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

怕油怕上火?少吃內臟、美奶滋!

怕油怕上火?少吃內臟、美奶滋!#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膽固醇過高的病人,確實應該要飲食清淡,減少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取量,但不須過度。如果只吃青菜、豆腐,反而會造成嚴重的飲食不均衡,而且當身體缺乏某些重要營養素時,對健康產生的危害可能遠甚於膽固醇過高。烹調方式要變 盡量不要煎、炸、焗肉類不是只有油脂與蛋白質而已,肉含有許多營養素、礦物質、及維他命,是無法從蔬菜、水果、或魚蝦獲得的,不要看到肉,就有罪惡感,就覺得不健康,主要是烹調方式要改變,盡量不要煎、炸、焗。鹽的攝取量不足 反而會增加死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對於鈉鹽攝取量,目前的建議不能太清淡,否則反而有害健康。最近的大型跨國研究發現鹽的攝取量不足,反而會增加死亡,尤其是勞動族,每天大量流汗,而且台灣氣候屬高溫又溼氣重,不補充足夠的鈉鹽是不行的。不需要放棄吃肉 避免單一魚類攝取美國心臟病協會建議,一般人每天食用的膽固醇以300毫克為上限,高膽固醇的人則每天食用的膽固醇上限則是200毫克,飽和脂肪不要超過10%,吃魚是不錯的選擇,記得我們吃的魚大部分是近海或淡水養殖魚,需注意避免河流及近海汙染的魚類,除了肉類不要過量外,並不需要放棄吃肉全部改成魚,而且應避免單一魚類的攝取,才能降低重金屬汙染、環境荷爾蒙暴露的風險。避開動物內臟、肥肉、魚卵、甜點只要避開高膽固醇食物,比如動物內臟(腦、肝、腰子等)、肥肉、魚卵、紅蟳,還有留意看不見的油脂,如台式麵包、甜點、三明治裡的美奶滋等,照樣可以過著飲食均衡又健康的生活。重要提醒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非常高(超過190 mg/dL)的人,很可能罹患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不能光靠飲食清淡來改善,應盡速到醫院做適當的評估與治療。(本文摘自/貳拾醫典:家庭健康營養照護全書/二魚文化出版) 

降膽固醇、解便祕 檸檬水妙用多

降膽固醇、解便祕 檸檬水妙用多#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以前,我對自己的健康非常有自信,看到同輩的人為各種疾病所苦,我時常在內心裡嘲笑她們,一面又慶幸自己的健康狀態很良好,想不到美景不再,在50歲那1年,我到醫院作健康檢查時,醫師說我的膽固醇值高達255,相當地高,已經超過了正常的範圍,從那時開始,我的皮膚狀況也一天不如一日,使我痛切地感到年老已經逼近,內心裡感覺到很悲哀。但是我又不知道如何地解決這個問題,內心裡很苦悶。飲用檸檬水10天 便秘完全消除所幸,當我對1位熟識的美容師透露心聲後,她推薦我試試檸檬水,她又特別地叮嚀我絕對不能加糖,天曉得我一向很怕酸,看到了檸檬就會發抖,所以在剛開始時,我在檸檬水裡加了一些糖,沖淡那種酸澀的味道。大約經過1星期後,我就完全地不加糖,在每餐喝大約200的檸檬水,因為那一位美容師一直在強調效果很不錯,所以我就持續地喝下去,我已經罹患了好多年的便秘,差不多3天才上大號一次。想不到在持續的飲用檸檬水10天以後,便秘狀況就完全地消除,開始能夠每天按時地上大號。身體變輕 膽固醇值也逐漸地下降便秘警報解除以後,早晨就能夠在很爽快的心情下清醒,不會感覺到疲倦,身體變得很輕盈,同時,我很在意的膽固醇值也逐漸地下降,在1年後接受檢查時,已經下降到215mg/dl,進入了正常的範圍。褐色的斑變得很淡 幾乎看不出來更叫我感到驚訝的一件事情,不外是粗糙的皮膚已經不復存在了,遠在好多年以前,我的臉上就莫名浮現許多的黑斑,久久地不消失,現在,那些本來褐色的斑已經變得很淡,如非仔細地看,幾乎已經看不出來了。在以前,我因為皮膚不好,只能穿顏色深的衣裳,現在我已經可以穿上淺色以及中間色的衣裳,由於身體狀況變好,我做起各種運動來都能夠得心應手,現在我已經在教一些社區的老人們運動。(本文摘自/檸檬水,這樣喝最正確/世茂出版) 

