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藥

安眠藥勿自行停、減藥 恐焦慮、心悸

安眠藥勿自行停、減藥 恐焦慮、心悸#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失眠是許多人常見的困擾,若產生嚴重的睡眠問題時;除了應及早尋求醫師協助改善睡眠問題,也需遵循安眠藥物的原則,切勿自行購買服用、自行增減藥量、不要任意中止藥物的治療,以免出現戒斷症狀,如焦慮、心悸、盜汗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家庭醫學科林儀蒂醫師表示,睡眠障礙不管是入睡困難或持續睡眠困擾,若影響到民眾日常生活狀況,就有需要積極處理。一般病人來求診時,醫師會先排除是否有內外科疾病,或者最近是否有新使用某些藥物,如降血壓藥物、支氣管擴張劑、內分泌作用藥物、精神科用藥等,接下來再針對個人狀況作建議。藥物為輔助  找出原因遠離睡眠障礙針對失眠的評估工具,有多項睡眠生理檢查,用於懷疑與睡眠有關的呼吸異常。目前臨床也常會請病人做睡眠日誌,提供醫師有價值的睡眠資訊。而林儀蒂醫師也說,目前非藥物療法,主要著重在認知行為治療等方法,希望可以抑制神經興奮,改善焦慮,達到誘導睡眠的效果。替代療法有芳香療法或某些如退黑激素、纈草等。但當上述方法皆未能有滿意療效時,醫師會建議短暫使用鎮靜安眠藥物。如傳統的苯二氮平藥物,此類藥物共同的副作用是淺眠,但倘若自行減藥或停藥容易出現戒斷症狀,如焦慮、失眠、心悸、盜汗等。林儀蒂強調,藥物對於失眠來說,還是輔助治療、非藥物治療以及心理社會問題介入,才能整體幫助病人免除睡眠障礙困擾。 

安眠藥別亂吃!長期服用恐增腦癌、食道癌率

安眠藥別亂吃!長期服用恐增腦癌、食道癌率#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台灣人失眠問題日益嚴重!根據食藥署調查指出,國人每年服用的安眠藥早已超過3億顆,且不當使用安眠藥,不僅會產生依賴感、注意力不集中外,日前,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長期服用某些苯二氮平(BZD)類的安眠藥,會增加致癌風險,所以,提醒民眾服用前要三思。BZD類安眠藥 恐增41%胰臟癌率該研究主要是由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李友專等人,利用健保署過去15年的百萬人資料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並將長期使用BZD類安眠藥的患者,與未罹癌使用者相對照。結果發現,長期服用BZD類安眠藥可能會增加罹患癌症機率,且風險最高前三名依序為98%腦癌、59%食道癌,以及41%的胰臟癌。至於為什麼長期服用安眠藥,會助長近一倍的罹患腦癌風險?研究人員表示,可能與BZD類安眠藥作用在神經傳導物質GABA接受器上面有關,因為GABA接受器大多分佈於腦部的神經細胞上。國人常用的贊安諾錠 致癌風險高但並不是所有BZD類安眠藥都會增加,研究人員李友專表示,經過分析發現,BZD類安眠藥致癌影響性分為較高風險與較低風險兩大類,舉例來說,像是國人用量較大的贊安諾錠(Alprazolam)、悠樂丁錠(Lorazepam)皆屬於高風險的BZD類安眠藥,而煩寧(Diazepam)與利眠寧(Chlordiazepoxide)等則屬於較低風險藥品。現代人吃安眠藥 不僅用量大且時間也長現代人除了三高及慢性疾病等問題外,也愈來愈多人有失眠、睡眠品質差等困擾,相對地,安眠藥使用情形也愈趨頻繁,不僅使用量大,服用時間也拉長,但過去在藥品毒性的研究上,多以明確的病癥為指標,較少考量「時間因素」及「慢性使用的癌症風險」。因此,該研究將使用藥品的時間性納入考量,並歸納其影響結果,對於未來需要開立長期安眠藥處方給予病人的醫師,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Medicine》期刊。

