拌青木瓜絲」作法,芒種吃這道準沒錯!
30多歲趙先生,從小就知道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長期在胃腸肝膽科門診追蹤,肝功能正常,超音波也沒有看到肝臟病變。但在今年公司健檢發現,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呈現陰性,讓他不禁好奇B型肝炎是否已經痊癒、不用再追蹤?對此醫師指出,表面抗原是有可能消失,但肝臟內可能還是有B型肝炎病毒,仍有復發可能。
疫情後各大醫院人力緊缺,不僅護理人力不足,有患者手術化療都被延後,還出現「一床難求」的窘境,尤其2023下半年是各大醫院關床高峰期。根據衛福部公布最新數據,2024年起醫院總病床數與護理人員雙增,人力以醫學中心最多,為了避免護理荒現象,招募新血是下一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