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足部循環比較差,且汗液中含有葡萄糖,若清潔未做好,容易孳生細菌造成感染,若加上感覺遲鈍或疏忽,沒有注意皮膚傷口,容易使傷口產生潰瘍、感染及壞疽,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照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糖尿病足潰瘍的成因與治療,糖尿病患每天都要檢查足部,如果發現破皮、龜裂、滲液、發紅、浮腫等狀況一定要立刻就醫。
炎炎夏日海邊戲水,許多人不懂先觀察海岸地形、風浪、天氣,恐釀溺水或災害意外。《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由台北市水上救生志工協會解析基礎觀念,到底潮汐與潮差、水位變化怎麼看?「離岸流」該如何辨識?游泳時遇到離岸流或被海流帶走,又該怎麼自救?多一分認識與謹慎,就能離危險遠一些。
日前一名中年婦女因蚊蟲叮咬,搔癢難耐,除了持續搔抓以外,還將大蒜搗成泥塗抹在叮咬處,進而引起極度疼痛與不適。就醫時患部已呈現紅腫發炎的狀態,且有局部性細菌感染潰瘍,險些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經傷口護理、藥物治療後才逐步好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蚊蟲叮咬的舒緩方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台灣衛生福利部在2018年3月將網路遊戲障礙症視為行為成癮疾患,建議應積極治療,而2018年9月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網路遊戲障礙症在臺灣的盛行率約3%,引發許多民眾的關注。根據調查顯示,全球2018年遊戲產業產值將近1千4百億美金,而臺灣地區產值超過12億美金,折合超過380億台幣,排名全球第15大市場,相關市場與利益可說十分驚人。遊戲設計吸引消費者使用 投入時間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本身無慢性疾病史的46歲王先生,因上腹疼痛2週至醫院就診。自述疼痛發生前,2至3個月內體重已減輕10公斤,就診時抽血檢查發現血糖偏高,進一步檢查發現胰臟頭有腫瘤。手術治療後,營養師的術後飲食衛教讓王老闆的進食量有慢慢提升,改善部分腸胃道症狀,體重也不再直直落。胃癌及胰臟癌 常見腹脹、腹悶感、上腹痛、食慾不振就醫而確診成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李雅萍指出,上消化道癌症為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因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輪班工作已經成為製造業、倉儲通訊業、運輸業、醫療保健服務業(包含長期照護產業)、保全業、便利商店等事業經營的常態,甚至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根據勞動部調查,全臺灣非固定白天班的勞工比例從2001年的16%,至2013年已上升至22%,受輪班作息影響的勞工數目漸增,不少人因個人的生理時鐘無法適應輪班工作而產生「輪班工作障礙」,深為睡不著、睡不飽、...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最新報告出爐!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年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逾1萬5千人,平均每5分06秒就確診一位罹癌患者,更是連續11年蟬聯發生率第一名。 輕忽篩檢釀大禍 家族病史要注意 臺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洪基翔醫師表示,大腸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而往往被忽略,發現病徵時常是中晚期,治療也較棘手。另外針對有家族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斷鬍害漏財? 型男總經理靠機器人植鬍逆轉勝 40歲的楊先生擔任企業總經理多年,實務經驗豐富,但天生長相清秀,稚嫩的外貌常被合作廠商質疑專業能力,甚至因外型太「菜」在正式場合被誤認是公關人員,甚至被名嘴刁難、戲謔過。後來嘗試蓄鬍卻出現鬍鬚稀疏且有明顯斷鬍,使用生髮水也不見效。 為了「豬」事順利,決定改頭換面開運,...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 市面維生素相關營養補給品多,琳琅滿目、不易挑選;究竟哪些成份是「身體必需品」,又哪些營養素必須靠補給品方能維持所需含量?對此,趙順榮藥師提醒,其中「維生素 D」對健康影響大,卻又是人體容易缺乏的營養素;因此,建議民眾務必向藥師與醫師諮詢,以了解如何正確補充、維持身體所需含量。 維生素 D 好處多 預防慢性病男女皆不可少 「維...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情人節即將來臨,一對對沉浸在愛情世界的男女們,難免會在節日氣氛的渲染下,發生擦槍走火的肌膚之親,而現在女性大多依賴伴侶戴保險套,因其對避孕藥一知半解,以致避而遠之,顯示避孕觀念有待加強;若是「避孕」這道防線沒做好,恐怕一不小心就當上爸爸、媽媽,這可非兒戲!究竟如何才能在激情之餘更安心?醫師則是建議女性最好還是能服用事前避孕藥,才不致鬧出人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年近九旬的企業家接受年度例行健康檢查,雖然自覺體能慢慢不比從前,但他仍堅持每天運動2小時。除了日行萬步以上也搭配重量訓練,因此維持很好的體態,上班時也感覺精力充沛。自律神經功能檢查(心律變異性分析)顯示他的自律神經整體活性極高,比實際年齡少30歲以上。一同前來體檢的第二代,雖然年紀較輕但作息不正常,也幾乎沒有運動習慣,自律神經整體活性不僅低於同齡族群,甚至比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最新報告出爐!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年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逾1萬5千人,平均每5分06秒就確診一位罹癌患者,更是連續11年蟬聯發生率第一名。輕忽篩檢釀大禍 家族病史要注意臺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洪基翔醫師表示,大腸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而往往被忽略,發現病徵時常是中晚期,治療也較棘手。另外針對有家族病史的高危險民眾,也建議每年都要進行篩檢。洪基翔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