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過年大吃大喝千萬要小心!肥胖是造成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之一,國人飲食習慣改變下,代謝問題成了現代人的文明病,身體一旦亮起紅燈,其他問題往往隨之而來。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2月10日(二)舉辦「認識新陳代謝症候群」講座,特邀家庭醫學科的朱育瑩醫師主講,為大家介紹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危險因子及治療方向等,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認識新陳代謝症候群時間:2月10日(二)9:00~10:00地點:亞東醫院新院區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2316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過年大吃大喝千萬要小心!肥胖是造成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之一,國人飲食習慣改變下,代謝問題成了現代人的文明病,身體一旦亮起紅燈,其他問題往往隨之而來。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2月10日(二)舉辦「認識新陳代謝症候群」講座,特邀家庭醫學科的朱育瑩醫師主講,為大家介紹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危險因子及治療方向等,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認識新陳代謝症候群時間:2月10日(二)9:00~10:00地點:亞東醫院新院區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2316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秋冬天氣變化大,溫度突然下降,好發季節性情緒失調,因此,國外經常把它俗稱為「冬季憂鬱」。常見於30歲左右的已婚女性和老年男性,尤以性格內向型居多,發病主要與冬季日照時間短和天氣變冷時人體內分泌變化有關。 4招跟壞情緒說掰掰南投縣衛生局指出,冬季抑鬱症分輕度、中度和重度3種狀態,輕者每天心境不佳,對生活和工作喪失積極性,重者逐漸喪失社交和工作能力,甚至有自殺傾向。 面對季節的轉換,以下幾個方法可教你如何預防冬季憂鬱: 1)加強運動鍛煉身體/因血液通過,體內的新陳代謝加快,腎上腺素分泌增多,會使人情緒開朗、精神愉快。 2)注意身體營養平衡/在情緒低落時不妨飲點綠茶、咖啡,吃些香蕉、巧克力等,也有興奮神經系統、改善心情的作用。 3)增加光照時間/冬季多曬曬太陽,多做戶外活動,對預防憂鬱症有很好的效果。同時室內白天不要掛窗簾,晚間宜增加照明燈的亮度。 4)分散注意力/當情緒低落時,不妨做做其他事情來轉移注意力,如看書報、聽音樂,或找朋友聊天談心,當實在煩悶無法解脫時,還可找心理醫生諮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減肥只要吃的少就會瘦,這樣想可就大錯特錯!想要變瘦、不只要計算熱量,還要搭配營養均衡和進食時間,才能瘦的快又有效率;現代人因工作忙碌,所以白天吃的少,想說晚上多吃一點沒關係,因為一天的總熱量並不高,可是卻發現體重沒減輕,反而有上升的趨勢。減肥門診就出現一個案例,病患從事金融業,白天工作忙、沒時間吃飯,加上壓力大、沒食欲,所以吃的很少,等到晚上下班回家後,才開始吃晚餐,晚一點熬夜時再吃兩片餅乾,其實一天的食量並不多,但體重也沒變輕,反而慢慢增加,直到醫師建議改善飲食後,體重才開始得到控制。方銀漢醫師解釋,人體有正常的生理時鐘,白天因為交感神經作用旺盛,所以身體代謝好、腸胃吸收較慢,但晚上正好相反,副交感系統開始接手,於是身體代謝逐漸下降、腸胃吸收變好,若違反此作用機制,即使飲食熱量不高,體重一樣無法下降。