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

流感不是痊癒就沒事!「肺炎恐一直復發」醫點名3族群:小心風險激增

流感不是痊癒就沒事!「肺炎恐一直復發」醫點名3族群:小心風險激增#肺炎

依據疾管署分析,目前流感疫情屬於「波動或緩降期」,預期12月初或中旬後將再升溫,農曆年前後可能再有一波高峰,呼籲符合公費資格者盡快接種疫苗,遠離重症威脅。醫師提醒,接種流感疫苗不只是防範流感、有效預防發生併發症機率,也可避免急診雍塞和醫療崩潰,讓資源留給其他人。

三軍總醫院搶先響應世界抗生素認知週 籲正視抗藥性所帶來的「無聲流行病」

三軍總醫院搶先響應世界抗生素認知週 籲正視抗藥性所帶來的「無聲流行病」#肺炎

為響應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動的「世界抗生素認知週」,三軍總醫院攜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醫療品質策進會及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舉辦「健康巴士全台跑,抗藥細菌全趕跑」展覽活動,呼籲社會各界正視抗藥性問題。而展覽活動短短一週內,有多達千名院內民眾參與,期盼藉此強化民眾對抗藥性菌株威脅的認知。 抗藥菌成無聲流行病!醫:住院、治療成本都將因此上升 「這是一場無聲的流行病,更是一場全民戰役,細菌們正在學習如何對抗我們的藥物。」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張峰義理事長表示,抗生素的發明曾是醫學史上的里程碑,拯救無數生命,然而濫用與誤用卻讓細菌產生驚人的適應力與抗藥性。 抗藥性問題早已擴散至日常生活。張峰義理事長分享,「在醫院中,我們已經看到許多原本可治療的感染,如肺炎、尿道炎或術後感染,逐漸出現治療困難的情況。」而抗藥性細菌不僅出現在重症病房,也出現在社區與長照機構。當菌株具抗藥性時,感染控制難度大增,將導致患者住院天數延長、治療成本上升,甚至增加死亡風險。 三軍總醫院感染管制中心王永志主任醫師補充,藥物的研發成本高、時間長,但細菌演化極快,其中鮑氏不動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菌株,在台灣部分地區抗藥率已超過六成,醫療體系正面臨『研發趕不上變異』的嚴峻挑戰。 三軍總醫院導入「抗生素分級管理制度」盼持續鞏固抗藥防線 三軍總醫院陳元皓院長表示,抗生素的正確使用不僅是臨床醫師的責任,更是整個醫療體系的共同使命。三總早已導入「抗生素分級管理制度」,針對高階抗生素設立審核與授權機制,確保藥物用在真正需要的患者身上。凡醫師開立廣效或高階抗生素,需經感染科與藥師雙重審核。「這不只是控管,更是教育,提醒所有同仁思考用藥是否合理。」 「抗藥性防治不是靠單一部門,而是全院文化的建立。」唯有讓所有醫護人員理解「合理用藥是救命」的意義,抗藥防線才能真正穩固。 對抗抗藥菌需全民參與 醫:正確用藥外,也應做好預防 醫療品質策進會張上淳董事長指出,政府近年已推動「防疫一體抗藥性管理計畫」,強化跨部會監測與合作,然而最關鍵的力量仍來自全民參與。 三軍總醫院感染科林德宇主任也指出,民眾對抗生素仍存在許多迷思,認為咳嗽、喉嚨痛就需要抗生素,但這類症狀多為病毒感染,並不需要用藥。林主任表示,民眾若對開藥有疑問應主動詢問醫師,並遵守療程完整服用。若抗生素治療未完成療程而自行停藥,更會讓細菌「學會」如何抵抗藥物,下次感染時更難治療。同時,維持免疫力與預防感染更為關鍵。 唯有落實勤洗手、接種疫苗、正確就醫與遵從醫囑,才能邁向實踐「保護現在、保障未來」的共同目標。 林德宇主任提醒,抗藥性並非只有住院病人才需注意,社區中錯誤的用藥觀念同樣會讓菌株逐漸強化。唯有醫療機構、民眾與政府三方合作,才能有效控制抗藥性擴散。

比流感、新冠還危險!醫警告「肺炎鏈球菌威脅升溫」1關鍵動作不可少

比流感、新冠還危險!醫警告「肺炎鏈球菌威脅升溫」1關鍵動作不可少#肺炎

疾管署在10月1日起開放接種公費流感與新冠疫苗,並鼓勵採取「左流右新」,即左手打流感、右手接種新冠,以降低感染的重症率與死亡率。肺炎是流感最常見併發症,而肺炎鏈球菌則是導致肺炎的主因。因此專家呼籲,在流感疫情前,65歲以上長者及19-64歲易感染的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如何預防肺炎鏈球菌?疫苗怎麼挑?台大醫教「這樣選」:關鍵在多1劑

如何預防肺炎鏈球菌?疫苗怎麼挑?台大醫教「這樣選」:關鍵在多1劑#肺炎

秋冬季節流感、新冠雙疫情夾擊,更要小心有「隱形殺手」之稱的肺炎鏈球菌也趁虛而入,其中以「血清型3」威脅性最高。醫師指出,近期一位8歲男童僅發燒2天、呼吸急促就醫,X光一照肺部竟已全白,顯示肺炎鏈球菌病程進展極快,所幸最終以高濃度氧氣治療成功救回,呼籲幼童與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建立免疫保護力。

吞嚥卡卡、吃飯超折磨⋯醫:當心銀髮族「老年性吞嚥障礙」7大警訊

吞嚥卡卡、吃飯超折磨⋯醫:當心銀髮族「老年性吞嚥障礙」7大警訊#肺炎

72歲張先生近期發現用餐時,時常感到食物「吞嚥不下去、卡在喉嚨」,尤其乾硬或易散碎食物更是難以下嚥,讓用餐變得緊張又痛苦。後到奇美醫院就醫,經復健科醫師檢查,發現張男喉部上提與舌頭力量不足,導致吞嚥效率不佳,應是老年性吞嚥障礙,所幸經復健後逐漸改善,用餐吞嚥時喉嚨不再卡卡,食慾明顯回升。

流感與感冒不同!醫揭最佳用藥時機是「這時候」:錯過恐擴散染全家

流感與感冒不同!醫揭最佳用藥時機是「這時候」:錯過恐擴散染全家#肺炎

一名61歲糖尿病女性患者,因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在年初時因肺炎住院,經抗生素治療後病情一度好轉準備出院,不料1個月後卻突發呼吸急促與胸悶,X光顯示右下肺再度嚴重感染,檢驗確認為流感病毒陽性。醫師進一步追查發現,感染源疑似來探病、已有咳嗽與流鼻水症狀的同住家人。

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15怎麼選?醫揭「正確順序」保護力最佳

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15怎麼選?醫揭「正確順序」保護力最佳#肺炎

暑假旅遊旺季熱潮升溫,小心病毒交叉感染機率也大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黃高彬提醒,國際權威期刊最新資料指出,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正在全球41個國家持續肆虐,包括國人出入境頻繁的日本、香港等地區, 危險性不可忽視,更提醒1歲以下寶寶為高風險族群,家長應盡早規劃疫苗接種。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