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

太驚人!吃1顆肉粽要跑73分鐘

太驚人!吃1顆肉粽要跑73分鐘#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端午佳節粽飄香,粽子熱量高,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患者也可以吃粽子嗎?營養師指出,只要謹記適量攝取,且把握三低(低糖、低鹽、低油)、一高(高纖)與均衡飲食的五大原則,仍可和家人健康吃粽。端午節健康吃粽 把握5大原則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黃琳惠表示,依照粽子大小、做法、餡料等不同,熱量會有所差異。傳統肉粽常使用五花肉,避免口感乾柴,糯米也經過大量油脂拌炒,一顆熱量約500-600大卡,若需消耗,60公斤者須慢跑73分鐘;而甜粽內餡也加入大量油脂及砂糖拌炒,一顆豆沙粽的熱量380大卡,若需消耗,60公斤者須慢跑46分鐘。吳婉瑜營養師提出健康吃粽五大原則:1.減少熱量若是購買連鎖通路販售的粽子,可先檢視包裝上營養標示,挑選熱量較低或體積較小的粽子。2.慎選食材(1)建議挑選添加全穀雜糧的粽子,如薏仁、燕麥、糙米等,可增加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攝取。(2)餡料可選擇菇類、竹筍等富含纖維素的天然食材。(3)高血壓、高膽固醇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減少食用飽和脂肪及膽固醇較高的鹹蛋黃、五花肉,可用禽肉或瘦肉取代五花肉、以栗子取代鹹蛋黃,減少飽和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取。3.替代正餐一天最多一顆粽子做為正餐,不當點心食用。糯米是主食類,餡料中的油脂和沾料用糖也是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的來源,避免食用過量引起肥胖,購買時也應適量,避免浪費。4.搭配蔬果建議吃粽子時,可搭配1-2盤青菜,水果約棒球大,奇異果、鳳梨、木瓜都可助消化,以達到天天五蔬果的建議量,除了補充營養素、纖維素及維生素,還可以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5.少用沾醬吃粽子時常搭配甜辣醬、醬油膏、番茄醬等,醬料因鈉含量高,過量可能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吃鹼(甜)粽時喜歡沾的砂糖或果糖,雖然可以增添風味,卻容易吃進過多的熱量,增加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等風險,建議吃粽子時以原味為主,或是以代糖取代砂糖。端午節在和家人快樂享用美食之際,其實只要注意以上撇步和細節,仍然可以享用美味的粽子,但不要忘了和家人飽餐一頓後也一同出門散步運動。

