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這種病」症狀似感冒,變化兇又難治!醫籲小心6徵兆

「這種病」症狀似感冒,變化兇又難治!醫籲小心6徵兆#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採訪報導)一名年約50歲的患者,10年前因皮膚紅疹與腫塊就醫,檢查發現是「淋巴瘤樣丘疹」,歷經6年左右的化學治療卻無好轉,後續甚至惡化為「T細胞淋巴瘤」,多次接受化療、放療亦無明顯改善。惡性淋巴瘤每年新診斷病例超過3,000人,為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9名。初期並無明顯特殊的症狀,後期是因為引起免疫反應而出現症狀,早期常見「燒、腫、癢、汗、咳、瘦」6大症狀,若出現其中一個症狀,表示疾病侵襲性較高、變化快,需要盡速就醫。延伸閱讀不只新冠!發燒又咳嗽⋯出現6症狀還可能是「這疾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發生率佔9成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李啟誠表示,淋巴癌可分為「何杰金氏病」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東方人多以後者較常見,比例約佔92%;「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可再細分為「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及「NK細胞淋巴瘤」,其中佔比較小的T細胞與NK細胞的發生率約佔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之10~15%,也是目前最缺乏較新穎且有效治療的一種淋巴瘤。而「CD30陽性T細胞淋巴瘤」的治療,多以化學治療為主,容易伴隨噁心、嘔吐、掉髮或疲倦等副作用發生,讓患者在治療歷程上相當辛苦外,也有治療無效的可能性。此外,許多患者期盼透過骨髓幹細胞移植的方式來根除疾病,但移植過程的艱辛及移植失敗的可能性,再加上治療費用的經濟支出,雙重壓力都考驗著病友與照護者的信心。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黃泰中說,前述個案即是「CD30陽性T細胞淋巴瘤」,在一線治療中強忍副作用接受化療與放射線治療,卻無明顯改善,而有效的標靶治療龐大的經濟負擔讓他一度放棄。所幸,後來替他申請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治療,療程後檢查不出癌細胞,目前穩定追蹤已達3年餘。黃泰中解釋,根據最新的臨床數據,「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在「CD30陽性T細胞淋巴瘤」患者的第一線治療上,可以降低5成疾病惡化的風險,7成以上患者可以延長存活超過5年的時間,甚至在現有治療成效較差的皮膚T細胞淋巴瘤,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也可顯著延長無疾病存活期超過1年,且目前已獲得第一線的健保擴大給付,可減輕癌友家庭的經濟負擔。黃泰中進一步表示,所謂「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即是結合「單株抗體」與「細胞毒性藥物」,過去在標靶治療上,往往單獨使用單株抗體或是細胞毒性藥物,如今醫療科技的進步,讓兩者產生綜效、提升抗癌成果。以淋巴癌為例,「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可透過辨認癌細胞上的「CD30表面抗原」有效殺死癌細胞,也提升患者治療時的生活品質,甚至提供患者治癒的可能性,為生活帶來全新希望。淋巴癌小心6大警訊:燒腫癢汗咳瘦民眾在面對淋巴癌上該如何提高警覺?李啟誠提醒,越早發現越有治癒的可能性,民眾可注意身體的6大警訊「燒、腫、癢、汗、咳、瘦」: 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 莫名發燒 咳嗽 盜汗 全身發癢 體重莫名其妙減少超過10%,並感覺疲倦若出現疑似的症狀,都應提高警覺儘速就醫諮詢,及早發現淋巴癌,積極治療。