夜食症 恐加重肥胖程度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人雖然不減肥,但在晚上時間吃東西的機率偏高,且吃得都是精緻澱粉和甜食,肥胖程度恐加劇,此情況醫學上通稱為夜食症,即為飲食、情緒和睡眠失調所引起的連鎖反應,方銀漢醫師指出,這類患者的飲食症狀,包括「白天不想吃、晚上吃了睡、睡了醒來吃、且非澱粉甜食不吃!」若出現上述症狀、且超過2個月以上,建議提早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天氣變冷,膽固醇隨之增高!患者自認生活作息和飲食沒有太大變動,不明白為何自己的血脂卻默默增加?對此,書田診所家醫科何一成醫師表示,影響膽固醇的因素,除了天氣外,日常運動量、飲食也有關係,到底其中有何關聯,將作詳細說明。新陳代謝下降+多吃不動 膽固醇增何一成醫師解釋,近來門診發現,低溫寒冷效應引發膽固醇增加的患者明顯增3~4成;原理是天氣寒冷會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血液中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因而上升;再加上天冷時,許多人會不知不覺過度飲食,攝取過多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同時容易缺乏運動,使得膽固醇飆高。至於該如何解決冬季膽固醇飆高的問題?何一成醫師建議,天冷時更要注意飲食控制,多攝取蔬菜水果,避免食入過量內臟、肥肉、高飽和脂肪和高熱量的食物;此外,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不要因天冷就窩在家不動,每天施行中強度運動30分鐘,如慢跑、快走、做體操、騎腳踏車等,都能降低膽固醇飆高的機率,確保自身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為了有效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萬芳醫院8月舉辦一連串的講座,授予民眾相關知識和問題Q&A,昨(14)日由新陳代謝科醫師簡友梅講解如何改善和控制糖尿病的症狀,可透過有氧運動來達到最好的效果。多管齊下 運動依個人情形因應 糖尿病為全國十大死因第四位,且容易引發多種器官病變,如腎病變、視網膜病變、心臟血管相關疾病和下肢血液循環不良等,不適之症常造成患者的困擾,因此簡友梅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除了吃藥控制血糖外,還能從飲食和運動下手,運動又以有氧、消耗能量較多的運動為佳,如慢跑、爬山、快走、各種球類運動和游泳等;但若是有腎、眼底病變、心臟病和下肢血液循環不良的患者應該從事較溫和的運動,以免發生危險。患者最忌低血糖 飯前、運動間都該注意糖尿病患者在運動前還需特別注意,嚴格禁止在飯前運動、容易因血糖過低而昏迷,運動期間也要隨時攜帶糖類,在低血糖或必要時間適時補充含糖飲料120-150毫升、方糖3-4顆、隨身砂糖2包或一湯匙蜂蜜,以防低血糖發作,危及身體健康。簡友梅醫師表示,控制糖尿病可從服用藥物控制血糖、飲食、運動方面著手,並遠離危險因子菸、酒,且要維持體重、切忌肥胖,以免多種慢性疾病找上身或控制血糖不當引起的多重病變;糖尿病的改善治療需要患者和醫院配合,注意血壓、血糖、血脂的控制,並定期(每半年)檢查一次肝腎功能、監測尿中微量蛋白尿,避免病變發生,每半年至一年還要檢查眼睛、並做好足部運動以防糖尿病引起的截肢問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60歲的歐太太患有高血壓,平時固定服用降血壓藥物,血壓維持還算穩定。兩個月前,歐太太參加保健食品說明會,銷售人員說:「妳血壓高,就是因為新陳代謝不好所造成,應該多喝沖泡式保健食品才行,而且每天一定要喝足6000c.c.的水才能有效代謝,2個月後高血壓一定不藥而癒…」,歐太太一聽覺得很有道理,當天就開始飲用保健食品。一星期後,歐太太突然一陣暈眩,昏倒在馬路旁,緊急送醫後發現歐太太血中鈉離子含量過低,有「水中毒」現象,才會昏倒,還好緊急就醫,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體內鈉含量高低 攸關性命鈉是人體內很重要電解質,可維持人體水分平衡,幫助神經肌肉運作。正常情況下,人體會自動調控水及鈉的平衡,使血漿鈉離子濃度維持在135-145 mmol/l範圍內,但若是體內「水太多、鈉太少」,使得鈉離子濃度低於正常範圍,即稱為低血鈉。