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足部循環比較差,且汗液中含有葡萄糖,若清潔未做好,容易孳生細菌造成感染,若加上感覺遲鈍或疏忽,沒有注意皮膚傷口,容易使傷口產生潰瘍、感染及壞疽,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照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糖尿病足潰瘍的成因與治療,糖尿病患每天都要檢查足部,如果發現破皮、龜裂、滲液、發紅、浮腫等狀況一定要立刻就醫。
日前一名中年婦女因蚊蟲叮咬,搔癢難耐,除了持續搔抓以外,還將大蒜搗成泥塗抹在叮咬處,進而引起極度疼痛與不適。就醫時患部已呈現紅腫發炎的狀態,且有局部性細菌感染潰瘍,險些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經傷口護理、藥物治療後才逐步好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蚊蟲叮咬的舒緩方法。
洗髮精的選擇對頭皮的健康非常重要,選擇適合自己頭皮類型的洗髮精,可以幫助改善頭皮問題,該如何挑選洗髮精呢?日本頭皮健康專家辻敦哉於《全齡逆轉白髮聖經》一書中,分享頭皮養護的方法,帶領讀者透過簡單可行的方法,延緩黑髮並改善白髮,還原最健康亮麗的髮色。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東京奧運如火如荼展開,中華隊奮戰到最後一刻的精神讓全台熱血沸騰,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指出,進入心理諮商的領域越久,就越覺得運動表現與大腦功能息息相關,從一個人運動的過程中,可以觀察他紓解壓力的方法是什麼?重不重視自我表現?自我管理的能力強不強?以及對目標的持續力長不長,可不可以堅持到底?喜歡相同運動的人,往往也擁有相似的人格特質,譬如說,喜歡與人互動的人,多半會選擇籃球、...
2021-08-06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 每年有很多兒童因為在炎熱的天氣裡被留在車內而死亡,根據克理夫蘭醫學中心,兒科醫生保拉·薩貝拉(Paula Sabella)醫學博士破解常見的迷思與事實區分,提供簡而有力的技巧來保護兒童,呼籲停放的汽車中看到嬰兒或兒童且沒有成年人在場,請記得報警挽救生命。 防止孩童車內死亡 父母注意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首度踏上奧運殿堂的「空手道精靈」文姿云,一路闖進四強戰,最終以判定方式惜敗,收下奧運銅牌。本屆東京奧運特別將日本傳統武術結合琉球武術發展而來的空手道,列為奧運比賽項目。文姿云在四強戰中表現精采,以一記勾踢成功在倒數一秒鐘時將比數扳平,牽動全台民眾的心,然而最終仍以裁判裁定的方式輸了本場比賽,結束這次東京之旅。文姿云奪下的銅牌,是台灣空手道史上第一面獎牌,未來奧運賽事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你一周喝幾杯咖啡呢?根據國際咖啡組織(InternationalCoffeeOrganization,ICO)的統計,台灣在2017年輸入約41,400噸的咖啡豆,到2020年則成長到43,500噸,台灣人一年大概喝掉了24億杯,平均每人一年喝了104杯咖啡。不知道你是喝超過平均,還是低於平均呢?我自己掐指一算,一年大概喝掉約200杯吧。 大家喝這麼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96歲空軍飛官退伍的洪爺爺,身體硬朗但卻因攝護腺肥大症造成急尿、滴尿、夜尿多次,身上總有異味十分困擾,因為年紀大又有慢性病史,想要手術治療卻總是被告知風險極大。洪爺爺後來選擇以第三代綠光雷射氣化剜除術,順利解決自己多年痼疾,術後排尿順暢、夜尿改善很多,彷彿年輕了30歲。症狀輕則小便困難 嚴重恐腎衰竭需洗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泌尿科主任許富順表示,台灣已是超高齡的社...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宜蘭54歲林先生因胃潰瘍出血住院,住院期間突發腦中風,造成肢體輕癱,合併吞嚥困難,連吞口水都會嗆到,讓他苦不堪言,加上對鼻胃管心生抗拒,因此決定接受吞嚥障礙治療,上個月林先生順利完成吞嚥訓練,終於擺脫如象鼻般的鼻胃管,讓他自在進食。患者排斥鼻胃管灌食「寧可餓死」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暨吞嚥機能重建中心主任葉書銘表示,因為吞嚥困難而需鼻胃管協助進食的患者不在少數。長...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疫情時代,成天待在家裡,連線開會、上網追劇、玩遊戲,數位3C不離身。長時間用眼,眼睛容易乾澀、搔癢,看東西還會霧霧。想要點眼藥水,緩解眼睛疲勞,藥害救濟基金會帶你了解眼藥水背後的大學問。長時間盯著螢幕看,眼睛會出現哪些不適症狀?目不轉睛,乾眼症上身:角膜上皮組織是靠淚液流動,維持含水狀態。淚液循環需要靠眨眼來完成。尤其中老年人,長時間用眼過度,使得眼睛眨眼次數明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確診者,60歲以上長者佔三成多,且長者多半有慢性疾病,一旦確診須小心成為重症患者,因此防疫期間盡量在家減少外出頻率。新竹台大分院營養師鄭宇庭分享銀髮族居家期間如何健康吃,在防疫期間一同打好基本功,以下搭配「三好一巧」抗疫飲食四大守則。1.優質蛋白,吃得夠選擇新鮮豆、魚、蛋、肉類,如豆腐、魚肉、雞蛋、瘦肉等,每餐一掌心,或於餐間補充1-2份高蛋白點心,如豆漿、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4歲的徐先生重聽情況已有10年之久,雖曾使用助聽器,但效果不佳,經常因為雜音聽不清楚,未每天配戴,僅在需要時才使用,以致語音辨識能力漸差,必須看人嘴型猜測意思,工作與生活非常不便,而到耳鼻喉科求診,醫師評估其聽力,並協助選配適合的助聽器,增加每日配戴時間,幾個月下來,徐先生已能輕鬆與人溝通,生活品質大幅改善。65歲後聽力退化 3成中耳炎未癒造成耳鼻喉科醫師黃韻誠指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例本土,創下疫情警戒以來新低,另有5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今新增6例本土病例,為4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23日至8月4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4例為最多,其次為台北市及桃園市各1例;其中2例為已知感染源、3例關聯不明、1例疫調中,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