感冒別再吃它!醫曝習慣不改,未來每5人恐1人死於此

感冒別再吃它!醫曝習慣不改,未來每5人恐1人死於此#感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採訪報導)感冒別再吃抗生素!吃錯藥,可能反讓你養出「細菌抗藥性」,未來可使用的治療藥物將越來越少。感染科醫師警告,民眾應有正確使用抗生素觀念,若新的抗生素研發無法跟上腳步,無藥可醫恐成「現在式」。抗生素是一種可抑制細菌生長、殺死細菌的藥物,但近年卻因為新冠疫情延燒,加重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惡化,導致細菌抗藥性增加、治療難度提高、住院時間拉長及醫療支出增加,部分細菌抗藥性比例增加3倍,若新冠肺炎患者加上抗藥性細菌感染,更可能導致住院時間延長3至5倍。抗藥性細菌感染死亡比例逐年升 未來每5位就有1位台灣感染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警告,台灣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嚴峻,不只醫療院所內抗藥性細菌感染個案比例逐年攀升,更有部分細菌已有高達7成抗藥性。若無法及時找到解決方法,2050年台灣將有3.3萬人死於此,相當於每5位死者就有1位是因為抗藥性細菌感染所導致,間接影響GDP損失2%,換算下來,每年的經濟損失恐達3,000億台幣。台灣感染管制學會陳宜君理事長表示,高達7成國人對於抗生素的用途認知錯誤,不清楚其僅能用來對抗細菌感染,好比是,抗生素對於普通的感冒無效,因為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而抗生素是針對細菌的。而醫療機構對於抗生素使用,也存在不合理原因。根據調查,專業醫療人員也可能因為「抗生素認知不足」、「避免醫療糾紛」等原因,面臨不當使用抗生素的困境。尤其在新冠疫情間,若醫療院所內因投入防疫而忽略感控措施,雙重因素下更容易導致細菌抗藥性增加,病人預後狀況通常不好。7成醫師警告 合併抗生素可能導致預後差根據《感染控制雜誌》調查,近9成受訪感染科醫師認為,常需合併2種以上抗生素治療、或改用廣效型抗生素,但7成以上醫師表示,可能因此導致副作用增加、住院時間拉長、預後較差等。陳宜君進一步指出,台灣除了對抗生素抗藥性重視不足,藥品儲備問題也是一大挑戰。由於細菌抗藥性問題難以緩解,在缺少誘因下,僅少數藥廠願意投入抗生素研發,恐將造成面對抗藥性細菌無藥可對使用的窘境。陳宜君呼籲,全民應一同努力,民眾也要熟記「4不1要」抗生素觀念:1.「不」主動要求抗生素2.「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來吃3.「不」吃他人的抗生素4.「不」要隨便停藥5.「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即便服用抗生素,務必依照醫師的處方指示用藥,並確實完成用藥療程,切勿擅自停藥,也不可使用他人的處方藥物或自行購買。醫師也應遵守控管與正確開立抗生素的原則,避免開立過量、不適當或不必要的抗生素。陳宜君期盼,政府能夠給予更多支持,建立關於研發或引進新藥的友善環境,並鼓勵感染管制措施落實執行,讓患者得到更好的醫療照護,減少抗藥性細菌感染症的發生,進一步也能減少財務負擔,讓醫師與民眾都能夠擁有良好的醫療環境。

