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吃很飽,卻還吃得下甜點?營養權威揭「甜點胃」都是1原因導致
選擇富含蛋白質的點心
有些人因為早上起床沒胃口,或是趕著出門沒時間,選擇不吃早餐。不吃早餐或是草草解決早餐的人,不妨趁著中午前的空檔,透過吃點心,把省略早餐而缺失的營養補回來。選擇富含蛋白質的點心,可以協助生理時鐘準確對時。
至於午後是否有必要補充點心,可以從午餐到晚餐的間隔時間判斷。倘若兩餐之間相隔不到6小時,原則上沒必要吃點心。不過,如果是正餐食量小的人,兩餐之間吃個小點心也無妨。
理想的點心以補充人體容易流失的礦物質、維生素為主,其中又以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更理想。至於仙貝、銅鑼燒、洋芋片等高碳水的點心,應避免過量攝取。

延伸閱讀:
早餐吃「5種食物」有效減肥!營養師認證有飽足感:雞蛋、花生醬上榜
宵夜吃低碳水、低脂肪
根據厚生勞動省統計,40歲世代在晚上9點以後進食的比例,男性大約每3就有1人,女性為每5人有1人。這當中不乏在吃過晚餐後,仍止不住食慾衝動的「夜食症候群」患者,屬於「飲食失調」的類型。
在深夜裡頻繁吃高熱量食物,容易導致肥胖與生活習慣病纏身。瘦體素是對食慾踩煞車的荷爾蒙,但是患有夜食症候群的人,瘦體素的煞車功能失靈。大家都知道愛吃宵夜是壞習慣,但偏偏就是克制不住衝動。就有一位10多歲的考生問我:「當我完全控制不住食慾的時候,該怎麼辦才好呢?」
我在第2章說過,夜晚是食慾失控的著魔時刻,想對付深夜的食慾,可不是僅憑意志力就能夠收伏。這種時候,不妨用富含膳食纖維的海帶芽湯或竹筍湯填肚子。低碳水、低脂肪、高蛋白、高膳食纖維的食材,適合在夜晚嘴饞的時候應急。水煮蛋、優格、魚肉腸、豆腐、毛豆等也是可以考慮的宵夜食物。水果看似健康,但其實糖分太高,並不適合當宵夜。
近來市面上推出許多碳水減半的高纖點心,統稱「創意點心」(smart snack)。根據我的研究團隊發現,以一般市售餅乾當宵夜,睡眠時間容易受影響而縮短,但若改食用碳水減半的高纖餅乾,睡眠並未受到不良影響。不但如此,富含膳食纖維的餅乾還能抑制隔天早餐後的高血糖,發揮「第2餐效應」。因此只要善於選擇食物,吃點心未必是十惡不赦的禁忌。
延伸閱讀:
不吃早餐反而容易變胖?營養學權威揭密「7大原因」早餐真的很重要
「甜點胃」是多巴胺在作祟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分明已經飽餐一頓,但是見到蛋糕、冰淇淋、豆沙包之類的甜點,又忍不住食指大動。對甜食缺乏抵抗力,肚子再飽都塞得下,一般稱之為「甜點胃」。
「甜點胃」的現象,並不是出於「填飽肚子的食慾」,而是受到「滿足快慰需求的食慾」所驅使。有趣的是,「甜點胃」也受到生理時鐘的控制,在人體白天的活動期並不顯著,一到夜晚的人體非活動期就開始蠢蠢欲動,尤其是對甜滋滋、油膩膩的食物難以招架。
「甜點胃」的背後其實是多巴胺在作祟,多巴胺是一種能帶來欣快感、誘使人成癮的荷爾蒙。因為多巴胺在入夜後分泌旺盛,所以夜晚的泡麵吃起來特別香。
如果抗拒不了飯後甜點,市面上有許多以豆漿或低熱量甜味劑製作的甜點可供選擇,例如,避開高乳脂的冰淇淋,選擇低卡或低糖冰淇淋。本書前面曾提到,我在半年間穿戴連續血糖監控裝置趴趴走,發現晚餐後吃大福,血糖竄升特別快。所以對於入夜後的甜點,真的要慎之、戒之。
(本文摘自/最強時間營養學:何時吃比吃什麼更重要!讓你吃不胖、身體好、改善睡眠品質的健康新觀念/時報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