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

減肥也可以吃!水晶粽健康又飽足

減肥也可以吃!水晶粽健康又飽足#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端午佳節接近,正在減重的民眾也想應景吃美食,「紅寶石水晶粽」,將富含膳食纖維的紅藜麥加入水晶外皮,一顆紅寶石水晶粽熱量大約107卡左右,很適合正在減重,或是有慢性疾病又想吃粽過節的朋友享用。不僅增加膳食纖維攝取,也能透過咀嚼紅藜顆粒增加飽足感,更可以享受氣氛,讓減重的人也可以健康過節。紅藜麥膳食纖維量是白米的10倍 臺中慈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楊盈芝表示,坊間很熱門的紅藜麥與其他穀類比較,含有類黃酮、鐵、鈣等豐富營養素,膳食纖維量更是一般白米10倍。不但能夠促進腸道健康,對血糖影響比一般白米來得更低。而且藜麥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比例高,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並且不含麩質,所以對麩質過敏的人也可以食用。用西谷米做水晶粽 增加飽足感也增加纖維量有些人吃完粽子會腸胃不適,楊盈芝營養師表示,可考慮用西谷米做外皮的水晶粽,在透明外皮加入紅藜麥,就像鑲嵌一點一點的紅寶石,吃進嘴也讓人忍不住細細咀嚼紅藜麥顆粒,不知不覺增加飽足感也增加了纖維量。一餐1到2顆 一定要細嚼慢嚥楊盈芝營養師提醒,雖然紅寶石水晶粽熱量不高,也不宜多食,一餐1到2顆的份量剛剛好。有慢性腎臟疾病的人,可以把含磷量較高的紅豆內餡更換為膳食纖維高的地瓜或南瓜內餡。另外,水晶粽外皮較軟,雖然不大顆,但老人家或小朋友吃的時候,一定要細嚼慢嚥小心入口,才不會噎到。對於分量也要小心掌握,千萬不要因為熱量不高就大量服用,避免因為外皮吃多引起腸胃問題。

遵守三低一高 糖友也可以吃粽子!

遵守三低一高 糖友也可以吃粽子!#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年養生風氣盛行,加上端午節將近,許多業者紛紛推出雜糧養生粽、健康全榖粽等,強調少油、少鹽與高纖,端午節將至,糖尿病友對於傳統肉粽、甜鹼粽到底應該怎麼吃最安心?養生粽真的健康嗎?營養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只要謹記適量攝取且把握三低(低油、低鹽、低糖)一高(高纖)均衡飲食,仍可和家人輕鬆共享端午美食。粽子與米飯互相替換可減少額外糖類攝取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黃筱尹表示,傳統粽子主要以糯米為主材料再搭配其他食材一同包覆而成,糯米屬全榖根莖類食物,食用的份量多了易使血糖上升。一顆鹹粽份量約等於一碗飯,而鹼粽則有半碗飯,食用時可選擇中型粽子,或將其納入飲食計畫中並與米飯互相替換,可減少額外醣類攝取、身體負擔也不會這麼重。鹼粽可將加水稀釋砂糖或以代糖取代除了鹹粽,冰涼甜蜜的鹼粽或豆沙粽也是很多人的最愛,若將其當成點心食用,則需注意正餐的飯量需減少半碗,否則會使醣類攝取過量,鹼粽沾上砂糖後易使血糖急遽上升,因此食用時將砂糖加水稀釋或以代糖取代,皆可使血糖控制的更平穩。黃筱尹營養師指出,除糖尿病患者外,一般民眾吃粽也需注意。細嚼慢嚥、適量攝取,食用時搭配一碟燙青菜、一碗蔬菜清湯(如冬瓜、竹筍、絲瓜湯等)與一份水果(如芒果、西瓜、鳳梨等),不僅增加纖維攝取也可使餐點營養均衡。瘦肉或豆干取代五花肉 栗子取代鹹蛋黃此外,包粽時高鈉的食材如菜脯、筍乾等可以清水多洗幾次,或以新鮮餡料如香菇、竹筍、紅蘿蔔等食材取代,以瘦肉或豆干取代五花肉、以栗子取代鹹蛋黃、餡料勿炒太油等都是減少油脂攝取的方式,包粽時只要多點巧思與改變,粽子也能吃得健康又營養。黃筱尹營養師呼籲,選購粽子時除注意餡料內容,也需注意份量是否適中,找尋符合個人需求的種類,食用時搭配蔬果一同食用,才能吃得營養又均衡,粽子外雖包裹著粽葉,但裡面卻藏有不少健康隱憂,只要謹記三低一高與均衡飲食的原則,端午節也可以吃的沒有負擔。

