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

滴雞精真的能補身體?可以天天喝嗎?專家揭「這關鍵」喝才有效果

滴雞精真的能補身體?可以天天喝嗎?專家揭「這關鍵」喝才有效果#腎臟病

滴雞精常是送長輩滋補養身的好選擇,但是否真的有如此功效?營養師張珮蓁提醒,滴雞精的成分主要為小分子蛋白質,身體相對好吸收,但蛋白質含量相對很少;虛弱者想要真正補充體力,仍必須直接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她也不建議慢性腎臟病、高血壓、痛風急性期及楓糖尿病等4類患者飲用,小心加重身體負擔。

老翁輕忽「無痛血尿」險釀腎病變!醫用「1招」除結石:還能順除腫瘤

老翁輕忽「無痛血尿」險釀腎病變!醫用「1招」除結石:還能順除腫瘤#腎臟病

一名80歲阿伯有高血壓、高血脂及結石病史,因13年前曾中風及6年前裝過心臟支架,定期服用抗凝血劑,半年前開始出現無痛性肉眼可見血尿,經檢查發現右側腎盂有1顆「2.5公分結石」,且右側腎盂輸尿管交接處黏膜呈現增厚狀態,疑似有病變,後續接受軟式輸尿管鏡處置,術後結石清除乾淨,再無血尿的狀況。

喝雞湯會胖嗎?營養師建議用「這種雞」煮湯減油:比一般雞湯更好

喝雞湯會胖嗎?營養師建議用「這種雞」煮湯減油:比一般雞湯更好#腎臟病

天氣忽冷忽熱容易生病,喝碗雞湯增加免疫力!雞肉富含蛋白質和脂肪,雞湯對於風寒、體虛、易鼻塞者是很好的補身湯品,市面上無論是雞胸、雞腿、雞翅都容易購買並方便處理;雖然雞湯營養多,但營養師提醒,有腎臟疾病、膽囊疾病及高血脂症等3類人,喝雞湯時最好淺嚐輒止,以免病情更加嚴重。

有食譜》低蛋白飲食怎麼吃?必學「雞蛋燒豆腐」4步驟:2種豆類必選

有食譜》低蛋白飲食怎麼吃?必學「雞蛋燒豆腐」4步驟:2種豆類必選#腎臟病

腎臟發生病變時,無法將蛋白質代謝後所產生的含氮廢物排出,以致於含氮廢物堆積在血中,引起中毒的現象。因此,慢性腎衰竭患者應攝取適量的的蛋白質,才能維持身體所需。腎臟病衛教師吳苡璉《腎臟病低蛋白‧低鹽飲食全書》一書中,分享低蛋白飲食相關知識、食譜製作,幫助腎友餐餐吃出健康活力。以下為原書摘文:

