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

研究:職業婦女壓力大 過勞風險增

研究:職業婦女壓力大 過勞風險增#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生活的壓力正在損害年輕女性的健康。根據一項研究顯示,與30年前相比,現今處於過勞風險女性的人數是過去的兩倍。研究分析了來自瑞典北部MONICA的研究參與者,年齡在25至34歲,共有1,811人。女性自認不健康 24年後增逾2倍1990年,有8.5%的女性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比同齡的人更糟;到2014年,此趨勢已經上升到20%。相較之下,與研究開始時相比,男性在研究結束時將自己的健康狀況評價為更好。結果還顯示,現今越來越多的男女皆反應其飽受肥胖、焦慮及對其個人財富不滿意之苦。成功、外在吸引力 女性受到社會期待壓力過大當女性期望「掌控一切」,包括工作與家庭時,她們感到痛苦。研究人員說,女性受到來自社會的普遍壓力—必須成功、受到社會歡迎並具有外在的吸引力。研究指出以女性為主的職業(例如醫療照護)工作條件負擔過大。其他因素包括與壓力相關障礙症增加、私生活缺乏平等、可能遭受男性暴力相向等原因。研究同時指出,相較於過去,現今的男性更快樂,因為儘管其教育程度較低,但卻工作上卻比女性受到更高的重視。研究聲稱,對兒童和家庭擔負更平等的責任有利於男性的健康,平等規範對所謂「男性角色」增添更多變化。年輕女性自評健康惡化 彰顯男女角色不夠平等研究作者Annika Forssenu醫師表示,自評健康是一種評估人群健康的普遍方法。未來疾病的獨立預測因子包括心臟病發作、糖尿病風險、憂鬱症、風濕性疾病、病假、醫療照顧利用率與死亡率。她補充說:「近年來,公眾辯論提出了女性疾病與病假增加等問題。我們的研究首次顯示,年輕女性也有相對應的健康趨勢」。Forssen博士說,瑞典是一個強大的福利國家,與其他國家相比,失業年輕人的比例很低,大部分年經人擁有高等教育的學歷和相對較高之體力,這應該讓自評健康結果更好。但研究顯示年輕女性的自評健康狀況卻在惡化當中。對此,共同作者Goran Waller博士建議:「促進男女平等的健康權利需要重大修改」。(文章授權提供/台灣女人健康網)

研究:心理健康APP 有效減緩憂鬱

研究:心理健康APP 有效減緩憂鬱#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新款智慧型手機層出不窮,形成搶購風潮。許多附有健身類或與行動裝置配對的應用程式,記錄個人心跳、睡眠習慣、步數等,管理個人身體健康。然而你知道使用心理健康相關應用程式,也能改善情緒狀態嗎?根據研究顯示,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能有效治療憂鬱症,提供患者安全、可及性高的治療選擇。手機心理健康應用程式 改善憂鬱症狀研究檢驗22種透過智慧型手機提供的心理健康干預措施,對象包括3,414名18至59歲有精神疾病或相關症狀者,包含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失眠等。研究結果指出,智慧型手機可以用來改善憂鬱症。使用智慧型手機心理健康相關應用程式的組別,憂鬱症狀顯著降低,僅使用智慧型手機干預治療,比起將手機與其他人類或電腦合併治療,效果更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林家興教授表示,從上述研究結果得知,智慧型手機的心理健康應用程式對改善憂鬱症狀有正面效果。心理健康應用程式的設計與心理諮商相同,以不同的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結果顯示無論是應用程式或心理諮商,使用不同理論治療對於改善憂鬱或焦慮症狀並無差異。中度或複雜憂鬱問題 建議尋求專業協助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不同年齡、性別的人都能受惠於結合智慧型手機和生理回饋的應用程式。心理健康應用程式應讓使用者便於操作,能夠每日記錄自我情緒、認知及行為變化。智慧型手機心理相關應用程式因為能讓使用者獨自操作,得到自我控制感,對於輕度憂鬱症患者確實有幫助,但中度以上或情況複雜的憂鬱問題,應用程式無法全面取代藥物及心理治療,還是須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指出,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可望提供偏居住鄉、沒辦法就近醫療,或無法穩定進行醫療協助的患者,可行性高且負擔小的治療機會。具匿名性,保有隱私,提供不用擔心被標籤化與自我管理的照顧途徑,有需要協助者,是一大福音。民眾不妨使用程式進行情緒篩檢,尋求適當的專業協助。

