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

研究:膽固醇藥物能降21%截肢風險

研究:膽固醇藥物能降21%截肢風險#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國人每1,000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3位患有糖尿病足,有7位需要截肢。糖友因為失控的血糖,使得傷口不容易痊癒,即便傷口好了,也不容易好全,只要出現一點小小傷口又沒有加以注意,就容易導致潰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不但影響國人健康,更容易造成龐大的醫療負擔。使用降膽固醇藥物能降21%截肢風險為降低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的風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陳永泰與國立陽明大學研究團隊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共同研究,12年期間追蹤69,332位糖尿病足患者,發現未使用降膽固醇藥物或使用其他總類的降膽固醇藥物相比,使用使它汀類(statin)降膽固醇藥物,能夠減少21%的截肢風險及減少25%的死亡率。陳永泰醫師表示,使它汀類降膽固醇藥物能夠降低膽固醇,是糖尿病患常用藥物。根據之前動物研究顯示,使它汀類藥物能夠藉由抗發炎的效果,改善周邊血管動脈的內皮細胞功能,改善周邊血管硬化。定期量血糖、血壓是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好方法該研究則是發現使它汀類降膽固醇藥物在糖尿病足患者上,能夠減少病患截肢的風險,而這樣的效果是其他降膽固醇藥物所沒有的。陳永泰提醒,糖尿病患者應定時就醫,諮詢專科醫師意見,定期測量血糖及血壓,定時服用藥物,控制飲食及規律運動仍是減少糖尿病併發症及死亡的不二法門。

聰明低GI飲食 降低代謝症候群風險

聰明低GI飲食 降低代謝症候群風險#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飲食西化,隨著年齡增加,代謝症候群必例越高,只要男性腰圍高過90公分、女性腰圍高過80公分、血壓、血糖、三酸甘油脂都偏高即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調查,20歲以上的民眾新陳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19.7%。45-65歲民眾有代謝症候群問題的比例逾3成,顯示飲食習慣對國人影響非常大。高GI飲食罹患代謝症候群機率高出41%根據研究,有高GI飲食習慣的人相較於低GI飲食,罹患代謝症候群機率高出41%。董氏基金會尤宣文營養師說明,GI值就是升醣指數,吃進食物後造成血糖上升的快慢指數(GI值低於55的食物,就稱為低GI食物)尤宣文營養師解釋,低GI飲食有穩定情緒、降低代謝症候群罹患率、國際研究也曾指出低GI飲食能讓身心更快樂、外表看起來更年輕。低GI食物能延遲飢餓感與再進食的欲望,能穩定血糖波動,有助情緒管理。​3原則掌握低GI飲食此外,低GI飲食還具有降低餐後血糖濃度、脂肪酸、發炎反應,減少代謝症候群風險等功效。身體更健康、情緒更穩定,心情也就自然好。選擇低GI、吃足蔬果,能讓身體健康心情快樂,自然看起來比同齡者相對年輕,可謂一舉兩得。至於低GI飲食該怎麼聰明吃呢?尤宣文營養師表示:1) 掌握低GI飲食原則/少加工食品、多攝取足量蔬菜、優質蛋白、低GI水果,以均衡人體攝取所需要的營養素。2) 控制總醣量:善用取代原則/利用多攝取全穀類食物及低GI水果取代精緻澱粉,同時也能夠達到飽足感、攝取足量的維他命C等營養。3) 低GI水果等量取代澱粉主食,餐前吃最好/平時多食用低GI水果,取代等量澱粉,像是奇異果,除富含維他命C與水溶性纖維,還能增加飽足感,而且在餐前30分鐘食用穩定血糖的效果最佳。糙米取代白飯、全脂鮮乳取代炸物以最常見的雞腿便當來說,可以用糙米來取代白飯、或以全脂鮮奶來取代炸物,或以等量的低GI水果如高營養密度的奇異果取代白米,對於忙碌的外食族而言,不但能夠吃的健康無負擔,同時也能降低代謝症候群風險。

腹痛、消瘦、黃疸 胰臟癌3警訊!

