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

腎臟飲食大考驗!小心錯誤飲食吃出腎臟病!

腎臟飲食大考驗!小心錯誤飲食吃出腎臟病!#腎臟病

打開手機電視總是看到琳瑯滿目的健康食品廣告,營養補充是新生代健康的方式,隨著腎臟疾病發生頻率逐年上升引起醫療衛生界的關注,背後原因之一可能是飲食管控不當與過度濫用藥品及保健食品有關,腎臟病潛在族群應該將飲食方式回歸最原始的模式,重新規劃「精準飲食類型」是下一代人最該關注的課題! 初鳴堂中醫診所徐瑋憶中醫師表示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泄與內環境調節器官,因此腎臟的功能不只是排尿的處理器官,更是整體體內恆定的重要調節中心,包括參與代謝廢物排除、體液與電解質平衡、酸鹼平衡、血壓與造血等多重功能。當腎臟負擔過高,甚至惡化形成慢性腎臟疾病時,身體會從五個面向產生疾病症狀:1.代謝廢物堆積產生的尿毒症症狀;2.水與鈉滯留產生的水腫與高血壓;3. 電解質異常產生的高鉀血症;4.酸鹼失衡產生的代謝性酸中毒;5.造血功能受損產生的腎性貧血,因紅血球生成素EPO不足產生相關症狀等。因此,正確飲食方式除了避免腎臟負擔過高外,也透過照護腎臟來調節生理機能平衡。 徐瑋憶分析中醫理論中的「腎」描述的是由腎臟象所主導的一個完整生理系統,在這系統中,跟現代醫學講的腎這個器官有部分相同概念的是「腎主氣化水液」,透過腎氣強化可以有效提升腎臟過濾及代謝機能,而中醫這樣的療效從現代醫學來看代表的是從中醫治療能有效提升腎功能,跟過去的錯誤印象相差甚遠,自行錯誤使用藥材才是造成身體及腎臟過大負擔的元兇,正確且精準使用藥物治療才能有效提升腎功能。 徐瑋憶中醫分享保護腎臟飲食要點主要掌握「三控三低」原則: 控蛋白:依腎功能階段調整 控鈉:低鈉避免水腫、高血壓 控磷:預防鈣磷代謝異常 低鉀:若有高鉀風險須嚴格控制 低脂肪:控制血脂異常 低糖:若合併糖尿病須嚴格管控 徐瑋憶中醫解釋控蛋白首選優質低蛋白來源,掌握控制總量及選擇高生物價蛋白大原則,可以選擇包括雞蛋蛋白,魚肉如鯛魚、鱈魚等,豆腐、豆漿,白肉如雞肉等,這類型蛋白質選擇除了高生物價、磷含量相對紅肉低外,對於腎臟代謝及消化機能都是相對負擔較小的選擇。 此外,若已經進入腎病範圍治療範圍則必須更嚴謹控管蛋白質總量,非透析期:依腎功能調整0.6–0.8 g/kg/day,透析病人則需增加到 1.2–1.4 g/kg/day。低鉀蔬菜包括高麗菜、白菜、花椰菜、冬瓜、黃瓜、豆芽菜、茄子、白蘿蔔、絲瓜、南瓜、苦瓜等,只要每 100g 鉀含量 < 200mg都屬於低鉀蔬菜,建議將蔬菜切片後浸泡水中 2 小時,再用水煮,有助去除鉀離子。低磷低鈉主食選擇以五穀及白米為主,現代麵食加工容易過度使用添加劑,若以麵食為主食盡量水沖後或另鍋煮麵,低鉀水果以每份 < 200mg 鉀為基準,包括蘋果、葡萄、鳳梨、梨子、百香果、蔓越莓等都是不錯選擇。 禁忌的高鉀水果包括:香蕉、奇異果、木瓜、芒果、橘子等,建議適量食用。有益腎臟的植物性食物與營養素:洋蔥屬於低鉀抗氧化、抗發炎,蒜頭有助代謝與抗菌,山藥可以滋養脾腎,蔓越莓汁可以降低泌尿道感染風險,橄欖油、亞麻仁油富含 Omega-3,抗炎,另外,限鹽不等於無味,適度用香料或天然食材味道代替鹽品來增香調味更健康,適度水分攝取,非所有腎臟疾病患者都需限水,需依照尿量與水腫狀況調整即可。 說明除了正確飲食方式外,近幾年中醫透過醫學研究證實中藥對腎臟功能強化及恢復有正面幫助!用藥部分適度透過補氣、活血藥正確辯證搭配治療可以有效強化腎絲球過濾能力,達到加強腎功能改善;針灸部分,臨床證實,足三里穴、三陰交穴、照海血、太衝穴介入治療都能加強腎臟功能,因此,從基礎理論推衍,徐瑋憶中醫無論是透過藥物還是針灸治療,可以有效強化臟腑氣血運作,藉以刺激末梢灌流來強化循環代謝能力,包括四肢周邊末梢代謝廢物的回流清除,臟腑器官如腎絲球末端的濾透力量等,都是透過正確辯證來加強腎功能提升的有效治療方式。