找出失眠原因為首要 不再依賴安眠藥

找出失眠原因為首要 不再依賴安眠藥#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40多歲的李女士,本身從事貿易工作,為了兼顧工作和家庭,時常蠟燭兩頭燒,每晚就寢時儘管身體已相當疲累,腦子卻還是不停的轉,在床上翻來翻去怎麼樣都睡不著。而這多年來飽受失眠之苦的她,不但影響白天的工作效率,還容易亂發脾氣,更嚴重影響生活,她總是在身體不適看醫生時,請醫生順便開安眠藥,卻不知不覺養成依賴性,越吃越多,直到後來醫師改用血清素調節劑來治療,幫助她穩定情緒、放鬆腦細胞,且對使用者而言,也無需擔憂會產生依賴性,目前李女士已逐漸擺脫需依賴安眠藥助睡。對症下藥 才能獲得好眠隨著台灣人失眠問題日益嚴重,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國人每年服用的安眠藥高達3億2700萬顆,但安眠藥吃多了恐怕會產生依賴性,甚至越吃越多,對此,臺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表示,有些患者的失眠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導致的,透過科學的心律變異分析儀找出失眠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夜夜好眠 遠離藥物依賴 好眠3原則助睡許多失眠的患者習慣服用安眠藥,但醫師強調安眠藥不是不能用,而是使用方法必須正確,單獨使用安眠藥不是最好的方式,除了藥物治療之外,他提出健康吃、安心睡、快樂動的3大好眠原則,如此一來,無需依賴藥物,也能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1)健康吃/指的是營養均衡,尤其香蕉、牛奶、小麥、堅果類含有血清素的前驅物質色胺,有誘發睡眠的功能,可以多加攝取。2)安心睡/不單指睡眠,而是平常要懂得有效率的放鬆,透過簡單的腹式呼吸就能幫助活化副交感神經達到有效率的放鬆,一般而言,做到正確的腹式呼吸動作(吸氣時腹部膨脹,吐氣時腹部凹陷)時,放鬆效果最佳,當感覺不再口乾舌燥甚至唾液湧現時,代表主導放鬆的副交感神經已被啟動活化。3)快樂動/指的是保持快樂的心情規律的輕鬆運動,對現代長期宅在螢幕前的人來說,散步走路就比躺坐終日要來的健康,如果能快走到每分鐘100~120步,更容易達到增強心肺功能與調節自律神經的效果,因此,每週最好能養成健走五天、每次30分鐘的習慣,幫助身體得到放鬆。

研究:長期服安眠藥 罹阿茲海默症風險恐提高一倍

研究:長期服安眠藥 罹阿茲海默症風險恐提高一倍#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你有長期失眠的情況,並有服用「苯二氮平類」的習慣嗎?那可能就要多加當心!因為根據加拿大的最新研究指出,有服用此類藥物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將大幅提高五成左右,但國內精神科醫師表示,這份研究屬於相關研究,而不是因果研究,他認為,平日有失眠、焦慮、壓力大的人,腦神經較容易受損,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可能較常人來的高。服用苯二氮平類藥物達半年 罹病風險高常人一倍「苯二氮平類」藥物,主要用來治療失眠與焦慮症狀,但加拿大蒙特婁大學,與法國波爾多大學,近日就此類藥物發表最新研究,研究指出,他們追蹤一千八百位阿之海默症患者達六年,與常人進行比對後,發現只要服用苯二氮平類藥物,達三個月以上,罹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就會較常人高出五成以上。服用超過半年以上,罹阿茲海默症風險,更高出常人近一倍。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愈來愈多研究指出,平日常失眠的人,腦部神經元會壞死,另外,壓力大與焦慮,身體會分泌皮質醇,進而對腦部較成傷害,這些都會造成阿茲海默症風險的提高,而從學理角度來看,要看「為什麼有這些人需要吃苯二氮平類藥物」,很可能是因為腦部其實已出現問題,才需靠藥物解決。所以他認為,並不是苯二氮平類藥物會導致阿茲海默症,而是在吃這些藥物之前,腦部可能已有症狀,才會有此研究結果。

