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足部循環比較差,且汗液中含有葡萄糖,若清潔未做好,容易孳生細菌造成感染,若加上感覺遲鈍或疏忽,沒有注意皮膚傷口,容易使傷口產生潰瘍、感染及壞疽,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照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糖尿病足潰瘍的成因與治療,糖尿病患每天都要檢查足部,如果發現破皮、龜裂、滲液、發紅、浮腫等狀況一定要立刻就醫。
夏日來襲,想要自信展露身材,輕鬆駕馭短褲、背心、比基尼,體態的管理成了首要功夫!現代人工作生活忙碌,鮮少時間規劃運動計畫,使得多數人會從飲食、中醫調理等方面尋求瘦身輔助。中醫盛行的「埋線瘦身療法」到底是什麼?哪些族群不適合?日常飲食搭配守則又有什麼要點?《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中醫師解答5大觀念。
一杯檸檬汁可能讓你皮膚紅腫、起水泡?夏天到了,去戶外運動、郊遊前,一定記得帶把陽傘、塗上防曬乳以防止曬傷,但多數人不知道還有另一種危險,俗稱「瑪格麗特灼傷」的植物日光性皮膚炎。《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瑪格麗特灼傷的原因、症狀以及預防方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去年9月特管法通過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等6項細胞治療,其中「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備受矚目,為台灣癌症治療開啟新的里程碑。見證30年來癌症治療發展的癌腫瘤專家季匡華醫師在其所著的新書裏提到「醫療有限而自癒力無限」、「細胞醫療是個人化的醫療,也是未來癌症治療的走向,細胞醫療結合激發免疫反應的電熱療,必有其未來的醫療角色。」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若有腎癌家族史 罹患機率高4倍 台灣罹患腎臟癌人數逐年增長,每10萬人中約有1人罹患腎臟癌,好發於60到65歲成年人,其中最常見的種類為腎細胞癌。腎癌危險因子包括抽菸、肥胖、高血壓、遺傳疾病等,若是有家族病史,更可能有高於常人4倍的疾病發生率。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蒲永孝理事長指出,大部分早期腎臟癌都沒有症狀,出現小便有血、肚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肝腫瘤破裂危命 反覆栓塞頻復發 有位63歲的陳伯伯是慢性B肝、C肝帶原者,三年前因急性腹痛送醫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赫然發現一顆5公分肝腫瘤,且破裂出血,狀況相當危急,經緊急栓塞治療,搶回一命。後續半年經兩次栓塞治療,腫瘤仍有復發跡象,甚至開始轉移到血管,進入晚期肝癌階段。經持續服用一線標靶藥物一年半後,腫瘤數量與大小都沒有再擴大...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眼要能讓對方抓住目光焦點,除了有雙神采大眼,於全臉位置正中間的鼻部亦是能讓目光聚焦的重點部位,可充分展現一個人外表所呈現出來的氣質與個性之特徵。因此,鼻部整型也就讓想要改變外表、提升顏值的人,列為首要調整部位。然而,好看的鼻子沒有一定的鼻形範本,更沒有高度、挺度標準,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陳世翰表示,整體的精緻和諧才是較自然的美感守則。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目前過敏兒的比率日增,加上空氣品質不佳,氣管與鼻腔都是呼吸道的一部分,鼻過敏若未受控制又併發氣喘,易使氣喘更難控制。醫師建議按照醫囑使用藥物、清潔環境著手,減少過敏疾病發作。 過敏性鼻炎 基因與環境為2大因素 高雄耳鼻喉科專科醫師李建賢表示,過敏性鼻炎是兒童最常見的過敏性疾病,當鼻黏膜接觸到過敏原後,體內的免疫球蛋白及免疫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什麼藥那麼重要,讓急性冠心症高風險病友一旦不規律服用,很可能就心肌梗塞、腦中風?醫界公認,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真的很重要!一名心肌梗塞患者在心血管裝設支架後原本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但因為身體不舒服而貿然停藥,沒想到停藥不到3天便二度心肌梗塞,且情況比之前更嚴重,治療非常棘手,連醫師也頭痛。 急性心肌梗塞、不穩定性心絞痛都屬於急...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跌倒是老年人最怕發生的事,尤其長輩多屬骨質疏鬆,常造成嚴重傷害,而受傷後家屬多不希望讓長輩開刀,以致長者行動不便、長期臥床,最後導致長期疼痛及更多併發症上身。大千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容志雄建議,要降低跌倒對長者的傷害,一定要做到防跌措施、定期檢測骨質疏鬆、多運動等方式,更重要的是發生跌倒傷害時,不要急著說不開刀,應該先與醫師溝通最適切的治療方式。長者跌倒最常見橈骨、股...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5歲的張先生,數天前發生半邊後腦勺刺痛,起先不以為意,但後來疼痛頻率愈來愈高,一陣劇烈抽痛全身都要跳起來,這幾天梳頭時也伴隨半邊頭皮麻痛。以往無頭痛病史,因此擔心是不是頭部有什麼狀況而就醫。經詢問病史及理學檢查,診斷為枕神經痛,經藥物治療已痊癒。枕神經痛好發低頭族、上班族等 以陣發性短暫疼痛表現神經內科醫師黃婷毓表示,枕神經痛是指頭部後側大枕神經及小枕神經受到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許多民眾常常好奇「躁鬱症」指的是什麼狀況?甚至有些人常常用我今天很躁鬱來形容自己。其實一般人認為的煩躁、不耐煩並不是躁鬱症的症狀,在精神醫學的定義裡,到底怎麼樣才符合躁鬱症呢?躁鬱症在青年期發病後 出現情緒狂躁時期及憂鬱時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張祺康表示,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病,患者在青年期發病後會出現情緒經歷狂躁的時期及憂鬱的時期,這種在天平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關節脹痛時,連走路都變成一場噩夢!現年29歲的重度A型血友病病友林先生,因長期反覆出血導致關節病變,23歲就被醫師宣告膝關節嚴重退化,必須置換人工關節。雖然預防性治療可降低出血機率,但那時每週打3針,整隻手都是針孔甚至黑青,能躲就躲。所幸在醫師建議下,改以長效型凝血因子治療,打針頻率大幅降低,也助其提升治療順從性,改善生活品質。針劑施打次數頻繁 台灣僅5成病友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