營養放「粽」 1顆粽子要配2碗菜

營養放「粽」 1顆粽子要配2碗菜#粽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端午節腳步越來越近,到了端午節,總要吃吃粽子、應景一下。但民眾千萬別以為吃紫米粽、五穀粽等養生粽,就能大吃特吃,過於放「粽」。營養師張益堯表示,粽子多由糯米製作而成,吃太多糯米,不只容易胃酸過多、消化不良,血糖也會快速攀升,像紫米粽,雖然含有花青素,但紫米也是糯米,攝取過量,一樣也會出現這些問題。吃太多紫米粽、五穀粽 一樣也會消化不良另外,像五穀粽等養生粽,往往含有糙米、燕麥等多種穀物,因為含有米糠,屬於高纖維食物。張益堯營養師表示,五穀粽等養生粽的確比傳統糯米肉粽來得健康、營養,但一次吃太多,也會刺激胃酸分泌,如果沒有細嚼慢嚥,更容易消化不良。1 顆粽子搭配1、2碗蔬菜 營養更均衡張益堯營養師分析,傳統肉粽熱量很高,以北部粽來說,糯米會先用油炒,加上肥肉、花生等餡料,一顆熱量為550到600大卡,相當於3份主食、2到3份蛋白質,油脂也有3份之多,有的成年男性一餐吃1顆不夠,會吃到2顆,熱量攝取就達1100大卡,不但蔬菜量不夠、營養不均衡,也容易吃太多、吃太飽。若吃五穀粽等養生粽,攝取過量,還是會對腸胃造成極大負擔。張益堯營養師建議,端午節一餐除了吃一顆粽子,也要加上1到2碗蔬菜,這樣纖維質攝取量才會足夠。糖尿病患者吃粽子,更要精密計算份量,以免血糖快速上升,造成危害。至於腎臟病患者,則不建議吃含糙米養生粽,避免其中磷含量過高,進一步傷害腎臟健康。消化不良、胃酸過多 慎選胃散、胃藥藥師莊博惠則提醒,民眾一旦吃太多粽子,產生胃酸過多、脹氣、消化不良等問題,短時間內可以考慮服用現成胃散、胃藥,及時中和胃酸,進而減輕不適症狀。而市面上胃散、胃藥選擇很多樣化,若其中含大黃、丁香、甘草等中藥成分,不只可幫助紓解腸胃不適、積食吐瀉等症狀,藥物也比較溫和。不過若症狀持續3天沒改善,就得考慮就醫。若是患有患子癇前症、高血壓的孕婦,則不宜服用這類胃散、胃藥。吃粽子後 不要再多喝湯湯水水張益堯營養師也提醒,民眾吃粽子後,盡量不要再喝湯湯水水,如果飲料、湯湯水水超過300cc,胃部就會撐大,消化不良情況也會更加嚴重。(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端午節這樣吃粽子最健康!

講座/端午節這樣吃粽子最健康!#粽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您知道吃1顆粽子至少要跑步2小時才能消耗熱量嗎?您了解患有哪些疾病不適合吃粽子嗎?隨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到,可以品嘗肉粽的美味,但要小心恐會增加身體的負擔,我們要如何吃粽不增重,健康吃粽子呢?烏日林新醫院將舉辦「端午粽子健康吃講座」,由林宜德營養師分享健康吃粽子的相關衛教,隨著現代人開始重視養生,各式各樣的粽子有了更多選擇,要如何製作健康粽子及一天可以吃幾顆?份量多少?將由專業營養師一次為民眾做介紹!邀請您一起健康快樂過端午,利用「聰明吃」來維持健康,又能歡慶佳節,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民眾踴躍參加5月17日(三)上午10:00-10:30在烏日林新醫院一樓大廳藥局前候藥區舉辦的「端午粽子健康吃講座」。名稱:端午粽子健康吃講座時間:106年5月17日(三)上午10:00~10:30地點:烏日林新醫院一樓大廳藥局前候藥區(台中市烏日區榮和路168號)洽詢:(04)2338-8766 分機1815 林宜德營養師

