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肥大

甲型阻斷劑 助頻尿族「治水」

甲型阻斷劑 助頻尿族「治水」#攝護腺肥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過50,時常會頻繁的想上廁所,到了廁所,卻又只能滴出一點點,排尿困難,這都是因為攝護腺肥大擠壓到膀胱,使得儲尿空間被壓縮,才會一直想上廁所,但又因為膀胱被擠壓,因此排尿變得吃力,最常發生在銀髮族身上。逾50歲 每年進行經肛門指診台灣男性攝護腺癌罹患率已攀升至10大癌症發生率第5位,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民眾,應定期每年檢驗血清PSA濃度及進行經肛門指診,若早期發現,在第2期以下者,可以根治,且治癒率很高,若是第4期,發現時若擴及其他器官且有併發症時,應迅速把體內睪固酮素降到最低,切除雙側睪丸,是最快的方法。5甲型還原酶抑制劑 改善排尿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石欣衛說,除了甲型阻斷劑外,還有一種常用藥物治療攝護腺肥大,叫做5甲型還原酶抑制劑(5αreductase inhibitor),此藥物會破壞攝護腺生成,所以通常會使的攝護腺縮小,進而達到改善排尿的目的,當然除了藥物治療以外,手術治療攝護腺肥大也是主要選擇。切除增生攝護腺 使尿道順暢手術治療大約為2種,一種是傳統尿道內視鏡攝護腺刮除手術,另一種則是經尿道內視鏡雷射攝護腺汽化手術,主要都是切除攝護腺尿道的增生攝護腺,使攝護腺尿道通暢,進而改善排尿。排尿難、尿潛血 盡快治療攝護腺肥大跟排尿問題常被聯想在一起,銀髮族較常發生攝護腺肥大的問題,除了攝護腺肥大以外,攝護腺也可能會長腫瘤,稱之為攝護腺癌,有腎結石患者也較容易感染攝護腺癌,治療不同,有排尿問題,包含頻尿,想尿卻又尿不出來、夜尿、排尿困難、尿潛血等,應該至泌尿科門診尋求進一步的評估檢查及治療。 

尿不出來 銀髮族攝護腺亮紅燈

尿不出來 銀髮族攝護腺亮紅燈#攝護腺肥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醫學上發現,男性50歲左右會開始出現攝護腺肥大的情況,發生比例隨年齡增加而逐漸增多,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50~60歲男性,約有5成患有攝護腺肥大,80歲以上男性,更是高達8成有攝護腺肥大的困擾,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攝護腺肥大成為男性「長壽的煩惱」。廚師、老師憋尿 引發排尿困難不少研究指出,攝護腺肥大與年齡增加、荷爾蒙變化、攝取過多脂肪有關,臺大醫院泌尿醫師暨臺大醫學院泌尿科教授蒲永孝提醒國人,易憋尿的職業須當心,司機、廚師、老師等需久坐久站、避免因久坐或憋尿,惡化攝護腺疾病引發的排尿困難,上班族久坐,會使骨盆腔充血得更為嚴重,而出現更嚴重的排尿困難。攝護腺癌 死亡率排名第7攝護腺除了肥大問題,也要對攝護腺癌有所警覺,國民健康署統計,臺灣2014年新診斷出的攝護線癌患者共4,801人,2014年因攝護腺癌去世患者為1,207人,在男性癌症中,攝護腺癌的死亡率排名第7,約有45%的攝護腺癌患者發現時已是第3、4期。1至3期 提早發現達5年存活率第1至3期的病人,提早發現,可使用電腦刀及荷爾蒙治療,均可達到5年存活率,若已到了第3期,已經侵犯到攝護腺包膜,不適合使用手術來治療,因此,若有出現小便無力、頻尿等症狀應盡早就醫。反覆性尿滯留、血尿 盡快治療處於高工作壓力的男性,平時要懂得紓壓,放鬆心情,年逾50歲,建議至泌尿科檢查,除了醫師問診外,醫師會視情況安排肛門指疹及腎功能的健康檢查,若在日常生活中已出現以下症狀,反覆性尿滯留、持續性血尿、反覆性尿路感染,或醫師發現有膀胱結石、腎功能受損,建議必須盡快手術治療。 