膽固醇沒顧好?奶油、西點要少吃

膽固醇沒顧好?奶油、西點要少吃#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膽固醇對身體是否有益無害?飲食控制多年的老病號,也因為網路傳言而開始蠢蠢欲動,專家指出,民眾應分清「血中膽固醇」和「食物中膽固醇」是兩件事,血中膽固醇偏高的高血脂病人,一定要好好控制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以免造成心血管疾病發作。藥物控制 飲食控制也不可少基於一則「膽固醇有益無害」的網路傳言,以似是而非的立場誤導民眾,民眾對高膽固醇含量食物的攝取已大為鬆懈,除了使用藥物控制血膽固醇數值,飲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人體血中膽固醇濃度雖然可以透過身體的自我調控達到平衡狀態,但病人處於身體平衡失序的情況,飲食攝取的控制就更顯重要。增加蔬菜、水果、雜糧的攝食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王果行教授表示,要控制血中膽固醇,最重要的是要控制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均高的食物,如:奶油、冰淇淋、西點、內臟及牛肉,第二是增加蔬菜、水果、雜糧及豆製品、核果的攝食,營養師提醒,對於膽固醇含量高但飽和脂肪含量不高的幾種食物,如:蛋、介殼類(蝦、花枝等),由於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營養價值高,一般建議可以適量均衡的攝取。要注意適量鹽份、戒煙、體重管理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教授表示,除了飽和脂肪含量高的升膽固醇食物,尚要注意適量鹽份、適量飲酒以及戒煙,並結合適當的運動及體重管理,更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為提供正確衛教觀念,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也針對過去發行的高血脂病人防治手冊中,升膽固醇指數之食物排行,提供給民眾網站下載。

高血壓患者別忘顧肝 多喝2種茶!

高血壓患者別忘顧肝 多喝2種茶!#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黃雅芬/採訪報導)肝病與高血壓息息相關,忙碌現代人除了要小心肝,還要小心高血壓,國外有研究發現,高血壓是「最殺」的慢性病,每年在「全球」造成的死、殘人數高居第1,在台灣更是每4人就有1人罹病。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林巧梅醫師解釋,以中醫觀點來看,造成高血壓常見原因是『肝陽上亢』,多因肝火太旺;肝腎陰虛所引起。而中醫講的「肝」和自律神經關係密切,是體內內分泌失調的表現,常見的症狀如情緒急燥、亢奮激動、面色潮紅、舌紅等。所以「肝陽上亢」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等息息相關。杜仲茶與丹蔘茶輔佐 減緩血壓爆衝林醫師表示,一般高血壓患者除了服用藥物來穩定病情外,其實也可以透過食療來幫助,而杜仲與丹蔘是選擇之一。以中醫來看,杜仲性溫,味甘微辛,歸肝、腎經,是一種溫和滋補的中藥材,含有杜仲膠、生物鹼、配醣體、維生素、有機酸及礦物質,常被中醫用來降壓、補肝腎、增強筋骨、安胎等方面。而丹蔘味苦,微寒,歸心、肝經。含有丹蔘酮I、IIA、IIB和隱丹蔘酮,經研究指出具有減緩心肌梗塞的作用。此外,還含有丹蔘素、丹蔘酚酸、原兒茶醛、原兒茶酸等,實驗也證實確有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幫助。然而,林醫師提醒,丹蔘含活血成分會加乘抗凝血劑作用,如有長期使用抗凝血劑藥物時,要避免使用丹蔘,建議可以先詢問醫師專業建議再做補充。高血壓患者勿貿然停藥 選擇認證茶飲較安心杜仲與丹蔘雖皆屬中藥材,但因較為稀少故得來不易,且品質參差不齊,又怕有農藥殘留等問題,建議民眾可挑選市面上已通過SGS檢驗,經認證零農藥及無重金屬殘留的杜仲茶與丹蔘茶產品,在飲用上較為安心。另外,林醫師補充,若是高血壓患者,已服用西藥一段時間,不建議貿然停藥。而當身體處在感冒、睡眠不足、壓力大等情況下,也容易造成血壓升高,所以充足的睡眠、規律運動、適當紓解壓力是重要的,在飲食上也盡量少鹽、少味精及醃漬的食物,並減少食物中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量,才能降低高血壓的發生唷!

