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老年煩惱

你會在80歲生日宴跳舞嗎?8旬老人的人生智慧:確保身體保持健康

你會在80歲生日宴跳舞嗎?8旬老人的人生智慧:確保身體保持健康

身體健康是人生寶貴的財富之一,你會在自己80歲生日宴上跳舞嗎?成功企業家薩希.布魯姆(Sahil Bloom)於《人生的五種財富》一書中,分享人必備的5種財富,包括時間、社會、心理、身體以及金錢財富,引導讀者重新思考人生的優先順序,透過書中的練習和工具,校準人生的方向,積極累積財富,並逐步實現理想的生活。以下為原書摘文:

特別企劃:交友原則

盤點你的交友圈!公關專家實測發現1結果:朋友越多「收入就越高」

盤點你的交友圈!公關專家實測發現1結果:朋友越多「收入就越高」

人生活在世上,也許或多或少都需要朋友,沒想到朋友數量也與收入相關。資深公共關係培訓專家、旅美華人李維文於《關係力決定你的人生優勢》一書中,以心理學角度解釋人脈關鍵核心,並透過多年的公關專業,分享社交成功與失敗實例,同時列舉國際間眾多名人的經營心法,幫助讀者打造高品質人脈。以下為原書摘文:

比星期一更讓人心煩?神經性焦慮致「週日恐慌症」醫教1招紓解壓力

比星期一更讓人心煩?神經性焦慮致「週日恐慌症」醫教1招紓解壓力

星期日晚上總是特別憂鬱?小心你陷入「星期日精神官能症」!韓國身心專科醫師潘有花於《上班路上心理學》一書中,探討在公司感受到自卑、焦慮、空虛等負面情緒的根源,還提供維護職場人際關係的方法,更進一步教導讀者如何利用心理學來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只要跟著本書循序漸進,就可以讓上班之路變得更順利。可以下為原書摘文:

曾經也是照顧者,長大後竟成居服員!長照過來人:照護者別害怕求援

曾經也是照顧者,長大後竟成居服員!長照過來人:照護者別害怕求援

長期照護是趟漫長的旅程,不僅患者辛苦,照顧者更容易心力交瘁。居家照顧服務員雲柱於《居服員,來了!》一書中,分享照護現場的故事,引領讀者走入不同家庭的照護現場,包括獨居、老老、多代同堂⋯⋯並帶領讀者深度思考:當生活無法事事自理的那天到來,我們要如何承接彼此?以下為原書摘文:

年輕人談戀愛只傳訊息不打電話?研究揭「電話傳情」2招讓愛火狂燒

年輕人談戀愛只傳訊息不打電話?研究揭「電話傳情」2招讓愛火狂燒

現代人談戀愛都喜歡傳訊息,但心理學研究顯示「打電話」更好!心理學博士安潔拉.雅赫拉(Angela Ahola)於《線上愛情學》一書中,深度探討約會前、約會時、約會後和約會之外的戀愛攻略,幫助讀者了解戀愛心理,更認識自己,深化彼此關係,成為一個能去愛與被愛的人。以下為原書摘文:

考多益別再死背、刷考古題!名醫教「大人學習法」學習速度升4倍

考多益別再死背、刷考古題!名醫教「大人學習法」學習速度升4倍

考證照還再死背?大人不適合用學生時代那種死背硬記的學習方法!大腦日本腦神經內科醫師、醫學博士加藤俊德於《30歲之後,才是你大腦的全盛期》一書中,透過詳細解析,說明如何讓大腦的不同區塊互相配合,發揮最好的學習效益,並拆解現代人經常掉入的大腦機制陷阱,傳授有效可行的解方。以下為原書摘文:

聊天如何找話題?別再聊天氣!溝通教練揭「10話題」從這角度開始聊

聊天如何找話題?別再聊天氣!溝通教練揭「10話題」從這角度開始聊

和別人聊天不知道要聊什麼?日本溝通界「傳奇私人教練」岡本純子於《世界第一的聊天術》一書中,融合心理學、腦科學、人類學等全世界最先進的學術研究,以及頂尖菁英溝通交流累積的知識和經驗,打造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最強聊天術,幫助讀者快速提升溝通力。以下為原書摘文:

