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心

咖啡可樂好難戒! 火燒心恐致食道癌

咖啡可樂好難戒! 火燒心恐致食道癌#火燒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你也是偏好咖啡、碳酸飲料、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嗎?當心「火燒心」讓你苦不堪言!張先生晚上常吃大餐又喜歡喝咖啡,近三月來發現飯後時常胃酸逆流且咽喉處灼熱、吞嚥困難,到腸胃科求診才知得了「胃食道逆流症」,萬芳醫院消化內科醫師陳永發指出,胃食道逆流若不積極治療將會引發食道發炎、慢性咳嗽,最嚴重會誘發食道癌。陳永發醫師指出,台灣近年來胃食道逆流病患也有明顯增加趨勢,2001年台灣胃食道逆流症盛行率約7%,2004至2005年則攀升到14.2%,3、4年間成長一倍。陳永發表示,經常食用刺激性食物如柑橘、蕃茄、薄荷、巧克力、碳酸飲料、酒精、咖啡、茶、高油脂、辛辣食物等較容易誘發腸胃道疾病,其中「胃食道逆流症」是指胃內容物逆流到食道引起臨床症狀或造成食道黏膜組織改變的食道疾病,大多數患者可藉由改變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來舒緩症狀。

驚!狂飲汽水消暑 妙齡女食道潰爛

驚!狂飲汽水消暑 妙齡女食道潰爛#火燒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夏天來一瓶冰冰涼涼的汽水消暑又暢快,不過像這樣把碳酸飲料當水喝,小心身體受不了!腸胃科醫師指出,最近門診出現許多因為飲用碳酸飲料過量導致胃食道逆流的個案,甚至有一名年僅24歲的年輕女子,因為長期胃食道逆流引起食道發炎、潰爛和結疤,長期下來恐怕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根據統計,夏天因胃食道逆流求診的患者,成長了近兩成,民眾不可輕忽胃食道逆流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中山醫院腸胃科吳德強醫師表示,夏天喝冰涼飲料在所難免,不過臨床上經常遇到因長期喝酒、茶、咖啡或吃巧克力等刺激飲品或食物,也有愛穿緊身牛仔褲或塑身衣,造成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最後因疼痛難受而就醫。現年24歲的吳小姐,平常不喜歡喝水,喜歡喝碳酸飲料解渴,最多曾經一天喝五瓶易開罐碳酸飲料。某晚睡覺時,吳小姐突然覺得胸口悶、有灼熱感,且喉嚨一直有酸味溢出來,嘴巴異味很重,趕緊到藥房買胃乳片來吃,但沒想到睡到清晨突然夢中痛醒、反胃,甚至嘔吐。經醫師檢查發現是長期胃食道逆流惹禍,照胃鏡甚至看到吳小姐食道已經因為長期胃食道逆流引起發炎、潰爛和結疤,最後以藥物及調整飲食,逐漸恢復健康。醫師解釋,所謂的「胃食道逆流」就是指胃酸分泌過多,加上下食道擴約肌鬆弛,造成胃裡的食物回流到食道,侵蝕食道表面造成食道炎,長期侵蝕食道就會潰爛、反覆結痂,最嚴重甚至可能造成食道癌。根據統計,國內每10個成年人就有2至3人罹患胃食道逆流,主因為長期壓力太大、三餐不定時或經常吃太飽,或吃飽就去睡覺、躺在沙發上看電視,長期下來就會出現胃酸逆流的現象,上腹部往咽喉處有灼熱感,俗話就稱為「火燒心」,甚至會有吐酸水及胸痛等症狀。此外,有四成患者可能會出現明顯糜爛性食道炎,嚴重會造成食道潰瘍、狹窄或食道癌等併發症。要防止胃食道逆流,吳德強醫師提醒,平常吃飽後最好走動一下,不要馬上躺著,平時也不要穿太緊的衣服,並保持生活作息正常及三餐定時,還有菸、酒、茶、咖啡、巧克力等都盡量避免。若出現胃食道逆流症狀時,應盡速就醫檢查,避免胃酸長期侵蝕食道,使細胞病變成惡性腫瘤。圖:夏天狂飲冰涼的碳酸飲料或茶來消暑,可得當心身體受不了。(照片/中山醫院提供)

