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足部循環比較差,且汗液中含有葡萄糖,若清潔未做好,容易孳生細菌造成感染,若加上感覺遲鈍或疏忽,沒有注意皮膚傷口,容易使傷口產生潰瘍、感染及壞疽,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照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糖尿病足潰瘍的成因與治療,糖尿病患每天都要檢查足部,如果發現破皮、龜裂、滲液、發紅、浮腫等狀況一定要立刻就醫。
夏日來襲,想要自信展露身材,輕鬆駕馭短褲、背心、比基尼,體態的管理成了首要功夫!現代人工作生活忙碌,鮮少時間規劃運動計畫,使得多數人會從飲食、中醫調理等方面尋求瘦身輔助。中醫盛行的「埋線瘦身療法」到底是什麼?哪些族群不適合?日常飲食搭配守則又有什麼要點?《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中醫師解答5大觀念。
一杯檸檬汁可能讓你皮膚紅腫、起水泡?夏天到了,去戶外運動、郊遊前,一定記得帶把陽傘、塗上防曬乳以防止曬傷,但多數人不知道還有另一種危險,俗稱「瑪格麗特灼傷」的植物日光性皮膚炎。《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瑪格麗特灼傷的原因、症狀以及預防方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歲吳姓小弟,因著發燒伴隨著嘔吐、腹痛等症狀,來到兒科門診就醫,經過醫師理學檢查,眼白明顯偏黃呈現略有黃疸徵兆,而且沒有下痢狀況,腹部超音波檢查後發現膽囊有個囊腫,即刻進行進一步的醫療處置與協助。膽道囊腫是指膽道有一段擴大形成囊腫,亞洲地區尤其是日本及中國小孩罹患率較歐美國家更為常見,且女孩的發生率是男孩的4倍。急性腸胃炎 易出現高燒、嘔吐、脫水、劇痛等症狀衛福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瘦高的年輕男子若出現胸悶痛、呼吸不順的症狀要當心,可能是罹患縱膈腔氣腫或是氣胸!近日接連2名年約12至13歲的國中男生因為出現胸悶、胸痛,在家長陪同下求診。其中一名上午與同學嬉鬧中遭拍背,下午開始覺得胸部悶痛;另一名則是打球時不慎被籃球砸中胸口,突然覺得左側胸部劇痛,後來就一直感到左胸悶悶的、呼吸不順。經醫師安排胸部X光檢查後,證實兩位分別罹患縱膈腔氣腫與氣胸,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再不乖乖上課,我就把你留在這裡!」這樣的台詞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家長在要求孩子乖乖吃飯、好好走路、好好打招呼的時候,孩子顯得不願意配合時,家長挫敗後氣急敗壞,通常就會祭出這句話來要脅孩子。大部分孩子聽到就會乖乖配合,家長也會高興得繼續用這種方式繼續要求不乖的小孩。家長承諾給予孩子達成後獎勵 完成後不應隨意敷衍搪塞然而,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蔡岳融表示,有...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81歲女性有腦中風、膀胱結石、反覆性泌尿道感染及便秘的病史,目前有放置鼻胃管、尿管。今年一月初家人發現尿袋呈現紫色而求診。看診後,醫師建議個案每日飲水量2000ml,每天蔓越莓錠2顆。解大便時以清水沖洗,從尿道口往肛門口擦拭。每日2至3次沖洗會陰,並保持會陰部的清潔及乾燥。至少每2小時檢查一次尿布,若潮濕應立即更換。袋應懸掛於床邊,勿置於地上,且不可高於膀胱。...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年來,馬拉松熱、三鐵熱、野跑熱等比賽越來越盛行,一場比賽的距離從原始的全馬42k到超馬的100K,甚至是24小時的比賽,跑步跟關節的退化一直是大家爭論的話題。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醫師方啟榮表示,主要有2個論點,反對跑步的意見認為過量的力量到膝蓋會加速關節的退化,支持跑步的論點來自於運動可以強化關節週遭組織,進而強化及保護膝蓋。運動後雖然軟骨厚度減少 但會增強周遭...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台灣108年2月底65歲以上人口比率已達14.70%,臺北市更高達17.35%,人口老化速度較世界各國快速。研究指出,長者容易因生理因素(味嗅覺、消化能力退化)、病理因素(牙口功能、吞嚥困難)、心理因素(憂鬱)、社交因素(購買製備食物、經濟問題),造成營養不良,加劇衰弱、肌少症與失能等問題。世界衛生組織也曾指出解決營養不良與改善不健康飲食習慣,為全球當務之急。依據...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3歲的陳伯伯是慢性B肝、C肝帶原者,3年前因急性腹痛送醫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赫然發現一顆5公分肝癌腫瘤破裂出血,狀況危急,經緊急栓塞治療,搶回一命。後續半年經2次栓塞治療,腫瘤仍有復發跡象,甚至開始轉移到血管,進入晚期肝癌階段。經持續服用一線標靶藥物一年半後,腫瘤數量與大小都沒有再擴大。去年初再度接受檢查,發現肺部出現新的腫瘤轉移,於是接受二線藥物治療,不僅腹部...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卡門氏症候群發生機率只有十萬分之一,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會導致男性出現無精症,病患男女比為4:1,近期就有生殖中心遇到猛男主動求診,表示平時無嗅覺,偶然在網路上發現生殖權威、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不孕科主任陳啟煌醫師提醒不孕婦女注意,長期無嗅覺可能是罹患「卡門氏症候群」,主動上門檢查後果然發現罹患罕病導致無精,後續便施打排卵針啟動造精...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婆婆嫌棄不孕逼離婚 求診才知男方無精症 有位30歲的小楊(化名),是一名體格壯碩的現役軍人,結婚兩年與妻子努力做人,卻遲遲沒有好消息。急著抱孫的媽媽老不停叨唸,認為兒子身強體健,無法懷孕應是媳婦的問題,甚至建議小楊離婚再娶。夫妻百般無奈,經朋友推薦前往台北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求診,在一連串檢查後確認妻子的受孕能力沒有問題,反倒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