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護心血管

特別企劃:保健食品

減肥保健食品怎麼吃?苦瓜胜肽、白腎豆⋯愛吃澱粉補充「這類保健品」

減肥保健食品怎麼吃?苦瓜胜肽、白腎豆⋯愛吃澱粉補充「這類保健品」

端午連假將屆,和親人好友聚餐時,美食當前往往很難克制。目前市面上為了因應聚餐大吃大喝,有許多阻斷系列的產品可供選擇,成分五花八門,最常見的包括白腎豆、山苦瓜、洋車前子、非洲芒果籽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專業藥師建議吃這些產品之前,應該先弄清楚成分功效、正確食用,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吃錯了可是一點用也沒有。

記憶力變差?可能是吃錯食物!研究揭「5大植物性飲食」成護腦關鍵

記憶力變差?可能是吃錯食物!研究揭「5大植物性飲食」成護腦關鍵

覺得腦袋愈來愈鈍、思考卡關、記憶力變差,甚至擔心大腦提早老化嗎?其實,「吃」對食物,對維持腦袋靈光非常重要!身心科醫師引用國際研究指出,植物性飲食可保護大腦、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植物性飲食的好處,吃對就能保護大腦。

糖尿病「腎病變」初期無症狀!醫:出現尿蛋白恐「腎功能已流失7成」

糖尿病「腎病變」初期無症狀!醫:出現尿蛋白恐「腎功能已流失7成」

一位65歲病人,糖尿病控制良好,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在正常範圍,但他認為回診太麻煩,改為在附近藥局買藥服用,半年後回診竟發現糖化血色素飆到8%,腎功能嚴重惡化,尿蛋白也超標,已罹患糖尿病腎病變第3期。醫師提醒,腎臟代償能力強,即使腎功能已流失,身體功能仍維持正常,因此糖尿病腎病變,成為容易被忽視的慢性病變之一。

「通血路」藥別共享 副作用恐出血

「通血路」藥別共享 副作用恐出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陳爺爺小中風治療後,神經科醫師開給他俗稱「通血管」的藥物,過程中陳爺爺不斷詢問藥物的使用目的及成效,也疑問於為什麼這個藥需要一輩子一直吃?「通血管」的藥物這麼好,是不是可以當成保健藥品與家人一起服用?中風過的病人 一輩子都需要服「通血路」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陳郁欣醫師表示,一般民眾口語俗稱的「通血路」藥物,其實就是抗血小板或是抗凝血劑,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伯基、...

劇痛如分娩!6至7旬當心三叉神經痛

劇痛如分娩!6至7旬當心三叉神經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3歲的李先生,2年前右側臉部上頷及下頷處有觸電式的劇烈疼痛。疼痛位於臉部右側,吃東西時會引發。每天發作超過10次、頻率還越來越高。檢查腦部無腫瘤或血管病灶壓迫三叉神經,但疼痛指數高達8至9分,施以立體定位高頻熱凝手術,術後1個月,疼痛指數降至0至1分,並逐漸停止藥物使用。然而,熱凝手術6個月後,李先生發覺臉部疼痛間歇性復發,大部分疼痛指數3至4分,但最嚴重有8分...

心房顫動易腦中風 高達75%無症狀

心房顫動易腦中風 高達75%無症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位72歲的陳爺爺,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心房顫動病況,他都按時服用慢性病藥物及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來預防中風。去年底,陳爺爺不慎跌倒,頭部撞擊地面,呈現意識不清現象,家人立即將他送至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腦部持續在出血,還好陳爺爺服用的抗凝血劑有專一反轉劑,能快速恢復凝血功能,經由投以反轉劑,10分鐘後抽血確認凝血功能恢復正常,便進行手術將血塊移除,術後隔日即轉入普通病房...

