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症

緊要關頭腸胃老是作怪 小心自律神經失調

緊要關頭腸胃老是作怪 小心自律神經失調#腸躁症

門診經常遇到忙碌的工作者一到關鍵時刻就胃痛、背痛、四肢無力、急著跑廁所,但真的去廁所解決以後又沒辦法順利緩解症狀,每當關鍵時刻這些困擾的症狀出現時,是不是你的注意力就開始下降了?腸胃莫名成為你工作上的拖油瓶,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徐瑋憶中醫師表示臨床診斷通常歸類為「大腸激躁症」,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簡稱「腸躁症」,臨床上,現代人多因為情緒因素及壓力影響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進而導致腸胃機能失衡而形成腸躁症! 徐瑋憶中醫師說明腸躁症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腸道疾病,特徵為反覆腹痛或不適,合併排便習慣改變,但腸道檢查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腹痛或腹部不適通常伴隨排便狀態不穩定同時出現,腹脹感無論有沒有吃東西都會經常無規律性出現,排便後感覺沒有暢通解淨感及部分黏狀大便,嚴重者甚至伴隨頭痛、疲勞、焦慮、憂鬱等情緒感受漫延,臨床上主要分為三型: •      腹瀉型(IBS-D):腸道蠕動加快,導致腹瀉 •      便秘型(IBS-C):腸道蠕動減慢,導致便秘 •      混合型(IBS-M):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 這些腸道蠕動異常可能與腸道平滑肌的收縮功能失衡有關,進一步研究指出,跟中樞神經及腦部訊號的影響息息相關。 腸躁症的核心病機包括腸平滑肌收縮不穩、腸道與中樞神經的雙向溝通異常、腸道微生物菌落群失衡、及心理壓力因素等,莊可鈞中醫根據這些核心病機臨床上歸納出幾個常見證型來統整治療腸躁症,包括肝氣鬱結肝脾不和、脾虛濕困、脾腎陽虛、濕熱下注等。 肝氣鬱結導致肝脾不和這個證型最常伴隨情緒及壓力等心理因素影響腸胃機能,因此用藥上除了腸胃機能調整用藥外,需要加入疏肝理氣類型藥物來緩解及解開心理負擔導致的氣結;脾虛濕困及脾腎陽虛證型則是屬於「虛證」導致脾胃機能下降,同樣的較弱的脾胃機能較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擾而運作失常,這兩個證型用藥上就需要使用升提脾胃氣機藥物及部分溫陽藥物,根據每個人虛的程度調整不同程度的補虛藥物劑量;濕熱下注則是體內鬱火跟濕氣夾雜的特殊證型,也是臨床上最多遇到只是透過除濕茶飲無法解決的主要類型,要如何有效可以在清熱與除濕間平衡治療需要正確改變用藥劑量及時機使用變化,因此,沒有正確診斷與處方調整是無法靠除濕茶來解決問題! 徐瑋憶中醫師分析這些中醫證型所代表的意義在於病程的不同時期演變,及病機所區別同一個西醫診斷疾病上不同的中醫辨證病因不同,治療方式是不一樣的,因此,生活飲食建議也會略微差異,門診中徐瑋憶中醫師遇到患者經常錯亂接收片面資訊卻沒有正確整合,透過診斷才能明確區分同樣是腸躁症但在中醫生理及證型分屬哪一個類別,腸胃寒熱區別單從症狀分析容易掉入真寒假熱、真熱假寒的誤區而判斷錯誤身體狀態,透過臨床脈學的診斷四診合參才能降低錯誤的機率,門診治療多年頑疾的腸躁症患者多會透過針灸及藥物合併治療,其中腹針可以有效改善中下焦氣機運作,頭皮針能有效調整中樞調節能力,當然,除了醫療介入治療外,保持穩定作息及找到自己喜歡的紓壓方式才能相輔相成的有效治療。

便秘又腹瀉⋯腸躁症如何改善?日醫推「扭轉運動」左右搖擺就有效

便秘又腹瀉⋯腸躁症如何改善?日醫推「扭轉運動」左右搖擺就有效#腸躁症

腸躁症是現代人容易發生的疾病,治療上除了調整飲食外,適當運動也能改善症狀。專精內科、消化內科和過敏科,日本鳥居內科診所主任鳥居明於《腸躁症超圖解》一書中,為大家徹底介紹腸躁症的全貌,同時也將詳細解說成因,並以簡單易懂的圖解方式,說明醫學上可進行的治療與注意事項,幫助讀者擺脫腸躁症。以下為原書摘文:

