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

一天只能吃一顆蛋?日醫證實:多吃也沒問題

一天只能吃一顆蛋?日醫證實:多吃也沒問題#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許多人都抱持著「一天只能吃一顆蛋」的觀念,這是因為蛋黃含有許多導致動脈硬化的膽固醇,所以才會給人這種印象。事實上,這種說法是源於20世紀初期,俄國的病理學家阿尼奇可瓦,對兔子進行餵食大量膽固醇的實驗,並發表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硬化的研究報告。在這篇報告中提出吃蛋=動脈硬化的說法,並且廣為流傳。蛋黃膽固醇與我們身體的關係但是,兔子本來就是不攝取膽固醇的草食性動物,所以餵食後的膽固醇數值會直接上升。相對於兔子,人類的身體擁有可維持一定膽固醇值的系統,在日後的研究中也證實兔子的實驗結果並不適用於人類。後來更發現膽固醇中分有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之一,並形成醫學上的定論。但兔子實驗給人的印象太過深刻,所以一時還沒辦法廣為大眾接受。蛋是優質的營養食物可多吃1984年,日本東海大學醫學系的本間康彥醫師的研究團隊進行實驗,讓受驗者每天攝取3個蛋黃含量的膽固醇(750毫克),並持續兩週觀察其身體的變化。驗的結果顯示,壞膽固醇上升的人占總受驗者的35%,其他65%的人沒有變化,壞膽固醇降低而且好膽固醇上升的人則是約44%。由這次的實驗結果可知,蛋不是只能吃一顆,而是吃愈多對身體愈好。蛋是含有良質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等的優質營養食物。如果身體健康,一天吃2顆或3顆都沒問題。當然,凡事都要避免過猶不及,所以並不鼓勵一次大量攝取。此外,如果是患有高血脂症等高危險群的人,由於無法調節攝取的膽固醇和體內合成的膽固醇兩者的平衡,因此要控制好每日的飲食,以避免攝取過量的蛋黃。(本文摘自/日本醫生驚人的健康祕訣/康鑑文化出版)

放心吃蛋!身體合成膽固醇 比吃進去的多

放心吃蛋!身體合成膽固醇 比吃進去的多#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大部分民眾認知,吃蛋會讓增加血中膽固醇濃度,其實現代人錯誤的飲食習慣,才是導致膽固醇超標的元凶;專家表示,人體膽固醇僅有三分之一來自吃下肚的食物,大部分都由身體自行合成,吃進去的膽固醇,遠比體內自行合成的少!過多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才是刺激身體合成膽固醇的主要原因。吃蛋助活化腦細胞、增強記憶力台灣大學營養教育與傳播講師洪泰雄指出,一顆正常大小的雞蛋,約含210毫克的膽固醇,低於每人每日的建議攝取量300毫克,但雞蛋有完整胺基酸,90%以上都能被人體吸收,其生物價遠高於其他食物。此外,雞蛋中含有能活化腦細胞、增強記憶力的卵磷脂,以及讓身體機能運作與調節的幕後推手礦物質、維生素等,因此,雞蛋可說是最佳蛋白質來源。因此建議發育中的孩子,一天吃一顆全蛋,只要適量攝取,就能為健康加分。有些人吃蛋後會有皮膚起紅疹、拉肚子的過敏反應,洪泰雄也建議,到醫院確實檢測過敏原,透過專業檢測,判斷引起過敏的真正凶手,以避免因害怕吃蛋,錯失雞蛋中的營養。蛋殼顏色深≠營養 別買特大雞蛋在挑選雞蛋方面,有些人認為蛋殼顏色深等於營養價值高,其實不然,他建議挑新鮮的最好,也不要刻意挑選特大的雞蛋,大小相同時重量偏重的雞蛋較新鮮,挑選蛋殼較厚、且無破損、裂痕的雞蛋。由於蛋殼有一層用來防止病菌入侵的角質層,所以料理前再清洗,避免病菌入侵雞蛋。此外,以維生素的保存與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來評分,帶殼水煮蛋幾乎超過99%,生雞蛋僅有30~50%,所以水煮蛋的營養吸收,較生雞蛋完整。