熟男困擾!小便無力、頻尿 攝護腺肥大5徵兆

熟男困擾!小便無力、頻尿 攝護腺肥大5徵兆#攝護腺肥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滴滴答答,攝護腺肥大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加上目前由於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中老年男人飽受到攝護腺肥大的困擾。因此醫師提醒熟男們,若出現5大徵兆,就要當心是攝護腺肥大上身!佳里奇美醫院泌尿外科洪順興醫師表示,攝護腺肥大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尤其是在夜晚,大多數的老人家會因必須起床上廁所而失眠,甚至在睡前數小時不敢喝水,尤其在天冷寒流來襲時會更加嚴重。而攝護腺肥大常見的症狀包括:●頻尿(整天跑廁所超過10次)●夜尿(夜晚會不斷的起床上廁所)●尿急(有尿意時就得馬上去排尿)●排尿困難小便無力(涓涓細流)●上廁所時間很久解完還滴滴答答卻又無法將尿液排空藥物治療不佳者  雷射手術解困醫師會依據病人臨床症狀及檢查結果,建議病人接受藥物或手術治療。一般來說,藥物治療為第一線治療方法。但是,當藥物控制不良或病人無法忍受副作用或有下列情況時,如反覆血尿、泌尿道感染、膀胱結石、急性尿滯留或腎功能受到影響等則可考慮手術治療。洪順興醫師也說,可透過尿道內視鏡攝護腺刮除手術,對於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病人,能解除症狀,但手術後的副作用較多。而雷射手術是近來的另一種治療方法,其透過奈米高能雷射治療,將增生的攝護腺組織汽化或切除,由於手術過程出血量少,減少感染發生機率。可適用於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高危險群病人。

尿太慢要注意!49歲男攝護腺肥大腫6倍

尿太慢要注意!49歲男攝護腺肥大腫6倍#攝護腺肥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攝護腺肥大不再是老人專利!49歲的徐先生平時健康狀況良好,就是小便細軟無力讓他很是困擾,就醫經肛門指診後發現,攝護腺明顯腫大,是正常人的6倍,最後在醫師建議下,經雷射治療改善症狀。60~79歲為主要族群 9成藥物可改善書田診所泌尿科醫師洪峻澤表示,根據該診所98年至今年10月施行的一千多例攝護腺雷射汽化手術中,年齡大多高於50歲,其中60~69歲有31%,70~79歲則有38%,為主要分布族群,最高齡為103歲1例,最年輕則是此次案例49歲的徐先生。洪峻澤指出,攝護腺肥大是典型的老人長壽病,小便細弱無力的症狀通常在50歲以後才慢慢出現,9成病患可透過藥物治療改善。但隨年齡老化症狀會逐漸加重,藥物療效也會變差,此時則建議動手術治療。每個男人都可能發生 尿柱聲音小要留意傳統的攝護腺手術為電刀刮除術,但卻容易造成大量出血、恢復較慢;而近年來雷射汽化手術越來越進步,且可明顯減少術中、術後出血和水中毒等併發症的發生,特別是對於年紀較大、有心血管疾病、服用抗凝血劑、氣喘、呼吸功能疾病等的患者,更能突顯其優點,但目前雷射手術無健保給付,自費約需14~15萬元,患者可與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洪峻澤醫師提醒,隨著年齡增長,每位男性都可能有攝護腺肥大問題,只是症狀嚴重程度不一。可利用簡單的自我評估方式,如在公廁如廁時,發現別人尿柱聲音較大,自己比較小,或是別人尿完離開,自己還在尿。可能就是攝護腺肥大造成的,應就醫治療。他也強調,當口服藥物療效不佳,就應接受手術治療。

滴滴答解不乾淨 半數老人有攝護腺肥大困擾

滴滴答解不乾淨 半數老人有攝護腺肥大困擾#攝護腺肥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頻尿、小便解不乾淨、夜尿是攝護腺肥大的症狀,也是中年男性常見的困擾,隨著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的改變,現在越來越多的中老年男性受到攝護腺肥大的困擾。對此泌尿科醫師指出,由臨床上的經驗,隨著年紀愈大,症狀就更明顯,60歲以上的男性有一半以上會受到此病症影響。小解問題多  前列腺腫大阻塞尿道所致一般而言,大約到男性50歲左右有些前列腺便會逐漸腫大,阻塞前列腺所圍住的尿道。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科醫師賴昱維說,前列腺腫大可能是良性,也有可能是惡性。由於前列腺的腺體腫大使得尿道阻力增加,因此會使得排尿時膀胱面臨著較大的尿道阻力,而造成膀胱出口的症狀。賴昱維解釋,良性攝護腺肥大造成頻尿、夜尿、嚴重甚至會尿失禁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攝護腺肥大的檢查方式:血液及尿液常規檢查、肛門指診、膀胱及攝護腺超音波、尿流動力學檢查等方式。不只是老化現象   及早治療免開刀常見治療方式:藥物、經尿道攝護腺刮除術等。由於目前藥物進步,藥物治療為第一線治療方法,約七成的病人因此症狀控制良好,但仍需定期追蹤檢查。但對於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病患,及有血尿、尿路發炎、膀胱結石、急性尿阻塞,或腎功能受到影響,可考慮手術治療。攝護腺肥大症狀是常見而且可以經過治療而改善。賴昱維醫師也提醒有解尿困難者,就可能是有攝護腺肥大問題,應該進一步諮詢醫師,瞭解自己所適合的治療方式,改善生活品質。

