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群

7-ELEVEN攜手300家診所打造全台血壓監測網絡 千禧健康基金會推動超商診所合作新模式 社區健康照護再升級

7-ELEVEN攜手300家診所打造全台血壓監測網絡 千禧健康基金會推動超商診所合作新模式 社區健康照護再升級#代謝症候群

面對代謝症候群高盛行、民眾自覺性低的隱形風險,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今(5)日正式宣布攜手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啟動「健康1+1:超商診所一線牽」行動計畫,推動全台217家7-ELEVEN「千禧血壓站」與基層代謝症候群防治診所結盟,目前已有310家診所加入合作,讓民眾在7-ELEVEN量完血壓後,可透過ibon自評風險高低,高風險者鼓勵積極就診接受醫師諮詢,完成者便可再回到7-ELEVEN領取免費蔬果預防三高。 首創在超商整合「量測-轉介-追蹤-改善」行動,落實預防與早期介入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同時也是國家衛生研究院許惠恒副院長表示,國衛院利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數據進行分析,代謝症候群5項指標中,若腰圍及血壓同時超標,國人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已高達68.3%,透過這兩項民眾平時可自我量測的項目,即可及早篩出這群三高疾病的潛在候選人。 為鼓勵民眾加強篩檢,此次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除了持續推廣民眾使用健康存摺來記錄與判別代謝症候群風險,更特別與7-ELEVEN合作,於ibon內建代謝症候群風險評估系統。8月9日起至11月底,凡在全國217家7-ELEVEN血壓站量完後到ibon填答為高風險族群者,就可參加「三高蔬果有福」活動,免費列印就診任務卡,並鼓勵到鄰近合作診所就診,經醫師諮詢或進一步改善指標,便可回到門市領取免費蔬果幫助預防三高。而這項合作所建立的「即時量測-診所轉介-指標追蹤-飲食改善」的社區防治機制,等同於建構全台規模最大的民間代謝症候群防治網,也具體響應政府推動的「三高防治888政策」,期盼透過更多的早期篩檢及在地介入,讓7-ELEVEN這個全台最深入社區的場域,扮演健康量測站及健康飲食支持環境,並與基層診所串連,一起貢獻民間心力。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廖文鎮理事長表示,其診所(台中吉安診所)目前代謝症候群患者約210位,經由衛教、飲食運動等生活型態衛教帶來的減重效果,對代謝症候群治療成效卓著,就算進入藥物治療,有遵從以上醫囑者,惡化情況也較少。舉例診所有位41歲患者,血壓高至169/110 mmHg、腰圍102公分,空腹血糖106mg/dL加上糖化血色素6.3%,三酸甘油酯212mg/dL,HDL-C 51mg/dL,明顯是代謝症候群患者,但總以工作繁忙無暇改善為理由逃避,經由醫師提醒他一家之主健康將牽動家庭安穩,才開始願意面對,以藥物控制再輔以減重、生活型態改變來治療,未來持續追蹤3至6個月後指數希望可下降。由上述案例可知社區篩檢的重要性,且鼓勵就診後還能讓患者或高風險族群回7-ELEVEN領免費蔬果,也很符合診所醫師衛教上的需求,所以全力推動雙方合作,也是項創舉。 中央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及國民健康署魏璽倫副署長今日亦到場支持此項社區醫療結盟。石崇良署長鼓勵有下載健保快易通APP的民眾,今年一樣可利用健康存摺「代謝症候群專區」填答來判斷代謝症候群風險,及找到自家鄰近診所就診;而常去超商的民眾,則可利用此次基金會與診所結盟合作的ibon來記錄與自評,兩者皆可。也期待今年透過健康存摺及ibon填答雙管齊下,可對三高防治888政策:80%找得出、80%要介入、80%有改善的目標有所貢獻。 魏璽倫副署長表示感謝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長年積極響應署的多項業務,例如千禧血壓站正申請署推動之「安心血壓站」認證,也協同推廣健康永續兼具的「植物為主~蔬果佔一半飲食」。而與基金會長年合作的代謝症候群防治宣導,魏副署長分享自開辦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3年以來,已協助收案39萬人管理健康,期許此次「超商診所一線牽」成為民間自行整合社區標竿計畫,幫助篩出更多社區新案及早接受醫師諮詢,並於飲食改善這方面得到具體支持。 結合健康飲食支持與任務參與 讓健康從便利生活場域啟動 許惠恒董事長表示基金會已辦理「89量腰日」逾14年,「全國健康日」15年來也累積量測44萬人,若以近10年累計,男女合計共篩出腰圍超標11.2萬人、血壓超標10.1萬人。今年的目標就是希望轉介就醫這部分可具體引導民眾,讓超商血壓站不只是篩檢,更能接軌診所做到「前哨+轉介+追蹤+飲食改善」完整流程。 許董事長同時也宣布「三高蔬果有福」活動將於本週六8月9日(六)正式開跑。歡迎民眾至24日至全台門市ibon填入腰圍、血壓,就可抽萬元黃金及近4萬份健康飲品等好禮。而當天上午9:00至12:00,全台217家7-ELEVEN血壓站也會幫社區民眾量血壓及腰圍,並帶領填寫ibon。歡迎想領免費蔬果來幫助三高健康的中高齡民眾多加參與,即可領取「三高蔬果有福」最高送550元免費蔬果的任務卡。 最後許惠恒董事長特別感謝今年代言本活動的健康大使5566及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同時也與廖文鎮理事長對基隆市診所協會、新北市健保診所協會、桃園市診所協會、新竹市診所協會、新竹縣診所協會、苗栗縣醫師公會、台中市診所協會、臺中市大臺中診所協會、彰化縣診所協會、南投縣西醫診所協會、雲林縣診所協會、嘉義市診所協會、嘉義縣醫師公會、台南市診所協會、高雄市診所協會、屏東縣醫師公會、宜蘭縣醫師公會、花蓮縣診所協會、台東縣診所協會等20個協會,致上最高的敬意感謝其共襄盛舉。 活動網址:https://event.1000-love.org.tw/prevent-MES/ 圖/現場設置「三高蔬果有福活動」7-ELEVEN及診所體驗區,參加活動贈送7-ELEVEN超過90項沙拉、蔬菜及水果,鼓勵民眾從日常打造健康生活。 圖/八九量腰日呼籲大家定期量腰,提醒健康腰圍男性小於90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可預防代謝症候群及三高慢性病。

