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需要多補充水分,尤其運動流汗後更需要,此時運動飲料成為許多人的選擇,包括舒跑、寶礦力水得、FIN都是常見的飲品,不過在飲用上有必須注意之處。《優活健康網》整理運動飲料的相關問題與迷思,像是運動飲料可以每天喝嗎?怎麼喝最好?感冒可以喝嗎?發燒可以喝嗎?讓你喝運動飲料也可以健康喝。
夏天需要多補充水分,尤其運動流汗後更需要,此時運動飲料成為許多人的選擇,包括舒跑、寶礦力水得、FIN都是常見的飲品,不過在飲用上有必須注意之處。《優活健康網》整理運動飲料的相關問題與迷思,像是運動飲料可以每天喝嗎?怎麼喝最好?感冒可以喝嗎?發燒可以喝嗎?讓你喝運動飲料也可以健康喝。
臺灣面臨腎臟病高風險 提升大眾認知成關鍵防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2040年腎臟病恐將成為全球第五大死因,每年預估超過120萬人因此喪命。在臺灣,超過9萬人接受洗腎治療,推估約有250多萬人患有慢性腎臟病,每年健保支出超過500億元,居所有疾病之冠,已成國人健康與醫療體系的重要挑戰。 然而,根據國內調查顯示,國人對腎臟病的認知率仍不足10%。由於腎臟病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往往在病情惡化時才發現,錯失早期介入的時機。事實上,只要提升大眾對疾病的認知,進而從日常生活中做出調整,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風險。 腎基會深耕腎病防治工作 獲國家級肯定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以下簡稱腎基會)自成立以來,持續關注腎臟病防治的不同面向,並依據民眾需求設計多元衛教計畫。其近日公布2024年度服務成果,聚焦成人預防、兒童教育與腎友照護三大領域,持續推動腎臟病防治與全民健康促進。 腎基會秉持「走進人群,讓改變發生」的精神,深化與民眾的溝通與連結,相關作為亦獲專業肯定,包含SNQ 國家品質標章醫療週邊類公益服務組、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 SDGs4 教育品質銅級,顯示出其在醫療教育與公益實踐上的專業表現與社會價值。 延伸預防觸角 首度承接國健署計畫 腎基會透過篩檢衛教、社區健康講座與偏鄉義診,幫助民眾認識腎臟的重要性,理解可能導致腎病的危險因素,提升人們對健康的認知。2024年更首度承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代謝症候群防治專案,將預防觸角擴展至「三高加二害」的代謝症候群,串聯更多地區診所,強化早期介入與生活習慣調整。 深耕校園教育 建立腎臟保健觀念 在國小教育方面,腎基會為孩童建立正確的腎臟知識,以教育部推廣的「健康密碼85210」為核心,將飲水量、糖分攝取、運動時間等概念生活化,幫助孩子將健康意識內化為日常行動,降低成年後成為高風險族群的機會。去年更擴大線上課程名額與夏令營梯次,提供近3,000名學童腎臟健康教育課程,讓預防觀念提早紮根。 陪伴腎友同行 落實照護承諾 針對慢性腎臟病的腎友,腎基會持續提供實用且貼近生活的衛教資源,並定期舉辦實體講座,邀請醫療團隊分享最新治療觀念、飲食指導與控病技巧,幫助患者與家屬掌握照護知識,在病情控制與生活品質之間找到自己的節奏。 除照護支持外,腎基會也關注腎友的社會處境。相較其他慢性病,腎病患者長期面臨較高的隱形壓力與汙名化,腎基會因此建立全台最大腎友社群,持續陪伴逾萬名腎友前行,讓他們的處境與需求被社會看見。 一起守護腎臟健康,創造社會改變 腎基會表示,這些成果不僅來自團隊的努力,更有賴於眾多民眾的參與。無論是關注腎臟病議題、捐款支持,或是親身參與篩檢與講座活動,都是推動改變的重要力量。腎基會期盼集結更多社會力量,讓腎臟病防治不只是醫療議題,更成為全民行動。 完整服務成果於其官網呈現:https://www.tckdf.org.tw/files/down/f_20250710150714.pdf 圖/2024年度報告 圖/2024年度報告 圖/2024年度報告
