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長期被疼痛問題所困擾,就醫檢查卻始終找不出疼痛真正的原因,往往到最後才被醫師診斷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醫師指出,肌筋膜疼痛不只造成局部疼痛,也可能引起遠端轉移痛,好發於上班族、運動員、勞動族群等。這是一種慢性疼痛,除了身體疼痛外,還嚴重影響情緒和生活品質,讓人不堪其擾。
賣場中的食用油種類繁多,包括椰子油、棕櫚油、橄欖油、苦茶油等等,你是否也面對賣場中琳瑯滿目油品不知道買哪一款?或是所有料理都使用同一款油?油品開封後不知如何保存?覺得植物油都很健康?《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統整油品分類、選購、烹調、儲存等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吧!
「你什麼都做不好!」「沒人喜歡你」⋯⋯這些自我否定的內在語言,是否常常在你的心迴盪?愛心理創辦人、諮商心理師吳姵瑩於《你這麼好,為什麼沒自信?》一書中,探討為什麼這麼多人自我懷疑、自我苛責,原因可能在於人們經常讓過去曾經受傷的自己,定義了現在的自己。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新竹一位女嬰,一出生體重就高達四千多公克,出生五個月後,體重就達十公斤,雖女嬰五個月大如同一般嬰兒一樣,開始學會翻身且奶量也正常,但因為體重太重,媽媽開始餵食低糖配方奶餵食,沒想到改換牛奶之後,女嬰開始出現抽搐、眼睛上吊的現象,嚇得父母趕快送至醫院就醫,而醫生研判女嬰罹患了幼兒型胰島素過度分泌低血糖症。父母加強餵奶後 症狀才改善新竹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林昭旭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你知道每天吃適量的榛果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產生嗎?但是,許多年輕人普遍的認知,會把榛果歸類在高熱量食物,卻不曉得榛果對於人體健康原來幫助那麼大!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指出,榛果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產生,營養師也建議,每天可攝取一湯匙的堅果類,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榛」心要你好!吃榛果好處多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指出,被譽為「世界四大堅果」當中的榛果,營養價值十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聞「癌」色變!癌症已連續31年蟬聯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之首,加上本月2日劇場大師李國修因癌病逝,更是令許多人不勝唏噓。根據國健局日前發布九十九年度大腸癌最新發生人數已突破一萬四千多人,十年間成長率快速增加近一倍!家醫科醫師林青榖表示,除了定期接受糞便潛血的篩檢以外,日前高醫研究也發現,優酪乳有降低大腸息肉數量的可能,建議民眾可選擇以優酪乳補充好菌,維護腸胃機能健康。...
只要你還有飯吃, 有衣服穿, 就不應該抱怨生活。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想想他們,你就應該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事情怎麼會這樣呢?真是煩人!」「我這次報告沒寫好,全都怪昨天晚上……」「考題出成這樣,老師根本就是在難為我們。」這是不是你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心情不愉快的時候,這些抱怨的話好像不經大腦就到嘴邊了,然後心情因此變得很沮喪。在這樣的精神狀態下,犯錯的機率自然要比別人...
現代人有兩個關於喝水的大問題:第一個是水喝太少,腸胃不好的人喝水更少,口內酸性自然容易偏高,口腔與肺部疾病自然也會比較多;第二個是水喝太急,俗話說「滴酒傷肝,斗酒傷胃。」斗水也會傷胃,喝水時一飲而盡咕嚕咕嚕地喝,大量的水沖刷胃壁,胃酸便會急著分泌,不僅對於水分的補充沒有幫助,更會影響腸胃健康。飯後亦不可立刻刷牙,宜先以水漱口,讓口中酸鹼值回復中性。或含一口水咬一咬,和唾液混合後再吞下去,可以...
現代心理學用十分嚴苛的方式定義自戀,認定自戀是符合特定標準的一種心理疾礙。但事實上,自戀是一種最基本的性格,不僅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的村莊,還可回溯到我們最古老的動物本能。其實,不是只有人類才會自戀。科學家發現,靈長類的雄性領袖符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對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所有診斷標準。黑猩猩尤其明顯,在爭奪雄性領袖地位時,黑猩猩會嫉妒牠們的領袖,進行策略結盟以取得權力,以及追求成功、...
走在惠普公司資訊系統區的走道上,我們注意到一張彩色影印紙貼在一個小房間裡。上面的字映入我們眼簾:「在企業的世界裡,讓你受雇的是智商,而讓你升官的是情緒智商。」這是從我們的朋友,《紐約時報》的科普編輯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所寫的暢銷書《EQ》中摘錄的一段話。瞭解情緒智商的五個層面,對於培養更平衡的情緒狀態非常有幫助。這些層面是:• 觀照力或自我意識/正如我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腸病毒疫情目前正處流行高峰期!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2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一例感染伊科30型,為居住於北部的未滿月男嬰,於出生4天後出現發燒、活動力降低、發紺、敗血症、凝血功能異常及內出血等症狀,目前仍於醫院救治中。另一例感染腸病毒71型,為居住於北部的5歲大男童,自7月上旬開始出現手足口病,其後出現持續發燒、肌抽躍等狀況,因及時赴大醫院就醫,目前已康復出院。伊科...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中央氣象局於今(17)日上午10時30分發布西馬隆颱風海上颱風警報,因應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二級開設,衛生署緊急應變小組立即啟動應變機制。衛生署表示,平時已請地方衛生局於汛期前做好防颱相關減災準備,如:提醒民眾居家使用呼吸器及其特殊氧氣是否有充足備用電力,易致災地區需洗腎患者,必要時協助安排適當就醫地點等,以確保民眾可獲得適當之醫療照護。為強化對災情之監控,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