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

肺栓塞症狀、9大成因一次看!長輩選「這治療」更安全

肺栓塞症狀、9大成因一次看!長輩選「這治療」更安全#長輩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位86歲婦人大腸癌切除手術順利,卻在出院前夕突然意識不清且呼吸急促,家屬原已放棄急救,但澄清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張耿豪表示,在極短時間內追查出是肺動脈血栓,採用經導管直接血栓治療後,已成功救回寶貴生命,家屬也化悲傷為喜悅。肺動脈栓塞主要症狀 呼吸喘 缺氧 胸痛 咳嗽張耿豪指出,這位高齡患者接受大腸癌切除手術,手術很順利傷口復原良好,計畫隔天要出院,卻在當天下午突然意識不清且呼吸急促,血液中氧氣濃度只有80%,血壓掉到70毫米汞柱(mmHg),緊急將病患送加護病房。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明明胸部X光看肺部充氣正常,但氧氣就是無法順利進入血液,再發現心臟右心室異常擴大,電腦斷層檢查後確診是肺栓塞。肺動脈栓塞是一種因靜脈系統產生血栓之後,血栓隨著血流經過下腔靜脈、心臟,最後堵住了肺動脈,導致血液無法送往肺部做氣體交換,所以會造成呼吸喘、缺氧、胸痛、咳嗽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死亡。延伸閱讀靜脈血栓復發 當心導致致命肺栓塞!肺動脈栓塞常見9大成因 長期臥床 最近接受過手術 惡性腫瘤 口服避孕藥 吸菸 慢性疾病 肥胖 高齡 長途旅行者肺栓塞症狀並非特異性高,因此難以第一時間察覺,但死亡率卻相當駭人。張耿豪解釋,一旦肺栓塞發生,約10分之1的人在1小時內就會猝死,如果沒有及時治療,2週內的死亡率就高達26%。肺動脈栓塞治療考慮出血風險在治療方面,張耿豪強調,目前肺栓塞的主要治療是口服抗凝血藥物,可以治療大部分患者;但部分嚴重患者因抗凝血藥物效果太慢,可能會需要藥效更強的血栓溶解劑,血栓溶解劑的效果雖好,但是大劑量由靜脈注射,發生出血的風險也很高,尤其是年長的患者,導致腦出血的機率更高。醫師考量該病患年齡高又剛接受大腸切除手術,決定採用經導管直接血栓治療,將特製的溶栓導管置入血栓中,直接在血栓內打入藥物,破壞血栓,使用的藥物劑量僅需要傳統劑量的4分之1,對年紀較大的患者比較安全,而且成功率高,此種微創手術療程多只需半天,病患也不太會感到痛苦。經治療後僅半天不到,病患的血中氧氣濃度已回升到95%以上,也無需再使用升壓劑維持血壓,不到1週就康復出院。且近1年以來回門診追蹤,可知病患平日出門散步活動都沒有再發生任何不適。

