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

發病像「卡到陰」!幻覺、妄想⋯我有思覺失調症嗎?1分鐘自我檢測

發病像「卡到陰」!幻覺、妄想⋯我有思覺失調症嗎?1分鐘自我檢測#思覺失調症

幻覺、幻聽⋯竟不是看到鬼?思覺失調症患者過去經常被當成中邪、卡到陰,尤其農曆七月到來,患者們症狀更有可能會被誤會,因而延誤黃金治療期間。《優活健康網》整理思覺失調症的相關衛教,包括原因、症狀、自我診斷、治療與日常保健,建議出現相關症狀最好就醫檢查。

AI機器人陪診新突破!長效針劑控制思覺失調症,凱旋醫院創新療法助病友重生穩定人生

AI機器人陪診新突破!長效針劑控制思覺失調症,凱旋醫院創新療法助病友重生穩定人生#思覺失調症

中年男子阿華(化名),過去曾經是一名遊民,推著載滿回收物的手推車穿梭街頭,是鄉民口中的傳說人物,但無人知曉的是,他其實深陷思覺失調症的折磨,常出現被害妄想、幻聽干擾,直到一次街頭衝突事件後被強制送醫。經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團隊診斷為思覺失調症,接受專業治療與照護,阿華才真正展開人生的轉捩點。過程中,他從最初抗拒接受診斷,到接受長效針劑等藥物治療,逐步穩定情緒與思緒,配合職能復健與心理治療,情況顯著改善。出院後不再四處漂泊、天天挨餓,現在可於遮風擋雨機構中穩定生活,也能透過簡單的工作賺錢,找出重新融入社會的契機。 圖/凱旋醫院周煌智院長表示,長效針劑可提升思覺失調症病友用藥規律性,預防復發,且研究顯示越長效越好。(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提供) 思覺失調症是大腦生病 治療應及早、越長效越好 思覺失調症不是中邪,而是「大腦生病了」。該病因大腦神經傳導異常,常見幻聽、妄想、思緒混亂、情緒暴躁等症狀,若未及早治療或中斷用藥,反覆發作將造成大腦損傷,影響生活功能與社會能力。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周煌智院長指出,根據國際權威治療指引如《Maudsley處方指引》,第二代長效針劑應列為初發思覺失調症病友的第一線用藥,特別是在住院期間即可轉換至長效針劑,並持續使用以避免復發。 國內醫界也一致建議,第二代長效針劑為思覺失調症優先用藥選擇之一。2022年,健保署編列預算,啟動「長效針劑專款政策」,凱旋醫院為最早響應者之一,2024年院內整體長效針劑使用率達到33.2%,其中第二代長效針劑的處方比例自政策上路後,顯著提升約7成。不僅幫助更多患者能更積極治療、重返人生,反映醫院團隊落實國家政策的高度執行力;此成果更代表台灣精神,領航與國際治療趨勢接軌。周煌智院長表示,該成果已投稿至國際神經精神藥理學學院(CINP)年會發表,除遵從國際趨勢及國家政策,提升長效針劑治療率,凱旋也致力於制度推動,如:衛教強化、醫病溝通與病識感建立,創造友善的用藥環境。 周煌智院長進一步指出,愈長效的針劑,不只提升病人穩定率,也能降低醫療資源消耗,減少再住院與急診的風險,實質改善病人生活。國內研究顯示,將每月一針的長效針劑轉換為每三個月一針的劑型後,思覺失調症病人一年內的平均住院天數減少25天,整體醫藥支出下降約46%。 圖/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黃志中局長呼籲,社會大眾給予病友更多的支持與關懷,共同努力減少對思覺失調症的汙名化。(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提供) 目標不只是讓病友出院,而是讓他們真正「回歸生活」 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蔡景宏主任表示,長效針劑的優勢在於可提升服藥順從性、減少忘記吃藥或拒絕服藥的狀況。國際研究證實,住院時若及早使用長效針劑,以及在出院後持續使用長效針劑,可降低12%的再住院率。另一項研究更發現,每三個月一次的長效針劑相較每個月一針的長效針劑或口服藥,明顯增加病患的治療維持率,且病人轉換至長效針劑後,就學就業的比例也明顯上升,增加了患者回歸社會的可能性。 圖/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蔡景宏主任指出,AI機器人可幫助減少思覺失調症病友看診後未施打長效針劑的情形。(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提供) AI機器人上線 提高長效針劑用藥即時率助穩控疾病 凱旋醫院長期推動思覺失調症衛教,繼去年推出診間創意科普展後,今年更創新推出AI智能醫療機器人,結合追蹤與引導帶路的功能,陪伴病友從診間到藥局、注射站,確保完成領藥與打針流程。蔡景宏主任指出,過去常有病友「領藥不打針」、「看診後就離開」的情形,導致治療中斷。透過AI智慧科技的導入,院內思覺失調症病友的長效針劑即時注射率提升至100%,醫護人員陪同的時間每日也可減少130至325分鐘,每年還能減少18萬克碳排放,兼顧效能與永續。 凱旋醫院成人精神科劉潤謙醫師表示,前述化名的思覺失調症病友「阿華」,很多人只看到他外表奇裝異服,沒想到他其實是病人,是可以被幫助、被治療、被改變的。而阿華在醫療團隊介入後,歷經診斷、住院、心理治療、長效針劑注射與生活技能訓練,如今已在安置機構穩定生活,且一步步返回社區,貢獻一己所能。 周煌智院長強調,若能在正確時機使用長效針劑,搭配良好醫病關係、心理與社會功能復健,將能協助思覺失調症病友找回生活節奏,重建與世界的連結。呼籲大眾正視思覺失調症,鼓勵病友勇敢就醫並持續治療,在醫療進展與政策資源的加持下,期盼未來有更多病友走出疾病陰霾,重拾美好人生。 圖/凱旋醫院成人精神科劉潤謙醫師表示,長效針劑的優勢在於可提升思覺失調症病友服藥順從性,減少忘記吃藥或拒絕服藥的狀況。(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提供)