含佐沛眠成分安眠藥 非合法使用屬毒品

含佐沛眠成分安眠藥 非合法使用屬毒品#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台南安平診所翁姓醫師及雲林王彬雄診所王姓醫師將含有佐沛眠的安眠藥透過不詳管道以每顆20~25元轉售給不詳人士圖利,且虛報詐領健保費,目前2家診所負責醫師已被南檢聲押獲准,含有有佐沛眠的安眠藥成分屬第四級管制藥品或第四級毒品,合法醫藥使用為管制藥品否則即屬毒品。 食藥署表示,醫師若非法販售第四級管制藥品,則涉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相關刑責,司法單位將續偵辦外,若其犯行確為屬實,則屬違規情節重大,食藥署將廢止該醫療機構管制藥品登記證及醫師使用執照;並移送醫師懲戒委員會,最重可撤銷其醫師證書。鎮靜安眠藥具有成癮性除此之外,鎮靜安眠類藥品具有成癮性,食藥署呼籲,為維護病人用藥安全,醫師應確實診療病人,依病情需要審慎處方該類藥品,並應定期評估其病情,不得應病人要求而開立自費藥品。另外,民眾如果有焦慮或睡眠障礙的情形,應找專科醫師看病,並依醫師之指示服用藥品,切勿隨意增加劑量,產生成癮問題,花錢又傷身。 

網路販售安眠藥 如同賣毒品

網路販售安眠藥 如同賣毒品#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為保護民眾要用安全,日前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並無核准網路、郵購及電視購物等非實體店面之通路販售,尤其是安眠藥具有成癮性,屬於管制藥品亦屬第三或第四級毒品。若使用不當容易造成濫用及社會危害,非法販售者,恐涉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之販賣毒品罪,可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3百萬元以下罰金。藥品非商品 醫師需維護用藥安全藥品不同於一般商品,尤其是安眠藥,須由醫師親自診治病人後,依其病情開立處方箋,避免應病人要求,以自費方式任意開立安眠藥,讓病人有轉賣圖利之機會,同時藥師亦應負起處方確認之責始得調劑供應,以維護病人用藥安全。對此,南投縣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切勿為貪圖小利,以身試法,也提醒民眾如果有焦慮或睡眠障礙的情形,應找專科醫師看病,並依醫師的指示服用藥品,千萬不要自行上網購買來路不明藥品,以免受騙上當。

醫訊/正確使用助眠藥

醫訊/正確使用助眠藥#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大,以致失眠問題變成社會普遍的現象,然而,有人會透過電視或網路購買安眠藥助睡,但你知道嗎?其實安眠藥吃多,更易引發許多副作用,最好不要自行購買。對此,亞東醫院特邀王怡茹藥師主講「正確使用助眠藥」,分享正確使用助眠藥的觀念及方法,增加民眾的了解,為此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正確使用助眠藥時間:3月26日((三)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一樓思源廳 (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7728-2123

別讓夜晚被失眠綁架 5招正確用藥

別讓夜晚被失眠綁架 5招正確用藥#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失眠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根據2013年國人睡眠大調查結果發現,在台灣有五分之一的人受到失眠困擾。在社區用藥安全宣導中,很多民眾仍無法清楚出分辨安眠藥與鎮靜劑的差別,以為所有鎮靜安眠藥都是一樣的;基隆市衛生所表示失眠的原因很多,包括心理、生理、環境及認知行為等因素。而失眠必須在醫師協助之下找出真正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有效解決失眠的問題。而建立正確使用安眠藥五大觀念,包括: 1)做身體的主人/從改善自己的習慣做起,包含:養成良好作息與睡眠習慣、不自行購買安眠藥、不重複就診要求醫師開立安眠藥。 2)清楚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況/就醫時跟醫生說明身體狀況,包含:失眠狀況、過去病史、工作性質、目前使用中之藥物、是否懷孕或哺乳可能影響睡眠的生活習慣等。 3)看清楚藥品標示/包括姓名、藥品名稱及外觀、藥品用法、適應症、注意事項、副作用或警語、使用天數、藥品保存方法與期限。 4)清楚用藥方法與時間/先了解藥物特性與服用時間,包括:服藥時間、劑量、天數、副作用、交互作用及勿轉售或轉讓、避免突然停藥、配合良好習慣、告知同住親友正在服用安眠藥。 5)與醫師、藥師做朋友/包括:紀錄諮詢電話作為健康諮詢之用、問醫師或藥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