無三高突然癱瘓 夫妻不睦導致心身症

無三高突然癱瘓 夫妻不睦導致心身症#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心身症造成的影響,其實恐怕超出預料之外,甚至還要更嚴重。一對感情不睦的夫妻,在吵完架之後,妻子忽然右半邊癱瘓、無法動彈,做了許多檢查卻找不出生理上的病因。無三高突然癱瘓 竟是心理因素致病沒有罹患高血壓,也沒有細胞病變,更沒有心臟病,如果這是中風,應該會合併其他症狀才是,於是從內科轉到精神科來。經過仔細晤談,發現問題極有可能在夫妻相處的心理因素上,於是由心理師安排做夫妻治療之後,妻子的癱瘓症狀漸漸得到改善。這也是一個真實案例。某天軍中一個新兵打完靶之後,突然他扣扳機的食指再也無法動彈。就跟許多患有身體疾病的病人一樣,這個病人原先也很抗拒看精神科:「我的手指不能動,應該是去看神經內科才對,為什麼要看精神科?我的腦袋又沒問題!」食指無法動彈 父子關係問題導致後來也許連神經內科都無法查出他到底怎麼了,終究還是把人送來了精神科。經過心理分析治療後,發現他與父親的相處存在很大的衝突,一個是怯懦的兒子、一個是威權的父親。對這位新兵而言,扣扳機這個動作,意味著對威權──潛在父親的憤怒與發洩,但他內心「道德自我」的部分卻告訴自己不可以那麼做。不可以對父親扣扳機,即使這是無傷的自我想像(偶爾幻想自己殺死親人是無害的),但他辦不到,這種潛意識的道德力量突然將食指的能量壓制,造成他看似癱瘓的結果。了解問題的根本之後,要治療他的食指症狀就容易多了。(本文摘自/好想找人說說話/遠流出版)

男性會孕吐?「準爸爸症候群」作祟

男性會孕吐?「準爸爸症候群」作祟#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有些人認為「誰都不願意生病,更別說是自己『故意』讓自己生病了。」但真的是這樣嗎?你真的對你的身體瞭若指掌嗎?你知道身上的病症多少也反應了內心無法解決的問題嗎?更何況很少有人能察覺「潛意識」的問題。舉例來說,「顎骨性關節症」是一種牙齒咬合問題的疾病,在最新的醫學報告中,許多牙醫都認為這極有可能是身心壓力導致患者,在無意識的咬緊牙根所導致的問題。壓力大偏頭痛、考前拉肚子 都是心身症反應又例如偏頭痛或拉肚子,這是我們最熟悉的毛病,相信大家都聽過身邊太多因為工作壓力大產生偏頭痛、或者要進考場前忽然想拉肚子的例子。這就是很典型的心身症反應。中國有所謂「積勞成疾」、日本有「過勞死」的說法,皆與身體承受巨大心理壓力脫不了干係。歐美國家醫學界目前已經同意,不僅懷孕婦女心理上會有變化,連準爸爸也有「準爸爸症候群」。當得知自己的伴侶懷孕時,許多準爸爸會經歷噁心、下背痛、早晨感到疲倦等症狀,也會開始變得神經質、敏感。到了懷孕後期,準爸爸們進入「戰鬥狀態」,會覺得更加疲倦,手指腫脹,好像跟老婆大人的水腫很類似。準爸爸症候群 在伴侶懷孕時跟著噁心、疲倦這些毛病讓準爸爸難以啟齒,他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不了解自己究竟怎麼了。奇妙的是,當小孩出生後,這些毛病也自動消失了。其實這是好事,大自然要男人在此時某種程度的「當女人」,並做好當爸爸的準備,因為男人無法實際參與懷孕十月的過程,只好藉由這樣的體驗,分擔與同理太太的辛苦。不過我想,並非所有男人都會有準爸爸症候群,出現這種「症頭」的男人應該會認同「懷孕是兩個人的大事」,絕大部分是願意與另一半分享經驗、共創一個家的盡責好爸爸。如果是認為「女人懷孕就懷孕嘛,哪個女人不懷孕」的男人,我想多半不會出現這樣的症狀。(本文摘自/好想找人說說話/遠流出版)

