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

青光眼4成就醫已末期「恐●●年內失明」!眼科名醫揭治療選擇、症狀預防

青光眼4成就醫已末期「恐●●年內失明」!眼科名醫揭治療選擇、症狀預防#失明

青光眼有「視力小偷」之稱,輕忽恐陷失明危機!眼科權威劉瑞玲、呂大文共同指出,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當出現視力模糊不清、開車某個角度看不到、樓梯踩空等問題時,就醫通常已青光眼晚期,恐3~5年內面臨失明危機。究竟青光眼是什麼?有哪些症狀類型、危險因子?治療上又有哪些選擇呢?以下統整「青光眼懶人包」醫師親自解答!

台灣青光眼患案例逾34萬 「世界青光眼週」邀民眾擊敗視力小偷

台灣青光眼患案例逾34萬 「世界青光眼週」邀民眾擊敗視力小偷#失明

世界青光眼學會訂定每年3月第二週為「世界青光眼週」,臺北榮民總醫院、台灣頭痛學會及愛爾康大藥廠共同響應舉辦「2023世界青光眼週衛教講座」免費講座,呼籲民眾關注青光眼的威脅,守護眼睛健康。活動將於3月12日(日)上午10點至12點,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柏拉圖廳舉辦(捷運公館站2號出口步行2分鐘)。 青光眼難以察覺卻對視力有嚴重影響 青光眼是世界第2大致盲原因,也是不可逆失明的首要致因,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青光眼患者已超過34萬人,平均每天增加50名患者,成長速度讓人心驚,此外伴隨著人口老化及近視族群增加,青光眼患者也不斷成長,且年齡層有年輕化的趨勢,將對國人的視覺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但是青光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難以自我覺察,患者發現時通常病情已經相當嚴重,甚至可能面臨失明危機,因其無聲剝奪視覺功能,青光眼素有「視力小偷」之稱,如何避免視力小偷偷走我們的光明?如何面對視力小偷的攻擊?是需要民眾、醫師、病患共同努力的課題。 臺北榮總眼科部青光眼科醫師團隊一起為民眾破除青光眼的迷思 是否一旦罹患青光眼就難逃失明的命運?青光眼可以透過手術進行治療嗎?如何與青光眼共存?這次講座由臺北榮總眼科部青光眼科醫師團隊一起為民眾破除心理迷思,帶來正確的衛教及治療資訊,教導民眾該如何覺察青光眼,雷射與藥物治療的功效、手術治療的角色及如何以正確的心態面對青光眼。有興趣的民眾請趕快點擊下方網址進行報名,期盼各位可以在講座中吸收知識,不讓自己與親友的視力被偷走,一起來打擊視力小偷「青光眼」。 免費講座線上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LNPXKyg6oywRTafr8

流淚、眼劇痛⋯殺菌燈使用不當恐失明!醫提醒「這家電」也有紫外光

流淚、眼劇痛⋯殺菌燈使用不當恐失明!醫提醒「這家電」也有紫外光#失明

52歲男性大明(化名)今年5月某日因雙眼劇烈疼痛感,半夜從睡夢中痛醒,合併雙眼流淚、眼睛無法睜開,被家人緊急送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室醫治。大明向醫師表示,睡前眼睛並無異樣,十分納悶發生原因。經該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林育箮進一步詢問,發現大明白天時於開殺菌燈的房間內打掃約一小時,才確診為「雙眼光照性角結膜炎」。