為什麼168斷食會沒效?中醫教「10種吃法」吃對才有效:澱粉最後吃

為什麼168斷食會沒效?中醫教「10種吃法」吃對才有效:澱粉最後吃

「中醫斷食168」結合12經絡養生法及168時間管理,開食的8小時一定要吃對食物,喝對茶飲,攝取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幫助全真中醫診所總院長褚柏菁於《中醫斷食168》一書中,結合中醫觀念和間歇性斷食法,配合具體的執行方法,詳盡的精油經絡按摩以及排濕美體操,幫助讀者養成易瘦體質,活出健康、輕盈和活力。以下為原書摘文:

在公司不得罪人的說話方式!董事長教「超強說話術」把1句話放嘴邊

在公司不得罪人的說話方式!董事長教「超強說話術」把1句話放嘴邊

平常不太會說好話、很常得罪人?在職場生存,懂得說話的技巧很重要。若日本Motivation & Communication股份公司董事長桐生稔於《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一書中,分享職場溝通的方法,包括表情管理、思維模式、說話方式,幫助讀者建立成功關係。以下為原書摘文:

每個人都是「愛說謊的皮諾丘」?心理學研究:平均每天說謊「2次」

每個人都是「愛說謊的皮諾丘」?心理學研究:平均每天說謊「2次」

人生不妨有幾次說謊的經驗,你知道人們一天會說幾次謊嗎?德州女子大學(Texas Woman''s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克里斯丁.哈特(Christian L. Hart)、德州心理學家德魯.柯提斯(Drew A. Curtis)於《為什麼他要說謊?》一書中,整理大量證據與案例,系統性解答謊言的定義、結構、出現的場域及各種面貌,帶領讀者一探謊言背後的幽微心理。以下為原書摘文:

如何讓孩子學會做人?媽媽給女兒的人際相處指南:越珍惜的人越要遠離

如何讓孩子學會做人?媽媽給女兒的人際相處指南:越珍惜的人越要遠離

韓國人氣作家姜聲花,在經歷一場大病後,害怕想說的話來不及表達,逐字寫下給女兒的30封未來信,於《親愛的女兒,假如媽媽明天死去》一書中,分享從面臨挫折時的撫慰,迎接挑戰時的心態,再到追求幸福的方法,每封信中都蘊含著一位母親的愛,以及一個人生前輩的真切領悟。以下為原書摘文:

長期遭霸凌跳樓輕生,卻大難不死⋯他走過「地獄之路」才懂的人生課題

長期遭霸凌跳樓輕生,卻大難不死⋯他走過「地獄之路」才懂的人生課題

2015年總統教育獎得主、妥瑞症患者曾琮諭(曾柏穎)自2012年迄今,前往各級學校擔任生命教育、校園霸凌等議題講師將近600場,持續為妥瑞、特殊需求族群倡權。他也於《人生何必妥協》一書中,回顧一步一腳印走過的生命試煉,帶領讀者勇敢接納自己,找到生存之道。以下為原書摘文:

生小孩會帶來快樂嗎?研究:孩子帶來幸福或壓力,取決於「這1點」

生小孩會帶來快樂嗎?研究:孩子帶來幸福或壓力,取決於「這1點」

為人父母後要承擔的責任變多,孩子可能會讓我們變老,但不是成熟。波茲坦健康與醫學大學(Health and Medical University)人格心理學教授伊娃.艾瑟曼(Eva Asselmann)、自由記者瑪蒂娜.帕爾(Martina Pahr)於《從酒吧到嬰兒床,是什麼讓我們長大成人?》一書中,將科學數據、心理學專業與真實生活情境結合,並依成長時序呈現人類性格從嬰兒到成人乃至老年的轉變,探討...

跨出舒適圈能發展更多機會?過來人列「3理由」擴大舒適圈才是上策

跨出舒適圈能發展更多機會?過來人列「3理由」擴大舒適圈才是上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圈,有些人誤以為,待在舒適圈裡面就無法活出美好人生,事實上正相反。網路社群「正向力量」(The Power of Positivity)的執行長克莉絲汀.巴特勒(Kristen Butler)於《別再跳脫舒適圈》一書中,用自身的經驗出發,破解「跳出舒適圈」的迷思,引領讀者利用快樂、創造力和輕鬆自在的力量,為美好的生活奠定基礎。以下為原書摘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