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

清冠一號怎麼吃才對?對新變異株有效嗎?研發單位親解10大關鍵QA

清冠一號怎麼吃才對?對新變異株有效嗎?研發單位親解10大關鍵QA#中藥

COVID-19大流行期間,不少人一到中醫門診就指定「我要1號」,但你知道「清冠一號」真正適合的對象?該如何服用?需要吃幾天,才算有效療程?跟一般慢性病用藥可以合併使用嗎?喝了拉肚子怎麼辦?《優活健康網》整理了研發出「清冠一號」的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發布在官網上的常見問題說明,協助民眾對此藥品的能有正確的認知。

胖大海潤喉,常用竟致腹瀉!藥師揭中藥誤用3大後遺症

胖大海潤喉,常用竟致腹瀉!藥師揭中藥誤用3大後遺症#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中藥養生觀念不僅限於老一輩,一些30歲以上的中年人也開始以中藥調理身體,但若一時不查陷入了「中藥無副作用、長期吃保養沒關係」迷思,誤解中藥療效不會傷身,恐弄巧成拙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黃品臻指出,中醫在治病時,講究辨證論治,在使用中藥時要結合「個人體質」考量,否則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黃品臻也提出濫用中藥,可能會面臨的3大問題:1. 耽誤病情,甚至難治癒:疾病的證型指的是體質有分寒熱虛實,若一味地使用某種中藥,可能達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反而造成病程延長,病情遷延難癒。例如:許多人會為了治療感冒而泡金銀花茶、板藍根茶,這兩者藥性寒涼,屬於清熱解毒藥,對於感染引起的黃痰、咽喉腫痛等熱性症狀有不錯的效果,但若本身已有寒性症狀如流清涕、容易怕冷等,則較不適合單飲金銀花茶、板藍根茶,否則容易損傷胃氣、造成病情加重。2. 產生不良反應而不自知:不少人追求中醫藥抗衰老、延年益壽,認為中藥補益藥可常補、多補,忽略「過猶不及」的隱憂,舉以下3例:人參以大補元氣著稱,但若長期服用,可能引起腹脹、失眠或血壓增高等。枸杞有明目、補養肝腎之效,常入菜於泡茶、煮粥、煲湯,也可以直接嚼著吃;但枸杞性溫,平常容易口乾、口渴、大便乾、常出現口瘡的人切忌大量食用。教師、銷售員等職業用嗓者,會使用胖大海泡水來潤肺開音,胖大海藥性寒涼,也有潤腸通便的作用,若本身大便較稀、體質虛冷者,長期使用也可能損傷脾胃之氣而造成食欲下降,加重腹脹、腹瀉。3. 忽略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藥物在配伍之後,產生結果可能是有益的,減低毒副作用、增強療效;反之也可能是有害的,產生毒副作用、降低療效。若未先審視病患正在使用中的藥物便濫用中藥,恐引起非預期的藥物交互作用而對身體造成危害。黃品臻提醒,中藥是藥,藥物能治病,也能「致病」;民眾在使用時需注意體質是否合適,瞭解中藥誤用、濫用的危害性,避免盲目地自我藥療。若有中藥的使用疑問,務必諮詢中醫師、藥師,有效減少中藥濫用的問題。

西醫遇上中藥 是羅密歐遇見祝英台?

西醫遇上中藥 是羅密歐遇見祝英台?#中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對慢性病患而言,除了遵循醫囑,按時服藥之外,最重要就是注意用藥安全,像秋冬進補,民眾常吃藥膳,當西藥遇到中藥是否會產生影響,食藥署邀請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教授侯鈺琪為民眾說明。中藥也有與葡萄柚類似基原的藥材 避免與西藥併用「坊間存在一種說法,認為中藥和西藥不同,即使都吃也不妨礙,這是偏差的觀念。」侯鈺琪教授指出,從身體的角度,中、西藥與食品並無差別,全是外來物(Xenobiotics)。她以烹調手法為例,同樣的食材,分別用西餐與中餐手法烹調,吃進肚子後,身體不會分辨這是西餐或中餐,因此,啟動的消化吸收機制是相同的。食藥署提醒,服用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或慢性肝炎等慢性病用藥時,若同時食用中藥或不適合之食品,可能使藥效打折或加重,影響到用藥安全。像吃藥時應搭配溫開水,避免與葡萄柚汁共服,主要是因為葡萄柚汁含有影響肝臟代謝和藥物運送蛋白的成分,使血中藥物濃度過高,引起藥物不良反應。侯鈺琪提醒民眾,中藥裡也有與葡萄柚類似基原的藥材,如枳實、枳殼與化橘紅,當藥方中有此類藥材,就應避免與西藥併用。享受美食 注意內容、用量與頻率冬季民眾喜歡各種藥膳補品,侯鈺琪建議食用前,要注意「內容」、「用量」與「頻率」。以當歸鴨而言,其中的當歸、川芎都是活血類的中藥材,當它們與抗凝血藥(Warfarin)併用時,就有可能增加病人出血的風險。因此,「鴨肉可以淺嘗,湯建議不要喝,享受香氣即可,才可避免副作用的風險。」此外,食用頻率也是關鍵,再好的東西也不要常吃或過量。食藥署叮囑,若對服用的中藥或食材有疑慮,可在領藥時諮詢藥師,評估是否適合一併使用,才能確保用藥療效與安全。

