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

他近視散光暴增千度⋯竟因「角膜變薄前凸」作怪!醫揭4風險群恐失明

他近視散光暴增千度⋯竟因「角膜變薄前凸」作怪!醫揭4風險群恐失明#失明

近視散光戴眼鏡也沒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小心圓錐狀角膜惹上失明危機!現年15歲的吳同學在小四時原本沒有近視閃光,兩眼視力1.0,但1年多內散光卻異常迅速增加300~400度;到了國一更增至右眼1,000度、左眼900度,即使配戴眼鏡視力也僅剩0.1,眼科醫師診斷為「圓錐狀角膜」,判斷需到國外進行角膜手術,否則可能失明。所幸輾轉到新光醫院就醫後,成功進行手術,也成為全台第2例完成該手術者。

眼睛飄黑影、閃光⋯小心飛蚊症「恐1成視網膜剝離」醫教3招救眼

眼睛飄黑影、閃光⋯小心飛蚊症「恐1成視網膜剝離」醫教3招救眼#失明

不少民眾在中年以後,眼睛會出現有數個黑點、眼角視線有光芒或閃電一閃驟逝的感覺,這可能是玻璃體在眼球內摩擦,或拉扯到了視網膜,所導致眼睛閃光伴隨飛蚊症的眼疾。常在看天空時,視覺上會出現明顯的飛蚊群黑影及部分視野缺損,此時須盡快尋求專業眼科醫師,檢查視網膜是否有剝離現象,嚴重恐陷失明危機。

青光眼4成就醫已末期「恐●●年內失明」!眼科名醫揭治療選擇、症狀預防

青光眼4成就醫已末期「恐●●年內失明」!眼科名醫揭治療選擇、症狀預防#失明

青光眼有「視力小偷」之稱,輕忽恐陷失明危機!眼科權威劉瑞玲、呂大文共同指出,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當出現視力模糊不清、開車某個角度看不到、樓梯踩空等問題時,就醫通常已青光眼晚期,恐3~5年內面臨失明危機。究竟青光眼是什麼?有哪些症狀類型、危險因子?治療上又有哪些選擇呢?以下統整「青光眼懶人包」醫師親自解答!

台灣青光眼患案例逾34萬 「世界青光眼週」邀民眾擊敗視力小偷

台灣青光眼患案例逾34萬 「世界青光眼週」邀民眾擊敗視力小偷#失明

世界青光眼學會訂定每年3月第二週為「世界青光眼週」,臺北榮民總醫院、台灣頭痛學會及愛爾康大藥廠共同響應舉辦「2023世界青光眼週衛教講座」免費講座,呼籲民眾關注青光眼的威脅,守護眼睛健康。活動將於3月12日(日)上午10點至12點,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柏拉圖廳舉辦(捷運公館站2號出口步行2分鐘)。 青光眼難以察覺卻對視力有嚴重影響 青光眼是世界第2大致盲原因,也是不可逆失明的首要致因,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青光眼患者已超過34萬人,平均每天增加50名患者,成長速度讓人心驚,此外伴隨著人口老化及近視族群增加,青光眼患者也不斷成長,且年齡層有年輕化的趨勢,將對國人的視覺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但是青光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難以自我覺察,患者發現時通常病情已經相當嚴重,甚至可能面臨失明危機,因其無聲剝奪視覺功能,青光眼素有「視力小偷」之稱,如何避免視力小偷偷走我們的光明?如何面對視力小偷的攻擊?是需要民眾、醫師、病患共同努力的課題。 臺北榮總眼科部青光眼科醫師團隊一起為民眾破除青光眼的迷思 是否一旦罹患青光眼就難逃失明的命運?青光眼可以透過手術進行治療嗎?如何與青光眼共存?這次講座由臺北榮總眼科部青光眼科醫師團隊一起為民眾破除心理迷思,帶來正確的衛教及治療資訊,教導民眾該如何覺察青光眼,雷射與藥物治療的功效、手術治療的角色及如何以正確的心態面對青光眼。有興趣的民眾請趕快點擊下方網址進行報名,期盼各位可以在講座中吸收知識,不讓自己與親友的視力被偷走,一起來打擊視力小偷「青光眼」。 免費講座線上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LNPXKyg6oywRTafr8

流淚、眼劇痛⋯殺菌燈使用不當恐失明!醫提醒「這家電」也有紫外光

流淚、眼劇痛⋯殺菌燈使用不當恐失明!醫提醒「這家電」也有紫外光#失明

52歲男性大明(化名)今年5月某日因雙眼劇烈疼痛感,半夜從睡夢中痛醒,合併雙眼流淚、眼睛無法睜開,被家人緊急送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室醫治。大明向醫師表示,睡前眼睛並無異樣,十分納悶發生原因。經該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林育箮進一步詢問,發現大明白天時於開殺菌燈的房間內打掃約一小時,才確診為「雙眼光照性角結膜炎」。