從洗腎王國到「綠色腎臟」!全台9萬人洗腎⋯醫:減少透析、移植是解方

從洗腎王國到「綠色腎臟」!全台9萬人洗腎⋯醫:減少透析、移植是解方#腎臟病

台灣洗腎人口居高不下,2020年全台約有250萬慢性腎臟病患者,已佔總人口的1成(10.6%),醫界預估慢性腎臟病患者數將在2027年突破300萬。醫師指出,慢性腎病患者若未妥善照護,病情惡化後恐步上洗腎後塵,但每次血液透析對環境資源的使用相當龐大,透過「綠色腎臟照護」減少透析、推動腎臟移植是解方。

染髮可能影響腎臟功能?染頭髮4大注意事項:避免直接碰觸染髮劑

染髮可能影響腎臟功能?染頭髮4大注意事項:避免直接碰觸染髮劑#腎臟病

染髮已成為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為了遮蓋白髮或是展現個人特色,染髮似乎成了不可或缺的造型選擇,然而,你是否曾思考過染髮對健康造成的影響?《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在前往美容院染髮或自行選購染髮劑時,務必注意產品成分,並且在染髮過程中務必戴上手套,盡量減少與皮膚的直接接觸,以降低過敏或刺激的風險,讓美麗與健康兼得。

運動飲料怎麼喝最好?建議「運動後●●分鐘」再喝:千萬別一次猛灌

運動飲料怎麼喝最好?建議「運動後●●分鐘」再喝:千萬別一次猛灌#腎臟病

夏天需要多補充水分,尤其運動流汗後更需要,此時運動飲料成為許多人的選擇,包括舒跑、寶礦力水得、FIN都是常見的飲品,不過在飲用上有必須注意之處。《優活健康網》整理運動飲料的相關問題與迷思,像是運動飲料可以每天喝嗎?怎麼喝最好?感冒可以喝嗎?發燒可以喝嗎?讓你喝運動飲料也可以健康喝。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2024年度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2024年度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腎臟病