寒流來襲冷吱吱 3道中藥禦寒茶暖身

寒流來襲冷吱吱 3道中藥禦寒茶暖身#中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人都覺得最近好冷,不但手腳容易冰冷,而且還四肢僵硬。超群中醫體系新富錦中醫診所林立昌中醫師表示,手腳冰冷多屬「虛寒體質」,在最冷的三九寒天,很適合作三九貼來溫通經絡,驅除體內潛藏的寒邪,從根本面改善虛寒體質。此外林立昌中醫師推薦一道暖身補氣茶,有溫中散寒、補氣活血功效,可改善手腳冰冷、身體僵硬等症狀,熱熱喝,身體很快就暖呼呼。暖身補氣茶 改善身體僵硬【成份】黨參3錢、黃耆3錢、丹參2錢、乾薑2錢、白朮2錢、當歸1 錢、紅棗2錢、炙甘草 2錢。【作法】藥材洗淨後加水1500cc水,水滾後轉文火煮15分鐘即可飲用。【功效】溫中散寒,補氣活血。【適用對象】畏寒,手腳冰冷,容易感冒,疲倦乏力,語音低微,面色蒼白,腹瀉,心跳慢,吃冷食胃不適,身體僵硬等肺胃虛寒體質的人。【不宜對象】火氣大,怕熱,口渴,便秘,牙齦腫痛,心跳快等燥熱體質,感冒咳嗽,高血壓患者,應避免飲用。 此外,針對冬季手腳容易冰冷,超群中醫體系大宏中醫診所劉哲孝醫師則提供一帖桂枝龍眼茶,有助改善手腳冰冷。桂枝龍眼茶 改善手腳冰冷【成分】桂枝2錢、炒白芍2錢、乾薑3錢、桂圓3錢、紅棗2錢。【作法】中藥材洗淨後加水1000CC,水滾後轉文火煮15分鐘即可飲用。【適用對象】虛寒體質,手腳冰冷,喜喝熱飲。【不宜對象】實熱體質,較為怕熱,且面色紅潤,喜喝冷飲,容易便秘等。這帖桂枝龍眼茶屬溫補方,桂枝擴張血管、促進發汗,炒白芍養血柔肝,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脈,龍眼肉、紅棗養血安神,整帖養血補血,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改善手腳冰冷。 寒流來襲,心血管病患發病率比平常高出很多。超群中醫體系新富錦中醫診所黃茵婕中醫師表示,天氣寒冷時,民眾習慣吃入一些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來禦寒,更增加了心血管的負擔,她提供一帖丹參清血茶,適合三高族保健飲用,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 丹參清血茶 三高族保心安【成份】丹參3錢、杜仲3錢、何首烏3錢、枸杞子3錢、炙甘草2錢。【作法】藥材洗淨後加水1500cc水,水滾後轉文火煮15分鐘即可飲用。【功效】活血補血,補腰腎、強筋骨,降血壓、降血脂。【適用對象】體虛、三高族。 丹參有「一味丹參功同四物」的說法,可以擴張血管、改善心肌缺血。降血壓、降血脂、對抗血栓形成,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都有不錯的功效。杜仲、何首烏都有補腰腎、強筋骨的功效,且杜仲能降血壓、何首烏能降血脂,枸杞補肝腎明目。因此「丹參清血茶」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適合「三高族」保健飲用。 多數心血管疾病的元兇是肥胖!要預防或改善心血管疾病,根本之道就是體重控制,所以在天冷的冬季,控制體重也不能鬆懈,忌大吃大喝,三高族勿盲目冬令進補,把握三低一高(低油、低脂、低鹽、高纖)的飲食原則,另外,適當飲用丹參清血茶,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雙黃連口服液可防疫?藥師:只能退火

雙黃連口服液可防疫?藥師:只能退火#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近日中國網路瘋傳,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當地民眾搶購一空,國內民眾詢問度也提高,藥師指出,雙黃連製劑中無黃連成分,主要作用也並非提升免疫力,民眾在未經診治前不應濫用。製劑無黃連成分 胃寒氣虛者不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蔡岳霖指出,雙黃連是由金銀花、黃芩、連翹三味中藥所組成,其中金銀花又有雙花的稱謂,故取頭三字,名雙黃連。三味藥品各有所長,金銀花用於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黃芩用於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連翹用於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疏散風熱,搭配一起主治感冒,發熱,咳嗽痰黃,咽痛之風熱型感冒。蔡岳霖藥師提醒,雙黃連製劑中無黃連成分,主要作用也並非提升免疫力,雖然都有清熱退火效果,但仍是藥品,對喝冷易胃痛(胃寒者)及氣虛怕冷、風寒型感冒的病人(畏寒、發熱無汗、流清鼻涕等)都不宜,民眾在未經診治前需留意不應濫用。雙黃連口服液 未核准進口由於雙黃連口服液並非食藥署核可之進口品項,因此蔡岳霖藥師呼籲,勿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慢性病患者如要使用任何保健食品或食用含藥性之茶飲,也需注意勿濫用宣稱特定療效之產品,應循正常管道就醫,並讓醫師依體質調配,以免最後強身不成,反增加身體負擔,還可能導致疾病控制不佳,不可不慎。

