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肥大

頻尿卻尿不乾淨 恐是罹患「尿滯留」

頻尿卻尿不乾淨 恐是罹患「尿滯留」#攝護腺肥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4歲的曹先生攝護腺肥大服藥多年,最近頻尿嚴重幾乎每小時1次,但每次尿量不到100cc,半夜要起來5、6次,檢查發現尿流緩慢且間斷,但膀胱餘尿480cc(正常排尿後的膀胱餘尿應少於50cc),已是尿滯留狀態。攝護腺肥大是老年男性排尿功能變差主因泌尿科醫師洪峻澤表示,有些病患以為只是嚴重頻尿,並不自知是尿滯留。檢查除了尿流速不佳,最大特徵在膀胱餘尿很多,正常膀胱容量約400cc,排尿後的膀胱餘尿應少於50cc,膀胱餘尿超過400cc就是尿滯留狀態。攝護腺肥大是造成老年男性排尿功能變差主因,早期僅排尿變細變慢,膀胱餘尿不多,表示膀胱尚能克服攝護腺的阻力。膀胱餘尿增加是膀胱排尿功能的末期指標,當膀胱餘尿變多,表示膀胱已經不勝負荷,超過400cc已是尿滯留,須立即導尿。慢性尿滯留 非常頻尿但尿不乾淨尿滯留可分為急性與慢性,急性者會自覺解不出尿,膀胱漲痛難耐到須掛急診。慢性尿滯留者常不自知,反而是非常頻尿,但尿不乾淨的感覺,診斷要靠病史、膀胱觸診及膀胱超音波掃描,確認餘尿程度。長期的慢性尿滯留易引起泌尿道感染,膀胱、腎臟功能也會造成損害。當確認有尿滯留時,治療會先導尿並留置尿管,單次導尿是不夠的。接著找出致病原因治療。攝護腺肥大是造成尿滯留最常見的原因,當攝護腺肥大進展到尿滯留,藥物療效已經不足,大多需手術治療。尿道結石、尿道狹窄、長期臥床及服用含有抗組織胺、抗乙醯膽鹼成分的藥物,都是造成尿滯留的原因,必須針對原因治療。照顧者注意 短期內頻尿、尿量少應儘早就醫慢性尿滯留若病期太久已造成膀胱受損,即使手術解除其病因,術後仍可能排尿不順,須長期輔助間歇導尿。洪峻澤醫師提醒,若出現膀胱脹痛排不出尿、極端頻尿又尿不多,要高度懷疑尿滯留的可能。由於餘尿增多及慢性尿滯留患者本人無法自覺,照顧者須更加警覺,當短期內出現頻尿、尿量少,甚至要穿尿布,應儘早就醫,並詳細告知病史及使用藥物助鑑別診斷。慢性尿滯留因病程長久,對膀胱及腎的傷害反而更大,應儘早治療,不可不慎。

講座/攝護腺肥大用藥指導

講座/攝護腺肥大用藥指導#攝護腺肥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攝護腺肥大是許多中年男性心中難以啟齒的痛,將攝護腺與性能力劃上等號的迷思更是屢見不鮮。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8月8日(三)舉辦藥學講座,由沈敬堯藥師主講「攝護腺肥大用藥指導」,課程中藥師將帶您認識攝護腺,瞭解治療藥物的用途與保健之道,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 (02)89667000轉分機2123。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攝護腺肥大用藥指導時間:107年8月8日(三)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23

