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

掌握拍痰技巧 助長輩順利咳痰

掌握拍痰技巧 助長輩順利咳痰#長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不少老人家都有痰卡在喉嚨咳不出來,使盡全力、咳得臉紅脖子粗,一口痰卻依舊卡住,相當不舒服。65歲以上老人有半數死於肺炎,而痰咳不出來就是原因之一。肺部分泌物黏稠或量多者、長期臥床或固定不動者及咳嗽能力差者,可能需要他人輔助拍痰。但如何幫老人家拍痰?是有拍痰小技巧的喔!痰咳不出,細菌、病毒也容易存在肺部清不掉,很容易造成發燒、喘、肺炎,嚴重者必須住院治療。然而拍痰與叩擊主要的目的是利用空氣振動原理使積在肺部的痰液鬆動,再應用重力原理及改變身體姿勢,將深沈痰液咳出,除去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部功能,能改善支氣管炎、痰多、肺擴張不全病患症狀。當痰液太多或太過黏稠,不易咳出時,可配合服用化痰劑及蒸氣吸入;若患者沒有水腫,也不須限制飲水,每天應喝2000至2500cc的水(包括灌入),使痰液變稀,會比較容易咳出。正確拍痰動作:弓形手勢空心拍將手掌呈弓形,五指併攏,手掌以空心拍打背部,聲音聽起來「啵啵」的聲音。不會用手拍的人可至醫療器材行購買拍痰杯當作工具。正確地位置應該拍在肩胛骨以下、肋骨下緣往上10公分處,從肺臟下方往上扣拍,拍痰1次約5分鐘,每分鐘約100下,拍完維持側躺15分鐘。8個拍痰注意事項1、飯前1小時、飯後2小時內不能拍痰,避免嘔吐或被食物嗆到。2、執行者站的位置,應面向病人的臉,以便隨時觀察病人。3、拍痰部位燙傷、有傷口、皮膚傳染病,不可拍痰。4、執行拍痰時注意勿拉扯或壓迫鼻胃管、點滴注射管路及其他傷口引流管路。5、執行拍痰時病人如出現胸悶、心悸、嘴唇發黑、嘔吐、意識不清、出血等狀況時,請立即停止拍痰,並立即告知醫護人員。6、胸骨、脊椎、肝、腎、脾、乳房等處應避免叩擊。7、清醒者可鼓勵深呼吸及下床活動,臥床者每2小時翻身以增進肺部功能。8、不可拍痰的時機:惡性腫瘤、皮膚病、血栓靜脈炎、乳房切除並以矽質植入患者、咳血或棕色痰、胸部外傷、脊椎骨折、肺出血、肺血栓症、嚴重支氣管痙攣、肺膿瘍。清醒者拍痰後鼓勵病人以鼻子慢慢深吸氣,可用(吸-停-吸-停)的方式反覆吸氣2-3次,最後一次吸飽氣後閉住氣,按住腹部用力把痰咳出,可協助呼吸道有效排出痰液。