腹痛、消瘦、黃疸 胰臟癌3警訊!#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美國國家癌症中心研究指出,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的民眾,罹患胰臟癌的機率比BMI小於23者增加了70%以上,而攝取過多的高澱粉食物,也將多出2.5倍的罹癌可能。現代人生活型態忙碌,加上西化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膽固醇過高及代謝問題,進而增添罹患胰臟癌機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指出,胰臟癌過去多好發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近五年來,台灣與其他先進國家,胰臟癌發生率逐步提升,發生族群也開始出現年輕化趨勢。除了常見的危險因子如抽菸、飲酒、肥胖、慢性胰臟炎外,遺傳也是罹患胰臟癌因素之一,由於胰臟癌症狀不明顯,患者在初期常誤認為消化道疾病,延誤黃金治療時機。胰臟癌3警訊:腹痛、消瘦、黃疸「早期發現是對抗癌症最有效的方法」,戴承正醫師說,胰臟癌常見症狀包含腹痛、背痛、不明原因消瘦及黃疸等。一旦出現上述一個甚至多個症狀,且持續長時間未獲得改善,都要特別留意可能罹患胰臟癌,應盡快就醫檢查。此外,戴承正也建議一般大眾可透過全癌基因篩檢,檢測已知的遺傳性癌症,擬定個人化健康計畫。二線新劑型藥物助增晚期胰臟癌整體存活期針對經確診無法手術切除的多數晚期胰臟癌患者,過去僅有第一線化學治療一個選項,一旦治療失效,就等同無藥可醫。所幸隨著醫學發展,晚期胰臟癌治療已有了突破性的進展,由台灣研發的二線新劑型藥物,以微脂體包覆,可穿透腫瘤血管孔壁,進入腫瘤核心釋放高濃度藥物,有效提升整體存活期,且降低藥物副作用。戴承正醫師指出,癌症治療若能有多線藥物提供選擇,治療控制效果就越好,長期存活機率也會相對提高。過去幾年來,胰臟癌治療選擇相當有限,二線新劑型藥物的問世,對醫療團隊及患者而言,不啻為另一項治療的新武器,可為患者帶來一線曙光。(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完美比例營養素 護肝有一套!

完美比例營養素 護肝有一套!#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經常熬夜加班,加上外食聚餐,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對肝臟造成很大的負擔,究竟喝蜆精能不能護肝呢?蜆不但具有貝類中含量最高的肝醣,更具有人體不能合成的8種必需胺基酸,而蜆精經過萃取,不但將蛋白質和胺基酸分解為短肽小分子,更易於人體吸收,同時因以水溶性萃取,零膽固醇,是值得推薦的護肝保健品。豐富肝醣含量 提供身體能量來源營養師宋明樺表示,肝醣是一種主要儲存於肝臟的營養物質,當身體需要時,會經由代謝轉換為能量。雖然肝醣存在部分海產類或肉類中,但十分微少,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主任陳俊榮教授曾指出,依照營養建議每人每天肝醣補充量約0.5克至1克,此份量大約等於30克的牡蠣,等於30克的蛤肉,但是平時如果無法吃足這樣的量,也可以補充含高含量肝醣的保健食品如蜆精來替代。根據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水產品營養成分分析,水產品以貝類的肝醣含量最高,而蜆更擁有貝類中最豐富的肝醣含量,能適時提供身體能量來源。8種必需胺基酸 修補受損肝細胞營養師宋明樺指出,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建置的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可以查到蜆的營養成份,其中富含蛋白質、膽鹼、精胺酸、肝醣、鳥胺酸、牛磺酸,以及維他命B12等元素,蜆中含有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胺基酸並且組成比例平衡,能夠修補受損的肝臟細胞,蜆富含維生素B2、B6與B12,可補足受損肝細胞所流失的維生素。認明健康食品護肝認證 來源有保障市售蜆精產品眾多,宋明樺營養師強調,除了認明獲得國家的健康食品護肝認證外,並注意營養標示,選擇零脂肪、零膽固醇、低熱量、低鈉的蜆精,並考量所具有的肝醣濃度。至於蜆精和傳統的家中自製蜆湯最大的差異,除了濃縮的蜆精濃度大為提高,將蛋白質和胺基酸分解為短肽小分子,更易於人體吸收外;更重要的是在蜆的來源上也有保障,由於蜆在養殖過程中,易受水質污染,造成微生物污染或重金屬累積等,尤其重金屬污染無法以高溫蒸煮去除,但如果是來自於活水養殖黃金蜆,對水質與環境相當敏感,在污染的環境是無法生存的。蜆精多為中普林 應依照體質適度飲用然而很多人擔心蜆精因為濃度高,普林值也會偏高,但宋明樺營養師提醒消費者,市售蜆精的普林值多為中普林,一般人依照個人體質適度飲用,不要過量攝取,但是如果本身有嚴重高尿酸或是痛風病史,建議還是要詢問醫師或營養師的意見。也提醒民眾除了可以選購衛福部食藥署認證的「健康食品」,來補充肝臟需要的營養,但仍須定期追蹤肝功能指數。(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精力」減退 原來膽固醇被盜取了!