這不是感冒!兒童氣喘4大特徵別忽略

這不是感冒!兒童氣喘4大特徵別忽略#感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安是一名國小女童,被診斷出氣喘已有3、4年,且病況不穩定,平均每年住院多達3次以上。某次氣喘發作嚴重,甚至需插管,入住加護病房觀察。收治該案例的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秘書長暨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教授姚宗杰醫師表示,面對氣喘嚴重發作,要留意幾個可能因素,包括藥物是否按時服用、環境過敏原是否控制良好,或患者病況屬嚴重型氣喘等。然而,小安在離開加護病房後,已依醫師指示按時用藥並做好環境控制,但仍多次復發,經檢查後發現其屬於嗜酸性白血球過多的嚴重型氣喘。所幸隨醫學進步,現已有多款治療嚴重型氣喘的生物製劑,經與小安父母討論,醫師決定替她申請使用生物製劑。姚宗杰醫師回憶,「小安使用生物製劑後,氣喘病況明顯改善,也不再反覆住院,後續生長曲線也顯示身高逐漸跟上同齡孩童。」兒童氣喘不一定很喘 四大症狀是警訊姚宗杰醫師指出,兒童氣喘症狀和感冒相似,常被家長忽略,兒童氣喘有四個典型症狀,包括咳嗽、喘鳴、胸悶、呼吸困難,若喘鳴聲明顯,較不會被誤認為感冒,但因小朋友氣喘嚴重度大多比成人輕,甚至有超過半數氣喘病童,發病早期可能無任何喘息呼吸偏快症狀,大多以慢性咳嗽來表現。姚宗杰醫師說,氣喘屬於過敏性呼吸道疾病的一種,八成以上氣喘兒童可能同時罹患過敏性鼻炎,經常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這些狀況都讓氣喘和感冒不易區分。姚宗杰醫師說明,兒童氣喘四大特徵為「咳很久、半夜咳、變天咳、跑步咳」。常見的感冒可能伴隨喉嚨痛、發燒,即便不治療,約1至2週即痊癒,故若咳嗽持續數週以上,便要提高警覺。此外,大部分感冒是整天都咳,不會有時間性;氣喘則是早晚較明顯,尤以夜間咳嗽特別厲害,天氣變化時,吃冰、運動跑步後也容易咳不停。「倘若有久咳、半夜咳、變天咳、跑步咳這幾個特徵,可能就不是單純的感冒!應及早至過敏氣喘專科檢查。」姚宗杰醫師補充,「兒童氣喘比例頗高,據台灣健保資料庫,2000至2007年資料顯示,20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被診斷為氣喘的比例為15.7%。我們曾於2011年發表研究,基隆地區5到18歲,共五千多名學童,曾被醫師診斷氣喘的比例約1成。因還有部分患者未被正確診斷,故罹患氣喘的比例可能更高。」及早接受正確治療 兒童氣喘有機會緩解姚宗杰醫師解釋,氣喘若能及早發現,穩定接受治療,許多病童的氣喘將有機會獲得緩解。「過去的錯誤觀念認為「罹患氣喘人生就變黑白」,其實並非如此。」姚宗杰醫師說明,兒童氣喘好好配合醫師用藥控制,僅約1/4的患者持續到成年,約3/4的患者可能於成年前達到緩解不再復發。姚宗杰醫師強調,面對兒童氣喘,千萬不能置之不理,氣喘不能等它自己好,一定要正確且穩定控制,才有最高的機會緩解。姚宗杰醫師提到,臨床上氣喘可分為5個等級,前3級遵從醫師指示使用較低劑量用藥即可控制。若控制不佳,進展至第4級或第5級,即為嚴重型氣喘,需使用較高劑量或合併多款藥物。「臨床上我們擔心是嚴重型氣喘,會需較高劑量的吸入型類固醇,必要時還要使用口服類固醇。」姚宗杰醫師說,「據統計,兒童嚴重型氣喘患者比例約5%,平均20個病童中就有1個。」嚴重型氣喘會使肺功能受限制,睡眠、學業、生活品質等層面都受影響。而口服類固醇副作用較多,長期使用恐出現月亮臉、水牛肩、糖尿病、腸胃道出血、容易感染、骨質疏鬆等症狀,兒童患者若長期使用高劑量口服類固醇,甚至恐影響成長發育。精準化治療時代來臨 依患者病況挑選合適藥物姚宗杰醫師提及,隨著醫學進步,目前已有多款生物製劑適用治療嚴重型氣喘。「嚴重型氣喘又可細分不同類型,有些人是免疫球蛋白E(IgE)發炎為主;有些人則是嗜酸性白血球過多,針對不同類型的生物製劑也陸續誕生。」姚宗杰醫師分析,「生物製劑的優點是可精準抑制某些異常發炎,而非全面抑制免疫系統運作。舉例來說,類固醇就像大型炸彈,破壞範圍大、副作用較多;而生物製劑則類似巡弋飛彈,能單獨攻擊某一目標,效果精準且顯著,副作用亦較低。」生物製劑對於像小安這樣嚴重型氣喘的患者很有幫助,治療成效佳,及早使用生物製劑除有效控制氣喘,降低急性惡化機會,也可避免因長期服用口服類固醇的副作用而影響病童成長與發育。姚宗杰醫師補充,目前生物製劑有2至4周打一針的不同選擇,建議嚴重型氣喘患者家長可帶病童至住家附近醫療院所,抽取1至2毫升血液即可確認嚴重型氣喘類型,針對嚴重型氣喘類型與醫師討論用藥,以精準達到療效。此外,為避免病童父母因忙碌忘記陪同病童回院施打而影響治療效果,建議可與醫師討論,選擇與自身回診頻率相近之生物製劑,定期回診時一併進行施打,將有望提升生活便利性。(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小兒感冒又抓耳朵 可能是得了中耳炎