別輕忽!攝護腺肥大手術後 仍存癌變危機

別輕忽!攝護腺肥大手術後 仍存癌變危機#攝護腺肥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頻尿、解尿困難,中老年男性有攝護腺困擾比例相當高,有些人會選擇手術處理攝護腺肥大問題。但一名71歲的林姓男子,六年前因良性攝護腺肥大,接受雷射刮除手術後,排尿正常無障礙,就沒有定期回診追蹤。直到最近健檢抽血發現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升高,經檢查後確診罹患攝護腺癌第二期,患者驚訝且無法理解。日前接受根除手術,目前恢復良好。台中童綜合醫院泌尿科翁瑋駿醫師表示,門診常會遇到排尿困難的病患,接受攝護腺肥大手術,用來改善排尿障礙;但多數病患以為在開過刀後,攝護腺便不存在,因此沒有想過有罹患攝護腺癌的可能,所以當症狀改善後,就不再定期回診泌尿科追蹤。術後攝護腺仍存在  定期追蹤防癌變事實上,攝護腺在經過電刀或是雷射手術,刮除的是包覆在尿道周圍肥大的腺體,外圍靠近莢膜的攝護腺依然存在;莢膜上殘存的攝護腺,隨著時間還是會持續肥大,甚至有癌變的可能。翁瑋駿醫師指出,男性中年之後,開始會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易造成排尿困擾,症狀嚴重時可進行攝護腺刮除或雷射手術;但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並未跟著消失,術後仍須定期追蹤PSA指數,異常時則須進行攝護腺切片來進一步確診;因為攝護腺癌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良好。

攝護腺肥大作怪 5成中老年人排尿困難

攝護腺肥大作怪 5成中老年人排尿困難#攝護腺肥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有越來越多男性在中老年時會飽受攝護腺肥大之苦!根據臨床統計,逾50歲的男性會開始為了攝護腺肥大的症狀而傷腦筋,而年逾60歲的男性,則有5成的人有此困擾,所以,醫師提醒民眾,一旦出現解尿不順、頻尿、尿完後滴滴答答流不停等症狀時,就要盡速就醫治療,以免生活品質受影響。尿液無法順利排出 恐會造成膀胱發炎、痔瘡加劇新營醫院泌尿科潘正欽醫師表示,攝護腺肥大常見的症狀,輕則尿柱變細、排尿力道變弱、排尿疼痛,尿遲滯、排尿中斷、尿柱分岔、尿不乾淨,嚴重者排尿困難,甚至完全解不出來,需要急診導尿處置。因為當尿液無法順利排出時,可能會造成膀胱發炎,進而引發睾丸副睾丸、腎臟發炎、全身性感染的敗血症等,所以,為了順利排出尿液,就得藉由額外腹壓用力來幫忙擠壓膀胱,但長時間的腹壓,不僅容易造成腹股溝疝氣脫出或痔瘡的加劇外,也可能會使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瞬間變化,引發中風、心臟病發或動脈瘤破裂。治療方式各有利弊 選擇適合自己的為佳如發現自己有上述症狀時,應儘早找醫師接受診治,醫師常會安排一些檢查來評估攝護腺肥大的嚴重程度,首先必須排除同時伴有攝護腺癌的可能性,才進行後續良性攝護腺肥大的治療,治療方式分為藥物、手術等方法,各有利弊,應由每位患者依自身情況,與泌尿科醫師詳細討論之,來決定恰當的治療方式。

別輕忽!攝護腺肥大手術後 仍有罹癌風險

別輕忽!攝護腺肥大手術後 仍有罹癌風險#攝護腺肥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當心,攝護腺肥大問題,即使手術後,仍是有罹癌的可能性!一位66歲的陳先生,因為排尿不順,醫院診斷為良性攝護腺肥大,去年接受雷射攝護腺手術,當時病理報告為良性增生,術後狀況良好無不適。但在術後追蹤PSA指數時發現不正常,切片後發現有異常細胞,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達文西攝護腺根除手術,最後病理報告為侷限性攝護腺癌。新光醫院外科部黃一勝醫師表示,男性中年之後開始容易有良性攝護腺肥大,造成男性排尿的困擾,在症狀較嚴重時可以進行傳統或雷射的攝護腺刮除術。在手術時會取得病理檢體化驗,但要留意的是,即使當時的報告是良性,日後還是有攝護腺癌的可能。良性仍不可掉以輕心   術後應定期追蹤而患者在手術後仍須定期追蹤PSA指數及肛門指診,若指數升高必須考慮接受攝護腺切片,當切片報告是良性肥大或攝護炎時,不代表就可完全排除攝護腺癌的可能,仍需3~6個月追蹤一次,因為即使切片結果是異常細胞並非惡性細胞,不代表病人就不是癌症。而治療方式來說,傳統的開放式手術需要在下腹開一個15到20公分的大傷口,術中也容易出血,病人術後也容易有尿失禁的問題。但近期研究顯示,以達文西攝護腺根除術,可保留較多的神經血管束,膀胱頸,尿道,以及能一併做前後方重建,保存禁尿功能,病人較不會有尿失禁問題;加上手術的失血量較少,併發症比率較低。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