這裡跌恐致死 5大防跌保命法

這裡跌恐致死 5大防跌保命法#長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剛過完80歲生日的陳阿嬤,左右膝蓋偶爾會有痠痛的情況,嚴重時痛到沒辦法蹲,而腰背部的痠痛已經是5、6年老毛病了,某天,陳阿嬤不小心滑了一跤,跌坐在地,痛到站不起來,被送至急診,經過骨科醫師安排X光檢查,發現骨盆骨折,所幸無須開刀,但2天後,陳阿嬤在家不慎再度跌倒!檢查後發現是髖關節骨折,必須由骨科醫師開刀置換人工髖關節,靜養6週後疼痛改善、順利出院。高齡跌倒 致死排名第二台灣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導致死亡的原因,跌倒高居第2名,僅次於交通事故,而根據國內統計,長者跌倒機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主計總處發布國情統計通報指出,去年3月底台灣正式宣告邁入「高齡社會」,在105年開始,連續三年增幅超過5%,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也升至14.9%,根據國發會推估7年後,也就是115年就會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預防跌倒導致骨折成為重要醫療議題。5大防跌保命方法衛福部樂生療養院骨科駱耀璋醫師提醒,家中的長輩有膝蓋疼痛、腰背部疼痛的問題,務必留意長輩們關節退化、脊椎退化以及預防跌倒骨折的問題,尤其是第一次跌倒後,更要注意後續容易再發生跌倒,甚至可能進一步造成骨折!1、加強健康體能:運動可增進肌力、平衡感、協調能力與柔軟度。2、攝取足夠營養素:維生素D和鈣質。3、維持居家安全:選購舒適的防滑包鞋,避免高跟鞋或拖鞋,避免單穿襪子在室內走動;改善照明提升辨識能力;樓梯及浴室內加裝防滑貼片與扶手;夜間留盞小夜燈供照明;椅子須有椅背及扶手,高度以坐姿膝關節90度為原則。4、評估跌倒的原因:請醫師協助評估跌倒的原因,如視力減退、平衡失調、下肢無力、認知障礙、使用多種藥物及不安全環境等,先找出病因才能對症下藥。5、定期帶長輩到醫院接受骨質密度檢查,提早預防骨質疏鬆,降低骨折發生的機會!留在自己熟悉的住所中得到妥善協助及照顧,並維持其原有之生活習慣及模式,是老人最歡喜又有尊嚴的生活方式,也符合人性化需求的自主照顧方式。為此,照護者若為長輩選擇合適的移行輔具,可以協助功能退化的老人進行日常生活活動,並減少跌倒的機會。教導家屬藥物的副作用,老人服用降血壓、鎮定安眠藥時,要注意避免姿勢改變引起低血壓而跌倒。讓我們一起為長輩提供安心、安全、安定的居家照護環境而努力吧!

長輩難相處?多一份理解就不難

長輩難相處?多一份理解就不難#長輩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例持續升高,老年人的身心照護問題儼然是台灣社會需正視並解決的課題。李淑媚護理師表示,除了老年人的身體疾病問題,心理問題也是必須要重視的,老年人往往希望有子女的陪伴,但又擔心造成子女的麻煩,因此多會以關切的態度面對子女,以紓解心裡的孤單感,對子女會有過多的擔憂,像是會不斷問候子女的起居生活。理解長輩們的情緒與行為 給予更多的關心另外,令長輩感到不安與恐懼的是身體上的疾病,害怕獨自面對死亡,再加上看到身邊的老朋友一個接一個慢慢離開,能分享心事的人也就越來越少,就更加期望有子女的陪伴與照顧,我們可以試著理解長輩們的情緒與行為,並給予更多的關心。  李淑媚護理師表示,陪伴是一個很簡單卻又很難做到的,有時子女想要付出,長輩也不見得會接受,因為他們會想很多,有過多的擔心,這需要多一點的時間與耐心去感染長者。如果不能時間陪伴長輩,可以鼓勵他們參加一些社區團體或才藝課程,有個學習的機會也能結交好友,增加與人群互動的機會,以免困在自我的小圈圈中憂鬱,也可多跟年輕人互動,更新傳統觀念,藉由一些人脈與資訊的刺激,活絡思考與生活圈。老年人傳統上的價值觀,認為子女有成就,才是我父母親的成就,因此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子女身上,而忘了應對自己好一點,經營屬於自己的社交圈,應改變固有的舊觀念。從職場退下來的男性長輩,常會礙於面子問題或是不習慣表達自我,而不願參加聚會,使得自己更加孤獨,身為子女的我們可以多鼓勵他們拓展社交圈豐富老年生活。應盡早進行失能與延緩的照顧李淑媚護理師表示,由社區發展協會設置的社區關懷據點,銜接衛福部的預防失能跟延緩的方案,有可陪伴長輩的志工或照顧服務員資源,關懷並訪視長輩,在社區形成一個穩定的力量,能及時幫助需要的人,需特別注意的是預防失能與延緩的照顧,並非短時間可完成,應盡早就開始進行這項作業。 