從有病治病到精準健康新趨勢!未來醫療實驗室2.0合力打造全人照護生態系

從有病治病到精準健康新趨勢!未來醫療實驗室2.0合力打造全人照護生態系#腎臟病

為加速台灣醫療技術落地,進而提升智慧健康產業的跨域創新,臺灣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以下簡稱臺灣AZ)今年再度與工研院攜手,打造「未來醫療實驗室2.0」,進一步整合不同新興科技在臨床照護及永續腎臟醫學上的應用,打造更完整的全人精準健康生態系。此次新的兩區展間包含第一區Green Kidney iSPACE與台灣腎臟醫學會合作,以病人旅程出發,從衛教宣導,早篩管理到後期介入治療,建立永續急慢性腎臟病照護的創新生態圈;第二區Digital Insight Hub則是以精準大數據以及科技工具切入,介紹相關輔助醫病關係及醫療發展之作為。 臺灣AZ今年也與工研院生醫所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以推動智慧醫療跨域創新生態系為目標進行交流合作,協助國內新創公司布局全球,擴大和展示病人支持的創新,來應對醫藥保健挑戰。臺灣AZ總裁簡劭庭表示,「臺灣AZ非常榮幸能與工研院生醫所再次合作! 我們深信透過協力,更能加速台灣展現醫療創新領域中深厚實力與潛力;臺灣AZ期許未來能夠扮演策略夥伴要角,並藉由A. Catalyst Network國際生醫創新鏈結網絡,幫助台灣好的技術對接國際市場,看到更多創新解決方案造福第一線的臨床病患、共創革新巔峰。」 工研院執行副總暨副院長張培仁表示,民眾對健康的追求已不再是傳統「有病治病」的思維,不僅向前延伸到預防醫學,對於後端的治療也要求更精準,進而帶動生醫產業朝向「精準健康(Precision Health)」領域進行全面布局。此次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TIBIC生醫產業跨域整合實驗場域」(Taiwan Integrated Biomedical Industrial Center)支持下,與醫院臨床端多次交流分享後,結合雄厚生醫研發量能,攜手臺灣AZ,以完整涵蓋疾病旅程五階段,結合產官研醫盼能建構完整的照護生態系。 鎖定逾200萬腎臟病病人及高風險族群 據統計,台灣腎臟病有近約170萬至200萬人口,腎病相關醫療費用更是每年健保花費支出排行第一名。其中約有近九萬人落於洗腎階段,雖然近兩年來透析發生數已出現下降趨勢,但在醫療進步,平均壽命延長下,高齡化衍伸的自然器官衰退仍將成為國人腎臟健康的巨大挑戰。因此今年「未來醫療實驗室2.0」兩區展間中,特別規劃一區與台灣腎臟醫學會合作,共同邀請將近20家產業與臨床各界夥伴加入,以慢性腎臟病的五階段旅程出發,從預防到治療完整建構腎臟永續照護的生態圈。 此展間由第一個健康階段出發,呈現腎臟病防治基金會榮獲國家SNQ公益服務認證的「腎力學堂」專案投入衛教宣導,並創意結合線上遊戲學習平台PaGamO 共同建立正確腎臟病防治觀念;第二階段鎖定高風險民眾,如三高、糖尿病、肥胖、長期服用止痛藥等,透過「腎事太平攻略」衛教網站倡導罹病風險、呼籲及早行動。第三階段結合醫材業者與醫院,透過早篩找出早期慢性腎臟病與糖尿病腎病變病人,及早強化病人慢病管理及藥物控制,延緩腎功能惡化。第四階段則與學會、醫院團隊,透過飲食及大數據AI解決方案,控制腎功能,改善病患的生活型態。第五階段對於末期腎臟病病人,與醫材業者、醫療機構共同提供考量環境永續的透析所需器材、或相關數位監控與改善方案。期待透過此平台拋磚引玉,傳遞減少腎臟病造成的醫療及環境負擔之綠色腎臟(Green Kidney) 理念,鼓舞更多解決方案交流並落地實踐。 以病患為中心,從臨床需求激發最佳解決方案 近年來,隨著醫療大數據的快速累積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新興科技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理解個案的健康狀況和需求。通過記錄和分析醫療記錄、症狀和檢測結果,來掌握更全面準確的病人狀態,不僅打造精準化的衛教建議及醫療方案外,也讓討論過程視覺化,優化醫病討論流程。 第二區展間Digital Insight Hub便以大數據結合科技做為主題,分別從病歷資料、語音紀錄及臨床數據紀錄等三種面向出發,展示臺灣AZ協力引薦至醫院的數位工具。其中包括:落地於萬芳醫院的Medigator SDM系統(免疫用藥領航員)系統,利用大數據評估個別病人狀況,以促進醫病共同決策。也有與林口長庚醫院合作,透過AI語音辨識系統提供末期腎臟病人居家照護指引;或是利用國際合作網絡TriNetX(全球電子病歷系統),從臨床數據進行分散式分析協作,建立國際臨床端反饋合作模式。通過這些數據臨床應用實例,希冀激發更多合作想像,加速相關醫療技術落地,進而支持提升智慧健康產業的跨域創新。

冬天頻尿是正常現象嗎?醫揭頻尿4大原因:小心「這裡」健康出問題

冬天頻尿是正常現象嗎?醫揭頻尿4大原因:小心「這裡」健康出問題#腎臟病

輕忽頻尿、夜尿,檢查竟釀腎病末期!55歲李女士本身有高血壓,合併頻尿、夜尿情形,但她沒有太在意,直到近日出現水腫問題才就醫,檢查發現腎功能狀態不佳,已是慢性腎臟疾病第4期,讓她非常驚訝,自己平日排尿量很多,怎麼還會有腎臟疾病?醫師指出,頻尿、夜尿徵兆,其實代表腎功能已經受損。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