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社會逐漸邁向超高齡化,「孤獨感」已成為許多老年人面臨的重大挑戰,長期缺乏社交互動、和他人情感疏離,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可能會有負面影響。為了應對孤獨感的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以下是幾種可以嘗試的方式,幫助家中長輩獲得陪伴,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
碳水化合物是運動時主要的能量來源,但要怎麼補充才剛好呢?國際訓練員兼運動營養教練文碩氣、運動營養教練趙恩緋於《真正可以降低體脂肪的吃法》一書中,用最精簡的方式將複雜的數據全面表格化,教導讀者怎麼吃、何時吃、如何搭配,讓體脂肪有感下降,運動成效大提升。以下為原書摘文:
父母有管教孩子的職責,有些人會嚴格地責備、甚至體罰孩子,還認為自己在管教,其實仗著大這不是管教,只是在「生氣」罷了。擁有30年教學經驗、青少年諮商師嚴註河於《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書中,集結多年來的觀察與驗證,分享「一個孩子剛剛好」的教養關鍵,翻轉父母對獨生子女的刻板印象。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春節假期是民眾出國旅遊,及旅居各地的民眾返鄉團圓的旺季,為避免境外傳染病進入國內,疾病管制局防疫人員春節不休假,持續在國內各國際港埠、機場進行檢疫措施,為全民健康駐守把關。根據疾管局統計,2012年於我國各國際港埠、機場,篩檢有症狀旅客累計共約1萬5千人,其中檢出法定傳染病個案以登革熱90例最多,其次為桿菌性痢疾、水痘及屈公病,多數病例為前往東南亞、中國大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什麼孩子做起事情總是只有三分鐘熱度?在這充滿挑戰的教養過程中,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造就非凡學習成就? 基於此,治療超過千餘名病患的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及超過十年諮商經驗的諮商心理學博士許皓宜,聯合授課「兒童專注力與情緒品格教育」,透過兩位老師豐富的臨床經驗,告訴你專注力訓練的技巧,及品格訓練的方式,讓各位孩子的教育家,能輕鬆教育出個個專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若幼年時,視力發育不良。單眼或兩眼視力不能矯正到0.8以上,但眼球組織無病變者,那就是罹患弱視。衛生署曾委台大眼科部統計,學齡前兒童視力弱視罹患率約為2.37%,約百分之三兒童是弱視。因此,台中慈濟醫院將舉辦衛教講座「兒童弱視」,邀請張仰媚護理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年節期間,如有要出國至東南亞的民眾可要當心避免接觸禽鳥,以降低禽流感的感染機率。日前,柬埔寨爆發五起禽流感事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禽流感多發生在東南亞,對此,疾管局呼籲民眾,年節時期民眾如前往東南亞應盡量避免接觸禽鳥,以保護自己的健康。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去(101)年總計公布新增32例人類H5N1流感確定病例,其中以埃及11例及印尼9例為最多...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春節期間,大人小孩開心過新年,但往往在玩樂中忽略了傷害的存在及事故的發生。依據行政院衛生署100年統計資料顯示,1至14歲的兒少因事故傷害死亡人數為115人,佔該年齡層總死亡率之20.3%;農曆春節期間,十大常見急診病例中,發燒與腸胃炎分別居第一、二名,表面創傷、挫創傷、四肢及頭頸軀幹開放性傷口,分別排名第四、九及十名,其他意外傷害還包括:玩樂造成的人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環保署提出新春佳節的環保守則,一是「自備杯碗筷,善用環保袋」,二是「春節送禮少包裝,禮多心意最重要」,三是「垃圾隨手分三類,廚餘減少不浪費」,希望民眾一起從新春起整年都響應垃圾源頭減量及垃圾分類回收的環保生活習慣。環保署近年推動多項垃圾源頭減量措施,除了鼓勵大家自備環保杯、碗、筷及環保袋,也規定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購物中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產需要很多力氣與營養,所以需要事先規劃好可行實用運動計畫,並確實執行,以增加生產親子安全及減緩疼痛。此外,許多新手媽媽對於頭一胎要如何哺餵母乳總是感到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甚至有的媽媽被寶寶咬,痛到哇哇叫。對此,慈濟醫院將舉辦「102年度母乳支持團體及親子教室」,邀請洪玉芳護理長主講「母乳哺育常遇到的問題及處理」;復健師主講「孕期運動計畫」。參加該活動時,記得索...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骨鬆危機找上妳了嗎?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日前一份調查發現,半數五十歲以上婦女不知停經後至少應做一次骨密度檢測,甚至每五名骨質疏鬆婦女就有一名,直到骨折了,才知骨鬆已上身。阮綜合醫院骨科主任黃泰元表示,大多數婦女過了更年期,仍沒注意到自己可能會有骨質疏鬆症。一旦因為骨鬆造成骨折,再度發生骨折的風險就增高,如能持續接受治療,可抑制骨質流失,增加骨質密度,並降低...
(優活健康網記者莊常謙/綜合報導)應該沒有孩子喜歡跟父母哭鬧後所帶來的疏離感和失落感!教育心理學家卡洛琳‧克勞德博士在書中分享:我們可不這麼認為,那些懂得如何用恰當的方式和孩子說話的父母,他們是在向孩子傳授生活的重要技能,培養孩子人際交往的能力。假如家長繼續用這種方式跟孩子打交道,即保持冷靜,不像孩子一樣生氣、哭鬧和發脾氣,孩子會慢慢意識到家長的改變。透過觀察家長新的溝通方式,孩子會試著去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之前有報導有關吃素與中風的新聞,引起素食者恐慌或被質疑,對此,台灣素食營養學會邱雪婷營養師指出,至今沒有任何研究證實素食導致中風,如果有什麼新發現,頂多還在懷疑階段,怎麼可能和其他已實證的抽菸、喝酒、高血壓、體重過重同被列為預測中風的危險因子呢?且素食者膽固醇較低,對阻塞型中風有保護作用!邱營養師表示,可能導致媒體在採訪時,注重如何報導得更聳動,而非對可疑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