男性年紀大當爸要注意!國衛院最新研究指出:恐影響孩子精神健康

男性年紀大當爸要注意!國衛院最新研究指出:恐影響孩子精神健康#思覺失調症

隨著國人受教育年數增加,平均結婚年齡逐年上升,而生育年齡普遍延後。過去研究觀察到父親生育年齡愈高,其子代思覺失調症風險增加,且發病年齡較早,但尚未有實證研究直接評估與量化。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男性生育年齡愈晚,與子代身上產生的新生突變,呈正向相關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男性生育年齡與子代健康相關性的研究。

別跟憂鬱、躁鬱症混淆!北榮AI腦影像揪「思覺失調症」準確率達9成

別跟憂鬱、躁鬱症混淆!北榮AI腦影像揪「思覺失調症」準確率達9成#思覺失調症

一名30歲張姓患者因長期出現幻聽及被害妄想,不敢出門與人互動,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檢查發現腦島及顳葉區域出現明顯異常,經專業評估確診思覺失調症,並進一步接受個別化治療建議。醫師指出,精神疾病患者因症狀表現多樣化,常見就醫初期被誤診為憂鬱症或躁鬱症,現已有腦影像檢測輔助精準診斷,減少誤診風險。

20歲男幻聽、被害妄想⋯不是中邪!醫揭「思覺失調症」5成恐復發

20歲男幻聽、被害妄想⋯不是中邪!醫揭「思覺失調症」5成恐復發#思覺失調症

20多歲的小齊在待業期間,開始出現幻聽、被害妄想等症狀,每天覺得有人在監視他、要攻擊他。家人雖發現他精神狀況不對勁,但因為病人缺乏病識感,往往不知道自己生病也不願就醫,因此拖延治療。精神科醫師提醒,思覺失調症不是中邪、無法治療,而是大腦生病了,發病後平均1年半才確診,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增加治療難度。