養生紅麴雜糧粽享受美食無負擔

養生紅麴雜糧粽享受美食無負擔#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端午節將至,粽子是不可少的應景食物,讓人忍不住想大嗑粽子,但粽子不但高脂肪、高鈉、高膽固醇、高熱量,小小一顆熱量高達500大卡,粽子中的糯米難消化易脹氣,彰基營養師陳美櫻營養師教大家安心健康吃「粽」,避免放「粽」過頭。吃粽子的同時也要兼顧均衡飲食原則,例如可以在粽子中加入地瓜、南瓜等五穀根莖類、將五花肉換成瘦肉絞肉等,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共食,也可以善用紅趜、薑黃自然調味,避免沾醬。輕鬆樂活粽夏享食6妙計1.細嚼慢嚥、適量淺嘗:糯米黏性較高,易發生嗆噎,故吃粽子時建議小口吃慢慢吞,勿狼吞虎嚥,細嚼慢嚥不但能幫助消化也能產生飽足感;粽子熱量高,建議當成正餐主食吃,不要當成點心或消夜,一餐吃一顆,不要連續三餐吃,適量淺嘗更美味。2.趁熱吃,配熱茶或熱湯:粽子趁熱吃好消化,適量搭配熱茶或蔬菜熱湯幫助下嚥,儘量別搭配冷飲,容易造成腸胃不適。3.搭配水果、蔬菜,不沾醬更清爽:吃粽子前可以先吃水果蔬菜增加飽足感,也可將蔬菜如杏胞菇、竹筍、香菇等包入粽內,增加膳食纖維,幫助消化,吃完粽子後可吃點富含酵素的水果幫助消化,如鳳梨、木瓜、奇異果等。吃粽子不沾醬避免高鈉高熱量,更健康清爽。4.部分糯米以蕎麥、燕麥、薏仁等雜糧穀類取代:部分糯米以五穀米、糙米、蕎麥、燕麥或薏仁等雜糧穀類來取代,也可適量添加根莖類,如:南瓜、地瓜、山藥等,原型食物高纖助消化、富含維生素且幫助血糖控制。5.巧妙變換內餡:內餡以雞肉、瘦肉、海鮮取代五花肉、三層肉,高油高膽固醇的鹹蛋黃,則可用滷香菇、栗子、豆干丁取代,內餡也可加入小米、薏仁、燕麥片、栗子、鳳梨等幫助消化。6.適量運動幫助消化:飯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可適度從事輕度運動,如散步等,可消耗熱量又可幫助消化。健康『紅麴雜糧粽』,特色是因紅麴為米的發酵物,有特殊的風味及紅色色澤,亦有調節血脂的作用。材料加入0.5份的堅果類,可增加心血管的健康。健康『紅麴雜糧粽』配方一、材料:以20顆為分量,長糯米600克、紅藜100克、米豆200克、糙米200克、後腿肉1公斤 、乾香菇20小朵、生花生粒120克、粽葉40片(洗淨)。二、調味料:紅麴醬100克、醬油30公克、白胡椒粉1大匙、蒜5顆、植物油100克。三、做法:1、糯米、米豆、糙米,先泡水4小時備用。2、乾香菇、花生粒,先泡水4小時備用。3、肉切片(25克/片)醃入調味料(紅麴醬、白胡椒粉、大蒜及一半醬油量和一半的植物油,加入約半碗水)醃製4小時。4、待米泡置好後加入另一半的油、醬油及醃製肉片濾出的滷汁和洗淨的紅藜(紅藜不用先泡水)。5、每顆粽子以2片粽葉將拌好調味料的米(做法4)加入(做法3)的2片紅麴肉片、1朵香菇及5粒花生粒。6、將包好的粽子,水煮1小時、熄火、再悶15分鐘即完成。

5大粽點停看聽 聰明消費好健康

5大粽點停看聽 聰明消費好健康#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端午節即將到來,但大多的粽子為高油脂高熱量,鹽分也相當驚人。民眾在大嗑粽子時,需注意自身的健康狀況,勿一次食用太多粽子,避免造成腸胃消化負擔。需限制油脂的人(如高脂血患者)要特別注意,除了以下5大重點要注意之外,建議可以採分食方式一起享用,並搭配高纖的蔬菜一起吃,以幫助消化。此外也仍建議民眾多利用假期至鄰近登山步道、河濱公園及自行車道健走或騎單車,減去節慶聚餐時多餘攝取的熱量。1.份量控制:市售傳統肉粽1顆約250公克,約500 -700大卡以上的熱量,建議可以取代部分正餐並搭配蔬果食用,若有三高問題的民眾請注意份量的控制。2.低鹽:粽子本身即有鹹度,建議減少額外沾醬(如:醬油膏或甜辣醬) ,建議烹調時多使用辛香料,如:紅蔥頭、蒜或胡椒等提味,另宜選用新鮮食材減少菜脯等醃漬品。3.低糖:甜粽類多以精緻糖類作為沾料或內餡,外觀較小,但1顆的添加糖量約20~30克將近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攝取量的一半,建議酌量攝取。如本次甜粽部分做法是包入減糖減油的紅豆餡,以減少糖分攝取。4.低脂:內餡減少使用高脂的五花肉改以低脂的豬里肌肉、雞胸肉或豆製品取代,並用水煮方式烹調。5.高纖維:建議包粽食材選擇高纖、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的全穀雜糧類(如:山藥、糙米、燕麥)取代部分糯米,內餡可增加牛蒡、香菇、筍子等蔬菜,增加纖維攝取。粽子選購停看聽1.因應節慶商家多即早大量製備且天氣漸熱食品易有變質、腐敗疑慮,建議購買後儘快放入冰箱。2.粽葉應完整無霉味具清香且無刺鼻味,使用前須以清水沖洗塵土再浸泡,並以棉布稍加刷洗晾乾即可。3.糯米選購外觀完整乾燥無粉屑,且無霉味或摻雜異物等。4.乾香菇則選擇香味濃、菇傘大而完整、肉厚且傘緣內捲為佳,烹煮前須用清水沖洗後浸泡,以除粉塵且免藥物殘留之虞。

