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覺得腦袋愈來愈鈍、思考卡關、記憶力變差,甚至擔心大腦提早老化嗎?其實,「吃」對食物,對維持腦袋靈光非常重要!身心科醫師引用國際研究指出,植物性飲食可保護大腦、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植物性飲食的好處,吃對就能保護大腦。
一位65歲病人,糖尿病控制良好,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在正常範圍,但他認為回診太麻煩,改為在附近藥局買藥服用,半年後回診竟發現糖化血色素飆到8%,腎功能嚴重惡化,尿蛋白也超標,已罹患糖尿病腎病變第3期。醫師提醒,腎臟代償能力強,即使腎功能已流失,身體功能仍維持正常,因此糖尿病腎病變,成為容易被忽視的慢性病變之一。
2022-03-10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一名27歲男性,確診HIV感染至今三年多,一開始就醫時身材中等,175公分的身高,體重72公斤,但卻在一年內體重飆升10公斤,血壓也有升高的趨勢。醫療團隊與他討論後發現,他因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導致日夜作息顛倒,甚至偶爾忘記服藥。經醫師不厭其煩提醒,他才逐漸意識到HIV感染除了必須穩定服藥控制外,更要積極健康管理,才不...
2022-03-10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你是否有女性比男性更脆弱、心理復原力較差的刻板印象?真的是性別造成的影響嗎?根據一篇發表於2021年12月《臨床精神病學雜誌》的研究指出,從壓力相關心理後遺症的篩檢中,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與壓力相關的心理後遺症(SRPS),例如重度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但是,當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肺癌再度蟬聯癌症致死之冠,更有高達2成的癌友因為肺癌而死亡,肺癌對國人生命的威脅不容小覷。所幸,我國約有85%肺癌患者屬於已有多元標靶藥物的非小細胞肺癌,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找出致病根源,接續透過對應藥物治療,晚期患者想要大幅延長存活期絕非空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根據統計,台灣每8位成人就有一位發生腎臟病變,20歲以上慢性腎臟病盛行率已逾12%,且有超過9成6的腎臟病患者罹病卻不自知。由於腎臟無痛覺神經分布,初期腎臟病症狀不明顯、難以察覺,病患容易錯失黃金治療時機,導致腎功能無法恢復。而專家提醒,腎臟病不只要留意3高,還有常被忽略的第4高「高腎壓」。病患林先生平時自覺身體狀況控制得宜,只是常感到疲憊、 出現泡泡尿,在醫師建...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常常腰酸背痛、甚至出現手麻腳麻情形,原因可能是脊椎側彎,對於日常生活、睡眠恐造成影響。你知道脊椎側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嗎?一定是姿勢不正確嗎?醫師就提醒,其實脊椎側彎可分為先天與後天,治療方式也會依照側彎的角度分級有所不同,超過一定彎曲程度,可能需要配戴背架或手術開刀來矯正。一位14歲的國中生因站姿及坐姿均有不良情況,約2年前開始出現背痛症狀,至醫院X光檢查才發現胸...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台灣洗腎病患發生率與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成為繼肝病之後的新國病。但醫師指出,會造成這種結果,原因除了多數人愛亂服止痛藥、血壓和血糖控制不良,造成腎臟功能變差進而洗腎等,其中還有一項,就是亂吃偏方草藥造成腎功能變差。秘製中藥粉、煮桑葚水⋯保養不成反傷腎33歲陳小姐患有12年糖尿病病史,過去她身體不舒服及頭痛時,都就近找密醫看診吃藥,由於秘製的「中藥粉」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對姐妹偕同來看診時表示,姐姐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已發病多年且手指明顯變形,當初剛發病時不知道是這個疾病,也因為症狀不是很明顯,因此不斷在各診所、醫院看診都無法診斷出來,直到5、6年後關節都變形了,才確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由於近期妹妹開始出現有如當時的徵兆,也做了很多檢查,一樣是無法確診,服用免疫科的藥物僅有稍微改善,因此希望透過中醫來調理身體,將免疫系統調理穩定...
2022-03-09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俄烏戰爭一觸即發,網路上出現不少「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以及有關台海情勢、第三次世界大戰,甚至有人推測將會發生核戰等危機言論;同時戰場上的恐怖和殘酷,難民逃亡無家可歸、烽火連天的血腥畫面在電視上反覆播送,令不少人心生憤怒、羞愧、罪惡、憂鬱的情緒,諮商心理師張顯蓓表示,當他人患難,自己卻心難安...
2022-03-09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一名60多歲男子患有椎間盤突出,以為開刀就能改善疼痛;不料,他開過2次刀,不但止痛藥吃了,就連神經阻斷術、硬膜外類固醇注射都做了,下背痛問題仍是無法改善。經核磁共振檢查,竟發現疼痛是術後神經組織嚴重沾黏所造成,由於嚴重沾黏已把組織都黏在一起,醫師評估已不適合再次手術,最終只能終身服用止痛藥控制疼痛。 脊椎退化神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位36歲男性,長年受包皮過長導致反覆發炎所困擾,卻因害怕手術,每當發炎時僅能靠藥物及藥膏來治療,治標不治本。直到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分享包皮槍割除包皮過長的經驗,才鼓起勇氣到泌尿外科詢問醫師建議。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表示,細問後發現患者包皮過長的問題從小就有,雖包皮還是可以翻開進行清潔,但一旦沒有清潔乾淨時,就容易引發包皮龜頭炎,導致患者長年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