食物打成泥就易吞?台大營養師揭「常見照護迷思」

食物打成泥就易吞?台大營養師揭「常見照護迷思」#長輩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78歲吳女士在去年中風癒後假牙不合,因而有吞嚥障礙問題,進食過程長且容易咳嗽,3個月體重減輕了3公斤。女兒擔心母親營養不良,用心購買媽媽愛吃的排骨便當,更費心地把食物剪碎。但吳女士仍因吸入性肺炎反覆住院。經過醫療團隊評估後吳女士可吃糊狀或濕潤細軟的食物(IDDSI 4~5),液體稠度(IDDSI 2~4),病患的進食與健康情況才大獲改善。另48歲王先生3年前罹患鼻咽癌已經痊癒,但最近進食時發現只能喝流質,有些流質會嗆到,有些流質吞不下,且體重減輕。王先生擔心癌症復發,經檢查後發現是因為放射性治療後肌肉纖維化導致吞嚥困難。經過醫療團隊評估後建議王先生調整液體濃稠度為低中度稠(IDDSI 1~2)。延伸閱讀長輩吞嚥困難、常嗆咳怎麼辦?練口腔肌力「3招」搞定吞嚥困難飲食2大迷思台大醫院營養師鄭千惠指出,一般民眾或病患家屬對於吞嚥困難而進行飲食製備過程中,常出現2大迷思:1.吞嚥困難把食物剁碎或打成泥就好?不是什麼食物都只要切成小塊就能易於吞嚥,其實需考慮食物的軟硬度、食物與液體分布均不均勻的離散性,以及泥餐的黏度、食物離水等問題。2.使用液體增稠劑一定安全?液體太稀或太稠都可能有危險,若食物太稀太水恐會引發嗆咳或吸入性肺炎,太稠恐會卡在食道難以吞下;且當食物質地調整後,雖看似量有增加,卻常常忽略營養密度被減少的問題。吞嚥困難有7種飲食標準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陳珮蓉表示,為了讓營養師或病患家屬可以依據病患的個別吞嚥能力,調製安全且美味的食物,讓病患能早日經口進食,建議參考國際吞嚥困難飲食標準(IDDSI)來製備飲食,依吞嚥與咀嚼能力訂出7種不同等級的食物質地與液體稠度,以符合個體差異,促進吞嚥安全。 固體食物分為 3~7級:分別是流質3級、糊狀4級、細碎及濕軟5 級、軟質及一口量6級、容易咀嚼7-EC級、食物原狀7級。 流質食物飲品分為 0~4 級:分別為稀薄0級、極微稠1級、低度稠2級、中度稠3級、高度稠4 級。        (食物質地依國際吞嚥困難飲食標準(IDDSI)分成7級。圖片提供:台大醫院)臨床照顧者若想居家調製安全食物,讓有吞嚥障礙的長輩或病患進食,陳珮蓉建議,可先至醫院復健科進行吞嚥困難評估,瞭解自己適合的食物質地與液體稠度,再利用簡易工具如:餐叉、湯匙、筷子、手指或針筒等,來測試食物質地的硬度、液體流速、黏附度、彈性等,藉由常見工具來協助自製的居家餐食質地一致化,再進而嘗試是否符合可吞嚥程度,增加被照顧者的進食安全。延伸閱讀失智嬤喝湯嗆咳住院1個月 吞嚥困難可以這樣做