隨著全球一次性塑膠製品大量使用,不論是塑膠微粒或是塑膠奈米,這些肉眼難察覺的微塑膠顆粒已廣泛存在於飲用水、空氣、食物與人體組織中,近期多項研究更揭露,這些微塑膠顆粒甚至出現在人類血液、尿液、腎臟、心臟與動脈斑塊中,恐影響人體健康。對此,研究團隊呼籲,民眾應該從日常生活開始注意,盡量減少接觸這些有害物質。
一名75歲長期接受洗腎治療的男性,因全身搔癢前來皮膚科門診,由於一般止癢藥效果有限,理學檢查發現其表皮多處出現線狀搔抓傷口,診斷為尿毒性搔癢,經醫師評估,建議他接受口服藥物治療,並配合每週固定進行窄波紫外線照光治療後,搔癢症狀明顯改善,皮膚傷口也逐漸癒合。
BMI與腎臟病有關?研究顯示,身體質量指數越高,罹患末期慢性腎臟病的風險也越高,可能與肥胖引起的高血壓與代謝異常有關。中醫師指出,改善體態時切勿過度節食,每日熱量攝取不宜低於1200大卡,並應在專業醫師與營養師指導下進行,才能兼顧體態管理、腎臟保護與整體健康。
台灣目前洗腎總人口數將近10萬人,其中多數病患選擇在醫院接受血液透析。但林口長庚醫院近日公布一項高齡新發洗腎患者研究結果顯示,與血液透析相比,採用居家腹膜透析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並有效減少住院次數與死亡率。醫師指出,研究成果打破「腹膜透析只能年輕人做」的迷思,衛福部健保署更投入4.3億元專款,鼓勵民眾使用居家腹膜透析。
「透析可說是腎臟病患者的第二人生。」台北長庚醫院透析室主任張智翔醫師說,當洗腎已是必然選項,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透析治療是腎友需要認真和醫師、家人討論的地方。台灣推動居家腹膜透析行之有年,近年在科技發展與醫病共享決策的推進下,許多患者在家就能穩定接受治療、減少感染風險,提升生活品質。第二屆「亞太腹膜透析大使國際研討會」,邀請日本、韓國、澳洲、澳門、新加坡等多國專家與會並達成治療共識──讓腹膜透析患者,找到合適的治療劑量及生活模式,使治療與生活品質能夠達到平衡。 自動腹膜透析 讓患者重拾生活主導權 隨著腹膜透析技術與數位化應用日漸成熟,台灣在亞太地區的居家透析發展上已站上先鋒。張智翔醫師分享,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在病人存活期上沒有直接影響,不過根據我國健保資料庫分析的研究顯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腹膜透析治療相較於血液透析,較不影響血壓及心律,新發生心臟衰竭及心肌梗塞的機會也相對較低,也較不容易引發心房顫動。」。 此外,相較傳統血液透析需頻繁至院、耗時且易受感染,腹膜透析讓患者可在家中自行治療。張智翔醫師進一步提到「自動腹膜透析(APD)」的優勢,自動腹膜透析更增加了生活上的彈性,能利用夜間睡眠時間完成透析,白天則與正常人一樣生活即可。」 「病人共同決策」落實醫病溝通 減少焦慮、提升信心 治療選擇從來不是單選題。張智翔醫師強調,林口長庚已落實「病人共同決策(SDM)」多年,透過衛教影片、模擬教具與一對一衛教,讓病人與家屬能充分理解不同治療方式的差異、風險與生活影響。當知識與資訊不再是障礙,焦慮就會降低,病人也更有信心去選擇對自己最合適的方式。根據統計,在進行SDM後,不僅降低52%的病人焦慮,且有高達55.49%的患者選擇「腹膜透析」進行治療,顯示清楚、充足的溝通能真正讓病人做出安心的選擇。 遠距監控+AI應用 智慧醫療照護再升級 現今許多腹膜透析治療已導入「ShareSource遠距監控系統」,將治療數據自動上傳至醫院,醫療團隊可即時掌握異常狀況,主動聯繫患者。張智翔醫師說明,「遠距監控系統讓溝通更順利,醫護團隊不用在電話中猜想機器發生什麼問題,機器故障碼會自動傳遞到醫院。就算夜間透析時有狀況,醫療團隊也能發現,並主動打電話關心病人。」 台灣在導入遠端監控系統方面領先亞洲,利用率為亞太第一,而林口長庚亦是全台最多使用遠距監控的透析中心,未來也將透過大數據與AI應用,朝向智慧化腎臟病照護邁進。