攝護腺肥大併結石 不根治恐反覆發作

攝護腺肥大併結石 不根治恐反覆發作#攝護腺肥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59歲男性9年前因血尿及排尿困難就醫,檢查出多個膀胱結石及攝護腺肥大,僅接受內視鏡碎石術取出結石,不願手術治療護腺肥大。7年前膀胱結石再發生,只願接受藥物治療。今年初血尿及排尿不順就醫,檢查發現膀胱結石仍存在,且變多變大,右側輸尿管及兩側腎臟都有結石。經攝護腺肥大切除手術取出膀胱結石,右側輸尿管結石也自行排出,排尿逐漸順暢,再以體外震波碎石處理腎結石。攝護腺肥大症狀 排尿困難、血尿泌尿科醫師殷約翰表示,攝護腺肥大常見於年長男性,肥大的攝護腺壓迫輸尿管,長期會導致尿液經常無法排乾淨而形成膀胱結石,甚至造成輸尿管結石,當攝護腺肥大同時合併膀胱結石,倘未即時治療攝護腺肥大,膀胱結石很可能反覆發生。攝護腺肥大與年齡、荷爾蒙、遺傳等有關,典型症狀包括排尿困難、血尿、頻尿、尿急、夜間排尿次數增加等,直接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會造成尿滯留、反覆產生泌尿系統結石,甚至腎水腫影響腎功能。和併膀胱結石 應盡早切除根治攝護腺肥大初期可用藥物治療緩解症狀,但當症狀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或合併膀胱結石反覆發生,應儘早接受手術。常見手術方式有:傳統電刀(TURP)及汽化手術(綠光、紅光、鈥、銩等)。汽化手術是運用高能量雷射將攝護腺組織汽化,出血量較少,術後恢復快,住院天數約1至3天。殷約翰醫師提醒,攝護腺肥大者若有膀胱結石,應儘早作攝護腺切除才能根治。未根本治療,長時間可能造成膀胱甚至腎臟損害。目前攝護腺肥大切除手術的方法安全,出血量少、住院天數短,術後恢復良好,不必諱疾忌醫,可與醫師討論,早期治療。

僅三旬工程師 攝護腺、性能力出問題

僅三旬工程師 攝護腺、性能力出問題#攝護腺肥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位小張是南科某科技大廠的工程師,薪水不錯,但工作時間超長,壓力沈重,上班時必須穿著防塵衣,因為穿脫不方便,所以經常會憋尿,沒想到卻忍出問題來,除了慢性攝護腺炎,還出現勃起功能障礙,在妻子面前抬不起頭來,而今年才三十六歲。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林明鴻表示,勃起功能障礙與攝護腺疾病屬於難兄難弟,也就是得了這個病,也可能附送另一個疾病。據統計,逾7成勃起障礙者同時伴隨攝護腺肥大困擾,至於攝護腺肥大者要比一般男性罹患勃起障礙機率高近3倍。 林明鴻醫師指出,過去攝護腺肥大等下泌尿道疾病,以中老年人為主,大部分集中在五十歲以上,年紀越大,比率越高。至於勃起功能障礙,也是如此,隨著年齡增加,不舉、陽痿的比率也隨之增加。 除了年齡因素之外,這兩項令男性困擾、難以啟齒的疾病還包括了四個共同的致病機轉,動脈硬化造成組織缺血、一 氧化氮不足、新陳代謝症候群(高血壓)與交感神經過度活化等。 現代生活、工作壓力大 男性共病年輕化林明鴻醫師表示,近年來,男性兩大共病族群出現了年輕化趨勢,門診觀察發現,問題出在於壓力沈重、缺乏運動,以小張為例,在科技大廠擔任工程師,年薪超過百萬,人人稱羨,但工作壓力之大,確實一般人難以想像。 熬夜加班,已是家常便飯,為了不影響工作進度,上班時不太喝水,也常憋尿,因為穿上防塵衣,想上廁所,就得先脫下笨重的衣服,如廁後再穿一次,相當麻煩。 長期下來,引發慢性攝護腺炎,下泌尿道肌肉緊繃,無法放鬆,以致出現類似攝護腺肥大症狀,夜尿、頻尿、尿不乾淨等問題,最慘的是,年紀輕輕的他在床上居然無法成為「硬」漢,家裡功課無法交差,與另一半感情越來越差。 林明鴻醫師強調,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勃起功能障礙與中風、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 林明鴻醫師提醒年輕男性,再怎麼忙,也應該抽出時間運動,並找出適合自己的抒壓方式,不要讓自己長時間處於緊張壓力之下,例假日應遠離工作,盡量至戶外走一走。(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冬天易攝護腺腫大?感冒藥成份惹禍

