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職場女性往往需要面對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進而出現疲勞、睡眠、肥胖、便秘、脹氣、消化不良、膚質變差、腰酸背痛等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中醫師張若偉分享「職場女性常見的健康問題」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及藥材調理,做好健康管理就能對整體有所幫助。
長期照顧的旅程很漫長,若能看清楚照顧的全貌、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可以減少迷惘的感受,且不僅是在學習如何照顧別人,同時也在學習如何照顧自己。《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整理長照路上的挑戰4階段,無論是尋求親友幫助或利用長照服務,都不是逃避責任,而是幫助自己長久的走下去。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日前一起民眾食用「荷葉粉蒸排骨」引發喉嚨痛、口腔痛等症狀的中毒案例,經食藥署檢驗確認該排骨「外層葉」為姑婆芋並因食用而引發中毒。食藥署已建立姑婆芋的分子生物鑑別檢測方法,可在最短時間內鑑定出姑婆芋物種,除了可協助中毒者接受正確有效的治療,食藥署也於「防治食品中毒專區」宣導辨認姑婆芋與芋頭的方法,遇狀況時,民眾也能即時查看對照找出結果。芋頭葉面有絨毛 姑婆芋表面光滑水...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國二學生因腰痠被媽媽帶去求醫,經過檢查發現這名學生因長期身體歪一邊加上坐姿不正確,因此出現他是脊椎左側彎,幸好側彎角度未超過20度,醫師建議用運動矯正,配合日常生活的正確坐、站及走路姿勢,雖然有些側彎,但是無須過於恐慌。兒童肩膀不一樣高有可能為脊椎側彎青少年坐姿不正確容易導致脊椎側彎,振興醫院骨科醫師朱唯廉表示,父母可從孩子背後觀察,若肩膀不一樣高,兩邊肋骨一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管局統計,台灣百日咳的發生率,每年確診案例約50至100例,「但這並不包括沒有就醫、未通報的人數,預估仍有許多潛在患者,實際人數可能更高。」桃園宋俊宏婦幼醫院兒科主治醫師吳孟哲醫師,提起近年百日咳的疫情有感而發,他指出,由於百日咳的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成人可能只有輕微的咳嗽,臨床不易鑑別,「咳嗽是百日咳的典型症狀,對於一歲以下的嬰幼兒來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0歲的呂先生因為遺傳雄性秃,前額到頭頂落髮嚴重,自20幾歲開始就有大量落髮困擾,頭皮光溜溜看起來像60歲的老頭子,即使已經植髮2次,效果仍然不好。為了恢復自信,決定再次接受植髮手術。皮膚專科醫師朱冠州表示,呂先生已進入雄性秃第6期,落髮區很大,需要2次植髮才能見效。但病患已在美國做過二次植髮術,大大提高第3次植髮的困難度。為一次取得較多...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毒品形式推陳出新,不管是斷片酒、失憶水、毒奶茶等都已跨越舊有毒品的粉末、藥錠形式,越來越防不勝防,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主任林滄耀表示,近年來各類毒品推陳出新,毒品逐漸以食品化包裝流通,易使民眾降低戒心,低估毒品的危害性,並嚴重影響年輕族群造成藥物濫用。毒品外觀進化為食品包裝 增誤用機會林滄耀主任表示,過去毒品「證物」,外觀多呈結晶、粉末、藥錠形狀,檢出結果大多為甲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端午節過後,時序漸入夏季,衣服、棉被開始換季,面對即將到來,動輒超過30度的炎熱夏天,常見民眾猛灌冰水,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柯建新醫師表示,夏天的濕熱容易讓民眾出現身體悶、頭脹、易口渴、易出汗、怕熱、排便不順、小便黃澀、甚至疼痛等症狀,為了讓民眾能健康消暑,透過滑石、甘草、薄荷等三種藥材,排除體內的「暑、濕、熱」,使身體清爽,有效預防夏日暑熱,讓民眾能透過健康的方...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超過5成上班族情緒易怒,研究發現,情緒不佳、易怒可能與便秘有關!擔任百貨專櫃人員的許小姐,因忙碌習慣性不吃早餐,情緒常莫名大起大落,懷疑自己罹患憂鬱症就醫尋求協助。判斷後發現許小姐由於飲食不正常,加上每日工時逾10小時,長時間憋大便引發便秘,對情緒產生嚴重影響。醫師建議從飲食作調整,改善三餐不規律問題,選擇高纖早餐,增加蔬果攝取量,並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5成便秘上...
(優活健康網編輯/綜合整理) 獨生子女真的都很任性嗎?我們經常會聽到人家說「獨生子女都很任性」。我的孩子是獨生子,至今我還沒決定要為他添個弟妹。他真的會變成一個任性的孩子嗎?我有些擔心……。環境會大大影響孩子個性的養成經常會有人說,獨占雙親之愛的獨生子女,很容易變得很「任性」。可是孩子的個性千百種,其實每個人都不一樣。孩子的個性是由天生的「氣質」與後天的「環境」塑造而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明朝李時珍所編纂的《本草綱目》中有提到:「蜂子古人以充饌品」「土蜂子,江東人亦啖之。又有木蜂似土蜂,人亦食其子。然則蜜蜂、土蜂、木蜂、黃蜂子俱可食」、「土蜂子未成頭翅者,炒食」。在郭璞注的《爾雅》中也說:「土蜂乃大蜂,在地中作房;木蜂似土蜂而小,江東人並食其子。然則二蜂皆可食久矣。大抵性味亦不相遠也。」可見,中國吃蜂子的習慣早是由來已久。蜜蜂的幼蟲取代黑胡蜂成為保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寶寶滿一歲,是不是該換奶了?要換哪一種配方奶才能銜接母乳,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呢?隨著寶寶活動力越來越大,加上厭奶期的來到,不論是喝配方奶或是親餵母乳的媽媽,難免擔心寶寶攝取的營養不夠完整,因此在寶寶一歲要換奶時,總想幫寶寶選擇最適合的配方奶。面對五花八門的配方奶品牌,到底該怎麼選,才能讓寶寶健康,媽媽安心呢?銜接母乳保護力 打造好體質由於寶寶六個月大以後,來自母體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