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胃食道逆流的發生,有時候跟特定飲料有關。《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研究指出,酒精、咖啡、茶、碳酸飲料、高糖分、高油脂和刺激性食物等,都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部負擔。《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指出,這些飲品可能造成下食道括約肌鬆弛,導致胃酸逆流回食道,引發胃食道逆流症狀。
當天氣寒冷時,人們喜歡吃溫熱的食物,穿保暖的衣物,以此避免受寒、降低免疫力,及預防引發感冒。因此常聽周遭朋友提到,天冷時,喝上一碗溫熱的黑糖薑湯,就能讓身體暖和起來,即刻感到渾身舒暢、精神飽滿。而且,若有筋骨痠痛、頭痛或畏寒等情況,飲用後也常能稍感舒緩。然而,用薑來調理身體,是否人人都適用?《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吃薑的注意事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減重門診執業以來,經常遇到初診的客人與我面談時,提及減重速度的期望,常會出現不切實際的答案,例如一周想減重超過5公斤,甚至一周想減重超過7公斤的也大有人在。其實減重是需要耐心和時間的,或許有人真的在一周內減去5~7公斤,但那絕大部分應該是水分,而非體脂肪。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建議,每周以減重0.5公斤至1公斤為宜。那如果減重過速,會對身體產生什麼不良的影響呢?...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在全民防疫期間,為了減少群聚的風險,民眾消費習慣改變,宅配蔬果箱變成蔬果採購新選擇,但採買回家的蔬果該如何保存,才能維持新鮮美味?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提供居家蔬果保鮮小撇步,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又健康。蔬果到貨,耐低溫、不耐低溫分類貯藏蔬果箱裡蔬果種類很多元,農試所建議,到貨第一步,依照蔬果特性選擇適合保存的環境,立刻分類分流,才能讓食材維持較久的美味。消費者可根據當季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37歲林姓患者因頸椎受傷手術,全身麻醉後竟出現過敏性休克,因及時發現,搶回一命。根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有兩百多人因藥物引起過敏性休克,在全身麻醉時發生過敏性休克是一種少見但非常危急的併發症,發生率大約是一至二萬分之一,嚴重者可能致死。麻醉對於手術的成功與否,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若曾有藥物過敏的經驗,一定要在手術前的麻醉訪視與麻醉醫師詳細溝通,才能共同守護手術中的麻...
2021-06-07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中醫國家隊加入防疫抗戰!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柯富揚理事長表示,鑑於台灣疫情嚴峻、醫療量能不足、專責醫院緊繃、醫護人力過度消耗等情,以及無數民眾向各級衛生主管機關、各地中醫師公會提出需要中醫治療新冠肺炎的需求,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爰緊急動員全國中醫資源,成立「台灣中醫防疫醫療國家隊」,投入防疫醫療前線! 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苗栗電子廠移工發生數起群聚感染,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早召開行政院擴大防疫會議,拍板決定全國三級警戒管制延長至6月28日,各級學校也配合停止到校上課至暑假。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重申三級警戒相關措施,包括外出應全程戴口罩,只要違反一律開罰,不再勸導。今新增211例本土病例、26例死亡此外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214例新冠肺炎病例,分別為211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為了阻止疫情的發展,三級防疫警戒持續著,停課的停課、在家工作(WorkFromHome,WFH)比例增加,少了許多走動的通勤時間,然後,即使是假日,也為了避免與人接觸,而少出門的頻率;「保持社交距離」與「宅在家」成了我們的新日常生活,許多過往的生活模式都起了相當大的改變,例如體能活動量大幅的減少。 三級防疫警戒後的移動趨勢 最近蘋果與Google都以...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台中82歲林先生不菸不酒,20年前曾因勞累發生心肌梗塞,經執行心導管手術後順利恢復,不料日前外出時被汽車撞倒在地,當下雖無大礙,過了幾天卻感到胸悶、頭暈等身體不適症狀,赴醫檢查竟發現為B型主動脈剝離所致,經緊急施予主動脈內套膜支架治療,終脫離險境,讓他驚呼:「撿回一命!」B型主動脈剝離死亡率較A型低 仍可能併發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疫情延燒,站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不畏艱苦堅守崗位,各界紛紛送上敬意和溫情,台東基督教醫院連日就接獲不少民眾的關懷,以美食、飲品等慰勞在疫情最前線的醫護人員;一名懷有近7個月身孕的孕婦,將心比心送來30個自製的兒童防護面罩,由東基產兒科病房會轉送給有需要的新生兒家長。貼心設計滿足不同頭圍該名孕婦王乙菡表示,疫情緊繃,大人小孩出門都要戴口罩,她育有兩個小孩,腹中的胎兒也將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些人身體沒什麼大毛病,卻常抱怨這痠那痛,提個重物就喊腰背痠痛,讓家屬朋友不禁懷疑,他們是不是有「公主病」,驕生慣養,什麼事情都不想做。曾有年輕媽媽因為經常性腰背疼痛、不斷扭傷手腳,加上作息不正常、焦慮失眠而深受所苦,還被家人同事誤認為是公主病而心情低落沒有自信,後來經診斷是纖維肌痛症,在正確治療和生活調整後才逐漸恢復正常生活與笑容。可能是鬆筋光譜障礙、纖維肌痛症、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全世界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至今已超過300萬人,其中大多數為老年人及患有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者。老年人的免疫系統較弱,認知反應較慢,容易增加被感染的風險。在此非常時期,除了遵循防疫政策及個人衛生外,也呼籲大家用心關懷身邊的長輩們,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建議民眾利用「平、常、心、轉、動」的口訣,協助年長者順利抗疫。平:以減輕長輩過度的焦慮為目標,平心靜氣用長輩可以聽得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