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編輯精選》職場都是E人天下?錯了!揭密內向者「10大高薪職業」
相信很多人都想透過閱讀充實自己,卻因為平時工作忙碌,難以抽出時間而放棄。《優活健康網》編輯部推出「編輯精選」,向你推薦編輯私心愛讀的好書,無論是心理勵志、投資理財、職場工作或是兩性關係,讓我們用全新閱讀視角,精挑好書與你一起分享!
延伸閱讀:
該不該跟同事當朋友?過來人揭職場人際原則:保持一片海的社交距離
職場都是E人的天下?
不少人對職場有刻板印象,若想要在職場上成功,就要會講話、會社交、表現自己。於是,許多人開始認為職場就是外向者的舞台,內向的人只能當配角,但真的是這樣嗎?
你的MBTI是什麼?你是E人還是I人?說到性格類型,許多人都對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不陌生,這是根據心理學家榮格理論發展出來的性格測驗,根據偏好和思維模式分成16種不同的性格類型。這些類型透過4個維度組合出來,包括:
- 外向(E)/內向(I)
- 感知(S)/直覺(N)
- 思考(T)/情感(F)
- 判斷(J)/知覺(P)
而我們常聽到的E人、I人,指的就是「外向」(Extrovert)與「內向」(Introvert)這一組,通常E人擅長與他人互動,可以透過與別人互動獲得能量 ;I人則是不擅長與他人互動,主要透過獨處來獲得能量。
延伸閱讀:
上班只想幹大事?經理人吳家德揭「職場飛機理論」:先從小事做起
你是高功能內向者嗎?
但內向就等於沒機會嗎?其實,在職場中仍有一群人,他們雖然安靜、低調,卻具有影響力,他們不擅長表現自己,但卻懂得證明自己的價值,總是在職場中發揮「安靜力量」,這些人就是所謂的 「高功能內向者」。
你是高功能內向者嗎?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邱淳孝於《只是快撐不下去了》指出,「高功能內向者」可以拆解成「高功能」與「內向者」2個部分,高功能指的是能力,而內向者指的是性格。他強調,性格是需要被理解和接納的,而能力則可以透過後天練習持續提升。
小編的朋友就是這樣的人,平常話不多,也不太參加部門聚餐。有次部門要辦活動,大家開會吵成一團都沒共識,他突然拿出一份完整提案,內容清楚又有條理,立刻獲得主管採用,最後活動大成功。這就是高功能內向者的厲害之處,平常不多話,但做事都很實際。
內向者的職場優勢
高功能內向者的內心細膩、安靜,也勤奮努力,總能取得優秀的工作成果,但很容易在人際關係中耗盡能量。那麼,高功能內向者有哪些優勢?他們如何在職場上發光發熱呢?其實,內向者的思考模式跟一般人不一樣。
美國精神科醫師大山榮作於《喚醒你強大的內向潛能》分享「乞丐要錢你會給錢嗎?」的故事,一位內向者遇乞討沒有直接給錢,而是問乞丐為何需要錢,並帶他去買漢堡。她解釋,直接給錢可能被用來買毒品,這也展現內向者心思細膩的特質,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方法。
大山榮作指出,內向者的「深思考」特質,可以從大腦的結構來解釋,腦部主要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幹3大區,大腦是其中最大的部分,占整體腦部80%的重量。相較於外向者,內向者的大腦擁有「得以深入思考」的機制,這也是為何內向者擁有豐富的思考能力。
在職場上,深思考的能力很重要,透過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問題出在哪裡,讓公司可以順利解決問題,而內向者正具備這種特質,也讓他們成為職場中重要的一員。事實上,許多高薪且前景穩定的職業正適合擅長深度思考的內向者。
以下為內向者10大高薪職業:
1. 放射科醫師(Radiologist)
2. 自然科學經理(Natural Sciences Manager)
3. 電腦與資訊研究科學家(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Research Scientist)
4. 物理學家/天文學家(Physicist and Astronomer)
5. 電腦硬體工程師(Computer Hardware Engineer)
6. 軟體工程師(Software Developer)
7. 網路架構師(Computer Network Architect)
8. 精算師(Actuary)
9. 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家(Biochemist and Biophysicist)
10. 作業研究分析師(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t)
內向者如何表達自己?
雖然有適合內向者的高薪工作,但是他們在人際溝通中就比較吃虧,因為不擅長表達意見,即使有好的想法也容易被忽略,甚至因為在會議中沒有發表意見,被人誤會沒有專心開會。小編的前同事就是這樣,他其實工作能力很好,但個性內向也不太會表達,因此錯過好多次表現的機會。
要注意的是,職場溝通能力也很重要,內向者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日本溝通指導師蔭山洋介於《安靜,也可以很有感染力》指出,內向者不敢表達自己想法⋯說話像「螞蟻在叫」,聲音容易變得很小聲,然而比起小聲說話,清晰的聲音更有助於順暢溝通。
蔭山洋介建議,內向者可以選擇獨自去唱KTV。一個人唱歌就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剛開始唱歌時,由於身體不習慣發出較大的聲量,會產生相當強烈的抗拒感,但還是要盡量拉開嗓門,試著獨自大聲唱歌,用誇張到連自己都感到害羞的方式歌唱,「先想辦法讓身體習慣發出巨大聲量,之後與人交談時,便會發現自己的聲音不自覺變大聲了。」
總結來說,職場並非外向者的天下,內向者擁有專注、深度思考的獨特優勢,可成為職場上的重要人力,內向者與其扮演外向角色,不如善用自身的「安靜力量」,並調整自我表達的方法,就能讓工作更加順利,發揮不可取代的價值。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