講座/嬰幼兒牙齒保健

講座/嬰幼兒牙齒保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3/4的嬰幼兒有喝奶入睡的習慣,造成約高達2/3的0至3歲嬰幼兒罹患奶瓶性齲齒。幼兒含著奶瓶邊吸邊睡,睡著後唾液分泌減少,造成高濃度奶水或糖水附著於齒面,細菌產生酸性分泌物,使幼兒牙齒脫鈣、形成蛀蝕,稱為奶瓶性齲齒。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5/16(三)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牙科何芸醫師主講「嬰幼兒牙齒保健」,提供您為孩子提供牙齒保健防護的須知。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

研究:女性易「反芻思考」憂鬱風險高

研究:女性易「反芻思考」憂鬱風險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面對難受的情緒時,自我慈悲是非常有力的工具,可以使人脫離情緒化反應的破壞循環,這種情緒化的反應經常控制我們的生活。本文將仔細觀察自我慈悲讓情緒復原、增益身心健康的方式。能自我慈悲的人焦慮憂鬱的程度較低諸多文獻中最有力、最一致的發現就是,能夠自我慈悲的人焦慮憂鬱的程度比較低,且兩者的關聯性很強。也就是說,對焦慮與憂鬱來說,自我慈悲是一個主要的保護因素。自我批判、能力...

慢性便祕原因 恐與大腸部分構造有關

慢性便祕原因 恐與大腸部分構造有關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食物通過小腸後,來到大腸。大腸與迴腸相連的部分叫做「盲腸」,這裡附著著一個小指般大小的尾巴,稱作「闌尾」。這裡發炎就會變成「闌尾炎」,如果擱置不管會破損,進而導致腹膜炎,甚至危及性命,故需以手術切除。闌尾炎手術常被稱作「割盲腸」,但實際上切除的並不是盲腸。草食動物的闌尾 為繁殖分解纖維素的細菌人類的闌尾雖已退化,但草食動物的闌尾為分解纖維素之細菌的繁殖場所,扮演著...

紓壓嚼口香糖 助分泌「幸福賀爾蒙」

紓壓嚼口香糖 助分泌「幸福賀爾蒙」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壓力太大會造成身體或心靈的耗損,侵蝕微血管,可完全沒有壓力,又會讓副交感神經太強勢,導致慢性疲勞或憂鬱症等問題產生。適度的壓力對身體而言是必要的。適度的緊張感有助於集中精神,讓我們表現得更好。要藉由適度的壓力來提高專注力,重點在於把時間切成九十分鐘一個循環。以90分鐘為一週期 休息一下睡覺的時候,快速眼動期和非快速眼動期加在一起,便是以九十分鐘為一循環反覆進 行著...

晚吃易胖有根據 「胖蛋白」致肥!

晚吃易胖有根據 「胖蛋白」致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晚餐在六至七點吃最為理想。因為從晚上到隔天早上為止,是應付飢餓狀態的「胖蛋白」最為活耀的時候。所謂胖蛋白,乃是時鐘基因所製造的蛋白質名叫「BMAL1」,它能促使脂肪合成,啟動身體的儲存脂肪模式。因此,同樣的食物, 晚上吃會比白天更容易發胖,就是BMAL1害的。太晚吃飯容易胖 都是「胖蛋白」害的雖然睡眠中也有稱做「皮質素」的荷爾蒙幫忙分解多餘的脂肪,但太晚進食的話,...

講座/端午節飲食

講座/端午節飲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傳統粽子膽固醇及脂肪含量較高,再加上糯米製品不易消化,一般米飯要1個半小時至2小時才能完全消化,但糯米又要多半個小時至1小時,才能在腸胃排空,常有民眾在大量食用糯米後,出現腹脹、上腹悶痛、噁心及胃口不佳情形,嚴重時甚至出現嘔吐症狀。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5/16(三)舉辦營養講座,由營養師陳泓儒主講「端午節飲食」,提供您同享美味與健康的飲食秘訣。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

講座/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

講座/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常煩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現代人生活忙碌或遇到難以抗拒的婚喪喜慶,外食場合無法避免,然而面對種種的外食型態,更是成為糖尿病患心中的擔憂及挑戰,在這些場合中,該如何選擇才能享受美味又不增加負擔呢?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5月16日(三)舉辦營養講座,由丁秀君營養師主講「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講座中營養師將為你分析常見的外食型態的優缺點,並帶您聰明選擇、穩住血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