胃酸返流火燒心 試試中醫方法

胃酸返流火燒心 試試中醫方法#火燒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國人的飲食習慣逐漸西化,我們日常生活中攝取更多的化學添加物以及重口味的料理方式,多元化的刺激滿足了口腹之欲,卻又催生出「胃酸返流」的問題,在你我的體內蠢蠢欲動。從10年前的約7%的盛行率、成長到今天將近15至20%,「胃酸返流」或「胃食道逆流」漸漸成為大家不再陌生的名詞。署立台南醫院中醫科陳建安醫師表示,食道壁不像胃壁有各種保護機制,胃酸一上來當然會造成心窩下灼熱感甚至疼痛,成為經典的「燒心痛」症狀;酸腐的食糜上沖刺激喉頭產生咳嗽反射,因此部分久病不癒的慢性咳嗽有時也與胃酸返流的問題相關;因為食道括約肌鬆弛,患者常常感覺躺下會加重症狀;若是與刺激性食物相關,則可以發現食用這些食物後會是症狀發作的高峰期。可以得到一個簡短的結論:「火燒心」、「酸液逆流」是最典型的症狀,而「躺下」與「刺激性食物」是最典型的誘發因子,會以簡單分成以下幾種表現:肝氣犯胃:因為情緒過於緊張、壓力太大甚至熬夜,致使肝氣過旺調節腸胃道的功能失調,會出現吞酸反復發作,胃中有燒灼感,兼有胸悶、口苦咽乾、心煩易怒等症狀。常用左金丸加柴胡、梔子、青皮、鬱金等方藥清肝理氣,和胃降逆。胃氣不和:因為長期飲食習慣不佳、長時間熬夜過勞衍生出的慢性腸胃功能低下,也就是中醫所謂「脾胃氣虛」的患者,脾胃功能不足導致食糜蓄積在胃、動輒上逆。常用半夏瀉心湯加陳皮、茯苓、厚朴等方藥和胃降逆、中長期調理脾胃功能。飲食積滯:由於飲食不節,一時間的暴飲暴食使腸胃過度負荷,造成腸胃功能的停擺,吃也吃不進來,排空也來不及作用,積聚的食糜胃酸不下反上。可以用保和丸加消導化食藥物短期使用幫助排空。寒濕脾阻:過食生冷食物傷害脾胃的陽氣,這些食物難以處理,產生食糜停滯甚至溏瀉的症狀,這時腸胃道無法正常運作,可使用香砂六君子湯補充脾胃氣,恢復腸胃道正常運行。陳建安醫師提醒,如有需要傳統醫學協助,還是要請專業的中醫師為您量身訂作專屬藥方,其實除了藥物控制之外,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小地方做起,像是避免刺激性食物如精緻的麵包甜食、高澱粉的蔬果如地瓜蕃薯、容易刺激括約肌的煙酒薄荷巧克力等,吃過東西不要立刻躺下、不要吃宵夜、適度減重及保持愉快心情。

火燒心可及早發現 與嘌呤接受體有關

火燒心可及早發現 與嘌呤接受體有關#火燒心

半夜或吃飽飯之後常感到火燒心般的胸口灼熱、喉嚨酸酸的有東西逆流上來的感覺,相信是許多人都有的困擾,也就是所謂的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是比較慢性的疾病,花蓮慈院腸胃功能檢查室主任陳健麟表示,在臨床上常有病人覺得不舒服到院治療時,胃酸逆流症狀已很嚴重,於是開始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病人在胃酸逆流發生初期沒有不適的感覺?每個人的食道黏膜對胃酸逆流的刺激反應機轉是否不同?陳健麟醫師解釋說,食道對胃酸逆流的反射機轉及影響,不是只有產生發炎症狀而已,也牽涉到很多神經傳導狀況,可能與食道細胞的接受體有關,因此與慈濟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謝坤叡合作,運用分子生物學做嘌呤接受體基因檢測,探討食道黏膜上皮細胞的接受體對胃酸刺激的關係。但在這項基因研究中發現食道細胞上的接受體會因人而異,有些嘌呤接受體對胃酸反射機轉也不同,在一些長期胃酸逆流的患者裡面,因為神經傳導存在著一些障礙,反射機轉遲鈍,導致早期對胃酸逆流的症狀沒有什麼感覺,也使病情延誤就醫診斷,因而病狀隨著時間越久越嚴重。相反的,有的人的食道細胞接受體比較敏感,在胃酸逆流症狀輕微時就能感受不舒服,就醫後就可以容易的獲得及時診斷治療。這項研究首次在胃酸逆流患者中,成功的證實食道黏膜細胞嘌呤接受體基因異常,將有助於改善胃酸逆流患者之診斷及治療。

膽結石患者吃油膩食物 為何上腹痛?

膽結石患者吃油膩食物 為何上腹痛?#火燒心

隨著年節的氣氛到來,民眾在飲食上常常忽略「忌口」,因此容易出現腸胃道疾病。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胃腸肝膽科鄭興醫師呼籲民眾不要因為一時的嘴饞或是僥倖認為偶爾吃一次不礙事,而毫無忌憚的大吃大喝,否則「病從口入」!農曆春節期間民眾除了玩樂之外,免不了吃吃喝喝,但逞一時口慾伴隨而來的是,腹痛、腹脹、噁心、嘔吐與腹瀉等腸胃道症狀。鄭醫師表示引起這些症狀的原因可能是食物本身的刺激性或不易讓人消化、食用了含細菌或毒素的食物或是受到病毒感染。鄭興醫師說明大部分的症狀是輕微的,民眾只要飲食清淡或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並補充適當的水份和電解質,不適的症狀就會獲得改善。倘若出現嚴重腹痛、血便、一天內持續水瀉超過六次、腹瀉超過兩天、身體出現脫水現象或胃腸道症狀伴隨發燒者,建議至醫院就診,由專業醫師診療緊急腹部問題,給予藥物治療。以上情形若是出現在小孩、老人或免疫缺陷患者時,應立即就醫。鄭興醫師也提及,過年常吃到的蜜餞、開心果等食品應要細嚼慢嚥,避免食道異物阻塞。尤其是家中有小孩、老人、中風者、吞嚥困難病史的人,更應該格外注意;民眾在春節期間伙食準備較平常豐盛,大魚大肉不忌口,但有逆流性食道炎病史的患者必須斟酌用量,同時少吃刺激性及其他會增加胃酸分泌的食物,才可降低「火燒心」復發的機會。鄭醫師另外補充,肝病、胃潰瘍、胰臟炎的患者,應該節制飲酒,身體才不會有較多的負擔。而有膽結石病史的患者,若吃完油膩的食物後,右上腹開始出現持續疼痛,可能是膽囊或膽道石卡住造成發炎而疼痛,應馬上就醫診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