小兒感冒又抓耳朵 可能是得了中耳炎#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3歲小寶哭鬧不停,媽媽原本以為是小感冒,打算手邊工作忙完再帶去看醫生,沒想到幾天後耳朵竟流出膿水,急忙就診,小兒科醫師檢查耳朵後,診斷為急性中耳炎,鼓膜已破裂流膿,轉診至耳鼻喉科做後續治療。小兒中耳炎是兒科常見疾病,幾乎每周都有這樣的小病人掛號,若未妥善治療,恐影響聽力。 幼兒耳咽管發育未完成 比大人容易感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任杜戎玨表示,中耳炎顧名思義是中耳腔發炎。大部分為細菌感染造成,通常感冒一段時間後,喉嚨裡的細菌會經由連接中耳腔和咽喉的耳咽管跑到中耳,導致中耳腔發炎,最常見的病菌為肺炎鏈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及卡他莫拉菌等。在小朋友較容易感冒的秋冬季節,也較好發中耳炎。為什麼幼童比大人容易得中耳炎?這是因為小朋友的耳咽管尚未發育完成,和大人相較,小朋友的耳咽管較短,因此細菌容易跑到中耳腔。尤其6歲以下幼兒的免疫力較低,容易感冒,要特別注意。一般感冒症狀,包括喉嚨痛、流鼻水、咳嗽、發燒等,中耳炎可能也有這些狀況,與感冒最大的差異是會出現耳朵疼痛現象,也可能會覺得耳朵塞塞的、聽不太清楚,而且中耳炎常劇烈疼痛起來,多數集中在單側耳朵,少數為兩耳都痛。年紀太小的孩子,還不會透過言語表達耳朵痛,常以哭鬧、抓耳朵來表現,家長要多加留意,感冒中期或中後期可能誘發中耳炎。延誤治療恐中耳積水 損傷聽力中耳炎診斷上,最簡易的方式是持耳鏡檢查,如果耳道被耳屎塞住,影響到醫師的視線,會施予耳朵滴劑,將耳屎溶解出來或直接清除。此外,耳鼻喉科醫師也會做鼓室圖檢查,以偵測鼓膜狀況,診斷是否有中耳炎。杜戎玨指出,大部分中耳炎是細菌造成,通常會使用抗生素治療。如果延誤治療,可能會有中耳積水問題,或是造成聽力受損。有研究指出,中耳炎未妥善治療,是造成小朋友聽力損傷的常見原因,不可輕忽。中耳炎還有一種較少見的併發症,就是造成耳後突出部位的乳突發炎。這種情形較為嚴重,因為細菌鑽得深,須做頭部電腦斷層檢查,以確定診斷,患者通常要住院注射抗生素治療。當小朋友發燒伴隨耳痛及耳後乳突紅腫時,應立即帶孩子就醫。雖然還有其他原因如外耳道發炎,也可能引起耳朵疼痛,杜戎玨提醒家長,中耳炎常發生在感冒後或與感冒並存,還不會表達的小小孩如果哭鬧不止,又有感冒症狀,要請醫師檢查耳朵,看看有無併發中耳炎,提早發現並治療,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乾咳半年不治療 7旬翁菜瓜布肺驟逝

乾咳半年不治療 7旬翁菜瓜布肺驟逝#感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0歲伯伯乾咳了大半年都不見好轉,也未放在心上,直到咳嗽越發劇烈且走路時明顯感到呼吸困難,家屬這才驚覺事態嚴重,趕緊帶他前往醫院檢查,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菜瓜布肺。然而,伯伯在就醫時不僅肺功能已相當低下,甚至合併肺結核,短時間內就併發肺部感染,很快進展為肺炎合併呼吸衰竭,送入加護病房接受插管使用呼吸器,經搶救仍遺憾離世。菜瓜布肺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 都會咳喘累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林聖皓主任表示,菜瓜布肺的正式名稱是特發性肺纖維化,雖然近幾年大眾對於菜瓜布肺逐漸熟悉,但由於菜瓜布肺初期症狀與感冒和其他肺部疾病相似,都是以咳、喘、累表現,以致患者即使出現症狀也未聯想到菜瓜布肺,錯失治療時機,除了影響預後之外,一旦誘發急性惡化,肺功能更會在短時間內受到重創,造成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像上述案例確診過晚,就醫當時的肺功能已嚴重受損,加上合併其他肺部疾病,在短時間內即疑似因為合併肺炎而造成呼吸衰竭,最後因病情惡化過速,令人惋惜。「治療菜瓜布肺就像與時間賽跑,必須在肺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前及早治療,才能確保患者有好的生活品質。」林聖皓主任指出,菜瓜布肺的主流治療為抗肺纖維化藥物,根據臨床試驗證實能有效延緩疾病惡化速度約50%,減少68%的急性惡化發生機率,在治療期間可減少43%死亡率,延長患者存活期。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抗纖維化藥物的健保採有條件給付制,醫療團隊會評估患者肺功能狀態並協助申請藥物,重要的是患者能在早期發現問題,及時就醫。此外,在非藥物治療方面,對於血氧濃度低的患者會輔以氧氣治療,也會為患者制定個人化的肺復原治療計畫,透過肺復原運動增強活動耐受力,改善呼吸道症狀。善用「321口訣」 符合條件速就醫咳嗽原因百百種,最常見的慢性咳嗽原因包括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氣喘等,對於慢性咳嗽的患者而言,重要的是找出原因。林聖皓主任解釋,多數胸腔疾病若侵犯到呼吸道都會導致咳嗽,基層診所若發現患者的症狀沒改善時,也會協助轉診至醫院的胸腔內科做進一步檢查,呼籲民眾避免頻繁更換醫療院所,中斷醫師觀察期。此外,民眾也可以用「321口訣」檢視自身是否有咳、喘、累「3大症狀」,症狀是否持續「2個月」仍未好轉,如果符合以上兩點,應於「第1時間」到胸腔內科做進一步檢查。(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流感和感冒有什麼差別?重症要提防!