腸躁症是什麼?如何判斷腸躁症?腹瀉、便祕交替「每週●●次」當心

腸躁症是什麼?如何判斷腸躁症?腹瀉、便祕交替「每週●●次」當心#腸躁症

46歲黃小姐擔任科技業主管,飲食作息均衡且正常,也有規律運動習慣,原本排便狀況正常,但過去6個月幾乎每2~3天才上1次廁所,3個月前因工作繁重,使她一天腹瀉多次,或有時突感腹部絞痛不適,卻又解不出來。經醫師檢查排除其他腸胃疾病後,判斷為腸躁症的可能性頗高,建議進行高纖飲食、補充益生菌及腸胃藥,腹瀉及便秘交替的症狀才獲改善。

便秘剋星!營養師力推每天2顆「綠奇異果」 從「早」補充最舒暢

便秘剋星!營養師力推每天2顆「綠奇異果」 從「早」補充最舒暢#腸躁症

現代人飽受便秘之苦,根據統計,台灣超過500萬人有消化道困擾,而台灣營養基金會也曾調查1,049位30~49歲上班族,發現近5成都有「便秘」困擾。健保署統計國人健保用藥,發現2023年竟吞掉3.6億錠治療便秘的藥物!難道便秘只能靠吃藥解決嗎?孫語霙營養師提醒,長期過量服藥可能導致依賴性,最好以改善生活作息、飲食為主。《美國消化醫學雜誌》研究證實,每天攝取2顆綠奇異果和7.5克的洋車前子相比,不但可以改善便秘,每週更增加1.5次以上的排便量,同時減少便秘患者腹部的不適感。 吃瀉劑當心產生依賴性 天然食物有助溫和緩解便秘 孫語霙營養師指出,一天排便3次,到3天排便一次都可說是正常。倘若每週排便低於3次,或排便過程中伴隨不適、費力,且排出來的便便不成條,像「羊屎」一樣且又乾、又硬,都屬於便秘的症狀。孫語霙營養師分享,曾遇過一位空姐,因為作息時間混亂,飛機上或飛到外站蔬果取得不易,又因為減肥吃餅乾果腹,曾經長達兩週沒有排便,後因腹痛就醫,經醫護人員用手指挖腸、灌腸,才將糞便清出來,之後改善飲食習慣,排便才逐漸恢復正常。 然而,現代人會服用軟便劑、傾瀉劑等藥物來幫助排便,孫語霙營養師提醒,長期服用便秘藥物可能導致依賴性,尤其是刺激性瀉藥,可能讓腸道逐漸失去自然蠕動能力,導致更嚴重的便秘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有添加瀉劑成份的保健食品」,像是成份含有氧化鎂、決明子、望江南、乳糖、糖醇類、阿勃勒、番瀉葉跟蘆薈素等,有時民眾沒注意也容易吃過量而產生依賴性,因此若有便祕問題,挑選保健食品時也要特別注意。孫語霙營養師建議,可多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與消化酵素的天然食物,能以較溫和的方式緩解便秘及腹部不適感。 外食族生活型態導致便秘 從「早餐」補充膳食纖維最理想 便秘問題可能來自於多方面原因,包括纖維不足、喝水量不足、缺乏運動,甚至壓力大等因素。孫語霙營養師說,尤其是外食族,經常吃高加工食品像是便利商店的便當、微波食品、泡麵等,此類食物缺乏膳食纖維及新鮮蔬果裡的維生素B、C、礦物質等,加上太忙碌,缺少規律運動,自然容易導致便秘。 孫語霙營養師建議,外食族可多購買一份水果、生菜沙拉、優酪乳做為搭配,補足微波或加工食品營養不均的問題。特別是早餐,因早晨是腸道反應最靈敏的時段,早餐補充膳食纖維,除了增加飽足感,更能幫助整日腸胃蠕動和消化更順利,降低腸胃不適可能性。 營養師最推薦「綠奇異果」幫助消化、維持腸道健康! 有哪些食物可以改善便秘呢?除了平時要多喝水,以及攝取好的油脂可潤腸通便,孫語霙營養師進一步說明,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相當重要,可促進腸道蠕動,以及讓便便成形,幫助排便時更順暢。而現在正值秋天,可選擇當季的蔬果,包括:蔬菜類的綠花椰菜、芥蘭;水果類的綠奇異果、芭樂、柑橘類;油脂類的芝麻、杏仁、酪梨;全穀雜糧類的地瓜、鷹嘴豆等。 孫語霙營養師表示,其中很推薦吃「綠奇異果」,除了富含膳食纖維、奇異酵素,以及多種營養素,營養價值極高,小小一顆就能有效補充多種營養,屬於「高營養密度水果」。《美國消化醫學雜誌》研究也證實,持續四周、每天吃2顆綠奇異果可提升排便頻率,及減少便祕相關症狀,可謂天然的「便秘剋星」。 此外,許多上班族因壓力問題導致便秘,甚至長期有腸躁症等功能性腸胃道疾病,孫語霙營養師補充,長期吃綠奇異果,可改變腸道菌叢,健康的腸道環境能幫助調節大腦功能及情緒。且綠奇異果中的「奇異酵素」,能夠增進胃部和小腸內蛋白質的消化,減輕腸胃負擔,有助於消化,是在高熱量飲食中平衡腸胃健康的理想選擇,尤其是大魚大肉、應酬後可以當作解便秘、平衡熱量的方法。 針對外食族量身打造 改善便秘「一日三餐」餐盤 孫語霙營養師替忙碌的外食族量身打造一日三餐餐盤改善便秘,她提醒,除了可參考前述富含膳食纖維的季節蔬果,也要注重營養均衡、多喝水、配合運動,才能真正打擊便秘問題,若忙碌到難以挑選及準備,早餐加一顆奇異果也是很有效率的方式。 【早餐】 早餐店:奇異果+蔬菜蛋餅+無糖豆漿 便利商店:奇異果+烤雞生菜三明治+優酪乳 【午餐】 自助餐:選3樣蔬菜(綠花椰菜、滷筍子、炒杏鮑菇)+清蒸魚排+糙米/五穀飯 便利商店:生菜沙拉、雞胸肉、烤地瓜 【晚餐】蕃茄蛋花湯+炒青菜+毛豆炒蛋+烤鮭魚+糙米飯