冬天易攝護腺腫大?感冒藥成份惹禍#攝護腺肥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連日低溫,「攝護腺肥大」掛病號人數也遽增。攝護腺肥大是男性常見症狀,許多病患沒有警覺,習慣憋尿到最後關頭才去上廁所,導致急性尿滯留,「水路不通」送急診。逾半數50歲以上男性 都有攝護腺肥大問題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門診主任林明鴻表示,尿不出來若尿液回流,不只影響膀胱發炎,連帶傷害腎臟功能,也有可能造成尿毒症。夜尿、頻尿、尿後滴滴答答,感覺尿不乾淨,都要注意可能是攝護腺肥大。根據研究發現,荷爾蒙失衡、肥胖、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都可能導致攝護腺細胞增生,引起攝護腺肥大,50歲以上男性發生率高於50%,而且近年攝護腺肥大有年輕化趨勢。感冒要抗組織胺 刺激攝護腺腫大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泌尿科主治醫師莊豐賓提醒,冬天為感冒好發季節,很多綜合感冒藥因含有「抗組織胺」會刺激攝護腺容易造成攝護腺更腫大,使得排尿困難。可能會造成尿滯留常見藥物,如抗膽鹼活性的藥物、麻醉性鎮痛劑、非類固醇類抗發炎劑、甲型交感神經受體致效劑以及鈣離子通道阻斷劑。莊豐賓醫師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進行尿路檢查,搭配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查與肛門指診,排除攝護腺癌的可能。國際科學研究證實,茄紅素可減少攝護腺疾病與減緩攝護腺癌病程,而南瓜子內含植物固醇、木質酚與鋅,能舒緩良性攝護腺增生。日常多飲水不憋尿,睡前避免利尿飲料,多攝取上述營養物質,保護攝護腺組織,加上適度運動、良好生活習慣,即可減緩症狀。

男性注意!冬季進補、小酌恐解尿困難

男性注意!冬季進補、小酌恐解尿困難#攝護腺肥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臨床發現,冬季因攝護腺肥大問題掛病號的患者,比例上比其他季節高出許多。攝護腺肥大患者常常在冬天症狀加重,甚至小便解不出來,其實與溫度變化、飲食、用藥都有關。冬天進補 酒精成份使攝護腺緊繃烏日林新醫院泌尿科碎石中心主任林德祺說明,攝護腺阻塞的原因分為結構性和動態性。結構性是攝護腺太大,擋住膀胱的出口,使排尿困難。而動態性則是攝護腺上的交感神經甲型受體過度興奮,讓攝護腺緊繃,導致解尿困難。天氣冷,身體交感神經活性增加,也讓攝護腺的甲型受體活性增加,導致攝護腺緊繃,解尿難度增加。加上膀胱敏感度增加、無法裝太多尿,容易引起頻尿與尿急。冬天進補或是聚餐時小酌,酒精成分易導致表皮血管擴脹、過度散熱,交感神經興奮,讓血管收縮減少散熱,使攝護腺緊繃、解尿困難。感冒藥成份麻黃鹼、抗組織胺 恐加重解尿問題冬天感冒病毒活躍,而感冒藥中的成分「麻黃鹼」會讓鼻子黏膜交感神經活化、血管收縮,減少流鼻涕,但也會讓攝護腺交感神經活化,導致緊繃。還有感冒藥中常含有抗組織胺,都會造成解尿困難。感冒藥易讓原本解尿困難的人,更加尿不出來。林德祺主任建議,攝護腺肥大的患者冬季如果要避免症狀加重,千萬不能憋尿,遇到聚餐時應少量飲酒。如果已經尿不出來,建議先暫緩感冒藥。若是民眾出現排尿障礙問題,建議至泌尿科門診進行相關檢查與診斷。