流感和感冒有什麼差別?重症要提防!#感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流感和感冒有什麼差別呢?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造成的傳染病,因為症狀比其他病毒引起的感冒嚴重許多,所以特別受到重視。感染流感病毒後,除了咳嗽、流鼻水、喉嚨痛外,還可能發高燒、頭痛、全身痠痛。嚴重時可能出現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等致命併發症。施打流感疫苗能幫助我們預防流感,降低流感重症的風險。然而,因為流感病毒容易發生變異,即使打過流感疫苗,還是有可能會得到流感。 流感能夠治療嗎?大部分感冒都沒有藥物可以治療,至於流感已經有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早期的抗病毒藥有口服和吸入劑型,但需要每天兩次,連續使用五天。現在有單次口服的新藥,能抑制流感病毒複製,降低傳染力,因為只要服用一次,較不會因為忘記吃藥而中斷療程。至於餵藥不方便或無法進食的患者,還可選擇單次點滴靜脈注射的抗病毒針劑。提醒您,老年人、嬰幼兒、孕婦、或肝病、腎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是流感重症的高危險群,務必盡早接種流感疫苗,若出現感冒症狀也要趕快就醫,掌握48小時的黃金治療期喔。(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感冒可自行買成藥?對症挑藥保平安

感冒可自行買成藥?對症挑藥保平安#感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儘管所有的醫療專家都說,對抗感冒沒有特效藥,而是「多休息、多喝水」,藥物只是症狀解除。但當出現感冒如喉嚨痛、鼻塞、流鼻水或發燒、頭痛影響工作及生活時,仍希望有特效藥立即出現。所以很多人習慣購買成藥服用,服用感冒成藥時需注意,因成藥是固定劑量,非人人適用。醫師提醒,身體有任何病痛,不建議自己買止痛成藥吃,應該及早就醫確立診斷,再根據個別狀況,使用適合的消炎止痛藥。感冒與流感怎區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部陳鳴翰藥師表示,感冒通常是由鼻病毒等多種病原感染引起,有些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打噴嚏等症狀,通常5到7天內會痊癒。流感則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病程進展快速,症狀更強,如:持續性高燒、全身性肌肉酸痛或導致嚴重併發症,有上述症狀應儘速就醫。感冒可自行買藥嗎?病情持續惡化應速就醫一般感冒是病毒感染,目前尚無治療藥物,需靠人體自身免疫來對抗病毒。市售感冒藥成分如:止痛退燒成分、止咳成分、抗組織胺(緩解過敏及流鼻水)、緩解鼻塞等成分,可降低不適症狀,但無法縮短病程。若服用感冒藥幾天,或休養後病情仍持續惡化,需考量是否有併發症或其他感染症,應及早就醫釐清病況。對於高齡、嬰幼童、過度肥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低下者等,不建議自行購買或服藥,務必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與治療。市售感冒藥與醫師處方有差嗎?市售感冒藥屬於成藥或指示藥,民眾可自行購買,經藥師指示使用。常見類別有:綜合感冒藥、鼻炎錠、止咳錠、感冒熱飲、感冒液等,包括消炎止痛、解熱鎮痛、緩解鼻塞、抗組織胺、止咳、化痰、維他命及咖啡因等成分,可緩解感冒導致的上呼吸道症狀,緩解發燒及疼痛,而不同廠牌的藥物,通常是配方項數和劑量的增減。有些標示「鼻炎」或「止咳」,其主成分可能相對單純,配方則是特別針對其標示的症狀。因此,在挑選市售感冒藥品可諮詢藥師,挑選適合自己的藥品。醫師會依照病人的狀況,調整處方藥的成分及劑量,因此開立的藥物內含劑量通常較高,要經過醫師評估及診斷才可使用。此外,如:抗生素及類固醇等,不可添加於市售感冒藥。感冒自我照護7要訣 保護自己與他人1.多休息、多喝水,避免過度勞累,睡眠充足。2.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並戴口罩,咳嗽、打噴嚏時應遮掩口鼻。3.不要隨便服用偏方,也不要吃別人剩下的感冒藥,以免無法對症下藥,甚至產生副作用。4.服用市售感冒藥後,卻無法治癒或縮短病程,就要及時就醫。5.若感冒好轉、症狀緩解,可視情況停用一般感冒藥。而醫師開的藥物應按時服用,如果含有抗生素需配合完成療程。6.就醫時清楚交代感冒症狀、時程,並說明過去病史與是否有藥物過敏。7.感冒後切勿密集求醫或更換醫師,以免重複用藥增加治療難度。