長輩免疫力低 防感染飲食5安全守則

長輩免疫力低 防感染飲食5安全守則#長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三十六歲的黃小姐,幫腎臟病母親製作餐點時,一開始因母親咀嚼能力沒有恢復的很好時,補充營養都是將稀飯打成泥,製作成類似嬰兒副食品的東西,讓他慢慢吞嚥。母親的每餐粥裡都有兩種蔬菜、糙米跟一份魚和一份肉,蔬菜會天天更換,不一定是葉菜類,也有可能使用南瓜或地瓜;而魚肉的話,可能是吻仔魚也可能是鯛魚,煮成粥後打成泥狀,讓他多元吸收。飲食五大安全需留意!1) 避免生食及飲用生水/居家照護的病人免疫力多半都很低落,因此飲食上須嚴格禁止未煮熟的生食或生水,包括肉類、生蛋、海鮮……。礦泉水如果沒有煮沸,也不可食用,避免造成更嚴重的細菌感染。另外,準備食物的時候,熟食和生食的砧板也要分開使用,免得交互感染後,原本乾淨的食物,也沾上生食中的細菌。2) 給予充足的用餐時間/失智、吞嚥困難或胃口不佳等症狀,都有可能讓病患的吃飯時間拉長,有些家屬會抱怨病人吃飯速度過慢,而拒絕他自行飲食。其實只要給予病人充分的咀嚼時間,不僅能避免催促的壓力和消化不良,也能讓病人更有動力自主日常生活。如果病人咀嚼反應較慢,也可以輕柔按摩下頷,引發吞嚥動作,即使吃完一餐飯,食物掉落的情況很嚴重也無妨,耐心陪伴病人用餐,往往能讓病人在漫長的每日照護中,找回一點自己的自主權。另外,有些病人是因憂慮心情造成的食慾不振,增加陪伴時間、挑選他喜愛的食物當作正餐,也不失為一個解決食慾不振的好方法。3) 烹調方式強調少油、少鹽,減少心血管和腎臟負擔/年紀越大,往往越會伴隨著味覺退化的問題,由於病人吃什麼都索然無味,因此用餐時,可能透過大量沾醬油、吃醬菜、肉鬆來增加食物的味道,長期下來,腎臟和動脈硬化的風險將越來越高。為了避免病人的飲食過鹹、營養失衡,可以在餐點裡加入中藥材或大蒜、香菜等辛香料,這樣即使鹽放得比較少,也能增加食物的豐富層次和口感。4) 避免飲酒/過度飲酒,除了會增加酒精性失智症的風險外,對於服用特殊藥物的病患,有可能會導致藥與酒精互相作用,造成身體健康的疑慮。對於已經罹患失智症的病患,因大腦功能已出現認知障礙,使用酒精更可能導致大腦思緒出現混亂狂躁的情形,因此飲食上也要特別留意,就算是過年、生日的聚餐小酌,也要盡量避免。5) 口腔清潔要做好/口腔內的環境,不僅潮濕又易食物殘留,是細菌繁殖的好處所。失能病人的抵抗力比較低,相較一般人更容易被細菌感染,而感染後造成的併發症,往往也不只是蛀牙那麼簡單的問題。因此,除了早晚睡前的口腔清潔外,病人三餐飯後,都應該馬上進行口腔清潔,才能減少蛀牙、念珠菌感染或是吸入性肺炎等危及生命的疾病發生。意識比較清楚的病人,可以用一般的軟毛牙刷清潔;至於臥病在床、完全無法動彈的病患,則可以選擇棉棒沾取清水,代替牙刷清潔。如果病人的口腔味道較重,選擇用綠茶或檸檬汁等,可以安全喝進肚子裡的天然漱口水,也是降低細菌的好方法。隨時保持口腔清潔,減少口腔內細菌的數量,即使偶爾不小心嗆到,也比較不容易導致吸入性肺炎發生。居家小提醒吸入性肺炎,指的是因外物或液體吸入肺部之後造成的問題。最常見的情況包括:嘔吐後吸入嘔吐物或胃酸;吃東西嗆到;或是因吞嚥障礙,而導致唾液在夜晚反覆吸入肺裡。如何判斷患者可能有吸入性肺炎的問題呢?如果病人經常性的吃飯噎到、飯後說話聲音沙啞,可能就是因吞嚥困難造成食物誤入氣管,長期下來,罹患吸入性肺炎的機會相當高。為了避免用餐嗆到,病人吃飯時,一定要注意他的姿勢是否正確,除了坐正、頭微傾的用餐外,有些中風病患沒辦法完全坐起,可以採用斜躺的姿勢,將枕頭或毛巾把頭部墊高。另外,用餐後的三十分鐘內,也盡量不要讓病人躺下,避免發生食物逆流到咽喉的狀況。(本文摘自/在宅安心顧,圖解長期照護指南/博思智庫出版)