以為很「正常」?潛藏心理疾病危機

以為很「正常」?潛藏心理疾病危機#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正常有多可貴?這問題就跟健康多可貴的意思一樣,人只有在不健康的時候才會驚覺且珍惜,大部分的時候它就像空氣一樣,誰會去體會空氣的滋味?先不說什麼叫不正常,這夾帶了社會的刻板印象與不當標籤,以下我舉個例子,帶大家看看當自認為自己正常時,是如何看待跟我們不一樣的人。對於精神疾病患者 大眾普遍帶有刻板印象有一天,一個自助餐老闆要送便當到精神科病房,正好與我搭同一部電梯,他的眼神有些驚懼,一副為了賺錢不得不來的表情問我:「這樓的人都是神經有問題的喔?」我則一派輕鬆地回答:「沒那麼嚴重啦,他們只是生病了。」誰都會生病,為什麼要對他人生病如此避之唯恐不及,但當自己生病時卻擔心被排擠、誤解?人真的是一種自我中心、事到臨頭才覺醒的矛盾動物。病人不僅在醫院,而更多是在家裡面,在街上,在公司隔壁部門,在樓上鄰居家裡,而且多如過江之鯽。許多人都潛藏精神心理問題記得我當初取得臨床心理師證照時,還只是個執業菜鳥,時不時有友人藉故相約:「好久沒見想跟你聊聊。」我心裡其實很清楚,這些友人都是心裡有事,想找信任的人說說話,聽著聽著,才知道這年頭人們潛藏在的心理危機有多嚴重。不僅有N年沒聯絡、十分不熟的朋友跑來訴說心事,更常聽到身旁親友爆料:隔壁住的某鄰居常跟這位親友起口角,說什麼自己要害他;久未謀面的嬸婆的小兒子,原來患有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很久了;常常喊好煩的某同學,其實是憂鬱症纏身。情緒、知覺出問題 不應聽信旁人須速求診我念小學時,不知道大表姊為什麼會突然拿菜刀揮來揮去,當時也是小學生的姊姊嚇得躲在廁所不敢出來,直到老爸趕去奪刀為止。等我從事這行後,才知道這叫做思覺失調症,且大表姊從來沒有就醫過,周遭親友怎麼勸她都不肯,等到父母年邁一一去世之後,她便執意獨居,在毫無生活品質、很沒尊嚴的情況下去世。不論是情緒出了問題,還是感覺到知覺失調、想法上出現改變或退化等,有別於大部分人的異常問題,都需要進一步就醫來釐清症狀與病名,這些問題無法自我斷定,更無須聽信旁人隨口一句:「那個某某,就是『躁鬱症』啦!」狀況並不會因為任意貼上一個疾病標籤便消失,而是需要後續的密集治療,才有痊癒的可能。(本文摘自/好想找人說說話/遠流出版)

慟!母攜子輕生 5字訣防憾事發生

慟!母攜子輕生 5字訣防憾事發生#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林姓母親,疑似因與丈夫起口角,帶著4歲兒子與2歲女兒在家中燒炭自殺。上大夜班的父親未察覺異狀,在家中呼呼大睡,幸虧警覺性高的幼兒園老師與鄰居發現異狀上門詢問,才及時將母子3人送醫急救。長期壓力加上衝突事件 易造成憾事發生家扶基金會蒐集2017年1至11月的兒保新聞事件,統計發現,迄今已有8件家長殺子及自殺案件,已造成10名兒童青少年死亡。家長須重視兒童自身權益,尊重自由個體,這些未成年、無自我保護、無反抗能力的兒少,不能淪為家長情緒處理管道與出口。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近年殺子自殺事件,家庭未必是經濟弱勢,源自於家庭面對長期壓力時,再遭遇兒童照顧、夫妻衝突等重大事件,容易造成憾事發生。家長應留意自身情緒,若發現無法有健康的身心和精神狀態,應立即尋求親友、社福機構、醫療等管道協助。「兒保好鄰居」5字訣 共同守護兒少安全兒童保護領域上仍存在許多責任通報無法顧及的死角及未盡之處,家扶為預防兒虐事件的悲劇發生,積極推動「兒保好鄰居」,除了強化政府與通報機制,更需要從個人出發、串聯社區鄰里,建構兒少保護網絡,積極預防兒虐事件發生。「兒保好鄰居」推動宗旨如下,邀請全民行動: 「兒」-兒少重視/社會大眾重視兒少童保護,預防受虐情事再發生。 「保」-保持關心/落實關心、為兒少發聲。 「好」-好好傾聽/用心聽孩子的聲音,善盡保護、並教導自我保護。 「鄰」-鄰里通報/發現有異,主動詢問與通報,與公部門合作。 「居」-居安思危/共同預防兒少受虐風險,企業、商店、鄰里一起來。何素秋執行長表示,保護兒童不能只是口號,我們都不應做為「局外人」。加入「兒保好鄰居」,從個人、社區鄰里著手,建構兒童及少年保護網絡,預防工作才能發生積極功效。詳請可撥打家服專線0800-07-8585洽詢。