長輩吞嚥困難、常嗆咳怎麼辦?練口腔肌力「3招」搞定

長輩吞嚥困難、常嗆咳怎麼辦?練口腔肌力「3招」搞定#長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內研究發現,台灣約有12.8%的65歲以上長者,經過評估為咀嚼吞嚥異常;亦即每10位高齡者,就有1位有輕度以上咀嚼吞嚥障礙。這個數字,將會隨著台灣人口高齡化而越來越高,並且長者因咀嚼吞嚥困難所導致的「吸入性肺炎」,也成為威脅長者健康的原因之一,像李前總統就是吸入性肺炎引發後續的狀況而往生,因此不得不防。部分吸入性肺炎,是因為口腔不清潔,或是咀嚼吞嚥肌群失能, 導致口腔內許多呼吸性細菌或病原體,隨著食物與嘔吐物吸入或嗆入肺部,進到肺部而發生吸入性肺炎。正常吞嚥的5個時期1.預備期(Anticipatory Stage):是進食的第1步驟,大腦會觀察食物的大小、硬度、氣味及溫度,來選擇進食之食物,並接續後面的吞嚥動作。一般大家說好的食物應當具備色香味俱全,就是在指這個階段。2.準備動作期(Oral Preparatory Stage):大腦指揮口腔肌肉進行咀嚼,透過唇、舌、牙等將食物磨碎形成食團。3.口腔期(Oral Phase of the Swallow Stage):食團形成後,就可以進行吞嚥動作。吞嚥時食物經唇、 舌、齒、頰、顎等部位的協調將食糰往後送到咽喉,並啟動吞嚥反射動作。4.咽部期 (Pharyngeal Stage):此時軟顎向後上抬、喉前庭關閉、聲門關閉、會厭軟骨閉合、喉部上提,食物藉由上述協調動作向下運送,將食物更往後推,最後咽部清空,食糰經由上述動作進入食道。5.食道期 (Esophageal Stage):食糰經由食道蠕動將食物送至胃中。吞嚥障礙好發族群1.腦功能損傷族群:腦中風患者、失智症患者、腦神經系統有障礙之患者。2.身心障礙者族群:智能障礙、唐氏症等身心障礙患者。3.因疾病導致之吞嚥障礙族群:神經系統障礙患者、顳顎關節障礙、先天性口咽及舌頭部位構造異常者 : 如唇顎裂等、因手術、化療或放療等治療導致組織構造異常之患者。4.其他:營養不良者、口腔衛生不良,因缺牙而導致對咬牙不足者。 吞嚥訓練第一步:選擇正確食材質地一般民眾總認為把食物打碎、弄成泥狀就是好吞的食物。但是吞嚥的主要步驟是將食物變成食團,若是因過度處理食物,造成食團難以形成或是黏在舌頭上,反而會影響吞嚥有。有些食物本身質地就偏軟的,像香蕉、南瓜、水蜜桃不需用調理機打碎,只需經過適當處理,沒有牙齒也能嚼食,另外像馬鈴薯、酪梨等也都是富含營養,並且方便處理的軟食,而一般常見的豆花、廣東粥、義式蔬菜湯等,也都是外面小吃常見的餐點,非常方便取得,不需要太費力料理。選擇正確的食物質地,不僅能解決患者因咀嚼吞嚥障礙而造成的進食問題外,也能避免患者在進食時造成誤嚥而導致吸入性肺炎的發生。