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越來越多研究顯示,慢性發炎可能間接促使身體癌細胞的生長。要讓身體遠離慢性發炎,生活習慣、飲食和運動都很最重要。《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建議改變5生活習慣,可以抗發炎,特別推薦洗冷水澡的好處,可以促進抗老化棕色脂肪活力發揮,因此若身體情況允許,夏天偶爾洗冷水澡也不錯。
是什麼讓你擁有健康與幸福?人生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以千禧年世代為對象的調查中,超過8成的人說,人生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富有」,有5成表示主要目標是「享有名聲」。《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哈佛大學研究」,究竟幸福人生最重要的因素為何?你又怎麼看待幸福呢?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悶熱潮濕的夏日將近,腋下異味常是尷尬的來源,網路上流傳使用生薑或炒鹽摩擦腋下具有殺菌作用,可以去除腋下細菌,減少腋下細菌造成的味道。此外,也有人利用南瓜葉、田螺、蘇打粉或生辣椒等物品熬成汁塗抹或敷在腋下。醫師表示,使用過度刺激性物品塗抹皮膚,可能造成毛囊阻塞或發炎等症狀,輕微者皮膚發紅、發癢等過敏現象,嚴重可能造成皮膚潰爛。青春期分泌較為活躍 異味較濃厚狐臭雖不是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睡眠品質差,打鼾、手腳痠麻痛、抽筋通通找上門?當心長時間睡不好,恐增加周邊動脈阻塞機會!,最新研究發現,以臺灣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長期追蹤10年後,發現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未來得到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機會是沒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人的1.37倍。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病人 0.8%有睡眠呼吸中止大林慈濟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黃俊豪發現,許多病患天氣變冷睡眠品質下降,於是他從臺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少人會趴在桌上睡午覺,一覺醒來,不是手發麻就是腳發麻,但是很快就會恢復正常;不過,卻有人出現腳趾發麻的症狀一直都好不了。醫師提醒,腳趾發麻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神經受傷,最好是及早就醫檢查,才能對症治療。從腰椎到腳踝神經受傷都會導致腳麻衛福部桃園醫院復健科主任葉圜叡表示,腳會麻的原因很多,最常見是神經受傷導致腳麻,而支配腳趾頭第一、二趾神經,是從腰一直往下走到腳趾,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母親節要到了,媽媽每天不僅要照顧全家大小還要打掃家務,常常忙得不可開支,身體也不自覺的發出緊警告,最常見的就是因為頻繁的使用手肘施力導致「媽媽手」。東港安泰醫院復健科組長潘炫嘉分享媽媽手治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預防方法,讓媽媽能減輕身體的疼痛,過一個開心的母親節。 年紀大更容易發生媽媽手 媽媽手就是翹起拇指比「讚」時,靠近手肘...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台灣人越來越長壽,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女性平均餘命年齡高達八十二,男性也可達七十六,經常可看到許多退休的銀髮族,四處旅遊滿街跑。有句俗話說,人生七十才開始,若是還不到退休年齡,就時常出現容易疲勞的現象,很可能就是肝出問題了,這時可就需要好好的養肝排毒,才能精力百倍繼續精彩人生。 活得像自己 才能享受退休生活 詩聖杜甫詩句...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72歲患有輕度失智症及三高的吳奶奶因身體功能退化,在家僅能靠著助行器及外籍看護協助下短距離行走,居家外出需輪椅推行,輪椅因為沒有安全固定帶、煞車鬆落,身材圓潤的吳奶奶坐在輪椅上常感覺不適,一日趁著看護煮飯時自己要爬起來走路不甚摔倒頭部瘀青、膝蓋也因跌倒紅腫,所幸就醫檢查無大礙。 輪子愈大容易影響轉移位的空間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游宜臻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化學治療是乳癌病患在確診後常見的乳癌療程之一,因為治療期間會增加蛋白質的分解,導致瘦體組織的流失。針對術後患者的飲食,建議量每公斤體重攝取30-35大卡,選擇在身體較舒適的時刻多進食,以少量多餐方式達足夠熱量的攝取,高營養濃度的食物優先進食、服用止吐劑在用餐之前先控制症狀。癌症術後保健 3重點注意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師洪凱婷表示,許多乳癌病人認真進食,但由於運動量不足...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8歲的王女士前一陣子開始常覺得肛門處有濕濕黏黏的感覺,上完廁所後還會摸到肛門有突出物,一開始以為是痔瘡又發作自行買藥塗抹,但是症狀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加嚴重,甚至還出現大便失禁的症狀。經檢查發現,王女士一直以為的痔瘡竟是直腸脫垂。王女士後來接受腹腔鏡手術,恢復狀況良好。好發族群以女性為主 人數約為男性5-10倍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劭潔指出,主要好發於年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今年23歲的徐先生身高132公分、體重僅25公斤,日前因走路容易喘,加上心跳每分鐘只有20至30下,比一般標準的60下少了整整30下。醫師確診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斷」,建議置放心律調節器,醫療團隊經過一個月的障礙排除,隊於4月中成功為徐先生置放心律調節器,手術時間不到3小時,傷口僅3公分且術後恢復良好。心跳緩慢 全因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斷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懷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