長輩跌倒別輕忽!根本改善9危險因子

長輩跌倒別輕忽!根本改善9危險因子#長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關於家中長輩發生跌倒這件事情,許多人可能習以為常,認為是長輩不小心才跌倒,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跌倒雖然常見,但背後往往代表著高齡長者有更深層的問題。若忽略不理,日後跌倒伴隨的併發症將造成身體傷害、失能、住院甚至是死亡風險,也為長者心理帶來負面影響,增加家人照顧的負擔。長者跌倒嚴重可能臥床、失能根據台灣統計60歲以上老人年平均跌倒發生率約15至34%,隨著長者年齡增長,跌倒危險性更逐年升高。跌倒所帶來的常見傷害可大可小,輕則皮肉損傷,嚴重者甚至因而臥床、失能或者住院、死亡。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家醫科醫師洪政豪說明,可將造成跌倒的風險因子分為內在外在因素2大類去探討。內在因素泛指與高齡長者身體狀況相關的因子,如(1)老化導致平衡感變差、(2)下肢力量減退所造成的步態不穩、(3)心肺功能的衰退及(4)各類型急慢性疾病都讓老人的跌倒風險提高。外在因子則指身體因素以外的因子,包含(5)多重藥物的使用、(6)不熟悉的環境、(7)昏暗燈光、(8)不合適足部鞋具、(9)不正確的輔具選擇。分析許多危險因子 可被預防或處理洪政豪醫師提醒,現實生活中,高齡長者的跌倒意外很少由單一原因所造成,家屬應盡可能詳細把長輩跌倒時的資訊記錄下來,包括跌倒時正在從事的行動、是否失去意識、失去意識時間多長、有無在場目擊者、有無外傷及行動能力的喪失、是否有頭部撞擊、發生跌倒的時間與場所等資訊,轉呈給醫療工作人員做鑑別診斷。正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家中老人若常發生跌倒,千萬別當作是意外,許多造成跌倒的危險因子其實可以被預防或處理。考量跌倒及相關併發症可能對長者或整個家庭帶來的傷害不可輕忽,應該轉介相關醫療專業人士進行跌倒風險因子的評估與檢視,並且進行後續介入,才能防範於未然。

