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史上第一位全票MVP!史蒂芬.柯瑞的必勝心法:只專注贏一場就好

NBA史上第一位全票MVP!史蒂芬.柯瑞的必勝心法:只專注贏一場就好

2025/9/29
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目前效力於NBA金州勇士隊,司職控球後衛,他被譽為NBA歷史上最偉大的射手,並開創了籃球比賽中的「三分球時代」。史蒂芬.柯瑞於《三分入魂》一書中分享他的心路歷程,成功並不是天賦的奇蹟,而是「準備」與「相信」的結晶。以下為原書摘文:

老將與新秀組合帶來難題

勇士隊帶著很高的期望進入2021~2022賽季,但不知道所有人一起上場會打得怎樣。我們的陣容是新舊混搭。老將這一邊,在克雷因傷缺席上半季的情況下,顯然由我和卓雷蒙負責掌舵。
 
老將與新秀的組合可能帶來難題。老將要試著敞開胸懷,讓新的球隊特色與你從過往經驗習得的贏球之道結合。這在本質上就有衝突,心中想像的球隊樣貌是一回事,不同個體組合而成的現實又是另一回事。
 
我在訓練營期間持續實驗,大致掌握每個人的球技特色以及成長潛力,同時確保溝通方式不要讓人自覺達不到我的標準。等到賽季開打,我擔心全隊尚未磨合完成。我們還在成長,還在認識彼此—作為一支團隊的樣子—且戰且走,邊打邊摸索。
 
就在身份認同還沒成形的狀態之下,我們開季打出18勝2敗的佳績,這對一支年齡跨度如此巨大的球隊來說聞所未聞。我們只要繼續保持。2021年12月14日,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創下NBA生涯投進最多顆三分球的紀錄絕對是我的目標,只是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成真。

延伸閱讀:
不敢踏出舒適圈?Google創意博士教你「毫無保留的開放」活出成功人生

我的三分球標準一直是高效的大量出手。但12月14日前那個禮拜,我在高效方面掙扎,因為破紀錄這件事佔據我的腦袋。我太專注於遙想破紀錄的瞬間。當然,我記得觀看2011年2月10日的那場比賽,當雷.艾倫(Ray Allen)在波士頓主場打破瑞吉.米勒(Reggie Miller)的生涯三分球紀錄。

他投進的那顆球對我來說仍歷歷可見,擔任球評的瑞吉.米勒現場見證,親自傳承火炬。「2561⋯⋯」他拉長聲音,刻意凸顯這項新紀錄的歷史意義。他們甚至中止比賽來慶祝這個里程碑。想到自己即將身處那樣的位置,那是一種超現實的感覺。
 
14日的比賽開打,我還差2顆三分球才能超越雷.艾倫的生涯2,973顆紀錄。更瘋狂的是,竟然要發生在麥迪遜廣場花園。這個被譽為籃球聖地的地方正是我的生涯起點。開打不到2分鐘我就投進1顆三分球,追平紀錄。接著,卓雷蒙傳球給低位的安德魯.威金斯,我回到三分線外,威金斯把球傳給我。剩下的,就是歷史了。
 
在廣場花園成就這件事,在雷和瑞吉面前,在我的家人面前,那對我來說是一個魔幻時刻。我至今仍會因為回想起那天而心潮澎湃。我很感激雷.艾倫和瑞吉.米勒到場,我們3人共投進8,505顆三分球。

科爾教練在那晚指出:光是那場比賽,我們和尼克隊兩隊合計在三分線外出手82次。這顯示出聯盟在我進來之後改變了多少。科爾教練常提醒我,他擁有NBA史上最高的三分球命中率,但也開玩笑說那是因為當年的他都是空檔出手,每場只出手2、3球,而我是在對手嚴防之下每場在三分線外出手12次。我以身為三分球傳統的一份子為傲,但我也以改變籃球而自豪。

延伸閱讀:
想成功先學會「大膽思考」!專家揭7大關鍵:從想像可能的未來開始

不要試圖贏下整個賽季

當人們回顧2021~2022賽季,總會聚焦在賽季的開頭和結尾——我們奪冠。但他們忽略了中間的過程。我們開季勢如破竹,方方面面天衣無縫。對於新成員來說,這似乎是加盟這一支球隊自然而然的結果。畢竟在此之前,我們已經拿過3座總冠軍。

成為勇士隊的一員,本身就帶有某種意義。新人套上這件球衣,重量隨之而來,必須證明自己配得上的壓力。以前他們研究我和卓雷蒙的打法,現在則與我們並肩作戰。他們心裡很可能覺得我們理所當然會贏。
 
然後,我們開始贏不了。18勝2敗的亮眼開局之後,原本的坦途變得顛簸,突然,我們完全不像一支屢戰屢勝的球隊,這樣的狀況大約持續了3個月。我們在勝利的過程中深化對彼此的了解,但一旦開始輸球,我們連自己是誰都搞不清楚。懷疑也悄悄爬上我的心頭,這很危險。當我陷入那種脆弱的狀態,整個賽季會在我眼前無限延展,82場比賽真的非常漫長。
 
老將和新人面對不同的挑戰,結果卻可能如出一轍:過度思考,動彈不得。新球員想不通為什麼原本順利的做法突然失靈,不是找人背黑鍋,就是懷疑自己是扯全隊後腿的冒牌貨。老將則被回憶糾纏,想起贏球的艱鉅,以及在悲痛的落敗後開車返家的煎熬。
 
無論你是老將或新秀、MVP或菜鳥,失去信心會讓你變得過度謹慎,太怕搞砸,所以不敢在關鍵時刻出手。你推翻自己的本能。那麼,老將到底能為這些年輕球員提供什麼?我們比任何人都清楚,贏一場NBA比賽有多困難,只光是拿下一場就很不容易,遑論贏得總冠軍的目標。

解答是:專注贏一場。

當務之急就是把遙不可及的遠大目標拆解成易於落實的小步驟。「能達成的事」成了我們的行動準則—這些小勝利會讓我們愈來愈接近那個不再被掛在嘴邊的終極目標。因為,一直談論奪冠只會在每日的作為上施加過多壓力。
 
所以,我們退一步自問:「可以致力於完成哪些小事?」

 
我是拿籃球這件事來跟你說,但你可以把這個道理應用於日常生活。不要試圖贏下整個賽季。先贏1週就好。現在我們球隊已經把這套思維融入了每天的作為,無論戰績好壞。舉例來說,假如1週有3場比賽,我們就專心拿下其中兩場,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擁有「勝多敗少」的一週。這種小勝利在賽季的艱苦時期為我們創造激勵與歡慶的時刻。
 
我執著於這樣的「小目標」,讓我保持「一場一場打」的心態,幾乎像是自我催眠,讓你在一次追逐一個小目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做到在最高層級獲勝所需的所有細節。我們靠著不談論奪冠來成為一支冠軍球隊,我們純粹享受日日變好的過程。

(本文摘自/三分入魂/堡壘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