粽子有3高 小心腸胃病包「粽」

粽子有3高 小心腸胃病包「粽」#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端午吃粽子是國人是必行之禮,然而在大口吃粽的同時,消化不良可能也伺機而動,許多人期望藉由胃藥或益生菌、酵素等保健食品,來緩解消化不良所造成的不適,但真的有效嗎?藥害救濟基金會建議:食用粽子應注意適量與均衡,若腸胃出現不適症狀時,建議先諮詢醫藥專業人員再用藥。粽子具有三高(高脂肪、高鹽、高糖)特性,對腸胃可是不小負擔,胃病、胃灼熱、脹氣及噁心等不適症狀,成為端午節過後的常見後遺症,要無負擔地享受美味的粽子,只要控制食用粽子的量,多食牛蒡、秋葵或地瓜葉等富含纖維的蔬菜,抑或鳳梨、木瓜、奇異果與香蕉等富含消化酵素的水果,就能有效降低腸胃不適症狀的發生機率。腸胃不適 胃藥一錠搞定?許多民眾在腸胃不適時,常自行服用胃藥,國人對於胃藥的迷思與誤解仍普遍存在,例如:胃痛就吃顆胃藥、胃藥可顧胃等錯誤觀念。多數民眾印象中的胃藥,其實是屬中和胃酸的制酸劑,適用於胃酸分泌過多所造成的胃炎或心口灼熱等症狀,對於緩解腸胃消化不良的效果其實是有限的。另外,胃藥的種類很多,若無對症下藥,不僅藥到病沒除,反而可能吃出一些藥品副作用。例如:含碳酸氫鈉的制酸劑,快速中和胃酸之後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反而會導致脹氣不適;長期服用胃藥,易使胃酸的酸鹼值持續鹼化,無法抑制胃內細菌滋生;胃藥還可能與其他藥品發生交互作用,進而影響其療效或其他疾病的治療結果,所以建議民眾不可隨意吃胃藥。

活氧新吃法 當季蔬果包粽

活氧新吃法 當季蔬果包粽#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酷熱的粽夏,吃膩了傳統五花肉肥滋滋的肉粽,今年粽夏換個清爽的多酚粽,讓身體活氧起來,雲林基督教醫院鄧羽汝營養師設計一款紅玉多酚鮮活粽, 粽子食材以夏季盛產的紅龍果,作為天然色素將西谷米染成粉紅色,餡料有新鮮竹筍、香菇入粽。鄧羽汝營養師表示,紅龍果富含天然紅菜素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還能提高對腦細胞變性的預防,抑制癡呆症的發生,火龍果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協助血糖調控及潤腸作用、預防大腸癌的發生,竹筍含有多酚-木酚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能顯著抑制大腸癌的生長,富含植物固醇能有效抑制身體自行製造膽固醇,大量的纖維質,可將致癌物帶走排出腸道外。低熱量洋菜取代糯米 清爽又健康傳統甜粽(鹼粽)為了讓口感Q彈,部分業者會添加硼砂有的風險,有造成消化不良、食慾減退、抑制營養素吸收的危害,創意新吃法的咖啡多酚鮮活粽, 以清爽低熱量的洋菜取代糯米,鳳梨做為內餡, 淋上蜂蜜來取代糖,低卡清爽又健康,林宥蓁營養師表示,咖啡含有多酚、綠原酸、咖啡豆醇、葫蘆巴鹼等成分,具抗氧化、降血糖、阻止血栓形成、增強心肌收縮避免氧化傷害等功效。鳳梨富含植化素(類胡蘿蔔素)、鳳梨酵素、果膠、膳食纖維等成分,具抗氧化、分解蛋白質、促消化、增強腸內益生菌及排便順暢。蜂蜜成分有葡萄糖、果糖、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胺基酸,可為即時補充能量來源,有助傷口癒合、緩解一些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癌症化療的口腔黏膜炎有減緩效果。