水果吃完果皮別丟!泡茶、烤餅乾⋯醫揭「果皮養生法」降血壓血糖

水果吃完果皮別丟!泡茶、烤餅乾⋯醫揭「果皮養生法」降血壓血糖#代謝症候群

「每天吃水果,但卻從沒想過,被丟進廚餘桶的那一塊,其實才是最營養的地方。」《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表示,蘋果皮、葡萄籽、柑橘皮、櫻桃梗,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東西,其實富含「酚酸」(phenolic acids)的天然植化素,它們正在悄悄改變我們對食物與健康的想像,還能改善代謝症候群。

明明吃很飽,卻還吃得下甜點?營養權威揭「甜點胃」都是1原因導致

明明吃很飽,卻還吃得下甜點?營養權威揭「甜點胃」都是1原因導致#代謝症候群

上班族時常忙到沒時間吃早餐嗎?若趕著出門選擇不吃早餐,可以考慮一些快速又營養的點心。日本營養學權威柴田重信於《最強時間營養學》一書中,分享「時間營養學」,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吃正確的食物,幫助讀者有效強身健體、減脂瘦身、抗衰慢老,進而遠離疾病的危害。以下為原書摘文:

脂肪肝竟能抑制B肝病毒?台大研究意外揭「輕度脂肪肝可降死亡率」

脂肪肝竟能抑制B肝病毒?台大研究意外揭「輕度脂肪肝可降死亡率」#代謝症候群

脂肪肝在台灣盛行率高,平均每3人就1人,如果持續惡化,恐陷入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病3部曲」。但台大醫院最新研究發現,B、C型肝炎患者若無合併代謝異常,如有輕度脂肪肝者,反而可以抑制肝炎病毒、使長期死亡率減半;但B、C型肝炎合併有代謝症候群者,則會大幅提升罹癌機率及死亡風險,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醫學期刊。

醫師科學實證!靠著半醣飲食及 7 分鐘間歇運動消除脂肪肝!

