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足部循環比較差,且汗液中含有葡萄糖,若清潔未做好,容易孳生細菌造成感染,若加上感覺遲鈍或疏忽,沒有注意皮膚傷口,容易使傷口產生潰瘍、感染及壞疽,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照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糖尿病足潰瘍的成因與治療,糖尿病患每天都要檢查足部,如果發現破皮、龜裂、滲液、發紅、浮腫等狀況一定要立刻就醫。
炎炎夏日海邊戲水,許多人不懂先觀察海岸地形、風浪、天氣,恐釀溺水或災害意外。《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由台北市水上救生志工協會解析基礎觀念,到底潮汐與潮差、水位變化怎麼看?「離岸流」該如何辨識?游泳時遇到離岸流或被海流帶走,又該怎麼自救?多一分認識與謹慎,就能離危險遠一些。
日前一名中年婦女因蚊蟲叮咬,搔癢難耐,除了持續搔抓以外,還將大蒜搗成泥塗抹在叮咬處,進而引起極度疼痛與不適。就醫時患部已呈現紅腫發炎的狀態,且有局部性細菌感染潰瘍,險些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經傷口護理、藥物治療後才逐步好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蚊蟲叮咬的舒緩方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根本不清楚負離子是什麼。一聽到負離子,我們會自以為了解地說:「喔,負離子啊!」科學上將質疑的重點放在「負離子究竟是什麼」。換言之,如果以分子結構呈現,負離子的構造式是什麼呢?沒有人了解。舉例來說,從電扇、空調、吹風機中釋放出的被稱為負離子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大概種類很多,每個廠商負離子產品釋放出的東西完全不一樣。為何大家只認為負離子有益身心而非正離子?所謂負離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坐月子的民間習俗,經過華人婆婆的傾情詮釋,如今差不多已成了一種奇葩般的存在。婆婆們認為坐月子是千百年來先人的智慧結晶。而反對坐月子的一派則毫不客氣,將坐月子視為傳統文化的糟粕—中國某位科普作家就發表過文章〈「坐月子」是種最具中國特色的傳統陋習〉,直斥坐月子的習俗「與現代醫學格格不入,恰恰是對著來的」。坐月子源於宋代?還有人言之鑿鑿地提出,坐月子的習慣源於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傳統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關節鏡手術,對於中度的「退化」,經由關節鏡沖洗掉軟骨碎片,可暫時減輕關節腫脹與不適,不過最多只能維持半年。對於重度的「退化」,因有大片的軟骨剝離,軟骨下骨頭直接露出,則會藉電動器械做關節面的磨整及鑽孔手術。關節鏡軟骨再生 解除軟骨壓力但這類關節鏡手術只是漫無目的做沖洗、清創、及骨鑽孔的動作,雖能暫時減輕症狀,並無積極的長期治療效果,近年已在世...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富含營養的燕窩一直是廣受歡迎的母親節禮品,但近年來食安問題層出不窮,總讓送禮的人傷透腦筋,到底送禮如何送的誠意又能吃得安心呢?以下燕窩地雷5大問,一次解答所有疑慮!第1問- 如何分辨真燕窩、假燕窩?廣生堂營運長王靜美表示,可由三方面來進行分辨:(1)味道-正常乾燕窩應是只有很淡的蛋白味,若是有刺鼻的化學味或腥味,則可能是燕窩不夠乾燥、過於潮濕,或是有藥水...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中國人的進食方式出現過3大變革,很早很早以前,聚餐時採取「分餐制」,就像吃西餐或者日本料理一樣各吃各的,後來才改成「共餐制」,很早很早以前,我們和歐洲人一樣,餐桌上離不開刀叉,後來才改用筷子,很早很早以前,我們像日本人那樣跪在榻榻米上吃飯,後來才改坐在椅子上進餐。宋朝不分餐、刀叉、跪坐這3大變革都是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到宋朝結束,換句話說,到了宋朝,我們徹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失智症意味著人生將面臨無力挽回的巨大改變,當被確診罹患失智症之時,驚嚇、否認、憤怒、悲傷和失落等情緒,如排山倒海而來,有些患者和家屬難以平靜接受這樣的診斷。7點照顧原則一定要知道在震驚平撫之後,尤其是輕度的、早期的失智症診斷,部分家屬常會猶豫:應該誠實告知患者病情呢?還是選擇不告知,讓患者免於擔憂和悲傷?由於失智者的病程長、病情的變化也多,因此如何形成一個好的照護計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喜歡吃「樓梯」和「口香糖」滷味嗎?原來南部人將蘭花干滷味稱之為「樓梯」,因為其一條一條的狀似樓梯,且由於鴨腱腸口感很有彈性,因而有「口香糖」一說,還真是很有創意的名稱;不過,在選購滷味時,也應該要懂得搭配,才能吃得健康!以滷味為正餐 要注意食物分類滷味可說是很好吃的食物,除了是小吃,也可以當正餐,而在選擇菜色時,商家甚至會有幫你搭配好A餐或是B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