膽固醇不設限?新飲食指南:飽和脂肪是關鍵

膽固醇不設限?新飲食指南:飽和脂肪是關鍵#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美國最新發布的「2015~2020飲食指南」,強調健康飲食有助於降低肥胖及預防慢性病,如高血壓、心臟疾病、糖尿病,並建議應遵循多樣性蔬果及多全榖的健康飲食模式,強調食物的多樣性、高營養密度,以及控制飲食的份量,同時還須限制添加糖、鈉、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攝取量,以達到預防疾病發生之健康飲食與生活。1) 少糖/每日添加糖的熱量應低於總熱量的10%。研究顯示減少添加糖的攝取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也可能和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及某些癌症的風險有關。2) 少鹽(鈉)/研究顯示,增加鈉攝取量可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美國新版飲食指南建議,成人及14歲以上兒童每天鈉攝取量應低於2300毫克(約6公克食鹽)。且不可忽略麵包、餅乾等加工過的食品,培根、貢丸等加工肉品,以及調味料等「隱形鈉」來源。3) 少飽和脂肪/飽和脂肪常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其中以紅肉的飽和脂肪含量較高,飽和脂肪攝取量應低於每天攝取總熱量的10%,並以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許多研究證實飲食中以多元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與降低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壞膽固醇,以及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關。4) 拒反式脂肪/人工反式脂肪常見於加工類食品,如人造奶油、微波爆米花、冷凍披薩及咖啡奶球等。研究顯示飲食中增加人工反式脂肪的攝取,可能會增加體內壞膽固醇的含量,進而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5) 咖啡正確喝/健康的人每天3~5杯咖啡,咖啡因攝取量400毫克以內,是可以存在於健康飲食型態當中的。建議有喝咖啡習慣的人,喝黑咖啡或只加低脂牛奶,不要額外添加糖或奶精。6) 膽固醇放行/新飲食指南取消每日膽固醇的攝取上限,但由於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通常也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因此民眾仍應盡量減少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取;特別的是,蛋及貝類雖然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但飽和脂肪的含量很少,因此可納入蛋白質類食物的健康選擇、適量攝取。7) 多吃蔬果與全榖/鼓勵以蔬菜水果取代下午茶的零食與甜點,並以全穀米取代精製白米,因未經過度加工的天然食物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及營養素;另外,以飽和脂肪含量較低的魚類及豆類作為蛋白質食物的主要來源,可減少脂肪與總熱量的攝取。美國飲食指南指出,建立健康飲食與生活型態需藉由人與人之間相互鼓勵與支持的力量來實踐,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已從家庭、學校、職場、社區、商店等各場域,共同營造國民營養及健康飲食支持環境,讓健康飲食生活化。