「精力」減退 原來膽固醇被盜取了!#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太陽下山明朝依舊爬上來,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開,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不少人在唱著這首歌時會特別感傷;其實,想要讓青春小鳥復返,也是有辦法的!專家指出,睪固酮是人體最主要的雄性荷爾蒙,而肥胖與壓力是造成睪固酮低下最主要原因。所以,減肥且多吃幫助睪固酮生成的食物,以及適度舒壓,青春小鳥就可能失而復返。足夠的睪固酮可讓肌肉堅實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研發處研發長劉婷婷博士表示,睪固酮是人體最主要的雄性荷爾蒙,除了性徵的表現,睪固酮也可增加肌肉的質量,並且改變脂肪的組成及分布。充足的睪固酮讓你的身型看起來結實,就是青春,就是Man!睪固酮太少,人會發胖、倦怠、沒有性趣,甚至有人稱它為「夢想與冒險的荷爾蒙」!雖然年齡對於睪固酮確實有影響,但卻不盡然是最重要的因素。肥胖者體內睪固酮較少睪固酮是人體最主要的雄性荷爾蒙,而且肥胖會影響睪固酮分泌;劉婷婷博士指出,肥胖與睪固酮濃度是翹翹板兩端,體脂肪越多,睪固酮通常相對低下,因為脂肪組織所分泌的酵素,會促進睪固酮轉變成雌激素,所以胖的人,體內睪固酮較少。而且睪固酮低下會使肌肉減少,且會使血糖應用變差,不但會讓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對升高,精力衰退、骨質疏鬆也會隨之出現。壓力大會阻撓性荷爾蒙合成劉婷婷博士進一步指出,睪固酮是由膽固醇合成,腎上腺所分泌的皮質醇也需要膽固醇,當人體長期處在慢性壓力狀況下,皮質醇的濃度會升高,就會抑制性荷爾蒙合成,當皮質醇的合成一直持續,膽固醇會被用掉太多,因此性荷爾蒙的睪固酮與雌激素的合成分泌就會減少,這種現象稱為「膽固醇盜取Cholesterol Steal」;因此,長期壓力就間接促使女性的「紅顏易老之雌激素混亂」,以及令男性憂鬱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復返」!減重與舒壓可留住睪固酮所以,劉婷婷博士建議,想要增加睪固酮,減重是第一要務!減少身體的脂肪,可避免睪固酮轉變成雌激素,以留住更多的睪固酮,而增加肌肉訓練也會刺激睪固酮分泌,至於飲食上增加大蒜裡面的含硫胺基酸,牡蠣等貝類中的鋅,也能幫助睪固酮的生成;另外,適度紓壓,減少皮質醇製造,就可讓膽固醇合成人體所需的青春荷爾蒙:1) 減:脂肪、壓力、醣類、菸酒、葡萄柚、沙拉油2) 增:肌肉(運動)、優質睡眠、洋蔥、大蒜(抗氧化物)、牡蠣、蜆(鋅)、維生素D、豐富胺基酸(本文諮詢/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研發處研發長劉婷婷博士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當「心」!愛喝含糖飲料恐阻塞血管

當「心」!愛喝含糖飲料恐阻塞血管#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別以為只有大魚大肉才會使膽固醇上升,如果你愛喝含糖飲料,可得要小心,也有可能使得膽固醇上升,甚至因此而導致血管阻塞!營養師建議,想要使血管通暢,最好是別喝含糖飲料,而且要多吃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的蔬果。 使血管通暢 多吃含水溶性纖維食物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尤宣文表示,想要使血管通暢,一定要多吃含有水溶性纖維的食物,例如蘋果與木耳就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飲食中並應該要降低容易造成膽固醇的食物,例如高油脂食物及高糖食物,而且應特別留意精緻糖食物,例如糕餅點心與含糖飲料,尤其是含糖飲料。 含糖飲料 會使膽固醇上升高糖食物中,可別忽略了含糖飲料;尤宣文營養師指出,很多民眾大多已經知道高油脂食物會造成膽固醇上升,而且通常是攝取很大量的飽和脂肪,才有可能造成膽固醇上升,卻往往疏忽了含糖飲料,因為糖份也會使膽固醇增加,進而導致血管阻塞。 飲料較沒飽足感 不知不覺吃進過多糖份尤宣文營養師進一步指出,少吃蛋與豬牛羊等動物性脂肪多的食物,可以預防膽固醇;但是,含糖飲料則更是要小心,因為吃肉或是吃蛋通常較有飽足感,而含糖飲料卻因為很容易一下就喝完700CC,比較沒有飽足感,就會不知不覺吃進過多糖份。(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頭痛好憂鬱 身體缺鎂警訊!