是過敏還是感冒?買抗過敏藥4重點!

是過敏還是感冒?買抗過敏藥4重點!#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鼻塞、流鼻水讓人難以忍受,由於這些症狀跟普通感冒太過類似,民眾往往分不清自己究竟是感冒還是過敏性鼻炎發作?其實分辨感冒還是過敏性鼻炎的方式很簡單,從症狀中可發現兩者的差異,以下是過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狀。但在混淆不清的情況下,「時間」是最好的解答,單次的感冒最多不會超過2週,然而若是持續好幾週的打噴嚏或流鼻水,則要小心是過敏性鼻炎的問題。是過敏還是感冒分辨法?1.容易鼻子癢及眼睛癢:感冒與過敏性鼻炎的共同症狀為:流鼻涕、鼻塞、打噴嚏、咳嗽;然而,鼻子癢跟眼睛癢在感冒是少見的,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卻很常遇到這兩種症狀。所以,當你以為自己是感冒時,不妨檢視看看自己有沒有鼻子或眼睛癢的狀況喔!2.很少喉嚨痛、肌肉痠痛或發燒:過敏性鼻炎除非合併鼻竇炎,否則不會發燒,也很少出現喉嚨痛、肌肉痠痛、活動力下降等情形。3.症狀時間持續數周以上:還可以從症狀持續期間來判斷,感冒大約會持續3至14天,而過敏性鼻炎卻會持續數周到數月。自行購買非處方抗過敏藥品使用前,先看懂以下4點,才能安心用藥!1.買藥時先諮詢醫藥專業人員食藥署提醒民眾,有青光眼、嚴重代謝性肝腎疾病、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及呼吸疾病者,勿自行購買藥品,應先洽醫師診治。如為孕婦、可能懷孕婦女及哺乳婦女、65歲以上、服用鎮靜藥、安眠藥或其他藥品者,使用抗過敏藥前請先諮詢醫師或藥事人員。2.用藥前詳閱用法、副作用抗過敏藥品可能引起嗜睡,服藥後勿駕車或操作危險性機械,尤其春節期間,許多人需開車南來北往出遊,應注意開車駕駛是否有服用抗過敏藥,以免發生危險。部分抗過敏藥品含咖啡因成分,如果選用該類藥品,避免再服用含咖啡因的藥品及飲料,造成過多咖啡因引起神經緊張、興奮、失眠及心跳加速。3.小心交互作用,服藥配溫開水特別提醒⺠眾服藥時應搭配溫開水,不得與酒精性飲料並用,也不要隨⼿拿起⼿邊的葡萄柚汁或柳橙汁併⽤,這不僅會影響藥品性質,也會影響藥品原有的療效,甚⾄造成嚴重的副作⽤。4.適時就醫服藥,勿信偏方延誤診治食藥署提醒,若您出現嚴重症狀要立即就醫,不要依賴自行購買的藥品⽽延誤治療。萬一吃了抗過敏藥品,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或連續服藥數日後,症狀仍未改善,應停止使用,立即就醫並接受醫師診治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