此外,質地改善也能訓練患者由口進食,以漸進調整的方式慢慢地恢復患者的咀嚼吞嚥功能,提高患者在未來移除鼻胃管的機會。日常口腔運動訓練:臉部、嘴部、舌部1.臉部運動(1)按摩臉(面頰、上額、下巴、鼻子)直到溫熱。可用一條熱毛巾或手。(2)將臉向前嘟起、再向外拉開笑,重覆做。用到最大的拉張幅度。(3)用手將雙頰向後拉,同時將嘴向前嘟。(4)用手將雙頰向前推,同時笑,抗衡相反方向的阻力。(5)將嘴閉起來,由一邊挪向另一邊,挪動下頷。(6)將雙頰向內吸,然後放鬆。(7)將雙頰鼓氣,持續5秒鐘,然後吐氣放出。(8)雙頰鼓氣,嘴巴閉合,將氣由一邊送到另一邊,不可將氣洩出。(9)將雙眼閉起來用力擠,然後睜大。(10)閉單眼,輪替。(11)擠鼻子,持續5秒。(12)如果臉有一邊受損,用手將正常強的一邊面頰向下拉,同時試著用力擠臉部肌肉。2.嘴部運動(1)將雙唇閉緊,互相壓緊。(2)將嘴張大,同時試著將嘴嘟成「O狀」,不可閉緊,停住、放鬆。(3)吹口哨。(4)用一根小吸管吹,然後吸回空氣。(5)重複地說「pa,pa, pa……」,需快且清楚。(6)鈕扣運動—用3枚不同大小的鈕扣,每個鈕扣用線綁著,將最大的鈕扣,放在唇後牙前,輕輕的將綁在鈕扣上的線拉著,將嘴唇閉緊,以防鈕扣會自口中掉出。如此再試第2大的,再試最小的。3.舌部運動(1)用一塊潤濕的紗布,包裹住舌尖,然後小心溫和的向外拉。(2)將裹了紗布的舌頭,溫和的向左、右、上、下拉動。(3)嘴張開、將舌頭伸出,保持在中間,持續5秒。(4)將舌頭向嘴外伸,左右緩慢移動,慢慢加快速度,確定每次舌頭定碰到每一邊的嘴角。(5)將舌頭自口中伸出到外面、再拉回來。重覆做,維持快速度。(6)將嘴閉起來,舌頭在上唇裡面、上牙齦上左右來回移動,再換下唇。(7)將舌頭自口腔內向內頰向外頂,再換邊。(8)將舌頭向掃地一樣,自口腔內、碰到每顆牙齒,由一邊到另 一邊。(9)用舌頭黏嘴唇一整圈。再由反方向做。(10)張開嘴,伸出舌頭,碰上唇。面對吞嚥困難長輩 餵食時注意事項1.餵食時,坐姿很重要,應採坐立90度頭部微傾向前的餵食姿勢。2.選擇適合長輩的食物質地。3.給予長輩充裕的時間及安靜環境,減少進食的環境刺激,讓他可以專心進食。4.餵食的時候,要確定長輩已吞乾淨前一口後,再給下一口。5.若病人有嗆咳情形,應立刻停止進餐。6.餐後維持直立坐姿20~30分鐘,避免因打嗝而導致的嗆咳。7.餐後應以棉棒清潔口腔,維持口腔健康,並確定無殘留食物在口中。參考資料1.衛生福利部—咀嚼吞嚥障礙診治參考指引及健康照護手冊2.如何訓練及維持咀嚼吞嚥功能及預 防誤嚥的發生,黃純德醫生(本文獲家天使授權轉載,原文為:吞嚥困難原因多,日常訓練不可少|家天使-找看護第一品牌) 