政府彰基相助,長效針劑搶救思覺失調症患者重生

政府彰基相助,長效針劑搶救思覺失調症患者重生#思覺失調症

走出診間找人  醫師蹲點田邊只為讓她願意就醫 「我不是應該在病房、在醫院裡面看門診嗎?」彰基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主任陳力源,為了讓一位深陷思覺失調症困境的「小美」(化名)願意就醫,不惜走出診間,多次前往旅館、甚至在田邊守候。小美過去是百貨公司櫃姐,多年前出現嚴重的宗教與被害妄想,卻始終拒絕治療,導致她失去工作、家庭決裂,獨自帶著年幼的女兒住在旅館,生活困頓。 更令人擔憂的是,受到母親(小美)影響,小美的女兒也出現精神症狀,國中開學後遲遲未報到,才讓這對母女的困境被外界發現。教育與社政單位雖曾試圖提供協助,卻因缺乏強制力及小美的高度不信任而難以介入,最終仰賴醫療端的積極介入,才得以改善。 陳力源主任得知小美的情況後,親自前往旅館尋找,甚至與社工、個管師一同在農田邊守候,鍥而不捨的精神令人動容。他回憶,小美初期的妄想症狀非常嚴重,所有對話都圍繞在被害經驗,將生活瑣事都與妄想連結。所幸,在接受每季一針的長效針劑治療後,小美的妄想症狀顯著改善,經過住院與門診治療,目前已重返原生家庭。未來也有機會在有效藥物濃度維持更久的越長效針劑幫助下,讓病況獲得更進一步的控制,甚至回歸正常的工作型態。 妄想、幻聽別再急著修祖墳!當心是大腦在求救 彰基為提升社會大眾對思覺失調症的認識,14日特舉辦衛教記者會,邀請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副署長陳亮妤、彰化縣衛生局副局長蕭惠玲、彰基總院長陳穆寬教授與精神醫學部陳力源主任、彰化精神健康學苑吳潮聰會長、彰化康復之友協會林青江理事長等多位貴賓,一同介紹思覺失調症相關照護政策與執行現況,以及彰基設置診間創意科普展的消息,並呼籲社會重視思覺失調症的早期診斷與治療。陳力源主任強調,小美的案例是許多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縮影,點出社會普遍對腦部疾病的誤解,常將精神疾病歸因於「中邪」或宗教因素,延誤就醫時機。 彰化縣是全台灣唯一可由衛生所協助思覺失調症病友施打長效針劑的縣市。蕭惠玲副局長表示,目前彰化縣列管的精神疾病患者約6,700多位,在社區裡發現許多病友因為未遵照醫囑、未規律用藥,或住家偏遠無法規律回診,而未能穩定控制病況。彰化縣政府響應國家政策,積極推動疑似或社區精神病人照護優化計畫、思覺失調早期干預計畫,且將長效針劑列入縣內精神醫學醫療院所考核項目之一,鼓勵醫師優先處方長效針劑,幫助思覺失調症病友盡早回歸家庭與社會。 正確觀念帶進家門  彰基優化計畫接住更多潛在病友 彰基積極響應衛福部「疑似或社區精神病人照護優化計畫」,由醫療團隊主動走出診間,將正確的醫療觀念帶入社區與個案家中,說服患者就醫,對於嚴重個案依《精神衛生法》以較強制的方式讓患者接受治療,希望能接住更多潛在病友。陳力源主任提醒,當發現親友出現類似症狀時,應思考可能是「大腦生病了」,及早就醫才能把握治療黃金期。 思覺失調症反覆發作恐損腦功能 及早且規律藥物治療助穩控 思覺失調症若反覆發作,恐對腦功能造成損害,及早且規律的藥物治療至關重要。陳力源主任說明,長效針劑因能提升患者用藥順從性,在治療中扮演關鍵角色。國內最新研究更顯示,從「月打」長效針劑改為「季打」,患者一年內平均住院天數大幅減少近五成,醫療費用也隨之降低,顯著提升患者生活品質,並有助於重返社會。 長效針劑政府補助 改善就醫旋轉門效應 陳亮妤副署長指出,為了強化精神病患者的照護,自111年起於新增精神科長效針劑藥費27億元專款專用,讓國內精神病友的醫療選擇與國際接軌。國外研究指出,長效針劑不僅可以降低服藥中斷率、減少疾病復發機率,更可以降低4成到訪急診的風險、下降6成再住院風險、更可以下降4成死亡風險。依據健保申報資料,長效針劑專款使用從111年61%,到112年82%,進一步到113年的專款的使用率超過9成,國衛院研究更顯示長效針劑比起口服藥物再住院率下降15-20%,減少精神科住院旋轉門效應,造福病友。 陳亮妤副署長也勉勵病友積極治療,不僅針劑醫療選擇跟上先進國家,政府亦會持續佈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精神病友自立據點,讓病友在社區有尊嚴地生活。長效針劑讓思覺失調症病友的用藥更簡單且規律,有助提升病友的用藥順從性,不但能降低再住院與死亡風險,國內最新研究更發現,長效針劑從「月打型」改為藥物半衰期更久的「季打型」,病友一年內平均住院天數從57.7天,減半為28.5天,醫療費用也從10.73萬減至5.78萬元,降幅逼近5成,不僅有效減輕健保支出、大幅提升病友生活品質,甚至有機會回歸正常生活與職場。 陳穆寬總院長表示,彰基延續蘭大弼醫師醫療傳道精神,將精神照護當作社會責任,在113年成為中部唯一承接「嚴重情緒行為身心障礙者精神醫療就醫障礙改善計畫」的醫學中心,近年醫護團隊更走入社區,針對高風險族群及早提供協助與照護,幫助病友盡早回歸社會。 圖/彰基設置診間創意科普展,並呼籲社會重視思覺失調症的早期診斷與治療。(彰基提供) 圖/陳穆寬總院長表示,為延續蘭大弼醫師醫療傳道精神,將精神照護當作社會責任,彰基在113年成為中部唯一承接「嚴重情緒行為身心障礙者精神醫療就醫障礙改善計畫」的醫學中心。(彰基提供)