醫師科學實證!靠著半醣飲食及 7 分鐘間歇運動消除脂肪肝!#代謝症候群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或等於 30 的肥胖人口,幾乎人人都有 脂肪肝。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也有統計,國人 40 歲以上脂肪肝發生率 40%,50 歲以上為 50%,相當於國人每 2 個中年人就有 1 人有脂肪肝;就連 20∼29 歲的年輕族群,也有近 3 成的患者!但您知道嗎? 體重減輕  5%就能有機會改善脂肪肝,體重減輕  7%可讓肝發炎指數下降,體重減輕 10%,更有機會改善脂肪性肝炎!! 脂肪肝的危機 當脂肪長時間堆積在肝臟中,就可能造成肝組織發炎、受損,如果遲遲沒有改善,肝臟在反覆 發炎癒合的過程中,會形成疤痕組織,就會一步步走向纖維化,再發展下去就會演變成肝硬化,使 得肝臟難以繼續正常運作, 嚴重者甚至走向「肝炎、肝硬化、肝癌」所謂的肝病三部曲 。從梁程超醫師門診中發現,脂肪肝已有年輕化的趨勢,仔細詢問這些年輕的患者常會發現,他們的共同點幾 乎都是喝含糖飲料。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過去幾乎只有酗酒才會得到的脂肪肝,現已成為全世界 慢性肝病的主要元兇。 脂肪肝第一個可能會導致的身體危機就是胰島素阻抗,更會擾亂身體健康,形成「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代謝症候群是身體健康的警訊,依據衛福部公布的 2023 年十大死 因,當中有 5 項(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臟病)都跟代謝症候群有 關,加總死亡率達 30.2%。如果再把代謝症候群背後的原因胰島素阻抗一起考量,那 有部分惡性腫瘤也是與此有關 。 醫師也會犯的減重迷思 行健大直健康管理診所院長 梁程超醫師 ,從小就食慾好,國中三年體重就增加 30 公斤,身高160 幾公分,體重卻已經有 77 公斤了。45 歲以前特別愛吃米飯、肉類和水果,珍珠奶茶、拿鐵、 焦糖瑪奇朵咖啡是看診必備,餅乾麵包是忙碌時解嘴饞和充飢的食物,長期久坐、盯電腦螢幕、缺 乏運動是生活日常。到了 45 歲那年,在醫院做的健康檢查顯示,體重高達 84 公斤、BMI 28 已是 肥胖等級,超音波檢查顯示有中度脂肪肝,也有三高  (高血壓、高血糖及高尿酸)!開始減重後,梁醫師才發現過往的生活習慣是 「少量多餐」 (看診的中間吃幾片蘇打餅乾,下午 茶跟著護理師一起來一杯珍珠奶茶紓壓),造成體重不斷上升的原因之一,這 是梁醫師的第一個迷思 。第二個迷思是:「少吃一些降低卡路里」。本以為只要吃進去的熱量少於每日消耗造成熱量缺口 就會瘦,但身體反而進入節能模式,幾次反覆下來,體重不減反增。 第三個迷思就是「以為吃大量 水果很健康」 。但水果裡的糖是果糖及葡萄糖,都是單醣,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外,沒有被利用的葡萄糖會進入肝臟貯存成肝醣或脂肪,果糖在肝臟的代謝會變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變成脂肪 肝,進一步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久而久之形成胰島素阻抗。此外,肝臟裡過多的三酸甘油酯還 會被轉運出來,造成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上升,形 成高膽固醇血症。 第四個迷思是「吃脂肪就會胖」 。由於說到減重就想到要減脂,大家對脂肪避之 唯恐不及,也把脂肪視為是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罪魁禍首。世界各國的肥胖率都在往上升,糖 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愈來愈多,其實禍首是高碳水化合物而不是脂肪。第五個迷思是「相信體重機上的數字」 。以為體重機上的數字下降就是瘦了,殊不知減掉的可能是水分或者肌肉。要瘦身, 不能只是減重,而是要確確實實的,減除身上多餘的「肥肉」,也就是「體脂肪」。 好準備、好料理且好執行的半醣飲食 梁程超醫師 靠著半醣飲食和 超慢跑 與 7 分鐘運動,歷時一年半時間減重 18 公斤,消除脂肪肝、 血壓恢復正常、胰島素阻抗指數也從 3.13 的嚴重程度降到 1.74 的輕微等級,身體年齡更比實際年 齡年輕 11 歲! 梁醫師的「半醣飲食」法,是 將平常吃的碳水化合物減半、增加蛋白質和蔬菜量,一天的蔬果、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 餐食比例約是  2:2:1,且 務必在  12 小時內吃完三餐,另  12 小時完全禁食。 一天只在早餐吃一份包含數種水果,且早餐一定有三杯:一杯 300~500cc 的溫開水、一杯無糖豆漿、 一杯手沖黑咖啡。不論吃吐司、饅頭或是酸種麵包,都會在 吃完蛋及 無糖豆漿等蛋白質後再吃,所以梁程超醫師的進食順序是:水、肉、菜、飯、果:先吃低升糖指數的食物,讓血糖波動較小、而先吃 蛋白質食物,也可以啟動升糖素協助燃燒脂肪。晚餐以肉類、海鮮等蛋白質及蔬菜為主,飯吃不多, 若吃完肉類蔬菜已有飽足感就不吃飯。 針對外食減重,梁醫師特別強調要掌握兩個訣竅:一是減醣飲食,蛋白質、蔬菜、澱粉的比例是2:2:1,二是要 掌握水、肉、菜、飯、果 的進食順序。梁程超醫師的太太陳子苓小姐就分享了梁醫師對「水、肉、菜、飯、果」的進食順序的「堅持」:即便他們一起吃日式料理的鰻魚飯,梁醫師也會先 吃完鰻魚再吃飯,若吃義大利麵則會先吃完肉醬再吃麵條! 一周累積時數要達150分鐘 許多研究指出,單純靠運動減重的效果遠遠不如飲食控制。然而對於降低體脂及內臟脂肪,運動 的效果卻可能優於單純的飲食控制。近幾年很流行把運動分為不同等級,依最大心率百分比分為五個 區間,分別是從最輕鬆的 Zone1 到很激烈的 Zone5,當中 Zone2 是被喻為是提高粒線體數量及功 能的最佳運動。運動的目的是要燃脂,運動強度就會決定能量來源是碳水化合物還是脂肪。中低強度的運動,不會很喘,需要的氧氣量沒那麼多,因此攝氧量較少,這時主要的能量來源是以脂肪為主,碳水化合物為輔。 梁程超醫師 減脂健身的運動處方是超慢跑和 7  分鐘間歇運動。超慢跑源自於日本,是福岡大學運動生理系教授 田中宏曉 所推廣的一種運方式,要訣是步幅小、步頻快、不痠、不痛、不硬、不喘。 有減重需求者,每次超慢跑要跑 1 小時以上或者拆成幾次在一天內跑完,一次至少 10 分鐘以上,一 周累積時數要達 150 分鐘,超慢跑就屬於 Zone2 運動。 至於「7 分鐘間歇運動」屬於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簡稱 HIIT), 每天只要挪出  7 分鐘,就能進行全身運動,還能增肌減脂,而且不用出門。這套運動包含 12 個動作,結合有氧和肌力訓練,每個動作進行 30 秒,中間休息 10 秒,全套循環完成一次為 7 分鐘。這種「動、停、動、停」的型態,是一種屬於 Zone4∼5 區間的運動(最大心率的 80∼95%)。 56天減11公斤並找回健康 31 歲工程師洪先生參加了 梁程超醫師 的代謝減脂課程,在 2024 年 9/30~11/24 期間,體重從93.4 公斤降到 82.4 公斤,共減少 11 公斤,且腰圍從 107.2 公分減至 100.2 公分、BMI 也從 30.8 減 至 27.2。而且課程結束後過了一個多月,截至《 消脂肪肝、抗四高   最強半醣飲食 》新書發表會前幾 日回診時,洪先生的體重又繼續降至 80.9 公斤,不僅沒有復胖,體重還持續下降。更重要的是洪先 生兩年前有輕度脂肪肝,但這次回診檢查後,發現 脂肪肝已經消失了 ! 代謝症候群是身體健康的警訊,是一種病前狀態,脂肪肝是源頭之一!減重與運動是找回健康的不二法門,但方法要對才會事半功倍。行健大直健康管理診所院長 梁程超醫師 將自己的經驗分享寫成《消脂肪肝、抗四高 最強半醣飲食》一書,也在書中將與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相關的胰島素、膽固醇、 脂肪肝、荷爾蒙……等醫學知識,深入淺出進行解說。新書發表會中,有行健醫療總院長 林恭平醫師 致詞,也有 梁程超醫師的太太陳子苓小姐的愛心便當來示範梁醫師的日常飲食,更有 陳坤志運動營養 師現場進行運動示範,就是希望能幫助讀者搞定荷爾蒙,告別肥胖、遠離代謝症候群!

