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心

什麼情況下需要照胃鏡?醫親揭:黑便、體重減輕⋯「這6症狀」就要照

什麼情況下需要照胃鏡?醫親揭:黑便、體重減輕⋯「這6症狀」就要照#火燒心

你也常常胃溢酸、胃食道逆流,甚至曾嚴重到胃潰瘍送急診嗎?現代人壓力大常熬夜、三餐不正常,容易導致腸胃不舒服,長期下來更可能產生消化道疾病,甚至癌變風險!腸胃科醫師指出,如民眾出現持續胃不舒服、上消化道出血,或無緣無故體重減輕等6種情況,就應需進一步做胃鏡檢查,及早揪出疾病原因。

天氣熱喉嚨卡卡吃不下?醫揭火燒心「3大元兇」:恐增40倍食道癌風險

天氣熱喉嚨卡卡吃不下?醫揭火燒心「3大元兇」:恐增40倍食道癌風險#火燒心

天氣熱加上情緒壓力大,小心胃食道逆流更嚴重!一位16歲女學生,由於平時讀書考試壓力大,近幾個月喉嚨常有異物感、胸悶、胃酸逆流等情況,進入夏季後症狀更加嚴重,就醫診斷為胃食道逆流,先使用制酸劑治療但效果不佳,進一步檢查發現胃黏膜受損,造成腸胃蠕動不佳,讓她非常難受,改服用促進食道蠕動藥物後,症狀明顯改善。

「胃酸過多」害你胃食道逆流?專家打破迷思:其實是「胃酸不足」

「胃酸過多」害你胃食道逆流?專家打破迷思:其實是「胃酸不足」#火燒心

台灣每10人就有9人胃出問題,原因其實是「胃酸不足」你信嗎?這跟一般人的常識完全背道而馳,但胃酸專家及預防醫學大師強納森( Jonathan V. Wrigh)博士在《胃酸疾病完整療癒聖經》,根據50年臨床經驗,詳細解釋「胃酸」對身體的益處,並解開大眾刻板印象中,關於「胃酸」傷害腸胃的誤解。以下為原書摘文:

火燒心、胸悶想吐!中醫用「這藥方」治胃食道逆流

火燒心、胸悶想吐!中醫用「這藥方」治胃食道逆流#火燒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節奏快,若常感到胃緊緊、胸悶、吃飯吃到一半就反胃,要小心恐是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的前兆!50歲的吳先生3年多來常感口腔泛酸,空腹或飯後更伴隨明顯胸口灼熱與疼痛感,造成他早餐幾乎吃不下、空腹時想嘔吐、緊張時又容易腹痛等生活困擾。雖經西醫診斷為胃食道逆流、慢性消化性潰瘍、腸躁症合併自律神經失調,但吳先生服用西藥後仍反覆發作;直到透過中醫調理身體1個多月,胸口灼熱感、頻繁腹痛等外顯症狀才減緩許多。生活壓力致胃酸逆流「吃不下、吐不出」陷惡性循環胃食道逆流俗稱火燒心,是指當胃的內容物(胃酸、食物、膽汁等),進入並延伸到食道、喉嚨、口腔,且伴隨胸口有灼熱疼痛的感覺,就是最常見的胃食道逆流典型症狀。會造成反胃不適、嘔吐感、食慾降低、口腔泛酸等;嚴重則會產生分泌物過多導致咳嗽或喉嚨沙啞,更可能誘發氣喘。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劉家蓁表示,中醫認為會引起胃食道逆流,一般是因肝火內鬱、胃氣不合或脾胃虛寒,造成消化功能不好。尤其若飲食習慣不佳,如3餐不正常、暴飲暴食,或喝太多冷飲、吃過量生食以及壓力太大等,皆容易損傷脾胃。中醫依體質調冶胃食道逆流 籲飲食勿過量刺激吳先生透露平時輪班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導致3餐也不定時,且常愛喝冷飲。劉家蓁診斷吳先生體質屬熱症,使用黃芩、黃連清除濕熱,治療約1月餘已無胃食道逆流與無胸口灼熱感,早餐逐漸有食慾、也無嘔吐感,腹痛頻率亦大為減少。劉家蓁補充,中醫調理會根據患者體質屬偏寒或偏熱來調配用藥,若為寒症,則使用吳茱萸、生薑暖脾胃;再搭配柴胡、香附疏肝理氣調暢情緒,黨參補養中氣。「糖果、甜甜圈、柳丁、橘子、柚子、檸檬、鳳梨......等,都不能吃過量!」劉家蓁提醒,除了服藥調理,最根本的做法是調整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盡量少碰太冰太燙、辛辣、甜食、碳酸飲料、酒類、含咖啡因飲品等食物;烤肉、炸物、三層肉、五花肉等高油、高脂肪食物更要避免。並建議吃飯時應細嚼慢嚥、忌飯後馬上躺下,避免胃食道逆流再度找上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