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足部循環比較差,且汗液中含有葡萄糖,若清潔未做好,容易孳生細菌造成感染,若加上感覺遲鈍或疏忽,沒有注意皮膚傷口,容易使傷口產生潰瘍、感染及壞疽,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照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糖尿病足潰瘍的成因與治療,糖尿病患每天都要檢查足部,如果發現破皮、龜裂、滲液、發紅、浮腫等狀況一定要立刻就醫。
炎炎夏日海邊戲水,許多人不懂先觀察海岸地形、風浪、天氣,恐釀溺水或災害意外。《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由台北市水上救生志工協會解析基礎觀念,到底潮汐與潮差、水位變化怎麼看?「離岸流」該如何辨識?游泳時遇到離岸流或被海流帶走,又該怎麼自救?多一分認識與謹慎,就能離危險遠一些。
日前一名中年婦女因蚊蟲叮咬,搔癢難耐,除了持續搔抓以外,還將大蒜搗成泥塗抹在叮咬處,進而引起極度疼痛與不適。就醫時患部已呈現紅腫發炎的狀態,且有局部性細菌感染潰瘍,險些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經傷口護理、藥物治療後才逐步好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蚊蟲叮咬的舒緩方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李伯伯昨天心臟開刀,今天開始呼吸運動,恢復您的心肺功能!」、「王先生的氣管內管移除,我們協助下床活動,這樣復原比較快。」加護病房中常常聽到護理師鼓勵病人活動,為什麼護理師總是要衛教病人深呼吸及儘早下床呢?術後全身麻醉 容易出現橫隔膜肌肉無力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第一加護房副護理長王秀美表示,因為手術時全身麻醉、身體不能活動,只要短短2小時即會出現橫膈膜(呼吸)肌肉無...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9天的農曆春節假期剛結束,過年期間滿桌年菜珍饈與各式零食,是否也讓你返工後「腹」債累累?趙函穎營養師提醒,年節期間多肉、高油、高糖份飲食,最容易快速累積腰腹部位的內臟脂肪,除了圓滿小腹造成外觀困擾,置之不理長期更可能演變成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謝性疾病。所幸,內臟脂肪雖然容易累積,卻也比皮下脂肪更容易透過高纖飲食與有氧運動消除。趙函穎營養師提醒,開工後7天是最...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60歲阿伯最近老是坐立難安,肛門處愈發腫痛、摸到異物隆起甚至流膿,以為是痔瘡又發作,痛到臉色發白就醫。經過醫師詢問病史及肛門指診檢查,確診為肛門瘻管。阿伯聽了大吃一驚,好奇問什麼是肛門瘻管?醫師表示,此症好發於男性族群,男女比例約9:1,尤其是上班久坐、經常便秘的族群,更不可忽視其嚴重性。非痔瘡!肛門瘻管為膿瘍與引流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人類壽命延長,許多健康的高齡長者都能維持自我生活能力,神經退化疾病也因生命延長越來越盛行。許多迷路長者不知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甚至有遺憾事件發生,這些長者很可能是因為罹患失智症,導致走失。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2/14(四)舉辦精神科講座,由陳昶醫師主講「淺談失智症疾病與治療」,及黃瓊慧社工師主講「失智症福利資源」,帶您一起了解失智症及其可善用的福利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藥師,這些藥可以一起吃嗎?」許多人常有這樣的疑問。一個藥與另一個藥相遇可能產生加成作用,讓療效變好,也有可能互相衝突而影響效果。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2/13(三)舉辦藥學部講座,由陳思穎藥師主講「常見藥品交互作用」,帶您認識常見藥物交互作用與注意事項,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 (02)89667000轉分機2123。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些父母、長輩遇到幼兒半夜哭鬧,為了迅速安撫小孩,就讓小孩喝奶,無論配方奶、還是母奶,只要晚上喝過又沒刷牙,很容易就引發奶瓶性齲齒,若整口蛀牙很嚴重,治療就會很棘手。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2/13(三)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郭儀婷牙醫師主講「嬰幼兒牙齒保健」,為家長提供小兒牙科正確的保健之道。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些人認為是免疫系統過高了,所以才攻擊自己;有些人又認為免疫系統疾病,是因為免疫系統太低了,因為自體免疫病病人很容易感染。但是基本上來說,風濕免疫病就是源自於免疫的失衡,所以有過高同時也有過低的部分。自體免疫失衡,在不應該反應的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攻擊到自己,這就是自體免疫病的失衡。免疫系統其實講究的是「平衡」,不會過高去攻擊自己,該起反應的時候要有反應。但是在自體免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尿路感染的發生,大多都是逆行性的發炎感染,意即與正常的尿流方向相反,是由下往上逆行造成的發炎感染。成人的尿路發炎感染,以女性居多,主要原因即是因為女性尿道較短,成人女性的尿道僅約4公分長,男性尿道可達15-20公分左右。但是在小於1歲的嬰兒,則是男嬰尿路感染的發生機率要比女嬰來得高。在1歲之後,則是女嬰的發生機率要比男嬰來得高,平均來說,1-15歲的女性發生尿路感染的...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照顧過外科、內科和精神科的病患,嬰兒、小孩、孕婦都有。後來我發現,我最喜歡的護理工作結合了各個專科:外科、內科、兒科、成人、心理衛生。最後,我在加護病房找到我的歸屬。在那裡,我遇到了湯米。湯米不想看到太陽。「好美的景色啊。」我望著窗外說。我們在九樓,一排病房的中間,灰濛濛的倫敦上空的日出美極了。但每次我拉開窗簾,湯米就閉上眼睛,皺起臉。他今年九歲,因為車禍摔斷了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