總愛大買特買?恐潛藏精神疾病

總愛大買特買?恐潛藏精神疾病#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憂鬱症患者長時間將生活費挪用購買刮刮樂,導致家庭開銷入不敷出,和先生發生爭吵拉扯,因此情緒低落。經與患者和親屬討論,安排適當的治療計畫,包含藥物調整、心理與行為治療以減少購買行為,降低本身情緒及家人的影響。強迫性購物恐與躁鬱症、憂鬱症有關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醫師粟寧表示,強迫性購物是明知購物行為不合理,卻忍不住持續購買。購物前緊張壓力大,購物時輕鬆、愉悅,事後卻苦惱、後悔。長期下來可能影響生活、工作與人際關係。強迫性購物透露缺乏長期穩定的人際關係,需要藉由反覆購物來提供安全感與成就感。一些精神疾病與強迫性購物有關,如躁鬱症躁期發作時,購物慾上升。衝動控制障礙患者受到某些刺激與誘發,會出現非買不可的想法。憂鬱症、強迫症、物質濫用疾患、以及邊緣型人格等,都和強迫性購物的行為有關。超出負擔仍忍不住購物 需求診身心科強迫性購物的治療,若和躁鬱症或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有關,優先治療精神疾病。若無精神疾病,考慮用認知行為模式、藥物模式、心理分析模式3種模式來治療。利用改變行為得到的正向回饋,調整認知來維持行為改變。調節血清素與多巴胺,增加衝動控制、減少焦慮。了解購物行為面對每個人的意義,自動改變行為。粟寧醫師提醒,對於大多數人,購物的經驗是快樂而滿足的。如果明知消費超出經濟負擔能力,但購物的念頭仍然揮之不去,可能是強迫性購物,建議尋求身心科醫師協助,以免負債累累無力償還。

耳邊總有人聲 這病讓她數度離家

耳邊總有人聲 這病讓她數度離家#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2歲的阿香患有思覺失調症,2年前開始聽見男人的聲音在耳邊和她說話,告訴她先生可能有外遇,或要她離家出走,讓她作息混亂,離家出走時還動用警察護送回家。阿香一開始確診後,因需服很多藥,服藥後又易昏睡,她自認病情好轉即自行停藥,導致疾病復發,多度被送入急診,病情一直無法穩定控制。自行停藥致復發 需如慢性病長期控制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科主任詹仁輝表示,思覺失調症是思考及知覺失調的一種腦部疾病,思覺失調症的病友多半較被動,不善表達及與人互動,疾病歷程是如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般,需要長期接受治療,透過藥物及其他職能訓練控制症狀,學習與疾病共處後,以維持良好的生活功能。詹仁輝主任表示,早期介入、長期治療,讓病友體內維持有穩定的藥效,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治療十分重要。病友未能穩定治療,除了認為自己沒有生病或已痊癒、難以忍受藥物副作用,包括肢體僵硬、靜坐不能、體重增加,或者家屬覺得羞恥不願病人治療,不少病友都會自行停藥,卻造成疾病復發惡化。早期治療恢復更好 與疾病和平共處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而言,每一次的復發對於大腦都是一次嚴重的傷害,更可能造成之後治療的困難,若在發病的早期接受治療,恢復情形及功能的維護越好。事實上,思覺失調症藥物發展已相當成熟進步,無論是口服藥物還是長效針劑,只要病人願意持續使用,就能達到穩定控制病情的目的。阿香在醫師建議下,減少口服藥物的顆數,每個月回診施打針劑,並搭配職能治療復健方式,病情開始穩定下來,也越來越少感到昏沉,讓阿香漸漸學會與疾病共處,有了自己的生活。詹仁輝主任呼籲,在接受穩定的治療及復健,思覺失調症如慢性病一般,只要與疾病和平共處,便能找回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