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卵、凍精補助還要等一等?國健署揭「計畫已送政院」上路時間未定

凍卵、凍精補助還要等一等?國健署揭「計畫已送政院」上路時間未定

2025/3/10
癌症治療影響生殖功能,可能導致卵巢或精子產生不可逆的損害,進而導致不孕。對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出「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計畫」,補助女性乳癌凍卵、男性血癌凍精,計畫送行政院。國健署婦幼健康組長林宇旋10日說,適用範圍待商議,上路時程未定。

本篇文章目錄

根據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全台有近1.2萬名癌友適逢育齡階段,國健康署研擬推出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與相關醫學會專家討論後,第1階段開放補助對象為女性乳癌個案凍卵、男性血癌患者凍精,未來再逐步擴大癌別,計畫初期年預算支出約新台幣1億元。

延伸閱讀:
懷孕前兆多久會出現?常肚子餓、愛睡覺⋯醫揭「懷孕初期」7大症狀

「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計畫送政院 

林宇旋10日上午出席「破除人工生殖迷思」記者會,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到補助試辦計畫最新進度。她說,計畫已送至行政院,必須考量病人安全,保存生殖能力的同時,不能延誤癌症療程,需要醫療專業團體進一步協助評估,適用細節待討論,上路時程未定,經審查後會再對外公布。

另外,隨著結婚與備孕年齡逐漸延後,越來越多夫妻面臨懷孕困難。國健署自2021年7月起擴大試管嬰兒補助,現行補助對象為不孕夫妻,最高補助6個不孕症治療週期,截至2024年底,協助超過2萬1514對夫妻迎接2萬4653名新生兒,甚至有4對夫妻通過第3胎補助審查。

延伸閱讀:
暫時不想生小孩⋯我該凍卵嗎?「冷凍卵子」原理、流程、風險一次看

備孕觀念錯誤,恐錯失黃金生育期

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黃貞瑜提醒,不少夫妻因錯誤備孕觀念,錯失黃金生育期,最常見迷思是「月經規律就代表容易懷孕」,雖然規律的月經通常代表排卵功能正常,但並不意味著一定容易懷孕,順利懷孕還需要多項條件配合,如子宮內膜或輸卵管狀況、精子活力、卵子品質等。

黃貞瑜提到,如果年輕夫妻有不良習慣,如熬夜、抽菸等,可能造成精子或卵子品質下降,這都是無法單純依靠月經規律觀察的,懷孕成功必須每個環節環環相扣,絕非年輕夫妻就不用擔心,也不是懷第1胎順利,懷第2胎就沒問題,當備孕半年或1年沒有好消息,建議尋求醫師評估。

試管嬰兒並非保證一次成功

「試管嬰兒是將精卵相遇的機率拉到最高。」黃貞瑜說,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年齡、精卵及胚胎品質、子宮環境、心理狀態以及醫師和實驗室的差異等。試管嬰兒並非保證一次成功,及早規劃生育、及早就醫,仍然是提高成功機會的關鍵。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

站在世界快速變遷的最前端,中央社始終堅守崗位,是中華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報導最權威的新聞通訊社。中央社專業新聞團隊每天以中、英、日文即時對外發出上千則新聞、照片、圖表、影音與資訊,是台灣唯一多語文新聞媒體,服務對象從媒體客戶擴大為閱聽大眾;從台灣民眾延伸至全球僑胞與讀者,充分扮演「台灣之眼,世界之窗」。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