4訣竅健康吃肉 預防老年失智

4訣竅健康吃肉 預防老年失智#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般而言,為了健康的考量和減少膽固醇指數,會被提醒不可以多吃肉。然而,問題不在於吃肉,而是肉的脂肪會凝結在血液裡面,非肉本身。完全不吃肉也不是一件正確的事,還是必須攝取動物性脂肪,這對血液解毒是有幫助的,特別是為了預防老人痴呆症及長壽,就一定需要攝取肉類。被稱為「好的膽固醇」的HDL 的指數在40mg/dl 以下的話,就要增加攝取肉類,不能過度限制飲食。更重要的是,沒有藥能促使HDL 的指數增加,全得靠進食肉類才能使蛋白質和飽和脂肪酸的HDL 指數上升。雖然要吃肉,但是如何健康的吃才是關鍵所在:1)生薑分解牛肉脂肪的效能/牛肉含有豐富對人體有幫助的蛋白質,它也是幫助兒童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營養上,牛肉評價如此高的理由即在此。牛肉的蛋白質在體內被分解為20 多個胺基酸成分來利用,當中大約一半為必需胺基酸,被用來生成肌肉、器官等基本物質,製成各種荷爾蒙及酵素、神經傳達物質等,然而被吸收利用後在調節身體代謝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過,在血液裡最容易硬化的東西就是牛肉的脂肪。牛肉的脂肪無法在體溫36.5 度C 下被分解,便進入到血液裡成為沉澱物,這樣形成的硬化脂肪被稱為「死亡硬塊的血栓」,血栓會引起慢性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和生薑一起攝取牛肉,生薑特別能夠分解牛肉的脂肪不會被硬化,可以透過下面的實驗來了解。• 在碟子上準備兩個白色硬掉的牛油。將36.5度C的清水、煮了很久的生薑茶,分別倒在不同的盤子上。• 用手帕或衛生紙摺到某一程度的厚度,將它充分浸濕在清水和生薑茶後,各自拿來擦拭牛肉的脂肪。結果是用清水不能擦掉牛肉的脂肪,生薑茶則可看到脂肪被清除了。還有一個和生薑一樣,可以和牛肉一起吃,也具有著卓越效用的就是桂皮。生薑和牛肉一起配著吃,或是喝生薑茶,對血液的淨化甚至是消化能力,都有不錯效果。吃牛肉的時候,配著味噌、香油拌著吃,味道和營養根本是天生一對。在味噌裡有分解蛋白質的酵素,有助於消化。如果和類似香油的植物油一起食用的話,能有效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內沉澱。2)三層肉和洋蔥的天作之合/豬肉的脂肪十分美味,許多人都很享受也很愛吃。豬肉的膽固醇含量比牛肉少,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為4:6,諸如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三酸甘油脂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更多。豬肉可以將體內的有害物質釋放體外,豬肉的脂肪從固體變成液體的溫度熔點,比體溫還要低,所以能夠融化在胃腸內,並可吸附重金屬並將它排出體外。豬肉裡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可將碳酸氣體中和,並能中和掉累積在肺裡的有害物質。諸如此類,豬肉能將汞、鉛等有害物質排出體外,具有解毒作用,對現代人而言是一定需要攝取的解毒飲食。但豬肉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切忌不要攝取過量。攝取的時候,需要想一想和它搭配的食物,最好的東西就是蝦醬、香菇和洋蔥等。蝦醬的酵素可使肉的味道變得更好,又能幫助消化;香菇因為含有大量的纖維質,所以能阻擋膽固醇被人體吸收,以減少膽固醇的傷害,還能預防成人病;洋蔥能分解膽固醇且扮演清潔血液的角色。特別在食用三層肉、五花肉等脂肪較多的部位時,一定要和洋蔥一同攝取最好。在某家洋蔥汁(濃縮液)的製造廠內,他們嘗試做的實驗結果,豬什麼食物都吃,就只有洋蔥和洋蔥的殘渣不吃。而且,他們把其他的飼料和洋蔥混在一起給豬吃,豬用嘴巴把洋蔥都挑到旁邊去,然後把其他的飼料全部吃光。這個原因是洋蔥有減少體脂肪的物質,他們猜測那是因為這些豬要使皮下脂肪豐富,又得長胖的緣故,所以動物的本能就不吃洋蔥。3)漆能分解所有肉類的脂肪/有肉類山蔘之稱的雞肉,經常被挑選為皇帝的補藥飲食。曾有紀錄烏骨雞治好了朝鮮肅宗的病。雞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礦物質,脂肪和卡路里相當低。在雞肉的脂肪中,70%為不飽和脂肪酸,對促進皮膚健康和防止老化,十分有效。雞肉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在料理時容易去除肌肉和雞皮之間的脂肪。雞肉的特徵是纖維比牛肉細嫩,因為雞肉不像牛肉的脂肪會參雜在肌肉裡面,所以它的味道比較清淡,容易被消化吸收,不僅如此,雞胸肉的部分白皙、脂肪少、味道清淡。能分解每一種肉類脂肪的成分,都不相同。然而,有一種東西能分解所有肉類脂肪,那就是漆。不論是牛肉脂肪、豬肉脂肪或雞肉脂肪也好,全都能被分解。依據《東醫寶鑑》,漆能浸泡瘀血、能使產後疼痛痊癒、使小腸暢通、去除蛔蟲、使血暈症痊癒。在《本草綱目》所述:「可治療九種胸部淤血、胸部疼痛。」以韓醫學解開淤血,是指去除血管內非正常的東西,將凝結成團的東西解開。這和提高免疫力是一樣的道理,它還能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當然可以清除體內自由基以防止老化。經常攝取的話,對關節炎和血管疾病都有效果。雖然漆成分是引發強烈過敏的物質,如果不善加挑選漆樹,就煎煮服用的話,有可能引起肝毒性、搔癢、蕁麻疹,當然還會蔓延至全身炎症。體質適合的人才能夠吃,不適合吃的人,必須清除其毒性後再攝取。所以,我們不可以把脂肪視為健康的敵人,脂肪是我們身體必須具備的五大營養素中的一項。1 克的脂肪會在身體裡產生9 卡路里的熱量。相較之下,同樣重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分別能生成4 卡路里的熱量,而肉類的能源生產量算是超過兩倍。脂肪也扮演者保護我們身體主要器官的角色。例如有反式脂肪這種不好的脂肪,相反也有像HDL 優良的脂肪。脂肪是身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我們要有智慧適當地攝取它。4)肉不要和飯一起吃/韓國人吃肉的時候,總是把肉飯和蒜頭放在葉菜上,再包起來沾醬吃。用生菜將肉包起來吃,是一個很好的飲食習慣,蔬菜的量最好是肉的3倍。生蒜頭沾包飯醬來吃也具有超級解毒效果,但問題出在肉和飯一起吃,因為白飯就像砂糖一樣,這是在累積毒素。飲食中有複合飲食和單純飲食。蔬菜和沙拉是單純飲食;像肉類、藻類、魚類、雞蛋、肉製品等類似的蛋白質、麵包、麵食、馬鈴薯和所有穀物,皆為碳水化合物都是複合飲食。複合飲食比起單純飲食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多,問題在於,歸屬在相同飲食群裡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在消化時所需要的消化液是不同的。蛋白質的消化液是酸性,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液是鹼性,酸性和鹼性混在一起就會中和掉,如果在胃裡面就被中和掉的話,沒辦法持有其應有的性質,當然會增加消化的速度,也會延長消化的時間,這會讓身體變得很疲倦,血液也變得混濁,老廢物質只能累積在腸道內。想吃蛋白質餐和牛排的時候,不可以和類似馬鈴薯、麵包的碳水化合物一塊吃,最好和蔬菜沙拉拼盤一起吃,「蛋白質和蔬菜沙拉」或是「碳水化合物和蔬菜沙拉」搭配的食譜,可以維持良好健康。(本文摘自/清血果汁3週解毒計畫,戰勝慢性病!/三采文化出版)

