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足部循環比較差,且汗液中含有葡萄糖,若清潔未做好,容易孳生細菌造成感染,若加上感覺遲鈍或疏忽,沒有注意皮膚傷口,容易使傷口產生潰瘍、感染及壞疽,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照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糖尿病足潰瘍的成因與治療,糖尿病患每天都要檢查足部,如果發現破皮、龜裂、滲液、發紅、浮腫等狀況一定要立刻就醫。
炎炎夏日海邊戲水,許多人不懂先觀察海岸地形、風浪、天氣,恐釀溺水或災害意外。《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由台北市水上救生志工協會解析基礎觀念,到底潮汐與潮差、水位變化怎麼看?「離岸流」該如何辨識?游泳時遇到離岸流或被海流帶走,又該怎麼自救?多一分認識與謹慎,就能離危險遠一些。
日前一名中年婦女因蚊蟲叮咬,搔癢難耐,除了持續搔抓以外,還將大蒜搗成泥塗抹在叮咬處,進而引起極度疼痛與不適。就醫時患部已呈現紅腫發炎的狀態,且有局部性細菌感染潰瘍,險些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經傷口護理、藥物治療後才逐步好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蚊蟲叮咬的舒緩方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31例COVID-19病例,分別為28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屏東Delta群聚今新增1名個案。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該名確診者(案15163)展開隔離前已完成一次PCR檢驗,當初結果為陰性,一開始先在防疫旅館,然後轉移到集中檢疫所,於3日發病後再次採檢確診。研判感染途徑有兩個可能性,第一是個案6月21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台北市衛生局公布2020年北市十大死因統計結果,慢性疾病就佔了七項,每100人中約有64.5人死於慢性疾病,癌症則連續49年居首,十大癌症死因又以肺癌連續35年蟬聯榜首,女性乳癌列居次。15至24歲青少年首位死因是自殺,25歲以上成人首位死因則是癌症。2020年台北市民死亡人數為1萬7196人,比2019年減4.6%(828人),死亡者年齡中位數為80歲,較全國7...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三級防疫警戒至今,心肌梗塞就醫率下降,高達85%的患者表示害怕就醫感染新冠病毒;另有55%擔心會增加醫療負擔而不願意就醫。台灣40家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數據顯示,2020年2至4月(新冠肺炎大流行期)比起2019年同期,患者因急性心肌梗塞發作至醫院救治時間,從142分鐘提高到180分鐘,多拖了近40分鐘才就醫,恐錯失黃金治療期!每延誤30分鐘,死亡風險增7.5%,還需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疫情衝擊各行各業,更衝垮許多家庭生計,向來以關懷社會為己任、用心守護全家人健康的知名保健品牌你滋美得,為協助受疫情影響的清寒家庭,率先響應「夢想之家教育基金會」推動的「萬華清寒家庭募資專案」,六月以實際捐助行動,補貼100戶清寒家庭生活所需,暫且度過疫情危機。為拓大募集資源並邀請民眾凝聚愛心,你滋美得更於官網響應舉辦「做防禦.助清寒」疫起傳愛公益活動,即日起至七月底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多數人運動是要照護自己健康,雖然我們無法被訓練成為一名運動員,但運動練習能增加我們的體力、肌力、肌耐力、平衡感與骨質,讓我們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時能更從容,不會因為轉個身、抱個小孩就閃到腰,不會因為爬個樓梯就氣喘吁吁。平常在家自主訓練時,深蹲幾乎可說是必學的經典動作,能讓臀部、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大腿後側肌群、和小腿都更強壯,甚至也能練到核心,因此整體來說就能讓支撐更有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南一名45歲張姓男子,因有大腸癌的家族病史,平常也喜歡吃油炸燒烤類食物,有次在公司健檢發現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張男趕緊到醫院就診,當醫師提到要做大腸鏡時,張男有些畏懼,認為檢查過程會相當疼痛,最後以灌水式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有一顆1.8公分的大瘜肉,經內視鏡水下黏膜切除術將瘜肉移除,病理組織顯示為絨毛狀腺瘤,張男慶幸自己提早檢查及接受治療,避免日後癌化風險。過度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願意接受多少錢以交換你的一顆腎臟?你的小孩呢?性愛要多少錢?假設一位百萬富翁被逮捕或是被徵召入伍──多少錢你才願意取代他的位置?人們從事類似的交換由來已久,但是如今它們在世界上多數地區都是非法的行為。哲學家麥可‧華哲(Michael Walzer)以〈金錢買不到的東西〉(What Money Can't Buy)為題所做的有趣討論中,提供一張美國地區黑市交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概括來說,原始人飮食提倡的就是我們應該要吃遠古祖先吃的那些食物,當時既沒有現代化的農業,也沒有工業化的加工食品。基本上,我們說的就是那些還住在洞穴,靠著打獵和採集維生的人類祖先的飮食方式。這種飮食由肉類、魚類、貝類、蔬菜、水果和堅果組成,乳製品、穀類、糖和所有加工食物都會被驅逐在外。 面對崇尙原始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夏天愈來愈熱!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2020年全台持續高溫,年均溫24.6℃,打破歷年紀錄。不只台灣,全球都面臨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未來平均溫度將持續上升,因此和「熱」有關的疾病發生率也會增加。過去一年多以來全球壟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家口罩都戴緊緊的,我們的生活習慣都受到很大影響和改變,但氣候悶熱是不變的,在悶熱的口罩之下,嚴重中暑的個案一樣會發生。醫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疫情這堂課,你學到了什麼?高雄醫學大學一群實習醫學生,日前到高雄巨蛋新冠肺炎疫苗注射站學習,看到很多老人家、孕婦擔心疫苗副作用,經同學的傾聽、解說及安撫下,一個個神情轉憂為喜,順利完成這世紀之針。一名醫學生有感而發說:「我們不見得需要成為最厲害的醫師,但一定要成為病患『最需要』的醫師!」這是課堂上學不到的實習課程,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楊仁宏說,「體驗學習」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