年紀越大越不願打疫苗?醫警告「疫苗債」欠多,小心⋯

年紀越大越不願打疫苗?醫警告「疫苗債」欠多,小心⋯#長輩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延燒2年,逾2億5萬人確診,更導致超過5百萬人死亡,而在受到疫情長期威脅下,世界看待健康與免疫的看法也逐漸改變。集結8個國家、針對超過1.6萬名50歲以上民眾研究的跨國「疫情下健康與免疫認知大調查」結果就顯示:受試民眾對於健康狀態重視度由65%提升至76%;但疫苗重視程度相對較低,僅由44%增至65%。50歲以上疫苗施打率低,過半數得病才驚免疫力下滑調查結果提到:男女性對健康重視有落差,相較女性高達81%將健康視為重要,男性則僅有71%。此外,對於自身免疫力衰退與老化認知,只有25%的研究對象,認為自己已衰老到如真實年齡的50、60歲,但卻有超過2倍、達52%的研究對象雖察覺自己免疫力變差;顯示民眾雖然認為自已還年輕、不服老,但事實上免疫力早已大不如前。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台灣近幾年公費流感逾65歲僅有5成出頭;此外,觀察新冠疫苗施打率,台灣竟是隨年齡越大施打率越低,除了50歲以下施打率有約近8成外,75歲以上只有7成3。反觀日本是50歲以上族群施打率幾乎都超過9成,年紀越高覆蓋率越高,90歲、甚至百歲人瑞施打率都超過9成,凸顯台灣最需要施打疫苗的銀髮族群,反而積極度較低,恐致重症與死亡風險急速上升,可見民眾仍未建立良好的疫苗施打觀念。林應然指出,民眾常以為疫苗是孩童才要打,成人不用打,也對自己的身體機能很有自信,「但事實上,約50歲後免疫力就會開始快速下滑,加上幼時施打的疫苗,保護力也已隨時間降低,成人若無接種常規疫苗,會讓自己在無形間暴露於感染與重症的風險中!」疫苗施打率低!常見「3迷思」與「不怕死現象」迷思1:不服老!養生/運動免疫就能保值?醫:50歲後免疫細胞不僅減少,且合作禦敵力下降!人的身體機能在20多歲時達到高峰,爾後就開始走下坡,免疫力更是在約50歲時急速下降。林應然解釋,免疫細胞在50歲後不僅數量衰退,甚至合作對抗傳染病的能力也下降。年輕時,免疫細胞生成快速,面對病原體的入侵,可以快速反應,強勢回擊;但邁入中高齡後,免疫細胞生成效率降低,合作能力也變差。因此50歲後應首重疾病預防,也就是透過施打疫苗,教育免疫細胞辨認病毒樣貌,提前累積抗體大軍、鞏固防禦陣線,未來真正的病毒襲來時,才能及時反擊,有效預防重症與死亡。迷思2:只有小孩要打疫苗?醫:跟新冠疫苗一樣,保護力會隨時間下降、恐欠一屁股免疫債!林應然說明,如同新冠疫苗的保護力會衰退,常規疫苗保護力也會隨時間下降,面對環境中持續存在的病原體威脅,一旦免疫力降低,又碰到傳染病源,此時易由於沒有施打過疫苗,或是保護力已下降,體內未有足夠抗體,促使重症與死亡風險自然大幅提升!林應然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應謹記主動施打破傷風、流感、肺炎鏈球菌、帶狀皰疹、以及男女都應該施打的人類乳突病毒(HPV)等疫苗!迷思3:老了有保險不用打疫苗?醫:不生病比什麼都重要!「台灣人雖然很愛買保險,但卻不愛打疫苗,這其實是本末倒置!」林應然強調:「比起保險,要降低疾病的衝擊,完善自己的『疫苗施打保單』更為關鍵!」提醒民眾應定期檢視自己的疫苗施打表單,特別是50歲以後,及時補齊各種預防性及加強性疫苗,才能實現預防勝於治療的目標。不怕死現象:疫苗打氣低!台灣民眾不見疫情不打?醫:保護力非馬上產生,莫待疫情爆發才搶打!我國疫情控制良好,疫苗施打率持續低迷,除了因一般民眾未普遍建立危機意識外,政府和醫療院所在最需落實施打率的第一時間,也沒有提出明確的獎懲措施。林應然直言:「新聞沒報、親友沒有發病,疫苗施打積極度都很低。醫護人員說得再多,都不如親眼見到身邊親友發病後的慘狀,更來得有說服力。」林應然提醒,疫苗施打完保護力不會馬上產生,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生成抗體,產生足夠保護力,若總是等到傳染病爆發才搶著打疫苗根本來不及,甚至還因為要到醫療院所施打,徒增感染風險。孝順長輩首顧健康,先存下疫苗保單更有保障林應然指出,預估2030年時,全球60歲及以上的人口將增加1/3以上,因此我們應當更重視與長者健康息息相關的常規疫苗施打。建議民眾:「想要孝順家中長輩,比起包紅包或送禮,直接帶長輩到診間施打疫苗,送他們一張疫苗健康保單,才是守護他們快樂與健康的最佳方式!」