近五萬中途失明者需重建人生 愛盲基金會推視障生活重建服務計劃

近五萬中途失明者需重建人生 愛盲基金會推視障生活重建服務計劃#失明

疫情不見盡頭、全球景氣低迷,各行各業皆趨向緊縮之際,服務視障者三十年餘的愛盲基金會,募款也遭逢史無前例的重挫,自今年四月起每月募款較往年降約一至二成,情況嚴峻。然募款雖縮水,服務需求卻始終不減,全台仍有近五萬名中途失明者急需重建生活。愛盲今(13日)發起視障生活重建服務計劃,為中途失明者及其家庭提供全人、全程、全隊的五大服務,盼藉由代言人李國毅及愛心企業抛磚引玉,呼籲民眾關懷視障、響應募款。 據衛福部統計,全台五萬五千多名視障者中,中途失明者約佔八成七,將近五萬人,反映出近五萬個家庭與中途失明者正共同承受視障帶來的生活劇變。愛盲基金會執行長劉怡君表示:「中途失明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家人的事。許多中途失明者在視力喪失初期,往往需要親友大量陪伴,但因為明眼家人較難感同身受,很容易產生摩擦,愛盲完整的專業團隊與服務,可以協助家屬理解視障者視力退化的心理、生活、行走等狀態,建立溝通的橋樑,讓視障者和家屬都可以在低學習壓力的情況下,樂於一起參與重建學習。」 為了推廣服務計劃,愛盲今年邀請到李國毅擔任代言人、入鏡「EYE的練習題」公益廣告。廣告內容描述一位正在適應中途失明的視障爸爸,為了陪伴女兒成長而勇往直前,不斷學習、練習的重建日常。這段過程,讓去年甫為人父的李國毅感同身受:「當爸爸以後,像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我的雙手可以安撫女兒不再哭泣,我的聲音能讓家人感到安心,為了女兒、家人,我願意不斷練習、以身作則,讓女兒以我這個爸爸為傲。」 李國毅表示,這是他第一次與視障團體合作,也是第一次與視障朋友相處,他在和來自台北啟明學校的視障大女孩亦茹的互動過程中觀察到,其實經過重建學習的視障者可以很獨立。「我覺得家人或你我不一定要扮演照顧者的角色,可以跟愛盲一起用引導的方式協助視障者學習、練習,支持他們找回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不是剝奪他們原本能做到的事。」 在廣告首播記者會上,還邀請到二位遭逢中途失明的視障爸爸到場分享心路歷程。現年七十五歲的左伯伯因不明原因造成視神經萎縮,兩年多前的某一天,突然失明。左伯伯表示,當年他一肩扛起三代的家庭照顧重擔,忽略自己的健康,晚年因病失明,所幸有老伴和四名子女的陪伴和支持,他鼓起勇氣到愛盲、努力地學習定向行動、操作手機,一年多來反覆不斷的練習,現在他已經可以出門就醫,還會每天和住美國的女兒越洋視訊聊天呢! 五十八歲的述銘大哥則因黃斑部退化、視網膜病變、青光眼而幾近全盲。「當愛盲社工踏進我家的那一刻,我眼淚瞬間落下,因為我知道從現在開始,我就是一個視障者了。」以前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也隨著述銘大哥中途失明而角色互換。多虧女兒的貼心,幫他報名愛盲生活重建課程,讓他重新學習做家事,甚至在電鍋料理班意外啟發了烹飪魂,現在每天都會親手做晚餐給家人吃! 家有中途失明者雖然必定會為整個家庭帶來衝擊,但只要全家人齊心協力、加上愛盲專業服務的裡應外合,就如同左伯伯和述銘大哥的視障生活練習題一樣,都能找到最佳解答—那就是愛!愛盲目前的視障服務量佔全台半數以上,有三十七位全職視障重建專業服務人員,且在四個直轄市都有服務資源中心。視障生活重建服務計劃主要包含五大專業服務:定向行動訓練、獨立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盲用數位學習課程、低視能服務、親友模擬視覺體驗服務。每一項服務含括各式各樣個別化、主題式、多元的課程與活動,並連結醫療與其他社福資源,於第一時間承接視力喪失初期的視障者,無縫接軌接觸視障服務,讓未來的重建之路更加順暢。 愛盲視障生活重建服務計劃即日上線,愛心企業momo購物網、唯樂台灣電商也共襄義舉,紛紛釋出企業資源,鼓勵民眾一起響應捐款。全台五萬中途失明者的"EYE的練習題",邀請大家一起用愛來解答! 

高度近視●●歲後眼力恐急速退化!醫教你「護眼6招」避惡化失明

高度近視●●歲後眼力恐急速退化!醫教你「護眼6招」避惡化失明#失明

新冠疫情邁入第3年,許多民眾因居家時間更多,眼睛接觸3C螢幕的時間也拉長,學齡童也因線上課程、遠距教學措施,不得不長時間盯著螢幕學習。國民健康署提醒,近視其實是眼睛疾病的一種,成人及兒童可透過「護眼6招+熟記1口訣」,提前預防中年眼力急速退化,恐產生青光眼、白內障等更難解的疾病。