飲食太清淡、不吃鹽 比膽固醇過高還危險

飲食太清淡、不吃鹽 比膽固醇過高還危險#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膽固醇過高的病人,確實應該要飲食清淡,減少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取量,但不須過度。如果只吃青菜、豆腐,反而會造成嚴重的飲食不均衡。而且當身體缺乏某些重要營養素時,對健康產生的危害可能遠甚於膽固醇過高。肉類不是只有油脂與蛋白質而已,肉含有許多營養素、礦物質、及維他命,是無法從蔬菜、水果、或魚蝦獲得的。不要看到肉,就有罪惡感,就覺得不健康。主要是烹調方式要改變,盡量不要煎、炸、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對於鈉鹽攝取量,目前的建議不能太清淡,否則反而有害健康。最近的大型跨國研究發現鹽的攝取量不足,反而會增加死亡。尤其是勞動族,每天大量流汗,而且台灣氣候屬高溫又溼氣重,不補充足夠的鈉鹽是不行的。美國心臟病協會建議,一般人每天食用的膽固醇以300毫克為上限,高膽固醇的人則每天食用的膽固醇上限則是200毫克,飽和脂肪不要超過10%。吃魚是不錯的選擇,記得我們吃的魚大部分是近海或淡水養殖魚,需注意避免河流及近海汙染的魚類。除了肉類不要過量外,並不需要放棄吃肉全部改成魚,而且應避免單一魚類的攝取,才能降低重金屬汙染、環境荷爾蒙暴露的風險。只要避開高膽固醇食物,比如動物內臟(腦、肝、腰子等)、肥肉、魚卵、紅蟳,還有留意看不見的油脂,如台式麵包、甜點、三明治裡的美奶滋等,照樣可以過著飲食均衡又健康的生活。重要提醒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非常高(超過190 mg/dL)的人,很可能罹患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不能光靠飲食清淡來改善,應盡速到醫院做適當的評估與治療。(本文摘自/貳拾醫典:家庭健康營養照護全書/二魚文化出版)