長輩淪為顧孫工具人 罹患孤獨症候群

長輩淪為顧孫工具人 罹患孤獨症候群#長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半年前丈夫去世後從南部鄉下北上的75歲楊奶奶,與兒子一家三口住在同棟不同樓層的社區大樓,平日因兒子夫妻工作忙碌,便幫忙照顧一歲大的孫子,也天天煮好晚餐,等他們下班一起吃飯。初期兒子跟媳婦陪她用餐了幾次,後來就常以在公司吃過為由婉拒,接了孫子就走;假日想找人出遊,兒子一家三口也總是自己出門,加上與左右鄰居都不熟悉,楊奶奶經常獨自一人在家。一個月前,楊奶奶開始出現心悸、喘不過氣來、失眠、食慾不振的症狀,不時對人抱怨「自己只是被利用」、「都沒人要理我」的負面話語,原本溫和的脾氣也變得暴躁,兒子帶她到精神科診所求助,經確診罹患「銀髮族孤獨症候群」。淪為「顧孫工具人」長期孤獨感累積 恐提高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機率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每七個人當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其中高達三成者為獨居或老夫妻同住的銀髮族。開業精神科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現代社會家庭結構改變,不少銀髮族必須面臨子女離家的孤獨感,若又加上伴侶去世、疾病纏身等影響,沒有家人陪伴關懷或對外的社交生活,就容易引發「銀髮族孤獨症候群」。不僅會產生憂鬱、焦慮、憤怒或睡眠障礙,嚴重者還可能出現自傷、傷人行為。根據臨床研究顯示,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下,大腦也會分泌過多壓力賀爾蒙「可體松」,抑制免疫系統作用,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或失智症的機率。長期疏於關心長者,未適時給予身心支持照護,就可能讓「銀髮族孤獨症候群」找上門!治療雙管齊下 經營「四老」有助正向互動關係楊聰財醫師指出,「銀髮族孤獨症候群」的治療會先以藥物治療改善憂鬱、失眠等症狀,再透過負面情緒障礙指數評估,找出導致孤獨的成因,採取認知行為治療,紓緩患者負面情緒,早日恢復正常生活。銀髮族要想真正遠離孤獨感,除了找到生活目標、培養興趣,也建議經營「四老」:老友、老伴、老狗與老本,以增進正向互動關係,或是參與社區活動、社區大學課程,結交同好朋友,讓生活更豐富有趣。重視銀髮族身心健康 定期關懷問候避免引發身心問題英國設置「孤獨大臣」、印度成立「幸福部」就能窺見,銀髮族身心健康已然是全球關注重點。楊聰財醫師提醒,為人子女者應時時關懷家中長輩,即便沒有住在一起,也可透過電話、視訊交流問候,更要隨時留意長輩的身心變化,一旦發現異常,像是情緒低落、拒絕外出或找不出病因的症狀,長達2~4週以上時,就應及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避免延誤治療引發更嚴重的身心問題。

長輩突情感淡漠 恐是失智症徵兆

長輩突情感淡漠 恐是失智症徵兆#長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越來越多民眾對憂鬱症及失智症的差異有所關注。不過,根據一篇2019年7月發表於《神經科學》的研究指出,情感淡漠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比記憶流失的影響更大;然而它在研究和照顧上卻常被忽略。有45%的失智症患者出現情感淡漠現象。情感淡漠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該研究為英國艾克斯特大學所進行,研究者將來自 20 項的世代研究,共4,320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瞭解情感淡漠隨著時間發展的流行率。研究結果發現,在研究初期有45%的失智症患者呈現情感淡漠,而有20%的患者隨著時間持續呈現,但有部份情感淡漠的失智症患者並沒有憂鬱症狀。研究指出,情感淡漠是常見的失智症狀,會呈現出缺乏興趣和情緒,但與憂鬱不同。且它對於環境產生的干擾較少,因此經常被忽略。情感淡漠與大腦前額葉功能失調有關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說明,「情感淡漠」與「憂鬱」的表現有部分相似,但情感淡漠不會出現悲傷情緒與負面思考。情感淡漠與大腦前額葉功能失調有關,常見於大腦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症、或慢性精神病,若發現家中長輩持續出現情感淡漠現象,應求助專家診察是否有腦部疾患。他提醒,「情感淡漠」雖然對照顧者的衝擊沒有幻覺、妄想、衝動失控行為來得大,但仍會造成照顧者的困擾,甚至誤以為個案是「懶惰」或「故意」。他呼籲,目前「情感淡漠」尚無有效的治療,需要家屬或照顧者有更多的認識與體諒。情感淡漠可能加速認知功能的衰退、提升死亡率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也指出,情感淡漠有可能會加速認知功能的衰退、提升死亡率,對家庭帶來影響。建議親友避免因對方反應而有負面聯想,並影響自己的情緒,像是誤以為對方是不喜歡自己或故意找碴,瞭解他是因為疾病才會對人不打招呼、不理不睬…,就能以平常心看待並能不厭其煩地給予關懷。她提醒,當感覺到身旁的親友開始有些冷漠,跟他講話明明有聽到卻沒反應、對本來感興趣的事物不再有興趣,都是覺察及辨識情感淡漠的指標,特別是高齡者容易被誤以為是老化現象而被忽略,當確認對方並不是沒有接收到訊息而是無法反應時,應更積極去看待並進一步確認 是否因疾病所引起。