反覆腹瀉、腹痛⋯罹「這病」尿布恐包一輩子!初期3症狀易誤認腸躁

反覆腹瀉、腹痛⋯罹「這病」尿布恐包一輩子!初期3症狀易誤認腸躁#腸躁症

好發20至40歲學生、上班族的「發炎性腸道疾病」因反覆發作且無法根治,引起嚴重腹痛、 血便,讓病人在生活上需與馬桶為伍、外出得包尿布,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常因此苦不堪言!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初期常會被當成急性腸胃炎或大腸急躁症合併痔瘡出血,若未妥善控制,長期下來會增加急診、住院、手術切腸,甚至腸癌風險。

10種水果遠離腸躁症!醫激推「低腹敏飲食法」有效改善腹瀉、腹痛

10種水果遠離腸躁症!醫激推「低腹敏飲食法」有效改善腹瀉、腹痛#腸躁症

常常莫名肚子痛?想大便又大不出來?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當腸胃頻繁不適時,許多人直覺又吃壞肚子、腸胃炎了,但當頻繁發作甚至工作與生活受到莫大影響時,很有可能是「腸躁症」。本文介紹腸躁症的主要症狀、可能成因、診斷方式以及有效的治療策略,幫助民眾對抗擾人的腸躁症,重新回歸舒適生活。

腸躁症上廁所「大不出來」怎麼辦?日本名醫教「1姿勢」順利排便

腸躁症上廁所「大不出來」怎麼辦?日本名醫教「1姿勢」順利排便#腸躁症

「腸躁症」是腸胃科常見的症候群,症狀包括腹脹、腹瀉、便祕等,長期下來也會影響生活。專精內科、消化內科和過敏科,日本鳥居內科診所主任鳥居明於《腸躁症超圖解》一書中,為大家徹底介紹腸躁症的全貌,同時也將詳細解說成因,並以簡單易懂的圖解方式,說明醫學上可進行的治療與注意事項,幫助讀者擺脫腸躁症。以下為原書摘文:

腸躁症反覆拉肚子?研究揭「低腹敏食物」改善:高麗菜、白米都可

腸躁症反覆拉肚子?研究揭「低腹敏食物」改善:高麗菜、白米都可#腸躁症

「醫生,我常常拉肚子,肚子不太舒服。」「拉肚子好幾個禮拜,吃藥都沒有改善,怎麼辦?」這樣的症狀大多為大腸激躁症,也就是俗稱的「腸躁症」,常會有腹脹、腹鳴、腹瀉、便祕、腹痛、 大便有黏液、解便時未完全排乾淨等腸道症狀。醫師建議,可透過藥物與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來改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