想降膽固醇 少碰蛋黃、內臟、蝦蟹

想降膽固醇 少碰蛋黃、內臟、蝦蟹#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控制飲食部分,我們體內的膽固醇,有三分之一是來自食物,其餘是來自身體合成,因此膽固醇含量高的飲食,應該盡量少吃,像蛋黃、內臟、蝦蟹等。有研究指出,食物脂肪的種類與健康的相關性,比脂肪的總量重要,所以飽和脂肪酸(如動物油)與反式脂肪酸要盡量避免,至於,非飽和脂肪酸(如魚及魚油)卻不能減少。最後,要記住的是,若想要降低三酸甘油脂,就要少吃精緻的米、麵食,而澱粉類的攝取量,更應該減少。雖然最好的方式是改變生活習慣,但大家都知道這並非易事,所以降膽固醇,降三酸甘油脂的藥物常常需要加上去,才能達到理想的控制。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就是高血脂症,所以長者不可不慎,尤其很多研究報告都指出,有效降低高膽固醇血症(高TC、LDL)對長輩們的健康來說,是有幫助的。更何況,血脂肪的控制與病人是否會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有關,所以只要能好好控制飲食、規律運動,加上保持體重不要過重,長者就能擁有健康身體。如果不得不用藥物控制,那麼一定要到醫院做檢測,要有醫生的專業診斷,採用最適合的藥物治療,同時不要忘了,要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讓自己維持在最佳健康狀態。(本文摘自/好好照顧您/寶瓶文化出版)

愛甜食膽固醇飆 誘發心血管疾病

愛甜食膽固醇飆 誘發心血管疾病#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採訪報導)在聲聲恭喜的賀歲期間,是否把圍爐大餐不知不覺吞下肚卻又在節後懊悔不已呢?國人往往在春節期間大吃大喝的習慣,造成體重增加外,也易產生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的危險因子,整形外科醫師李瑞田表示,年節過後,因有三高問題而就診的患者比平時多二至三成。預防心血管疾病 三大族群要小心李醫師指出,民眾圍爐常見的油炸、肉類與高湯等,與過年期間少不了的零嘴、甜點,都是含有高脂肪且容易累積膽固醇的食物,而膽固醇會造成血管壁的增厚進而阻塞血液流通,易引發高血壓、心臟衰竭等嚴重疾病,對於肥胖、抽菸與不運動的高危險族群要特別注意。在預防心血管疾病與三高的威脅,除了生活作息要正常外,飲食方面則是加強蔬菜部分,李醫師建議,現行的靜脈雷射療法對於三高的預防與提升免疫力,有所幫助。李醫師進一步說明,靜脈雷射是利用光纖將低能量的雷射導入血液,像打點滴一樣的方式注入人體,雷射的光能照射在血液中,紅血球攜氧能力與變形能力增加,進而增強體內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也跟著提升。靜脈雷射促循環 預防保健夯近年來靜脈雷射推廣有限,李醫師表示:「還是費用門檻的問題,其實病患治療後的感受度佳,也都有不少的回饋。」靜脈雷射治療,副作用低,對身體負擔小,主要注意治療時要避免空腹,而治療完畢須多喝水促進循環代謝與排毒。李醫師說:「有些患者結束後會有些許頭暈症狀,多是因為細胞含氧量增加,身體一時無法適應,過一陣子就會好轉了。」李醫師強調,雖然靜脈雷射並不能改善肥胖或是高血壓、腦中風等疾病,但是對於預防疾病以及改善症狀還是多了項選擇,至於改善的成果如何,李醫師也說,治療前都會為患者進行抽血檢驗,療程結束後再進行比對,民眾除了自身感覺外,更有檢測數字反應效果。而年前堆積在體內的廢物,不妨趁年後做個身體大掃除,除了保持運動習慣、養成良好生活作息、食用清爽無負擔的飲食外,可以搭配靜脈雷射讓身體做保養。