長輩服用鎮靜安眠劑 六大注意事項

長輩服用鎮靜安眠劑 六大注意事項#長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臺灣睡眠醫學學會在2017年的統計分析資料顯示,在臺灣平均每10個人,就有1人有失眠的困擾。在高年長者和女性這兩個群族上,失眠的比例都較10年前高。2015年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所公佈資料發現:65歲以上269萬高齡族群人口中,約有109萬人曾因失眠問題而服用鎮靜安眠藥,盛行率約四成。找到失眠問題 才能對症下藥家中長者的睡眠問題,首要工作還是要找出失眠的真正原因。除了年齡的因素,生活習慣(抽菸、喝茶或咖啡、吃大餐或辛辣食物或睡前滑手機等)、睡眠環境(吵雜、光害、寵物或寢具等)、疾病因素(如焦慮、呼吸中止、夜間頻尿或酒癮等),或是服用的藥物(利尿劑、類固醇、治療氣喘藥物或抗憂鬱劑等),這些也都是干擾睡眠,導致睡眠品質不佳的可能因素。鎮靜安眠藥的作用是什麼?透過醫師專業的診斷,若需要藥物的輔助治療,便由醫師開立合適的鎮靜安眠藥來處理失眠的問題。鎮靜安眠藥主要有四類藥理作用,分別為解除緊張焦慮的作用、幫助入睡安眠的作用、肌肉鬆弛的作用、緩解痙攣的作用。不同的鎮靜安眠藥,在這四類作用的效用強弱都不同,年長者使用後的效用也會因人而異。如何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一)服藥時配開水吞服:茶、酒、咖啡或其他飲料都是不合適的。(二)依指示於正確時間服藥:醫師開立為睡前服用,則請長者於就寢前15-30分鐘前就要服藥,並請他們立即上床,避免再從事其他活動,如滑手機、看書或處理其他事務等。(三)依指示服用正確的劑量:請按照醫師開立的劑量服用,不要因為藥效不夠而自行加量,或擔心副作用而自行減量。(四)避免突然停藥:在接受治療服藥的期間,醫師會依情況調整用藥;若想要停藥需與醫師討論,以漸進式減量方式來停藥,不可以自行任意停藥;突然停藥可能會出現焦慮、抽搐或反彈性失眠等症狀。(五)避免重覆用藥:服藥期間於其他醫療機構就醫時,一定要告知看診醫師長者是否還有其他正在服用的藥品,以減少藥品重覆開立,造成鎮靜安眠藥混用,而增加跌倒或骨折的風險。(六)認識藥品的副作用:清楚自己所服用的是哪種藥,且瞭解可能發生的副作用。不當地長期使用鎮靜安眠藥,容易出現藥物生理依賴性,或造成記憶力減退、反應力下降等問題。好東西「不可以」與好朋友分享鎮靜安眠藥是屬於第三、四級管制藥品,在醫師處方是合法使用,依管制藥品管理條例管理;但若將未服用完的鎮靜安眠藥,「贈送」或「販賣」給他人,則會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是違法且害人害己的行為。處理長者失眠的問題,藥物治療只是其中一部份,還是需要老人家配合日常生活作息的調整、情緒的調適,及壓力的緩解,才能真正找出失眠的問題點,有效地改善睡眠品質,一夜好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