天冷吃多不動 膽固醇飆高易中風

天冷吃多不動 膽固醇飆高易中風#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冬天好發心血管疾病與中風,人體在冬天的壞膽固醇濃度比夏天高。尤其原本總膽固醇偏高的患者更要小心,在冬天因不知不覺過度飲食、攝取過多的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以及缺乏運動,可能造成膽固醇飆高,恐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的機率。飲食、運動、陽光 影響膽固醇書田診所家醫科何一成醫師表示,飲食、運動、陽光曝曬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膽固醇突然升高。主要是天氣寒冷會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血液中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上升;此外,天氣寒冷,不知不覺會攝取較多熱量的食物,導致增加壞膽固醇濃度,再加上冬天運動量減少,比較缺乏曬太陽的機會,減少維生素D的攝取,也可能影響濃度。 膽固醇濃度過高 血管快爆雖然膽固醇對身體有其作用,不過若濃度過高,容易導致心臟病及中風。這兩種疾病的主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所致,而在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中,粥樣斑塊會在動脈內壁積聚,導致血管變細,甚至會完全阻塞血液流通,這種情形如果發生在心臟的冠狀動脈內,便會引致心臟病發,若腦血管被阻塞,則會造成中風。3招hold住膽固醇膽固醇是造成粥樣斑塊的主要因素,人體肝臟每天會製造膽固醇,壞膽固醇會損傷血管內膜,繼而將膽固醇帶到其他器官的血管,令脂肪積聚、收窄血管、阻塞血流。因此牢記以下要點,控制膽固醇,才能避免遺憾發生:1) 減少高膽固醇食物/如帶殼海鮮,動物內臟,蛋黃等,也應該多攝取一些有助於降低膽固醇的食物,例如水果、燕麥、蒜頭、杏仁、洋蔥、黑木耳等。2)避免體重超標/體重超過愈多,體內產生的膽固醇就愈多。體重是血中膽固醇最重要的決定因數。3)維持適量運動/每天做30分鐘的有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做體操、騎自行車等,都可以改善血中膽固醇。

喝不加糖檸檬水 降膽固醇解便秘

喝不加糖檸檬水 降膽固醇解便秘#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以前,我對自己的健康非常有自信。看到同輩的人為各種疾病所苦,我時常在內心裡嘲笑她們,一面又慶幸自己的健康狀態很良好。想不到美景不再,在50歲那一年,我到醫院作健康檢查時,醫師說我的膽固醇值高達255,相當地高,已經超過了正常的範圍。從那時開始,我的皮膚狀況也一天不如一日,使我痛切地感到年老已經逼近,內心裡感覺到很悲哀。但是我又不知道如何地解決這個問題,內心裡很苦悶。所幸,當我對一位熟識的美容師透露心聲後,她推薦我試試檸檬水。她又特別地叮嚀我絕對不能加糖。天曉得我一向很怕酸,看到了檸檬就會發抖,所以在剛開始時,我在檸檬水裡加了一些糖,沖淡那種酸澀的味道。大約經過一星期後,我就完全地不加糖,在每餐喝大約200的檸檬水。因為那一位美容師一直在強調效果很不錯,所以我就持續地喝下去。我已經罹患了好多年的便秘,差不多3天才上大號一次。想不到在持續的飲用檸檬水10天以後,便秘狀況就完全地消除,開始能夠每天按時地上大號。便秘警報解除以後,早晨就能夠在很爽快的心情下清醒,不會感覺到疲倦,身體變得很輕盈。同時,我很在意的膽固醇值也逐漸地下降,在一年後接受檢查時,已經下降到215mg/dl,進入了正常的範圍。更叫我感到驚訝的一件事情,不外是粗糙的皮膚已經不復存在了。遠在好多年以前,我的臉上就莫名浮現許多的黑斑,久久地不消失。現在,那些本來褐色的斑已經變得很淡,如非仔細地看,幾乎已經看不出來了。在以前,我因為皮膚不好,只能穿顏色深的衣裳,現在我已經可以穿上淺色以及中間色的衣裳。由於身體狀況變好,我做起各種運動來都能夠得心應手。現在我已經在教一些社區的老人們運動。(本文摘自/檸檬水,這樣喝最正確/世茂出版)

