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炎炎夏日,不少人習慣以冰啤酒消暑,但長期下來可能埋下健康隱憂。醫師指出,過量飲酒容易引發脂肪肝、高血壓及性功能障礙等3大常見男性健康問題,恐增慢性病與死亡風險。飲酒雖非完全禁止,但應以小酌為宜,不可低估酒精對身體的長期影響,若有相關症狀,建議儘早就醫評估,避免疾病惡化。
立秋是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中醫師提醒,正值成長期的青少年,以及皮膚、呼吸道容易過敏的患者,在此時節要注重潤肺、養陰、防秋燥,「百合麥冬杏仁茶」為最佳養生茶飲。《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中醫師分享立秋的養生方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懷孕生子、養育是結婚新人可能面臨的過程,預計結婚的臺北市民范小姐與陳先生已36歲、過適婚育年齡,規劃結婚後緊接著生育下一代,兩人為能否順利懷孕、寶寶是否健康等問題感到擔心。超過35歲高齡產婦 容易不孕、流產、高血壓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晚婚與生育年齡延後是嚴重問題,結婚率下降更加劇「少子化」問題。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105年全國男性初婚平均為32.4歲,女性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2013-2016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國人飲食型態普遍未達均衡飲食。高達86%蔬菜、水果攝取不足,豆魚肉蛋類、全穀根莖類及油脂類常有過量情形,早餐若吃燒餅搭配油條,恐怕就已佔了整天熱量攝取的2/3。蛋、全脂鮮奶可放心適量攝取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營養師洪凱婷表示,常見的中式早餐,燒餅搭配油條約相當於4至5份全穀根莖類加上4份油脂類,以每日熱量需求1...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位29歲蔡先生為廣告公司行銷企劃,因為平常工作時數長、假日加班、睡眠品質差,還習慣在睡覺前吃油膩消夜,所以便秘問題常困擾著他,甚至曾經近2周卡便,肚子劇烈疼痛送醫後,靠藥物協助才順利上廁所。而蔡先生在今年度健康檢查時診斷出有大腸瘜肉;醫師警告,大腸瘜肉是大腸癌的前身,大腸癌具有「發生人數最高」、「年輕化趨勢」、「與生活型態高度相關」等特點,若患有大腸瘜肉,未來五年內...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和別人相比,我實在太不幸了」這是只看到缺點,就陷在其中不可自拔的狀態。我們首先必須瞭解,「任何石頭只要打磨就能發光」,現在可能只是磨鍊還不足夠而已。找到一項做得來且樂在其中的事每個人都擁有一項特殊的才能。憑直覺就可以了,先找到一項「這個我也做得來、可以樂在其中」的事,擁有夢想和目標。假設你的夢想是「精通英語」,雖然背單字記文法很辛苦,麻煩又累人,但不願付出努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酮飲食話題最近在國內非常火紅,然而生酮飲食在國外已出現超過100年了!生酮飲食是一種營養素含量比例非常極端的飲食,要讓身體在沒有碳水化合物燃燒的情況下,開始分解體內脂肪,達到減少身上脂肪的效果。吃肉跟油,如:炸豬排、雞排或喝防彈咖啡,但是不能吃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飯、水果,也不能喝牛奶及含糖飲料。糖尿病患控血糖 吃對比吃少更重要生酮飲食被當作減肥、控制血糖的神奇飲食,但...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孩子們都愛吃甜甜的零食,但把巧克力或餅乾、蛋糕等當成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來吃,也是日本人戰後飲食生活上的大改變。相信各位都知道,零食中添加了白砂糖。白砂糖會讓身體冷卻。白砂糖是由單糖類的葡萄糖和果糖結合而成,正確來說應該稱為「蔗糖」,也就是將蔗糖製成的黑糖以人工的方式去除不純物質後精製而成糖。這是種毫無礦物質的化學物質。蔗糖和碳水化合物的葡萄糖一樣,經由肝臟透過血液運...
文/洪郁鈞‧黃鈺倫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護理師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黃致琤‧ 台中樂恩診所小兒科醫師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簡世華 只要乳房有脹奶感受,就以手擠奶的方式擠出,少量多次方能持續刺激泌乳,使母奶充沛。而對於寶寶,產後第6天開始,每日持續有6包重尿布,就表示有喝到足夠奶水。 不憋奶‧更豐沛 產後產假結束,準備返回職場,除了備妥吸奶器與儲存...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治醫師洪依利 嬰兒時期和幼兒階段吸吮手指和奶嘴的意義完全不同,雖然孩子的口欲期有長有短,但專業醫師建議,寶寶1歲大後應循序漸進把這兩種習慣慢慢戒除,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不再只有奶嘴和手指能滿足口欲或得到安撫了。 嬰兒階段吸奶嘴或吃手指的意義 看著寶寶吸著奶嘴甜甜入睡或是得到安撫的模樣,相信對照顧者而言是...
文/高凡淳 採訪諮詢/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文萬欣 新店耕莘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文萬欣指出,剛出生的寶寶,大都解不成形的軟便或略帶水狀的便便,到一歲左右,便便才會逐漸成形。一歲前,喝母奶和喝配方奶的寶寶,排出來的便便稍微不同。喝母奶的寶寶,便便顏色比較偏黃,形質屬於水水的;而喝配方奶的寶寶,便便顏色會比較偏綠,不像母奶寶寶的便便那麼水;開...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天一堂中醫診所院長暨桃園安媞產後護理之家特約中醫師謝岳峰 瘦身是所有媽咪在意的產後目標,中醫穴位埋線減重依據中醫原理輔助減重計畫的進行,但仍須搭配飲食與運動,方能讓瘦身目標輕易達標。 埋線為刺激穴位 懷孕期間,為了孕育新生命,增加體重在所難免,但一旦完成分娩,媽咪多半會希望短時間內恢復孕前體重,然而,為了顧及母乳營養與產後的身體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