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增強肌力訓練的過程中,你是否也發現肌力的成長速度日趨緩慢?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從訓練生理學的角度來說,當我們將訓練加諸於身體時,對身體而言它就是一種「刺激」,因此,我們的身體為了求生存就會對這項刺激產生「生理反應」,但當這項刺激一直不斷的重複進行,則會使我們的身體產生「適應」的狀況。
大家都知道全穀類、高纖蔬菜、堅果很健康,但如果你的胃正在發炎,吃錯了可能會加重不適,影響修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林舜穀指出,雖然未精製穀物、高纖維蔬菜、堅果等食物通常被認為對身體有益,但對於慢性胃炎患者,這些食物可能會增加胃部負擔,甚至加重症狀。
在生活習慣用語中,起司、乳酪、乾酪、芝士,指的都是「Cheese」,是以牛乳、羊乳為原料,將其中的酪蛋白凝集,與乳清液體分離後加工製成的半固態狀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脂肪,有令人無法抗拒的濃厚美味。《優活建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起司種類以及料理應用。
正值中壯年的43歲彭小姐,半年前因為工作意外被截肢,由於目前關節活動有障礙,也無法回復工作,因此在家休養。這陣子不斷想起受傷過程,晚上也開始做噩夢,不僅常半夜驚醒也失眠,白天更是情緒低落,甚至有想要自殺的念頭。
「醫師,學校通知說他的近視又加深了,請我們再來檢查。」家長指著孩子憂心地說。「小朋友的近視惡化速度較快,一定要好好控制喔。」醫師慎重地叮嚀。
一名44歲中階男主管平日工作繁忙,幾乎每天加班熬夜,也常常外食,平時無運動習慣,一天洗完澡後無預警發生昏厥,送到醫院心肺功能已停止,檢查發現是心臟冠狀動脈狹窄,打通血管後以「低體溫療法」降低感染並修復。2週後心肺功能趨於穩定,移除葉克膜並平安出院。
疲勞、食慾下降⋯似乎是現代人常見情形,但事實上也可能是「骨髓纖維化」影響!在台灣,骨髓纖維化每年罹病的人數雖不多,但極容易被忽略,也有惡化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可能。
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兒慈)於本週日(10/02)午後在中正紀念堂演藝廳舉行「聽損兒童音樂會」。計有來自台北、桃園地區共70位中重度聽損孩童參與演出,兒童慈善協會自民國86年提供聽損兒童免費音樂律動課程至今已25年。今年70名孩童將以律動、說白、RAP、直笛、木琴、鐵琴..等十餘種樂器在音樂會中帶來13首膾炙人口的曲目。 與會來賓除有婦聯、雅文、聲暉、聽障聯盟、蒲公英、華科、以法大及...
在衛福部公布的110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持續40年為第一名,去年更奪走台灣人5萬多條生命。癌症雖然已不算是絕症,但在過程中所面臨到治療時間與影響生活品質的併發症,仍舊是重要課題。
64歲的吳媽媽一直以來只有高血壓病史,前幾個月因為無法吞東西及胸痛與上腹部疼痛掛急診,檢查結果竟是主動脈剝離合併「迷走右鎖骨動脈」。醫師表示,這樣的合併發生率僅有千萬分之一,是相當罕見的案例。經歷超過9小時手術後,目前情況穩定追蹤中。
吃對營養素比節食更能有效瘦身,簡易減肥法專家藤井香江(Kae Fujii)曾在半年內成功減重20公斤、並維持減重後體重逾20年,她出版《晚餐改喝瘦肚湯,2週瘦3.6公斤》,分析日常飲食導致肥胖的原因,並非「過量」,而是「營養失調」,並提案以瘦肚湯來取代晚餐,簡單吃飽,還能補充足夠營養。以下為原書摘文:
失眠痛苦難以言喻,翻來覆去毫無睡意,隔天帶著疲憊精神去工作更是煎熬。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睡眠醫學部教授拉斐爾・佩拉約(Rafael Pelayo,MD)在著作《好好睡一覺》卻開宗明義對失眠者說「你可以的」,失眠可以被治療,但必須要耐心與時間,並提醒學習睡眠的方法若是越合邏輯,越可能失敗。以下為原書摘文:
52歲陳先生已經有6年的洗腎時間,3年前開始出現走路和爬樓梯會喘,有時甚至才走幾步路就喘不過氣,後來轉診至心臟內科做檢查,發現除了心臟瓣膜問題外,也確診罹患心臟衰竭,這一年下也漸漸無法上班,相當「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