近五萬中途失明者需重建人生 愛盲基金會推視障生活重建服務計劃

近五萬中途失明者需重建人生 愛盲基金會推視障生活重建服務計劃#失明

疫情不見盡頭、全球景氣低迷,各行各業皆趨向緊縮之際,服務視障者三十年餘的愛盲基金會,募款也遭逢史無前例的重挫,自今年四月起每月募款較往年降約一至二成,情況嚴峻。然募款雖縮水,服務需求卻始終不減,全台仍有近五萬名中途失明者急需重建生活。愛盲今(13日)發起視障生活重建服務計劃,為中途失明者及其家庭提供全人、全程、全隊的五大服務,盼藉由代言人李國毅及愛心企業抛磚引玉,呼籲民眾關懷視障、響應募款。 據衛福部統計,全台五萬五千多名視障者中,中途失明者約佔八成七,將近五萬人,反映出近五萬個家庭與中途失明者正共同承受視障帶來的生活劇變。愛盲基金會執行長劉怡君表示:「中途失明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家人的事。許多中途失明者在視力喪失初期,往往需要親友大量陪伴,但因為明眼家人較難感同身受,很容易產生摩擦,愛盲完整的專業團隊與服務,可以協助家屬理解視障者視力退化的心理、生活、行走等狀態,建立溝通的橋樑,讓視障者和家屬都可以在低學習壓力的情況下,樂於一起參與重建學習。」 為了推廣服務計劃,愛盲今年邀請到李國毅擔任代言人、入鏡「EYE的練習題」公益廣告。廣告內容描述一位正在適應中途失明的視障爸爸,為了陪伴女兒成長而勇往直前,不斷學習、練習的重建日常。這段過程,讓去年甫為人父的李國毅感同身受:「當爸爸以後,像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我的雙手可以安撫女兒不再哭泣,我的聲音能讓家人感到安心,為了女兒、家人,我願意不斷練習、以身作則,讓女兒以我這個爸爸為傲。」 李國毅表示,這是他第一次與視障團體合作,也是第一次與視障朋友相處,他在和來自台北啟明學校的視障大女孩亦茹的互動過程中觀察到,其實經過重建學習的視障者可以很獨立。「我覺得家人或你我不一定要扮演照顧者的角色,可以跟愛盲一起用引導的方式協助視障者學習、練習,支持他們找回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不是剝奪他們原本能做到的事。」 在廣告首播記者會上,還邀請到二位遭逢中途失明的視障爸爸到場分享心路歷程。現年七十五歲的左伯伯因不明原因造成視神經萎縮,兩年多前的某一天,突然失明。左伯伯表示,當年他一肩扛起三代的家庭照顧重擔,忽略自己的健康,晚年因病失明,所幸有老伴和四名子女的陪伴和支持,他鼓起勇氣到愛盲、努力地學習定向行動、操作手機,一年多來反覆不斷的練習,現在他已經可以出門就醫,還會每天和住美國的女兒越洋視訊聊天呢! 五十八歲的述銘大哥則因黃斑部退化、視網膜病變、青光眼而幾近全盲。「當愛盲社工踏進我家的那一刻,我眼淚瞬間落下,因為我知道從現在開始,我就是一個視障者了。」以前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也隨著述銘大哥中途失明而角色互換。多虧女兒的貼心,幫他報名愛盲生活重建課程,讓他重新學習做家事,甚至在電鍋料理班意外啟發了烹飪魂,現在每天都會親手做晚餐給家人吃! 家有中途失明者雖然必定會為整個家庭帶來衝擊,但只要全家人齊心協力、加上愛盲專業服務的裡應外合,就如同左伯伯和述銘大哥的視障生活練習題一樣,都能找到最佳解答—那就是愛!愛盲目前的視障服務量佔全台半數以上,有三十七位全職視障重建專業服務人員,且在四個直轄市都有服務資源中心。視障生活重建服務計劃主要包含五大專業服務:定向行動訓練、獨立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盲用數位學習課程、低視能服務、親友模擬視覺體驗服務。每一項服務含括各式各樣個別化、主題式、多元的課程與活動,並連結醫療與其他社福資源,於第一時間承接視力喪失初期的視障者,無縫接軌接觸視障服務,讓未來的重建之路更加順暢。 愛盲視障生活重建服務計劃即日上線,愛心企業momo購物網、唯樂台灣電商也共襄義舉,紛紛釋出企業資源,鼓勵民眾一起響應捐款。全台五萬中途失明者的"EYE的練習題",邀請大家一起用愛來解答! 

高度近視●●歲後眼力恐急速退化!醫教你「護眼6招」避惡化失明

高度近視●●歲後眼力恐急速退化!醫教你「護眼6招」避惡化失明#失明

新冠疫情邁入第3年,許多民眾因居家時間更多,眼睛接觸3C螢幕的時間也拉長,學齡童也因線上課程、遠距教學措施,不得不長時間盯著螢幕學習。國民健康署提醒,近視其實是眼睛疾病的一種,成人及兒童可透過「護眼6招+熟記1口訣」,提前預防中年眼力急速退化,恐產生青光眼、白內障等更難解的疾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