端午粽香飄 選購重食安

端午粽香飄 選購重食安#粽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端午佳節將至,市面上紛紛推出各式粽子食品慶端陽,為保障民眾端午應景食品食用安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依行政院「食安五環」政策源頭管控、強化生產管理的目標,與地方政府衛生局共同合作,執行「108年端午複合式專案」,針對端午佳節期間民眾大量食用的應景食品、食材加強把關,以風險管控原則共同守護端午應景食品衛生安全。同時邀請曾獲「FDA優良廚師」金帽獎廚師現身說法,教導正確選購食材方法及如何在家DIY動手做出衛生、美味的美食好粽,過個健康的端午佳節。在佳節期間,民眾常從網路訂購節慶食品,但僅能依業者所提供的網頁資訊作為選購依據,為守護端午食安,此次複合式專案更是針對提供電子化購物服務的網路業者,查核其網頁所刊載的內容是否充分揭露產品資訊,如業者電話或電子郵件等可以迅速有效聯絡的通訊資料、受理消費者申訴方式、食品業者登錄字號、品名、內容物名稱、淨重、容量或數量、有效日期及交易價款等。同時依源頭控管原則,針對旅館飯店、知名粽子店等製造業者(含網路平台販售之製造業者)採實地查核,查核項目包括食品業者登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產品標示、粽子及食材抽驗等;也針對傳統市場販售業(包含零售商、攤販等)所販售的粽子、鹼粽、應景食材如蝦米、鹹蛋黃及菜脯等產品加強抽驗,檢驗項目包含非法色素、食品添加物、農藥、動物用藥殘留或衛生標準等,全面守護端午食安。食藥署提醒民眾網購食品應掌握「看(睜大眼睛看內容)」、「查(手機平板查資訊) 」、「慎(謹慎思量再下單)」、「取(取貨檢查要當心)」四大原則,留意相關細節,才能夠在品嘗美食時,安心享受網路購物帶來的便利。另購買粽子等食品要選擇信譽良好的廠商、有完整標示的產品(包括產品資訊、有效日期、廠商資訊等),避免選購來源不明之散裝品;如要DIY做粽子,購買蝦米時應挑選顏色呈現自然淡橘紅色,形體完整乾燥,菜脯應儘量挑選低溫冷藏、無刺鼻異味,香菇應選帶有自然香氣、傘面深褐色有厚度菇型完整者,使用前都先以清水浸泡,再清水沖洗,減少食品添加物殘留;端粽食材安心挑、聰明選,才能歡樂健康過佳節。

粽子添加南瓜、玉米 護眼又應景!