6旬婦眼腫險失明,竟是鼻竇炎引起!醫:拖更久恐喪命

6旬婦眼腫險失明,竟是鼻竇炎引起!醫:拖更久恐喪命#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鼻竇炎若不及時治療,恐造成視力喪失!一名67歲婦人長期患有糖尿病,一日右側上牙齦痛且合併鼻塞,以為是蛀牙因此自行服用止痛藥處理。不料數周後竟右眼腫脹,伴隨頭痛、發燒等症狀,先到眼科診所就醫,以一般急性結膜炎及青光眼治療,但之後症狀卻越來越嚴重,右眼視力模糊、分泌物增加且眼周嚴重腫脹,才緊急送往急診。照會眼科醫師檢查後發現,婦人右眼球轉動異常且視力下降,並進一步透過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鼻竇炎引起的眼部蜂窩性組織炎。醫師緊急安排微創鼻竇內視鏡手術,從右側鼻竇清出大量黴菌球,顯示著鼻竇炎存在體內已久。婦人於術後持續施打抗生素,住院期間每天接受眼部檢查,視力逐漸恢復,無產生其他後遺症,5天後順利出院;接續口服抗生素治療,約1週後眼周終於消腫,恢復健康。鼻竇功能為過濾呼吸空氣 阻塞恐引發急、慢性鼻竇炎合併細菌感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醫師吳佩珊表示,鼻竇是眼鼻周邊、額頭靠近鼻處的幾個部位,由好幾個骨頭組成的空洞腔室;因有管道連接鼻腔,鼻腔和鼻竇黏膜上的腺體會持續產生鼻液,濕潤及過濾吸入的空氣。正常情況下鼻竇暢通,分泌物能自行排出;但若受病毒、細菌或黴菌感染發炎時,鼻黏膜腫脹,造成鼻竇開口堵塞使膿液滯留,進而引發鼻竇炎。吳佩珊進一步說明,鼻竇炎可分為急性及慢性,急性鼻竇炎病程約在1個月之內,惡化速度快;慢性鼻竇炎則是持續3個月以上未痊癒。由於鼻竇炎的外顯症狀類似感冒或過敏,常被忽略,提醒免疫力差的病人尤其要特別注意,例如:糖尿病、長期臥床、或是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若引發併發症惡性感染,除恐失明,更可能喪失性命。膿鼻涕、不明發燒頭痛、牙齒酸痛?醫籲症狀出現逾1週應盡速就醫鼻竇炎常見症狀為: 膿鼻涕、鼻塞 聞到惡臭味 嗅覺異常 不明發燒 眼睛周圍腫痛 牙齒、臉頰脹痛 頭痛若感染擴散,恐引發眼部蜂窩性組織炎、海綿竇栓塞,甚至腦膿瘍。若以上症狀持續1週以上,應洽詢耳鼻喉科醫師診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任賴建仲指出,該明案例屬慢性鼻竇炎久未治療,鼻竇蓄有膿及黴菌球,造成腔壁骨頭部份變薄,加上長期罹有糖尿病,免疫力較差,續發齒源性感染,口腔細菌向上跑到鼻竇和眼窩,引發急性眼部蜂窩性組織炎。最後賴建仲補充,一般鼻竇炎治療以口服抗生素和鼻噴劑為主,若用藥後病況未改善且反覆發作,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鼻竇炎藥物治療後若未改善,可考慮以外科方式介入,以免引發嚴重感染併發症,病程進展快甚至可能致命,不可掉以輕心!

防疫高度近視族激增 醫:任由度數發展恐失明

防疫高度近視族激增 醫:任由度數發展恐失明#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全國三級警戒持續了兩個多月,許多上班族改為居家工作,所有學生也都改為在家視訊上課,幾乎一整天眼睛都黏在電腦等3C產品上,近來門診增加很多「疫情高度近視族」,醫師提醒,如不好好注意控制,日後會有很高的失明風險。近視500度即為高度近視國健署2017年報告指出,低齡幼童早發性近視比率增加,大班學9%有近視,與父母親都沒有近視的小朋友比較起來,父母親若有一位或兩位都近視,小朋友近視機率較高。除先天遺傳因素外,後天環境及行為因素也非常重要,戶外活動時間越短與室內近距離用眼時間越長,越容易近視。研究統計,在台灣一旦開始近視,平均每年將增加約100度,小朋友開始近視年齡越小,度數加深速度越快,容易演變成高度近視。振興醫院眼科部醫師趙育箴表示,世衛組織2015年將高度近視的定義從600度下修為500度,另外,眼軸大於26.5毫米也可以算高度近視。近視不只是配眼鏡矯正視力就好,近視是一種疾病,近視造成的眼睛結構的改變,包含眼軸的增長,罹患眼疾的風險拉高,度數越高風險越高,一旦產生併發症,例如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等,將影響視力、導致視野受損,甚至增加失明的機率。多從事戶外運動 減少過早用眼趙育箴提醒,民眾要養成護眼觀念及良好用眼習慣,國小學童除了定期視力及眼睛檢查,平時也應多從事戶外運動,每天至少1~2小時,戶外光線刺激視網膜產生多巴胺,可抑制眼球增長,可預防近視發生;同時減少過早用眼,小於2歲的小朋友宜避免觀看螢幕,2歲以上觀看3C產品每天不宜超過1小時。預防近視需長時間持續,直到成年後度數才會穩定。高度近視容易產生併發症,造成視力受損,不僅影響個人生活品質,也會降低生產力造成社會負擔,後果嚴重。如果近視了也不能任由度數自由發展,應就醫治療,控制減緩加深的速度,以維護眼睛健康,杜絕因高度近視造成失明的可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