臺灣面臨腎臟病高風險 提升大眾認知成關鍵防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2040年腎臟病恐將成為全球第五大死因,每年預估超過120萬人因此喪命。在臺灣,超過9萬人接受洗腎治療,推估約有250多萬人患有慢性腎臟病,每年健保支出超過500億元,居所有疾病之冠,已成國人健康與醫療體系的重要挑戰。 然而,根據國內調查顯示,國人對腎臟病的認知率仍不足10%。由於腎臟病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往往在病情惡化時才發現,錯失早期介入的時機。事實上,只要提升大眾對疾病的認知,進而從日常生活中做出調整,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風險。 腎基會深耕腎病防治工作  獲國家級肯定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以下簡稱腎基會)自成立以來,持續關注腎臟病防治的不同面向,並依據民眾需求設計多元衛教計畫。其近日公布2024年度服務成果,聚焦成人預防、兒童教育與腎友照護三大領域,持續推動腎臟病防治與全民健康促進。 腎基會秉持「走進人群,讓改變發生」的精神,深化與民眾的溝通與連結,相關作為亦獲專業肯定,包含SNQ 國家品質標章醫療週邊類公益服務組、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 SDGs4 教育品質銅級,顯示出其在醫療教育與公益實踐上的專業表現與社會價值。 延伸預防觸角 首度承接國健署計畫 腎基會透過篩檢衛教、社區健康講座與偏鄉義診,幫助民眾認識腎臟的重要性,理解可能導致腎病的危險因素,提升人們對健康的認知。2024年更首度承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代謝症候群防治專案,將預防觸角擴展至「三高加二害」的代謝症候群,串聯更多地區診所,強化早期介入與生活習慣調整。 深耕校園教育 建立腎臟保健觀念 在國小教育方面,腎基會為孩童建立正確的腎臟知識,以教育部推廣的「健康密碼85210」為核心,將飲水量、糖分攝取、運動時間等概念生活化,幫助孩子將健康意識內化為日常行動,降低成年後成為高風險族群的機會。去年更擴大線上課程名額與夏令營梯次,提供近3,000名學童腎臟健康教育課程,讓預防觀念提早紮根。 陪伴腎友同行 落實照護承諾 針對慢性腎臟病的腎友,腎基會持續提供實用且貼近生活的衛教資源,並定期舉辦實體講座,邀請醫療團隊分享最新治療觀念、飲食指導與控病技巧,幫助患者與家屬掌握照護知識,在病情控制與生活品質之間找到自己的節奏。 除照護支持外,腎基會也關注腎友的社會處境。相較其他慢性病,腎病患者長期面臨較高的隱形壓力與汙名化,腎基會因此建立全台最大腎友社群,持續陪伴逾萬名腎友前行,讓他們的處境與需求被社會看見。 一起守護腎臟健康,創造社會改變 腎基會表示,這些成果不僅來自團隊的努力,更有賴於眾多民眾的參與。無論是關注腎臟病議題、捐款支持,或是親身參與篩檢與講座活動,都是推動改變的重要力量。腎基會期盼集結更多社會力量,讓腎臟病防治不只是醫療議題,更成為全民行動。 完整服務成果於其官網呈現:https://www.tckdf.org.tw/files/down/f_20250710150714.pdf 圖/2024年度報告 圖/2024年度報告 圖/2024年度報告

還用塑膠袋裝外食?研究揭「塑膠微粒」恐傷腎引中風:教你4招少接觸

還用塑膠袋裝外食?研究揭「塑膠微粒」恐傷腎引中風:教你4招少接觸#腎臟病

隨著全球一次性塑膠製品大量使用,不論是塑膠微粒或是塑膠奈米,這些肉眼難察覺的微塑膠顆粒已廣泛存在於飲用水、空氣、食物與人體組織中,近期多項研究更揭露,這些微塑膠顆粒甚至出現在人類血液、尿液、腎臟、心臟與動脈斑塊中,恐影響人體健康。對此,研究團隊呼籲,民眾應該從日常生活開始注意,盡量減少接觸這些有害物質。

洗腎病友全身癢不停,小心尿毒症!醫揭「照光治療合併用藥」助改善

洗腎病友全身癢不停,小心尿毒症!醫揭「照光治療合併用藥」助改善#腎臟病

一名75歲長期接受洗腎治療的男性,因全身搔癢前來皮膚科門診,由於一般止癢藥效果有限,理學檢查發現其表皮多處出現線狀搔抓傷口,診斷為尿毒性搔癢,經醫師評估,建議他接受口服藥物治療,並配合每週固定進行窄波紫外線照光治療後,搔癢症狀明顯改善,皮膚傷口也逐漸癒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