粽子添加南瓜、玉米 護眼又應景!#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年來,3C產品先進又便利,現代人普遍成為低頭族。歡慶端午佳節時,要如何吃粽子同時可以獲得護眼營養素,又不會因多吃卻造成脹氣呢?營養師教大家選擇護眼高纖的食材入粽,讓您護眼撫腸胃、輕鬆過佳節!護眼類胡蘿蔔素 南瓜、玉米等橙黃食物最多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劉珮芬說明,一顆傳統粽子熱量約500至600大卡相當於接近一個便當熱量,其中所含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含量卻微乎其微,更別說護眼的類胡蘿蔔素。護眼營養素普遍存在蔬果中,以類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玉米黃素、葉黃素)為主,主要存在橙黃色食物中,如南瓜、黃玉米、黃甜椒、胡蘿蔔、木瓜、鳳梨、香蕉與柳橙等。另外,綠色食物如菠菜、地瓜葉、綠花椰菜、高麗菜及芥藍等,也含有豐富的葉黃素與鈣、鎂、鉀等營養素,有助消除眼睛疲勞和預防眼睛過勞,甚至也可預防眼睛視網膜黃斑部惡化。耀眼黃金粽、蔬果莎莎醬 添加護眼蔬果一般傳統粽子多以糯米、五花肉等不好消化的食物為主要材料,吃多容易導致胃痛、脹氣等消化不良問題。可選擇全榖雜糧類取代糯米,並且搭配蔬果幫助消化、減輕腸胃負擔,如木瓜、奇異果、鳳梨等含有酵素,幫助胃部食物消化,減少腹脹感,改善消化道不適症狀。劉珮芬營養師設計健康「耀眼黃金粽」,教您將這些營養素包進粽子裡,搭配自製沾醬,熱量低又幫助消化,吃出好眼力:【耀眼黃金粽】1)食材(一人份)/粽子材料:兩片粽葉、圓糯米50克、南瓜末30克、蕎麥10克、花生5克、枸杞5克內餡材料:栗子1粒、胛心肉35克、乾香菇1朵、杏鮑菇1塊、少許紅蔥頭及蝦米調味料:五香粉、甘草粉、香菇素蠔油、植物油。2)做法/1.先將圓糯米、蕎麥、栗子、花生洗淨泡水3~4小時與南瓜切末,加入少許鹽調味拌勻備用。2.胛心肉、香菇和杏鮑菇以五香粉、甘草粉、香菇素蠔油調味備用。使用植物油將紅蔥頭、蝦米爆香後加入所有材料稍微拌炒(約五分熟),即成餡料。3.取兩片粽葉疊合,將浸泡後的圓糯米、南瓜末、蕎麥、栗子、花生、枸杞及拌炒後的內餡包入粽葉中。4.將粽子放入滾水中,煮2小時即可食用。【撫胃蔬果佐莎莎醬】1)食材(一人份)/材料:西洋芹40克、玉米筍20克、紅甜椒10克、黃甜椒10克、紅蘿蔔20克、苜蓿芽10克、鳳梨50克、小番茄60克、香菜3克、洋蔥3克、味醂和橄欖油少量2)做法/1.將西洋芹、玉米筍、紅黃甜椒、紅蘿蔔、鳳梨切等段與苜蓿芽洗淨後擺盤。2.小蕃茄洗淨川燙30秒後剝皮備用3.香菜、洋蔥洗淨與小番茄攪打,加入少量味琳和橄欖油拌勻即爲醬料。只要每天攝取5種以上的蔬菜和水果大概就可滿足身體每日對護眼營養素(類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等微量營養素的需求,以上提供民眾參考,希望能讓民眾過一個健康無負擔的端午節。消化不佳、高血壓等4對象 選粽子要多注意劉珮芬營養師有幾點小叮嚀提醒:(1)腸胃道消化不好者:粽子適量淺嚐應景,搭配青菜、水果,以減少腸胃道不適,才能吃得營養均衡又健康。(2)高血壓者:食用粽子應減少醬油膏、甜辣醬、蕃茄醬、花生粉等沾料。(3)腎臟功能不全者:避免選擇全穀雜糧粽,建議選擇傳統糯米粽為宜,減輕腎臟負擔。(4)糖尿病者:建議選擇全穀雜糧粽來取代傳統糯米粽,讓餐後的血糖變化更為穩定;食用鹼粽時也應減少糖粉、蜂蜜的用量。(5)購買時注意食品衛生安全:選購信譽良好的店家,選擇新鮮無發霉粽葉、乾料、穀類;觀察粽子外觀是否完整,風味是否無油耗或腐壞的味道。(6)賞味期保存法:未食用完的粽子放在7℃以下冷藏,三天內食用完或放入-18℃以下冷凍庫儲存,三個月內盡早食用完畢,若發現粽子內部黏稠有牽絲狀,直接丟棄。