養身粽可多吃? 營養師:一天一顆

養身粽可多吃? 營養師:一天一顆#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粽子是端午節必吃美食,但內餡愈豐富往往熱量愈高,臺中慈濟醫院營養師陳慧文表示,臨床衛教有八成慢性病人不清楚粽子內餡代表成份,她強調,坊間所謂的養生粽雖然相較全糯米粽熱量低,但常見的栗子、蓮子、綠豆、紅豆與薏仁屬於全穀根莖類,也是澱粉來源,毫無節制並不符合養生概念,尤其慢性病人的選擇更重要,建議一天仍以一小顆為宜。 糯米粽熱量高,屬高醣類來源,不好消化又容易讓血糖升高,不算內餡已高達331大卡,比一碗飯280大卡還多,其它高油脂來源包括:豬油炒紅葱頭調味,以烹煮三層肉、五花肉的熱湯拌米,花生也屬油脂類,高醣、高油、重鹹的飲食,長久吃下肚,本來富有彈性的血管,逐漸變得愈來愈沒彈性,久而久之形成高血壓、心肌梗塞、甚至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影響血管、心臟、眼睛、甚至腎臟功能,端午過節吃粽宜減量以保健康。粽子不要比拳頭大 只能一天一顆香菇、花生、鹹蛋黃與三層肉是傳統糯米粽的必備餡料,養生訴求的五榖粽走健康素食風,也有很多擁護者,陳慧文營養師呼籲慢性病人,避免節後體重、血壓、血糖齊飆高,粽子不要比女生的拳頭大為基準,只能一天一顆,陳慧文營養師也針對各種慢性病人,提出適宜的吃粽調配方法:1)糖尿病病友/全榖米粽,搭配一盤蔬菜,以延緩血糖吸收上升的速度。2)高血壓病友/經過水煮的粽子,以葱、薑、蒜等增加香氣,減少用油、鹽使用量,跟糖尿病友一樣,量都不要比女生的拳頭大。3)腎臟病友/控制蛋白質食用量,建議選地瓜粉、太白粉或涼粉等低氮澱粉製作的水晶粽。

放「粽」過頭 小心腸胃出問題

放「粽」過頭 小心腸胃出問題#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端午節吃粽子、掛艾草、立蛋與看龍舟賽,是每年不可缺少的節目與習俗,粽子大小不一,口味更是五花八門,然而,一般傳統的粽子大都是糯米炒過,包炒過或滷過的五花肉、香菇、栗子、蛋黃...等,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陳佳祺營養師表示,粽子雖然香噴美味,但是裡面的糯米粘度高,在胃中不易消化,所以吃過量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肚腹脹悶,甚至便秘等症狀。因此像是急性消化潰瘍、慢性十二指腸潰瘍、膽結石等腸胃較差的患者,不宜多吃,另外,粽子也屬於高油脂、高熱量、高鈉食品,所以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與肥胖的患者更應注意粽子的份量。「3少1多」 聰明吃護健康粽子淺嚐即可,一次以一個為原則,不可餐餐吃粽子,並且在吃粽子時,最好少淋佐味的沾醬,粽子主要的成份是糯米,糯米的特性屬於支鏈澱粉,不易消化,故容易引發脹氣,建議選用符合「3少1多」即少油、少鹽、少糖和多纖維的粽子,建議民眾盡量挑選添加全穀和雜糧的粽子,如紫米、燕麥、薏仁及地瓜等,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之外,也可增添粽子口感。另外盡量挑選以瘦肉、雞肉或海鮮等低脂肉類取代包豬五花肉的粽子,以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餡料則建議多選擇含有菇類、竹筍、栗子、紅棗等食材,以粽子中的糯米跟米飯、麵條同屬於全穀根莖類,加上餡料中的肉類、油脂都是主要熱量來源,選用粽子當作一餐時,最好再搭配一盤蔬菜、水果與補充水分,不僅可增加飽足感及避免腸胃道不適,又可營養均衡一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