國醫中藥茶飲 增強抵抗力防武漢肺炎

國醫中藥茶飲 增強抵抗力防武漢肺炎#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疾管署於21日宣布確定台灣出現首例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案例。疾管署宣導防疫措施:勤洗手、戴口罩、不要出入人群密集的地方、不要接觸野生動物!天益中醫黃育富老國醫表示,武漢肺炎目前看起來傳染力雖強但致死率遠低SARS,中醫對於武漢肺炎之類的冬春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防治方法,呼籲民眾無需過度緊張。黃育富老國醫說明,呼吸道傳染疾病屬於中醫疫病的範疇,在治療方面,是回到幾千年來中醫<辨證論治>的根本,把病因分為外感六邪(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邪),與內生五邪 (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熱等五種病理變化),採以八綱辯證論治,“八綱,指陰、陽、 表、里、寒、熱、虛、實八類證候”,由表里辨病位的淺深,寒熱辨病症的性質,虛實辨邪正的盛衰,陰陽則是統攝其他六綱的綱領。呼吸道傳染疾病主要分為濕熱與寒濕疫毒兩種證型黃育富老國醫表示,根據他40年臨床經驗的觀察,冬春呼吸道傳染疾病(包括武漢肺炎、流感在內),屬於中醫疫病範疇,病因為感受時行疫戾之氣,主要分為濕熱與寒濕疫毒兩種證型。通常西藥對寒濕證型的療效有限。這主要是因為以中醫角度來看抗生素多屬於寒涼性質,對寒濕型瘟疫無助益,所以寒濕證型應慎用抗生素。〔濕熱型〕:主要有發高燒,口乾口渴,痰黃,脈浮數、舌紅苔黃膩的症狀,方藥以麻杏石甘湯加消風散加減,以達到清熱除濕功效。倘若高燒不退,可加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寒濕型〕:主要有惡寒發熱,痰清,流清涕,脈浮緊、舌體偏胖大有齒痕,厚膩苔的症狀,方藥以小青龍湯加消風散加減,以達驅寒祛濕的功效。黃育富老國醫表示,流傳幾千年的中醫聖典《黃帝內經》中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指各種邪氣傷害人體的前提是身體「正氣不足」,邪氣才「乘虛而入」,雖然武漢肺炎是新型病毒,但只要身體的免疫力夠強,就能抵禦各種病毒細菌的入侵。在遵循必要的防疫措施外,要呵護好正氣,保證充足的睡眠,增強免疫力,在大寒的節氣裡做好保暖避免受寒,自然可以抵禦各種病邪的入侵。防疫中藥茶飲《黃帝內經》說:「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意指冬天感受寒邪,寒邪伏藏於體內,日久化熱,待春天就會形成溫熱病。冬春是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流行的季節,武漢肺炎、流感猖獗,面對春季時行疫毒肆虐,天益中醫診所許豪庭中醫師提供一帖中藥茶飲,有清熱解毒,扶正祛邪功效,在防疫期間,適當飲用可增強身體抵抗力,預防病邪的侵襲。〔材料〕:金銀花(八錢)、 連翹(八錢)、 蘆根(八錢)、竹葉(4錢) 、薄荷(4錢)、荊芥(4錢) 、桔梗(4錢)、藿香(4錢)、生甘草(4錢) 。〔用法〕:將以上中藥材泡水30分鐘,以中火煮開15分鐘,熬水三次共800CC,每日飲用1次,1次200CC(小朋友飲用量可酌減)。這貼中藥茶飲可供4人1日飲用,如果未飲用完,剩餘的放涼後放入冰箱儲藏,要喝時再加熱即可。許豪庭中醫師說明,這帖中藥茶飲有清熱解毒、疏風解表、芳化濕濁的功效,民眾適當飲用可以清熱解毒、增強抵抗力,預防風濕寒熱諸邪的侵襲,減少感染疫病的機率。不過因為民眾個人體質不同,建議有需要應找中醫師把脈諮詢。許豪庭醫師另外介紹中醫提升身體抵抗力的簡易方法,平時用艾灸湧泉穴(足心),神闕穴、關元穴、氣海穴 (肚臍周圍),足三裏(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等穴位,可以溫陽散寒除濕、調理脾胃,同樣提高抵抗力,減少感染疫病的機率。不過,許豪庭醫師提醒,疫情期間,如果民眾已經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配戴口罩立即到就近醫療院所看診,以免延誤診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