輕度的低血鈉沒有明顯症狀,中度低血鈉則可能有倦怠、噁心、頭痛、嗜睡等症狀,但血漿鈉離子濃度若快速降至120 mmol/l以下(嚴重低血鈉),則可能發生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使死亡率增加。藥物也可能影響鈉離子平衡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可能引起低血鈉的原因頗多,包括嚴重腸胃道不適、鬱血性心臟病、肝腎功能受損、惡性腫瘤、甲狀腺功能低下及抗利尿激素分泌不當症候群(SIADH)等,都可能使體內鈉離子濃度下降;而某些藥物也可能造成類似影響,例如利尿劑、抗憂鬱劑、抗癲癇藥及抗癌藥等。補充水分要適量以70公斤成人為例,除了日常膳食中所取得水分外,每日建議約飲用2100 c.c的水分(若依30 c.c./kg計算),以維持體液平衡之需求,但仍需視其環境、勞(運)動量、個人健康狀況(如腎功能)作調整。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和學習障礙,都是高脂肪飲食惹的禍?新的研究表明,高脂肪的飲食可能與多動障礙和學習障礙有關係。這個影響是很大的,吃太多高脂肪食物(即使只有一個星期)會導致行為上的改變,甚至在體重變重之前,因為過多的脂肪可能會改變身體的多巴胺新陳代謝,一種化學物質,調節情緒的關鍵。伊利諾伊大學研究人員發現,餵食老鼠高脂肪飲食(其中60%的熱量來自脂肪)與餵食低脂肪飲食(只有10%熱量),兩種飲食結果造成行為表現非常不同。而一般典型的西方飲食,就包含了35至45%的脂肪。大學營養科學部教授格雷格弗氏發現,高脂肪的飲食會迅速影響幼年小鼠大腦中的多巴胺代謝,引發焦慮行為和學習障礙。大腦中的多巴胺信號改變,是常見的ADHD症狀與超重、肥胖狀態。多巴胺代謝產物增加,和兒童焦慮行為是有關連的。格雷格弗氏說,在一周高脂肪飲食實驗後,除了體重明顯增加,第一組實驗小鼠的行為也開始改變,焦慮症狀包括,增加挖洞、滾輪運行次數以及不願探索開放空間。此外,小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都受損,包括克服迷宮的能力下降、物體識別能力也下降。然而,這些情況在孩子身上可能會更持久。研究更表明,高脂肪的飲食可能會引發焦慮和記憶障礙,在一個基因和環境都易受影響的孩子身上。但是,突然從飲食中去除脂肪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的焦慮,學習和記憶。建議平日保持良好的少油、少炸、少鹽飲食習慣,多吃蔬果多喝水,才是遠離病症的不二法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根據中華血液基金會的統計,每年二月份是捐血人數最少的月份,由於適逢寒假期間,加上今年農曆春節長達9天,年節過後,各醫院用血量大增,因此光田綜合醫院與台中捐血中心特別攜手於春節後開工第一天舉辦「捐血有愛,捨我其誰」的活動,號召熱血民眾一同捐血。光田綜合醫院副院長吳瑞堂表示,今年冬天溫差極大,忽冷忽熱,不少民眾都因此感冒生病,加上近來諾羅病毒肆虐,由於生病服藥期間不能捐血,因此民眾捐血的意願和數量就降低。為了讓病患有足夠的血庫供應,光田醫院特別配合捐血中心發起捐血活動,以因應年假後的血荒期。吳瑞堂指出,捐血是利人又利己的事,不但可以促進血液新陳代謝,有益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可以挽救其他人的生命,這也是愛他人及愛自己的一種表現。透過這次的活動,光田醫院也呼籲民眾年節後更須注意身體健康,因為今年農曆春節有長達九天的假期,不少民眾過年期間大魚大肉,為了消耗滿冰箱的年菜以及桌上各式點心、零食、糖果、瓜子等,肚子上都多出一層肥肉,門診已發現有大約兩成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患者年後相關數值有攀升的情形,必須積極控制。雖然捐血有助於血液的新陳代謝,但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更是擁有健康血液的根本之道!而當天因故無法前來,但仍想付出一份心力的民眾,也可上台中捐血中心網站查詢近日各地舉辦的捐血活動時間表及地點,或向該中心直接洽詢,讓我們一起付出關懷、付出愛,做個溫暖、熱血的健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