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喘不過氣要注意!醫揭「肺部蛋白質沉積症」容易與肺炎搞混

胸悶、喘不過氣要注意!醫揭「肺部蛋白質沉積症」容易與肺炎搞混

2025/8/27
40歲魏先生近幾年感覺肺活量下降,並有間歇性暈眩與胸悶喘不過氣的狀況,甚至搬重物時感覺胸口像被壓住,近期背部劇烈疼痛,他才就醫檢查,意外發現肺部大片白影。轉診至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經電腦斷層初步判斷為肺部慢性發炎,但支氣管鏡與細菌、黴菌培養檢查皆無異常,病因不明,3個月後白影惡化,再次接受肺部穿刺切片,最終確診為極為罕見的「肺部蛋白質沉積症」。

「肺部蛋白質沉積症」為罕見疾病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藍冑進指出,「肺部蛋白質沉積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種肺泡內充滿蛋白樣物質,嚴重阻礙氧氣交換的罕見疾病。根據國外研究統計,蛋白質沉積症的發生率僅約百萬分之一,目前醫學對該病的病因仍未完全明瞭,推測與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有關。

藍冑進表示,正常情況下,肺部會分泌表面張力素等蛋白質,協助肺泡張開、促進氣體交換。但當這些蛋白質無法代謝清除,便會堵塞肺泡,導致缺氧與呼吸困難,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此病早期常無明顯症狀,易與肺炎肺纖維化等混淆,導致誤診與延誤治療,因此提高臨床警覺性至關重要。

image
「肺部蛋白質沉積症」因蛋白質等物質異常堆積於肺泡內,導致肺部X光片上出現明顯白影(或陰影)。(圖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

延伸閱讀:
肺癌篩檢發現「肺部小結節」怎麼辦?醫列「4種情況」有機會自己消失

「全肺灌洗術」清除肺泡內沉積物

肺部蛋白質沉積症該如何治療?藍冑進說明,目前最具療效的治療方式為「全肺灌洗術」(Whole Lung Lavage,WLL),洗肺需在全身麻醉下進行,使用雙腔氣管內管分隔雙側肺臟,讓醫師得以在維持一側肺臟正常通氣的同時,對另一側肺進行灌洗。

臨床上通常先清洗結構較單純的左肺,視患者恢復情況,數週後再灌洗右肺。醫療團隊會使用約10公升溫熱生理食鹽水,反覆灌注並抽出,徹底清除肺泡內的蛋白質沉積物,雖然手術聽來繁複,但實際風險相對低,常見併發症如氣胸與肋膜積水,發生率不到1%,多可妥善處理,幾乎不會留下長期後遺症。

藍冑進強調,全肺灌洗術是一項跨團隊合作的高階技術,需仰賴胸腔內外科醫師、麻醉科、呼吸治療師與放射科團隊緊密配合,才能為病患爭取最佳的呼吸品質。

延伸閱讀:
一直咳嗽是肺纖維化還是感冒?醫警吿「有這狀況」肺功能恐僅剩一半

呼吸困難、胸悶快就醫

藍冑進提醒,目前對於蛋白質沉積症的確切病因仍未釐清,後續是否會復發亦無法明確預測,民眾若出現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難、活動耐受力下降、胸悶或易喘等症狀,建議儘早尋求胸腔專科醫師的專業評估,以利及早診斷與介入治療,不僅有助於延緩肺功能惡化,也能有效降低疾病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