好脂肪不發胖!多吃鮭魚、酪梨11種健康食物

好脂肪不發胖!多吃鮭魚、酪梨11種健康食物#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吃得津津有味」並不表示要狼吞虎嚥,吃到覺得不舒服。當你成為以脂肪代謝的人,就不會想要吃那麼多,所以只要覺得飽了就停下來,或是快要飽了就先停止。更重要的是,你吃下的任何食物,都一定要看清楚標示,以避免吃到不好的成分。尤其在吃調理食品或罐裝食品時,特別重要。鮪魚食品裡面有沒有大豆油?番茄醬裡面含不含高果糖玉米糖漿?看食品標示和挑剔無關,而是不要被那些為了賺錢而誤導你的企業占了便宜。下面所列的這些食物,應該成為你的日常飲食。1)含油脂的幼魚,像是鮭魚、鯖魚和沙丁魚/幼魚很好,因為魚類生活在汞污染的海洋中,存活越久、就會吃下越多受污染的魚,體內累積的汞也就越多。如果你家附近有魚販,請他給你幼魚。魚的油脂對你特別有益,因為含有豐富的omega-3 脂肪酸,而且魚肉有好的蛋白質,沒有碳水化合物。如果魚皮還在,就連魚皮一起吃──那是最有油脂的部分,也是最好吃的部分。酥脆有嚼勁的鮭魚皮,是我最愛的美味佳餚。買鮭魚的時候,選擇帶皮的比較好。2)葉菜/顏色越深的越營養,但味道也會比較重,所以假如你沒辦法接受,只管選顏色淺一點的。葉菜類的最大好處,不在於營養素(營養素和植物纖維素緊密連結,我們無法完全消化),而是因為葉菜沒什麼壞處、並且還可以增加食材的顏色和口感。大部分的葉菜類都可以吃,對身體無害。這聽起來有點名褒實貶的意味,但是的確沒有人因為吃葉菜而變胖或不健康,而當代可以宣稱這項好處的食物並不多。3)哺乳類動物肉和鳥肉/盡可能吃草食性、野放的、在地的、無農藥殘留的有機肉品,如果你住在大城市或者農場裡,這種肉品很容易取得。有機肉品尤其有高密度營養。肝臟的營養價值破表,但是草飼牛的肝臟很難取得。所以請向聲譽良好的農場購買肉品,別向工廠購買。4)椰子/尤其是椰子油。椰子油的omega-6 脂肪酸很低,是中鏈三酸甘油酯的最佳來源,很容易作為代謝燃料。最棒的是,它不會變成脂肪囤積;而是讓你既有的酮態能保持下去。在台灣,大部分超市有賣椰子油。5)蛋/蛋白完全是蛋白質,而蛋黃則含蛋白質和脂肪,整顆蛋裡沒有碳水化合物,所以吃光光吧。順帶一提,你可能以為農場放養的土雞可以自由的走來走去,然而法令上並沒有這項規定,所以牠的活動範圍可能只有雞舍裡的有限空間。秉持人道精神購買雞蛋, 表示有時候你花了兩到三倍的價錢買了所謂的牧場雞蛋,但就雞蛋的營養價值來看,這仍有待商榷。6)橄欖油和夏威夷堅果油/是最好的沙拉用油。橄欖油味道較好,但是夏威夷豆的omega-6脂肪含量較少。調合兩種油食用。7)菇類/它們不算植物,因為少了植物纖維,但菇類卻是無碳水化合物的含鉀食物。8)莓果/草莓、藍莓、黑莓、覆盆莓、越橘莓、鵝莓(醋栗)、博伊森莓(boysenberries),和其他水果比較,莓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而抗氧化物成分豐富。吃的時候,一顆一顆入口,不要塞滿嘴。9)甜椒/顏色越深越好。在鬆脆的食物中,甜椒屬於少數碳水化合物低、而營養成分高的一種。甜椒裡與植物纖維緊密結合的營養素,人體到底可以吸收多少,還沒有結論,但是在低糖飲食裡,甜椒類主要是作為色彩鮮豔、口感清脆又美味的耐飢食物,在低碳水化合物的領域,並不多見。所以儘管去買椒類食物,而不必擔心體重或糖尿病的問題。10)酪梨/富含好的脂肪、耐飢、碳水化合物少,對於血糖的影響極小。這些幾乎全都是我們在乎的重點。11)乳酪/假設你能掌握乳品來源,乳酪是對身體有益的。即使是乳糖不耐症的人,通常也可以吃硬質乳酪,因為在製作過程中乳清被濾掉,乳糖也就去掉了。而且,越硬的乳酪,乳清和乳糖越少,也比較不會胃脹氣。(本文摘自/吃培根,別慢跑/大是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