太常喝「碳酸飲料」會不舉?醫揭高尿酸秘密:增36%勃起障礙風險

太常喝「碳酸飲料」會不舉?醫揭高尿酸秘密:增36%勃起障礙風險#代謝症候群

尿酸過高會引發多種疾病,甚至還會增加勃起障礙風險!美國神經科醫師、美國營養學院院士大衛.博瑪特(David Perlmutter)於《降尿酸,讓你遠離代謝相關疾病》一書中,結合個人經歷和醫學調查報告,分享尿酸的基礎知識、如何管理尿酸以及降尿酸計畫,幫助讀者將尿酸濃度維持在最佳數值,遠離其他相關疾病。以下為原書摘文:

近7成網友靠「飲控、運動」減肥沒效!醫揭「這關鍵」讓你一下就放棄

近7成網友靠「飲控、運動」減肥沒效!醫揭「這關鍵」讓你一下就放棄#代謝症候群

社交媒體讓現代人更加注重外表,稍微肥胖就容易產生外貌焦慮,但肥胖帶來的不只是心情焦慮,更存在健康問題和隱性疾病風險。一項肥胖調查指出,近3成網友認為肥胖帶來外貌焦慮,近5成因此感到自卑難過。醫師提醒,若想要改善身材肥胖,尋求專業減重門診幫助才是不二法門,可藉由手術、減重藥物介入,並搭配個人化飲食及運動計畫,達成減重目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