怕糯米難消化 簡單做長者宜食低卡粽

怕糯米難消化 簡單做長者宜食低卡粽#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包粽子過端午的日子將來臨,然而家中長輩牙口不好、又怕粽子過於油膩或調味重,傷害身體,該怎麼讓他們也能一同歡度端午佳節、享受美味的粽子呢?糯米改用紅藜麥 有助消化衛福部彰化醫院營養師周柏穎教學「五彩活力粽」,以白米及紅藜麥約1比1的比例,取代不好消化的傳統全糯米,並以白、黑、紅、黃、綠等5種顏色的蔬肉當內餡,包括白色豆干及全瘦絞肉、黑色香菇、紅色胡蘿蔔、黃色玉米筍、綠色毛豆仁,打造少油、少鹽、多纖維的粽子,希望讓長輩們吃得更健康。市面上的肉粽重視口感,鹽份、熱量、油量都太高,每顆熱量可能就高達600大卡。加上糯米不好消化,對腸胃是沉重負擔,改以白米及紅藜麥當包覆物,除了白米比糯米好消化外,熱門的健康食物紅藜麥具抗氧化性及高纖維的特點,也有助消化。鹼粽恐摻硼砂、素粽仍有過油危機周柏穎營養師表示,為了讓老年人易於嚼食,「五彩活力粽」的內餡以全瘦的絞肉取代一般的五花肉塊,減少油脂,植物性蛋白質豆干取代蛋黃,減少熱量,並以油脂較少的毛豆仁取代花生,再加上香菇、胡蘿蔔、玉米筍,豐富視覺及內餡,加強纖維量,內餡加少量的鹽,再以少量油炒過,每個粽子熱量只有350至400大卡,比起市面上動輒600大卡以上的粽子低許多,也健康許多。民眾如果自己不包粽,想要從市面選購粽子,最好選購商譽良好,並有冷藏或冷凍粽子設備的商家。而市面上鹼粽,少數業者為了增加口感,會違法添加硼砂,有害身體健康,選購時更要注意。有人說素粽熱量比較低,但很多素粽為了口感,炒得比肉粽還油,民眾可要注意。周柏穎營養師強調,老人家吃粽子要細嚼慢嚥,三高族群及腸胃不好的人最好淺嚐即止,一般人也要少吃,最好一天吃一個就好,並搭配燙青菜當正餐,不要當成點心。

講座/健康過端午-談粽子

講座/健康過端午-談粽子#粽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食品,人人口中話題或口中總離不開「粽子」。然而在食用粽子時也需要注意其食材,或注意包裝上的營養標示,若能配合控制食量,就不必擔心肥胖問題。除熱量需注意外,消化機能不佳者、有三高者或平時纖維攝取不足者更需謹慎食用!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6月13日(三)舉辦營養講座,由吳詠如營養師主講「健康過端午-談粽子」,本次課程將介紹如何製作養生粽子,讓您歡度端午佳節更健康。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健康過端午-談粽子時間:107年6月13日(三)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端午吃粽有撇步 糖尿病注意糯米攝取

端午吃粽有撇步 糖尿病注意糯米攝取#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端午時節來臨,粽子飄香。令人食指大動的美味粽子五花八門,甜、鹹、葷、素。打開粽葉,香味四溢,豐富內餡應有盡有,讓人大飽口福。然而要當心,稍不留意就可能吃過量。粽子內餡多採用蔬食、少肉 減碳又健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社區整合照護科營養師洪若樸提醒,粽子多半富含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低纖維。在健康意識抬頭的當今,吃得飽不如吃得巧。尤其近年國人肥胖比率逐年增加,加上響應延緩地球暖化,紛紛提倡蔬食減碳,若能在食材多使用蔬食、少點肉不僅可保護環境,更可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減少調味佐料、增加蔬果攝取隨著端節的腳步,各種特色粽子紛紛出籠,南部粽、北部粽、廣東粽、潮州粽、粿粽、鹼粽、冰粽等。洪若樸營養師表示,只要清楚選擇健康「粽」點,還是能輕鬆享受應景美食:1)適量多嚼/粽子米飯可用全穀雜糧來取代,如紅藜、薏仁、燕麥、紅豆等。選擇大小適中一餐1個、每天不超過2個;需要控制體重、熱量的民眾則依照自己需求選擇。罹患糖尿病者須特別注意,攝取時與主食代換。糯米為高升糖指數、不易消化,糖尿病、腸胃不適及長者食用時,建議淺嘗小口給予,多嚼幾下。2)調味淡/少淋佐料,如蕃茄醬、甜辣醬等含鈉量高的調味料,高血壓患者更應該適量使用。3)增加纖維/搭配蔬菜、水果,含豐富纖維幫助消化。食材內餡多放點蔬菜如杏包菇、香菇、竹筍等多纖食材,幫助腸胃蠕動,降低體內膽固醇。再準備一盤簡單的涼拌菜及一份水果,吃得簡單又均衡。4)半顆粽子省著吃/吃一顆紅棗粽等於吃進半碗飯,熱量約160大卡。建議想要品嚐美食,也要顧及健康,最好方式把應景粽「省著吃」,一餐吃個1/2個或1/3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