降膽固醇最佳方法:「自己在家煮菜」

降膽固醇最佳方法:「自己在家煮菜」#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日前,CNN所推出的旅遊專題之中,一一羅列出亞洲七大旅遊城市,各能代表的「七宗罪」,來凸顯這些城市中的旅遊特色,而台北則被列為「暴食罪」,原因無非路邊美食太多,且價格實惠,讓人很容易吃個不停,但這正也顯示,台灣民眾多半外食,懶得自己煮菜,導致吃進過多加工食品,恐怕危害健康!醫師警告,近年來門診上長碰見年紀輕輕族群,總膽固醇就超標的情況,疾呼民眾應吃「食物」而非「食品」,「外食」不如「在家煮」。吃食物不吃食品 從容避開反式脂肪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說明,所謂的食物指的是未經任何加工手續所得,就連經過自然發酵的食物,也早已是在「食品」範疇內,他說,但是食品與食物的界線模糊,一般人很難看出其中差異。為什麼強調只吃食物?原因在於,不少加工食品為了增加其中的油脂穩定性,能夠反覆的煎炸,都會加入反式脂肪,或飽和脂肪酸,這些都是讓體內膽固醇暴增的主要元兇,洪建德列出六種民眾容易誤認為「食物」的加工食品,應積極避開:1) 即溶加工麥片類/因為已經加工熟了,且加上調味料,例如,想要滑潤爽口,就加上油脂與乳化劑、香料。所以增加熱量與反式脂肪,失去健康,失去降膽固醇功效。2) 乳品加工類/薄片起司cheese food、軟起司三角包,都不是單純發酵熟成的天然起司,大多有添加調味料、香料、油脂與乳化劑…等。3) 核果類/添加調味料、香料、反式油脂、甘味劑、在油脂中加熱,製作出來。4) 加工的滷味/複合大量調味料、香料、油脂與乳化劑,有些給客人前還會再油炸一次。5) 加工的乳品類/鮮奶一直有媒體報導質疑,生乳生產量遠大於鮮乳,應該稱調味乳。問題是即使不外加乳品,但是乳脂為了達到特級鮮奶標準,也添加調味料、奶味香料、油脂與乳化劑。6) 店家製的油炸食品/油條、燒餅、抓餅、蔥油餅也都有反式或飽和脂肪。判斷上述「食品」,不少人都會恍然大悟,原來這些食物早已經過加工,且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或飽和脂肪酸,洪建德表示,民眾應正視自己的健康,減少吃進加工食品的第一步驟,就是「自己在家煮飯」,他說,在家煮飯不能只以經濟角度看待,「便當50元」來輕視家政的重要,對於健康上所帶來的效益,更是無價。 

「酪梨」水果霸主!能把壞膽固醇趕光光

「酪梨」水果霸主!能把壞膽固醇趕光光#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整理)將牛奶的濃厚乳香,與酪梨的細滑口感,打成一杯香醇濃郁的酪梨牛奶,是擄獲不少人味蕾的果汁之一,而酪梨,也是入菜的好食材,將之打成酪梨醬,與其勾搭上的食物,口感都能頓時變得高雅又清爽,而與眾多美食百搭的酪梨,在美國的研究竟發現,其中好的膽固醇,能有效趕走體內的壞膽固醇,有助預防各種心血管疾病!餐餐都吃酪梨 血液中壞膽固醇大降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營養系,針對四十五位日常飲食都傾向於高脂食物的受測者,這些人每一個體重幾乎都超標,而每位均須以三種不同的飲食方法,輪流分別進行五周,進一步測試不同飲食之間,其體內膽固醇的變化。這三種飲食方法分別為,不含酪梨的低脂飲食、不含酪梨的中度脂肪飲食、含酪梨的中度脂肪飲食。共十五周後,研究發現,第一飲食法,與第二飲食法,這些受測者的體內低密度膽固醇,每一百毫升分別下降了8.3毫升與7.4毫升,而在含酪梨的飲食法之中,低密度膽固醇則更有明顯的降幅,達13.5毫升,顯示酪梨中含有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血液中壞的膽固醇。酪梨不只趕走壞膽固醇 還有強大抗氧化能力仔細探究酪梨的養分,雖酪梨含有大量的油脂,但這些油脂卻是人們口中說的「好的脂肪」,反而能促進身體健康,而其中更富含α-胡蘿蔔素、維生素E、維生素B6等,具有強力的抗氧化功能,若餐桌上偶而能出現酪梨料理,對健康則有加分的效果。究人員也指出,人們日常飲食應降低各種會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油脂,例如,牛油、豬油等,才能避免對心血管的危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