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 嗝~嗝~」跟朋友聚餐之後,因為吃飽喝足而不斷打嗝、噁氣,肚子也圓滾滾的,有時候用空心手掌去拍拍肚子,還會有低沉「咚、咚、咚」的聲音,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一定很多人都曾經發生過,當發生脹氣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你4招有效消脹氣。
你做肺癌篩檢了嗎?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惡化,可能出現氣喘、持續咳嗽、痰中帶血等症狀,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根據統計,肺癌已連續21年高居癌症死因首位,為了自身的健康,呼籲符合條件的高風險族群主動接受肺癌篩檢,「早期篩檢、精準診斷、早期治療」就是最好的肺癌防治。
少子化已成為國安問題,許多女性在超過30歲後才決定生育計畫,卻為不孕症所苦,而備孕路上讓女性最感壓力的時刻,莫過於自己施打排卵針、取卵數量少,以及胚胎無法順利植入等3大困境,期間還要承擔副作用不適,造成身心皆受影響。但醫師指出,即使取卵量少,仍有成功植入機會,鼓勵備孕媽媽們不要輕易放棄。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40餘歲男性10月下旬與8名友人至菲律賓巴拉望旅遊5天,返台當天上午出現腹痛、腹瀉症狀,自行服藥後,晚間入境台灣時無發燒或不適。隔天男子出現水瀉、嘔吐症狀就醫,經檢驗確診感染霍亂弧菌,目前男子仍住院治療中。霍亂症狀 大量水性腹瀉、嘔吐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經衛生單位調查,該男子出國期間曾食用海鮮、熟螃蟹,飲用椰子水、冰品。男子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其他8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多數人飼養寵物時只想到牠們可愛的一面,而忽略多數寵物的壽命比人類還短,牠們也有生病、罹患癌症風險。長時間的共處,已產生如家人、朋友的情感。若是寵物久病、死亡,照顧者容易因為照顧而晚睡、產生經濟負擔、精神壓力。寵物久病、過世 主人易焦慮或憂鬱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為照顧有身心疾病家人或是患病長者,陷入憂鬱、社交孤立以及較低的生活品質,照顧重病的寵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性愛美,化妝出門變成了常態,甚至男性族群也開始注重化妝。但是這樣天天化妝,頻繁使用化妝品,化妝品在臉上長時間停留,多少影響皮膚。為此,女性開始注意化妝品的內容物,想要兼顧美麗與健康。最近網路流傳,化粧品中含防腐劑會加速皮膚老化,造成人心惶惶。防腐劑非毒物 可避免細菌汙染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這樣的網路謠言不可盡信。防腐劑具有防止或減少化粧品中微生物生長的特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C產品的普遍、課業繁重壓力,讓學童近視越來越普遍,幾乎每個人小小年紀就患有近視,日後走上配鏡一途。一般人對近視的認知,是遠的看不清,要走近一點或瞇瞇眼才看得清楚。然而,眼睛其實像相機一樣,近視就是最遠距離的物體成像,落在視網膜之前。幼童原是遠視眼 經成長而改變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薛維禎說明,眼睛的調焦功能是由眼內的睫狀肌及附屬的懸韌帶、水晶體共同或協同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隨著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現代人的肥胖問題,無意間影響健康。我們已知肥胖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性較高,然而美國研究更指出,肥胖會增加癌症的風險,特別是食道癌、胰臟癌、大腸直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腎臟癌、甲狀腺癌、膽道癌。肥胖成大腸癌、乳癌危險因子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林晉賢表示,肥胖造成的胰島素阻抗和高胰島素血症,會使人體葡萄糖的代謝異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秋冬來臨,氣溫急劇下降,進入氣喘容易發作的季節。氣喘是一種呼吸道疾病,也是很普遍的慢性疾病,常見於老年人、兒童族群。氣喘一旦急性發作,常常讓人緊張、感到危急。急性、長期藥物須區分 避免生耐受性亞東醫院藥學部藥師周嘉湉表示,氣喘是呼吸道因長期發炎、過敏而變得狹窄,空氣難以進入,會反覆出現喘鳴、呼吸困難、胸悶、多痰及夜間或清晨咳嗽症狀。根據國際治療氣喘的「GINA 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只要提到非小細胞癌,尤其是肺腺癌時,民眾無不聞之色變。肺腺癌因為病程進展速度慢、腫瘤生長位置也較偏,大部分的患者罹癌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而易忽略,等到症狀出現時,多半已經進入第三、第四期了。年輕女性長期咳嗽、睡眠品質差 竟是罹患肺癌所導致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兼呼吸加護病房主任劉杜鎮提及,曾有一名42歲的女性患者,沒抽菸史卻經常咳嗽,導致夜晚睡眠品質差,嚴重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骨髓移植被用來治療急慢性白血病,對於民眾而言,都有「骨髓移植」代表有可能隨時都有癱瘓的風險,因此這種手術方式總是民眾的最後一種選擇。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舉辦講座,由血腫科醫師吳嘉芸、余垣斌與台大醫院血腫科醫師陳尹愷共同主講,說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標靶治療,又什麼是骨髓移植?另外,戴奧辛被視為「世紀之毒」,戴奧辛會造成身體什麼樣的傷害呢?戴奧辛與淋巴瘤有什麼關係呢?報名可...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十年前,一名年僅20歲的小陳,健康檢查時發現竟感染C肝,因此開始了干擾素治療,但一年過後,肝功能指數卻無明顯改善,宣告治療失敗,當時並無其它方式治療,僅能定期回診追蹤。所幸醫療的進步,十年後終於有C肝全口服新藥上市,且健保也開放給付,符合資格的小陳便立即申請用藥,24週療程結束後,肝功能指數成功恢復正常,終於不再為肝臟問題而擔心害怕。 C肝可...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擔心截肢,只要從這些地方就可早期發現、早期避免!若家中糖尿病長輩經常抱怨手腳麻、刺痛,甚至有蟲爬感,當心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周邊神經病變上身!以為快中風 檢查才發現是周邊神經病變72歲的徐文宗先生約在6年前開始,腳趾、手指開始發麻,感覺像腳底隔個東西,無法「腳踏實地」,原本以為自己是「血路不通」快中風了,到院檢查才確診是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他也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