頭痛好憂鬱 身體缺鎂警訊!#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困擾現代人的諸多病症中,有哪一些與鎂的缺乏息息相關,鎂又在當中扮演著什麼關鍵性的角色。1) 焦慮與憂鬱/焦慮與憂鬱往往被認為肇因於情緒性因素,當中的罪魁禍首卻很可能源自鎂的缺乏。光是與缺鎂有關的情緒性症狀就有焦慮的行為、過度情緒化、漠不關心、恐懼、記憶力變差、憤怒、緊張、疲勞、頭痛、失眠、暈眩、突發性緊張、心悸等等。2) 偏頭痛與疼痛/從頭痛藥廣告的普及率可以得知,疼痛已成為「全民疾病」,不過,廣告沒有告訴你的是,缺鎂和頭痛有很大的關聯,光是每天服用200毫克的鎂,就能幫助80%的頭痛患者有效減輕偏頭痛症狀。3) 腦部損傷等問題/鎂可以保護腦部,讓腦部受傷後(包括中風、車禍等)的復元情形更佳。鎂不但能降低中風的發生率,在中風後注射鎂,甚至能讓癱瘓病人有「中等到重大的改善」。4) 膽固醇與高血壓/降高血壓及膽固醇的藥有許多危險的副作用,包括影響肝功能、產生血栓甚至中風,鎂則是安全有效的膽固醇抑制劑及降血壓劑。5) 心臟疾病/冠狀動脈導致的心臟病,往往是因為動脈粥狀硬化或血管痙攣。鎂能調節血管內的含鈣量,防止血管痙攣─粥狀硬化斑塊的鈣化、血塊、動脈痙攣都可能是缺鎂所引起的。6) 肥胖與代謝問題/高糖飲食與肥胖盛行率高度相關,當身體得分泌更多胰島素處理高糖飲食時,腰圍便會隨之增加,也會導致新陳代謝症候群。在分泌胰島素以及使胰島素運作時,鎂都扮演了關鍵的角色。7) 生理期疾病/針對婦女進行的研究指出,在月經來前事先服用鎂劑,能夠避免經痛、經期頭痛等疼痛的發生。8) 懷孕相關/鎂可以治療妊娠引發的高血壓問題,臨床實驗結果也顯示,懷孕期服用氧化鎂能降低子癲症、早產、嬰兒猝死、先天缺陷、腦性麻痺的機率。9) 缺鈣和補鈣/鈣是營養界的超級巨星,然而,過多的鈣質會阻礙鎂的吸收與運作。一旦鎂發揮不了功用,身體便無法正確的利用鈣質(如用來建構骨質),而是沉積在腎臟、血管中,造成結石、血管硬化等問題。(本文摘自/鎂的奇蹟/柿子文化出版)

愛吃零食?砂糖中毒恐增糖尿病風險

愛吃零食?砂糖中毒恐增糖尿病風險#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了透過白澤生酮飲食法提升集中力,增加工作效率與預防疾病,本文針對各方面做了很多的說明。生活於現代的社會,在可能危害人體之食品正大光明販售的同時,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我在這裡還要介紹不宜攝取的食物,希望讀者於每天的飲食中多多留意。含反式脂肪酸的甜食 吃多易增壞膽固醇首先就是大人小孩都愛吃的甜食類。突然叫人不要吃,可以馬上做到的人應該不多,所以,慢慢戒掉對甜食的喜好吧!為何不要吃甜食的理由前面已有詳細的說明──會導致血糖值急速上升呈現高血糖狀態。萬一……萬一真的很想吃,請選擇非精製砂糖製成的甜品。即便是砂糖也有GI值較低的「100%純蔗糖」「椰子砂糖」等等,GI值50以下的砂糖可以使用。像洋芋片等等零嘴,除了砂糖還有精製的鹽和脂肪,多吃有害健康。尤其是很多含反式脂肪酸的甜食零嘴,吃多了會增加壞的膽固醇,減少好的膽固醇,最終導致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拉麵充滿鹽分、脂肪至於速食,在白澤生酮飲食法中絕對禁食。2004年5月,美國紀錄片導演摩根‧斯巴洛克拿自己做人體實驗,觀察連續吃麥當勞漢堡30天會有何反應,推出名為「超級漢堡王」(Super Size Me)的幽默逗趣電影。像這樣連續吃漢堡這種高熱量、高碳水化合物、多添加物的結果,即使後來不再食用,身體卻已經狀況百出。斯巴洛克導演拍完此片後表示:「我只希望這個實驗真的結束了……」。在這之前就算沒有這場實驗,大家也清楚哪些食品有害健康,可是,午餐時間一到店家前面一樣大排長龍……。除了速食,麵包也是危險食品。大部分的麵包都是使用精製麵粉做成的碳水化合物,如果真的很想吃,請選擇低GI值的全麥麵包。而很多人都愛吃的拉麵更充滿了鹽分、碳水化合物與脂肪,若無意識地大吃特吃,生酮迴路將無法啟動。至於像清涼飲品就更別說了。很多號稱喝完有益健康的飲品卻摻加大量的糖──我不知道為何這樣叫有益健康。所以,若不擺脫砂糖中毒的危害,你的健康與生產力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本文摘自/2周見效!不老不病不胖的奇蹟飲食/方舟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