1天尿18次!原是攝護腺肥大作祟

1天尿18次!原是攝護腺肥大作祟#攝護腺肥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1歲的洪先生,4年多前開始出現頻尿、殘尿等症狀,去上公廁隔壁換了好幾個人,他仍在努力排尿。老是覺得膀胱鼓鼓的,偶爾尿失禁。洪先生1天排尿次數高達18次,常常尿完不到5分鐘又有尿意,嚴重影響睡眠品質,也不敢出遠門。有時開車時尿意襲來,只能忍著羞恥心在路邊小便。60歲以上男性 5成機率罹患攝護腺肥大洪先生最近求診檢查後,發現膀胱餘尿超過300毫升,攝護腺肥大直徑多達8公分塞在尿道,小便無法順利排出,必須進行手術。進行紅光雷射手術後,洪先生終於揮別4年多來的宿疾,可以安心一覺到天亮,擺脫夜尿連連的夢靨,也可以放心出國旅行。烏日林新醫院碎石中心主任兼泌尿科主治醫師林德祺表示,上了年紀的男人,大多數都要面對攝護腺肥大的問題。攝護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位於膀胱出口,攝護腺組織大小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增生。攝護腺肥大好發於50歲以上的男性,60多歲以上的男性,有50%的機率會罹患攝護腺肥大。拖延不就診 恐致血尿、膀胱結石治療分成藥物和手術,多建議從藥物治療開始,但攝護腺過大、膀胱餘尿過多、雙側腎水腫與腎功能變差,以手術為優先。攝護腺肥大的手術五花八門,有傳統電刀、雙極電刀,及紅光、綠光、極光、鈥與銩的雷射手術。紅光雷射手術優點在於有效止血能力,也大幅減少手術時間,術後很快能明顯改善症狀。林德祺主任提醒,如果出現排尿問題,建議至泌尿科門診進行相關檢查與診斷。很多患者常常在冬天症狀加重,甚至小便解不出來。若是攝護腺肥大問題,拖延可能會合併出現血尿、膀胱結石、腎水腫、疝氣,甚至是尿毒症、急性腎衰竭等,盡早就醫治療才能解決問題。

攝護腺肥大不治療二度感染機率高5成

攝護腺肥大不治療二度感染機率高5成#攝護腺肥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7歲的劉先生攝護腺肥大服藥多年,近期第2次發生尿滯留插尿管。住院前一天,右側陰囊紅腫抽痛,發燒到39度,診斷為留置尿管併發右側附睪炎。緊急住院施打抗生素後,隔天退燒、白血球降至正常值。施行攝護腺汽化手術,術後隔天拔除尿管,排尿大幅改善,確認未發燒且陰囊開始消腫才出院。攝護腺肥大致尿滯留 1年內復發機率達5成泌尿科醫師洪峻澤表示,攝護腺肥大好發於年長男性,症狀會隨年紀增加而加劇。當攝護腺肥大引起尿滯留,表示肥大嚴重,1年內再度尿滯留機會達50%。長時間留置導尿管,尿道及膀胱感染幾乎無法避免,嚴重甚至引起附睪炎、攝護腺炎或腎盂炎,此時會發冷發熱,並有菌血症、敗血症風險,需住院注射抗生素。攝護腺肥大症狀輕微者可先觀察,初期用藥物治療。若症狀嚴重、時常出血或感染,甚至引起尿滯留,則須考慮手術治療。目前常見手術方式有2類,傳統經尿道內視鏡電刀刮除術及汽化手術,依個人病況與醫師討論後選擇。攝護腺肥大免不了手術 建議盡早治療尿滯留須插尿管,尿路感染無法避免,會增加攝護腺手術的風險。合併附睪炎、攝護腺炎或腎盂炎時,術後感染變嚴重,甚至引起敗血症。尿路感染時儘量不開刀,但只要尿管在,感染不會好。進退兩難,須和患者、家屬詳細溝通,理解開刀或不開刀都有困難和風險,至少退燒且白血球恢復正常,才可考慮手術。洪峻澤醫師提醒,許多年長者聽到要手術會有顧慮。但仍建議攝護腺肥大、尿滯留患者儘早治療,以免引起併發症,增加手術風險。現在治療攝護腺肥大的汽化手術,出血及水中毒比傳統電刀少很多,多數在手術隔天就可拔除尿管,減少術後不適和住院天數。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