「環境永續」也是積極實踐的目標,相較血液透析需耗用約120公升純水、用電量高,腹膜透析平均每次僅使用10公升水,碳足跡為其1/3至1/5,實為低碳選擇,希望在確保病人安全的前提下,也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自動腹膜透析操作簡便 素人也可上手 許多洗腎患者擔心在居家不會操作透析儀器,對此,張智翔醫師回憶一名個案,高齡82歲的阿嬤,經過詳細的醫病共享決策,最後選擇居家自動腹膜透析治療,經過教材模擬及影片介紹,兒子也很快就學會自動腹膜透析,並且林口長庚備有外語教材,連家中的印尼籍看護也學會操作。阿嬤和兒子都很開心選擇的是腹膜透析,減少奔波醫院,對家人的負擔也減輕不少。 對於剛確診、面臨治療選擇的病人,張醫師給出鼓勵,「有國中生也學會幫媽媽使用腹膜透析,也有70幾歲的病人自己做,依照過往的經驗,大家都學得會。」在醫療科技、政策與人性關懷交會下,腹膜透析正為台灣洗腎患者打開嶄新的生活可能。 圖/台北長庚醫院透析室主任 張智翔醫師
數位健康轉型:為腎友提供全方位照護支持 腎臟病作為全球重要的慢性疾病之一,患者的日常健康管理與醫療資源可及性至關重要。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與數位健康平台的發展,台灣數位醫療整合發展協會副理事長 吳孟修先生, 表示 數據導向的個人化健康管理模式逐步成為趨勢。台灣數位醫療整合發展協會副理事長 吳孟修先生, 表示「逆轉腎平台」正式上線(https://app.goyoji.com/),即是針對腎友需求所打造的智能健康管理方案,結合醫學知識、診療資源搜尋、即時醫病互動與專業照護產品推薦,提供一站式的慢病管理服務,提升腎病患者的生活品質與醫療可及性。 提升腎病健康管理:四大核心功能 1. 科學化健康知識普及 腎臟病需要長期規律管理,患者需掌握正確的醫學知識,以確保日常照護與治療決策的準確性。「逆轉腎平台」透過專業醫療團隊審核,提供最新的腎臟病醫療資訊,涵蓋: 飲食與營養管理:限制鈉、鉀、磷攝取的原則,提升營養均衡度。 藥物與透析須知:降低藥物交互作用風險,提升治療依從性。 新興治療技術:如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的最新進展、腎臟移植趨勢等。 平台內容以科學實證為基礎,確保資訊正確且易於理解,協助患者做出更明智的健康決策。 2. 智能診療資源搜尋 對於腎友而言,尋找合適的診療機構至關重要,尤其透析患者須定期治療,醫療可及性直接影響健康穩定度。「逆轉腎平台」內建智能診所搜尋系統,患者可依據: 透析器材類型 醫師專長 診所地點(居住地或出差、旅行地區) 快速篩選符合需求的醫療機構,並即時獲取診所營業時間、透析設備類型與醫師背景資訊,提高就醫便利性。平台更提供外地透析診所資訊,確保患者在旅行或工作時,仍能獲得穩定的醫療服務。 3. 即時醫病互動與個人化健康提醒 醫療照護不應僅限於診間內的短暫交流,逆轉腎平台提供即時線上診所關懷系統,患者可透過平台與醫療團隊進行遠距溝通,包括: 透析期間的不適症狀反應 日常照護建議 藥物與飲食調整 此外,平台內建個人化健康提醒系統,協助患者規律管理治療計畫,如: 透析時間提醒 回診通知 藥物服用提醒 透過數位科技優化腎病管理,減少病患因資訊不足而影響治療依從性的風險,進一步提升整體療效與生活品質。 4. 醫師推薦的專業照護產品 透析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質受到諸多影響,為了提供更完整的健康管理方案,「逆轉腎平台」精選經醫師與診所認證的優質照護產品,確保其安全性與有效性。其中,「脈安暖」熱敷照護醫材專為腎友設計,適用於洗腎瘻管護理,其作用包括: 維持瘻管彈性,確保透析順利進行。 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預防瘻管血栓形成,降低併發症風險。 這類專業照護產品,搭配正確的透析管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態。 打造數位健康管理新標準 「逆轉腎平台不僅是一個資訊平台,更是一個結合醫療資源、智慧健康管理與即時互動的全方位照護系統。」平台負責人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利用數位科技,讓腎友能夠輕鬆管理健康,減少慢性病帶來的生活限制,最終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