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增強肌力訓練的過程中,你是否也發現肌力的成長速度日趨緩慢?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從訓練生理學的角度來說,當我們將訓練加諸於身體時,對身體而言它就是一種「刺激」,因此,我們的身體為了求生存就會對這項刺激產生「生理反應」,但當這項刺激一直不斷的重複進行,則會使我們的身體產生「適應」的狀況。
大家都知道全穀類、高纖蔬菜、堅果很健康,但如果你的胃正在發炎,吃錯了可能會加重不適,影響修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林舜穀指出,雖然未精製穀物、高纖維蔬菜、堅果等食物通常被認為對身體有益,但對於慢性胃炎患者,這些食物可能會增加胃部負擔,甚至加重症狀。
在生活習慣用語中,起司、乳酪、乾酪、芝士,指的都是「Cheese」,是以牛乳、羊乳為原料,將其中的酪蛋白凝集,與乳清液體分離後加工製成的半固態狀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脂肪,有令人無法抗拒的濃厚美味。《優活建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起司種類以及料理應用。
63歲何先生在走路或運動時,常常感覺會有一股很強烈的下墜感,站立時更發現腹部鼠蹊部隆起會很明顯,檢查發現是疝氣復發。之前何先生已做過多次傳統疝氣手術,留下兩道6~7公分的手術傷痕,此次接受腹腔鏡疝氣手術,至今未再復發,終於解決長久困擾。
現代人都知道要吃B群來補充營養素,但你知道原因為何嗎?以及怎樣才是正確攝取方式?睡前吃會不會失眠?營養師提醒,不同的維生素B群有不同的效用,以下提供正確攝取B群懶人包,一解民眾疑惑。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響應星雲大師提倡「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運動,舉辦第四屆2022年三好微電影國際創作競賽,日前得獎名單出爐,社團法人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後稱生命之窗慈善協會)以2021年推出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紀錄片 -《等待.奇蹟 Awaiting Miracle》,用溫暖卻有力道的方式,娓娓道出病友家庭的真實心聲,最終在來自103個國家的2703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奪得紀錄片組第二名佳績...
抽一滴血,就有可能驗出癌症嗎?根據《衛報》近期報導一項名為「The Pathfinder」的研究,針對6,600多位50歲以上成年人參加者,進行Galleri Teth血液測試,並最終發現數十位確定有癌症案例。該研究指稱,血液檢查可作為篩檢出早期癌症及預測腫瘤位置的新驗證方法。
校園停課措施放寬!隨著邊境鬆綁,有關各級學校最新停課規定,及外籍入境學生相關防疫限制,新規定10月13日正式上路。《優活健康網》為您整理最新資訊一次看懂。
天熱民眾都想躲進室內吹冷氣,陽光是造成室內悶熱的因素之一,許多人會藉由在家中種植植物,作為天然窗簾,遮擋西曬入內有效降溫 ,但植物達人解惑,植物要達到降溫效果其實很難,室內種植僅是視覺上,看了綠色感覺能降溫涼快,美觀成分居多。
全球疫情逐漸趨緩,民眾引頸期盼的邊境終於要開放了!但出入境防疫指引仍是國人關心的議題,鬆綁後出入境的新規定皆在社群媒體上引發討論,以下整理網友熱議的5大常見問題與解答供參考。
以鎦-177-PSMA (Lu-177 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治療併發遠處轉移的攝護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也是最有效的治療之一;歐洲已行之有年,美國則在2022年3月獲FDA (美國食藥署) 核准使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即率先在2022年8月起進行台灣首例攝護腺癌鎦-177-PSMA同位素治療,為已轉移的攝護腺癌病人增添與世界同步的治療利器! ...
許多健身房至今仍規定未滿14歲的未成年人不能入內使用,然而發育中的兒童青少年真的不能從事重量訓練嗎?重量訓練施加壓力在骨骼會不會影響生長板的發育,甚至讓孩子長不高呢?
30多歲一名竹科工作人員,平時生活規律並無不良習慣,年初因連續多日發燒及呼吸急促就診,透過X光檢查發現右側有大量肋膜積液,且到院已有瀕臨呼吸衰竭徵象,診斷後發現是「肺結核合併結核性肋膜炎」,同住雙親也有「潛伏性結核」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