從急診住院到安心北漂追夢 碩士男翻轉思覺失調症「針」簡單

從急診住院到安心北漂追夢 碩士男翻轉思覺失調症「針」簡單#思覺失調症

長效針劑幫助思覺失調症病友用藥更簡單且規律,不但能降低再住院與死亡風險,國內最新研究更發現,長效針劑從「月打型」改為藥物半衰期更久的「季打型」,病友一年內平均住院天數從57.7天,減半為28.5;醫療費用也從10.73萬減至5.78萬,降幅逼近5成。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認為,國內近年思覺失調症治療及照護有顯著進步,隨著醫療持續進步與政府政策支持,期待更上一層樓,加速實現翻轉思覺失調症的目標,讓更多病友安心回歸社會,共創友善的美好世界。 20多歲「阿中」擁有碩士高學歷,兩年前確診思覺失調症,卻因排斥吃藥而復發住院,出院後使用每月一針的長效針劑,半年後身心狀況恢復良好,決定從中部北上工作,遂與醫師討論,配合返鄉與回診追蹤週期,改為3個月一針的長效針劑,迄今保持工作與病況穩定,回歸原本的人生軌道。 降住院風險、減醫療支出 針劑半衰期越長越好新趨勢 思覺失調症是因「大腦生病了」, 若未及早介入、或治療中斷,將讓大腦失衡的狀況反覆發生。復發會造成腦部損傷,可能影響大腦運作與生活功能,導致包含認知、社會及職業功能等缺損。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一般精神科林俊媛主任表示,國內外醫界一致建議,長效針劑為思覺失調症的優先用藥選擇之一。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相較於口服抗精神病藥物,長效針劑治療有助思覺失調症病友降低住院、半年內精神科急性病房再住院、急診與治療後2年死亡等4大風險。國家衛生研究院陳為堅特聘研究員與臺大公衛學院的最新研究也發現,住院期及早接受長效針劑治療,出院後持續使用長效針劑,能避免出院後早期中斷用藥,也有助降低12%的再住院風險。 現任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常務監事鄭塏達醫師補充說明,目前長效針劑依藥效持續時間與施打間隔,有2周至6個月的不同治療選擇。國際研究顯示,使用半衰期越長的針劑,有助增加思覺失調症病友的治療順從性、降低因忘記服藥而復發或再住院的風險。國內最近一份研究針對轉換至更長效針劑的34名思覺失調症病友進行分析,發現病友將每月一針的長效針劑轉換至每3個月一針的劑型後,一年期間平均住院天數從57.7天減少至28.5天,醫療費用也從10.73萬減至5.78萬,降幅逼近5成,證明長效針劑藥物半衰期越長,穩控病況時間越持久、醫療負擔越少,對病友、健保與醫護都是贏家。 安心回歸社會!長效針劑專款助患者「及早」且「持續」治療 健保署自2022年起,每年編列27億元獨立預算,讓醫師可以運用長效針劑幫助病友,促使更多思覺失調症病友能盡早,沒有負擔地接受長效針劑治療,進而提升用藥順從性,預防疾病復發。根據統計,2023年長效針劑專款的使用率達82.8%,相較於前一年提升了35.7%,顯示國內臨床確實有使用需求。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及臨床醫師期待,政府未來可持續、甚至挹注更多資源,為病友及早穩控病況、回歸社區、安心擁抱家人與生活上投入更多支持。 