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新手媽媽生產完,會有上半身勇壯的體態感,為了恢復產後體態除了常見的飲食調整還有保持運動習慣,萬年不敗的定律讓很多新手媽媽們既焦慮又辛苦。其實從孕期開始,長期姿勢不良,加上懷孕、抱小孩等行為,容易導致「上交叉綜合症」,形成所謂虎背熊腰的視覺胖,先了解原因與解決方法,才能對症下藥而不是一位盲從減重。
10月懷胎辛苦無比,寶寶出生後,許多媽媽最在意的莫過於能不能恢復產前的身材。不過,產後的身體猶如一場大戰剛落幕,若貿然節食或激烈運動,不但瘦不了,還可能導致傷口裂開、乳汁減少、情緒低落。真正健康的產後減重,關鍵在於循序漸進、調理氣血,最後才是瘦身塑形。
台灣200萬人受偏頭痛所苦,約每10人就1人罹患偏頭痛,不但嚴重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還造成社會勞動力流失。醫師指出,台灣7成偏頭痛患者為青壯族群,卻高達4成病人未接受治療。女星邵雨薇也現身說法,指出自己工作壓力大、急躁時,就會引發偏頭痛,發作時習慣吃普拿疼,但對於長時間偏頭痛的患者,目前已有最新治療藥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72歲的蔡先生從彰化到台中豐原進香,突然在路上倒了下來,沒了呼吸心跳,同行的隨行護理師立刻幫忙急救並送醫,到院診斷是急性心肌梗塞併發心跳停止及休克,因3條冠狀動脈完全阻塞,僅能仰賴側枝循環維持,心導管無法通過施予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只能緊急開心手術,經過7小時手術終於把人救回來。3條冠狀動脈阻塞 無法放置支架蔡先生說自己平時身體硬朗,沒甚麼病痛,聽友人轉述才知停止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年台灣人口老化加速,已進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達7%以上),且將於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達14%以上),面對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口,只要把握3招就能活得健康又有活力,享受快樂無齡的人生,無齡感越高代表在體能、外表、生活、生理、心理各方面老化程度越少。代謝功能降 多攝取維生素C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C,又會被迅速耗盡,不但要多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工作及睡眠作息與腸胃息息相關!33歲吳小姐,只要工作一忙,每天都上12小時的班,工作壓力大,導致有失眠問題,無法一覺安穩到天亮,睡眠時數平均下來也不足5個小時,這樣的工作與睡眠環境下,開始會經常性的腹痛,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有慢性腸炎。飲食清淡、補充好菌、睡前伸展吳小姐從小就是便秘體質,腸胃不好,現在只要晚下班、吃到太油膩的東西,腸胃就開始不適,之後開始認真調整飲食,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64歲王先生(化名),擔任特別助理長達20年,一天工作時間約15個小時,平常他習慣點眼藥水來舒緩眼睛的疲勞,某天一覺醒來,右眼一片模糊,視野猶如充滿霧氣,伸手不見五指,一開始,王先生以為是因為工作導致的眼睛疲勞,點了眼藥水卻不見好轉,就醫後確診為因高血壓所引起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眼內動脈硬化 壓迫靜脈致阻塞視網膜靜脈發生阻塞的原因是因為眼內動脈血管硬化,壓迫靜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氣熱會引起的疾病可不少!尤其是泌尿道感染,由於汗液流得快,水喝得少,又再加上憋尿,就更加容易罹患尿道炎,泌尿科醫師並提醒,如果又碰上蜜月期,女性就更是容易感染尿道炎! 汗流浹背+忘了喝水現代工商社會,大家總是特別忙碌,在外忙東忙西的忘了喝水的情況很普遍,但是流汗可是不會少,尤其是今年天氣特別炎熱,在戶外一下子,就會汗流浹背,而待在冷氣房裡,因為涼爽,又會忘...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新北市推動學童護眼專案,提供國小一至三年級學童免費視力檢查,回收2萬7,960份問卷分析發現,高達87%學童使用3C產品,其中36%每天超過1小時,現正值「寶可夢訓練師」風潮並在暑假期間,長時間使用3C更容易導致睫狀肌持續收縮,對小朋友靈魂之窗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近視就是近視 沒有真假之分衛生局指出,以前常有假性近視的名稱誤導民眾,其實,近視就是近視,沒有真假之分...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77歲余陳阿嬤每天參加社區活動,除了和老朋友聊天,蒔花弄草,也做關懷志工服務,連孫子都十分佩服老人家的活力,88歲的林阿嬤長期到松年大學不斷學習,還服務同學量血壓,更鼓勵退休長者可以找機會回饋社會,他們都覺得替大家服務是一件開心的事,不僅讓自己的心情愉快、身體也能健康,這些正向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與尊重的,但不是所有長者都這麼樂觀。約8成 認同老人「有解決問題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暑假即將結束,同時也意味著台灣的準高三學生,即將面臨大考倒數的壓力,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董旭英表示,台灣高中生無法避免學業與升學方面帶來的壓力,尤其國高中是建立自我價值的重要時期,學生容易將自我價值與考試成績直接連結,如果考試表現不佳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缺乏自信,建議學生培養多元的生活重心,配合興趣與性向嘗試不同活動,從各種興趣活動提升自我認同感,同時也可以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當你想欺騙自己,在剛要入睡的時候,就刻意告訴自己:「算了,今天失眠好了。」睡意會像機靈的魚兒,小心翼翼的觀察著你的舉動,似乎有意上鉤,偏偏在最後一刻,轉身揚長而去。你的釣竿充其量只會動了動,讓你暗自竊喜,然而,你急促的呼吸聲與怦怦的心跳總會洩漏你的企圖,讓一切回到了原點。不斷注意周遭 反而越來越清醒就是你的大腦中這個無可改變的機制,才會讓人們發展出所謂的「失眠性思維」...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服用安眠藥去汙名化的行動需要支持,偏偏社會的氛圍卻是以恐嚇失眠者為樂:不管是親朋好友、報章雜誌、社會團體,人們總愛以各種方式來提「醒」失眠者,安眠藥可能有的風險包含哪些與哪些,但失眠者已經夠焦慮了,升高焦慮只會抵消掉更多安眠藥的效果,徒增藥量,百害而無一利。「恐引發失智」? 安眠藥成受害者近年來加入一些醫療研究者,為了量產論文而不斷重複研究某些事物與其他疾病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