現任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老年精神科醫師、也是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歐陽文貞教授表示,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正大力推動社區精神醫學次專科醫師制度,而且希望未來社區精神醫學團隊透過精神科居家治療與社區主持更大力推廣精神治療長效針劑,深入基層社區治療,造福更多在社區長期需要此類服務的個案,減少社會安全疑慮或觸法事件,促進社區心理健康! 改變「針」簡單,越「長」效越好!醫病長期信任合作不可少 草屯療養院輔導的思覺失調症病友中,就有一名40多歲女性「小南」,多年來在社區復健中心接受治療與職能訓練,但小南經常和治療師玩「服藥拖延遊戲」,以致影響訓練,社會功能恢復也遇到瓶頸。而在小南接受長效針劑治療後,工作訓練準時,治療師和護理師也有更充裕的時間輔導與鼓勵。經過1年,小南順利考到烘焙證照,從復健中心畢業,回歸社會。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思覺失調症病友在初次發病前,都有一段數周至數個月、甚至一年以上的前驅林俊媛主任強調,思覺失調症的治療需兼顧「生理、心理、環境」層面,病友在接受長效針劑治療後,仍需要與照護團隊、社工人員、家屬,運用共享式決定(shared decision-making)模式,持續長期信任與良好的合作,方能預防復發。 疑似思覺失調症?草療精神醫療緊急諮詢專線,全國唯一! 思覺失調症好發於20-30歲,病友可能因腦部功能失調,出現妄想、幻覺幻聽、整理思緒困難、辨識動作或解讀面部表情困難等症期,這期間的症狀飄忽多變、時隱時現,常讓病友與親友難以判斷是否為思覺失調症的發作警訊。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張介信醫師表示,草屯療養院為中部精神醫療網核心醫院之一,成立「精神醫療緊急處置專線中心(Call Center)」,設有全台灣唯一由專業人員提供諮詢的專線電話049-2551010, 幫助全國有需求的民眾與警消人員,及時評估疑似精神疾病個案的情況,且串連警消、衛政與醫療機構,在兼顧病人健康與尊重自主權的原則上,給予就近緊急護送就醫之評估建議,達到及早發現與治療,幫助病友穩控疾病,共創更友善且健康的社會。 圖/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歐陽文貞教授 圖/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常務監事鄭塏達醫師 圖/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張介信醫師 圖/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一般精神科林俊媛主任

思覺失調症會好嗎?醫揭新一代針劑「比高血壓、糖尿病用藥還便利」

思覺失調症會好嗎?醫揭新一代針劑「比高血壓、糖尿病用藥還便利」#思覺失調症

50歲的阿如原本從事美容美甲,個性內向、勤奮,20年前出現妄想及幻覺,以為被明星跟蹤騷擾,經常與家人爭吵,甚至自傷,就醫確診為思覺失調症。然而,阿如抱怨服用傳統藥物後,出現肢體僵硬副作用,自行停藥後導致病況加重,不在乎衣著清潔、拒絕與人接觸,失婚又失業,直至醫院團隊介入,使用新型長效針劑治療後才穩定控制疾病,目前已回歸職場。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