當過年回家成了一種壓力

當過年回家成了一種壓力#長輩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為什麼台灣和荷蘭年輕人都不喜歡過年?台灣父母「過年過節就是要全家團圓,才有過節氣氛。」VS.荷蘭爸爸的真心話「長輩太多隱藏期望,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這壓力使年輕人不喜歡過節。」除夕前跟朋友吃飯,飯桌氣氛卻有點冷淡,好像都有種「唉,又要過年了」的感覺。朋友解釋:「過年回家長輩都會無止境碎碎念,問一大堆問題,還沒畢業會被問:『什麼時候畢業?』終於畢業就被問:『有沒有找到好工作?』有了工作長輩更會追問:『薪水多少?什麼時候升官?』好不容易當上主管,卻又被問:『買房子沒?薪水增加多少?你下面管多少人?』好不容易破了一關,親戚們又開始追問下一關。」「除了工作,長輩也會觀察我們感情生活進度,」另個朋友說,「從有沒有女朋友,什麼時候要結婚,一路問到什麼時候生孩子,甚至何時生第二個,壓力超大,年夜飯實在吃不下! 」過年過節成了一種「義務」荷蘭最重要節日「聖誕節」其實也有類似現象,在荷蘭,滿多年輕人也不期待跟家人團聚過聖誕節。十二月二十五日和二十六日是荷蘭公定假日,全國休息過聖誕節,除傳統基督教教義外,其實跟台灣過年很類似,全家聚在一起,用超豐盛晚餐把自己吃胖。荷蘭親戚不太會問台灣長輩那種「你什麼時候才加入人生勝利組」問題,兩國文化差異也很大,但為什麼兩個國家年輕人都不太喜歡慶祝自己文化中最重要節日呢?也許長輩轟炸式關心是理由,但進一步討論下去,我發現年輕人們最討厭的是非得參與家族活動不可的「義務感」。長輩要求他們「必須」除夕當天幾點前回家吃年夜飯,初一「務必」跟家人用餐,初二女生「非得」回娘家不可。若不按照老人家安排,甚至演變成家庭戰爭。更困難的是長輩不太有話直說,晚輩只能自己摸索,擔心猜錯又要惹爸媽/公婆/岳父母生氣。單身得承受成家立業壓力,穩定交往男女朋友或剛結婚小夫妻又要因家庭間拉鋸戰頭痛,這壓力使得台灣年輕人不喜歡過年,也令很多荷蘭年輕人不期待過聖誕節,好像回家就只是盡子女義務一樣。讓年輕人感受到家人的愛 而非「要求」或「義務」長輩清楚表達期望,給晚輩一點彈性,晚輩也會了解背後好意,雖然問題很普遍,但在我看來解決方法卻不難,就是把「內心期望」改成「說出口的希望」,讓年輕人從「必須」回家過年變成「被歡迎」跟家人吃年夜飯。荷蘭爸爸的教養小提醒在荷蘭,成年親子關係不再是垂直式隸屬關係,而是水平式關係:父母花二十幾年建立孩子價值觀,孩子大了,相信他們能做好生活選擇。看待孩子為家付出,動機遠比表現來得重要。把對成年孩子期望直接說出口,也尊重孩子自己規劃,這才是真正相互尊重。(本文摘自/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野人文化) 

長輩喝水常嗆咳 練2招破解

長輩喝水常嗆咳 練2招破解#長輩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隨著年齡增長,家中長輩在飲食時,可能出現咬很久都吞不下,吃飯總是會花掉逾半小時,喝水時也會經常因為突然嗆到,上氣不接下氣。某些長輩也因為口中殘留許多食物,即使嚥下食物後,食物可能也會從口中直接流出。語言治療師及復健師表示,只要每日勤練2招,訓練舌頭肌力就能正常進食! 舌頭肌力降低 食物無法下嚥研究指出,隨著年齡增長,舌頭肌力會降低,用餐時無法有效將口中食物移至兩側進行咀嚼,或僅以舌面上下擠壓食物,造成食物無法達到適合下嚥的程度,往往需要更費力地才能將食物嚥下,甚至需吞嚥數次才能將口中食物清除。出現吞嚥困難 盡早尋求語言治療師的評估營養不良、脫水、吸入性肺炎等均是吞嚥障礙的結果,據統計,在美國約25名成人就有1人經歷過吞嚥問題,50歲以上年長者的吞嚥障礙盛行率也有22%,長照機構的長輩們則高達68%有吞嚥障礙。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醫師表示,若家中長輩出現吞嚥困難的徵兆時,請即早前往各醫院尋求語言治療師的評估並提供正確衛教與治療策略。改善生活品質,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言治療師呂昂衛語表示,勤做這2種練習可讓進食更簡單:1) 長輩在家中可利用壓舌板與舌頭進行前後及左右阻抗運動,增加舌頭肌力2) 進食時,可藉由將食物用力吞下以減少口腔及咽部的殘留,盡量將食物置於口腔較敏感的一側咀嚼。 

小心!長輩跌倒5成肇因環境

小心!長輩跌倒5成肇因環境#長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泥集團董事長辜成允近日不慎從階梯跌落逝世,台灣逐漸步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跌倒容易導致髖骨骨折,一旦發生髖骨骨折身體常無法獨立生活,日常生活功能受限,也是老年失能的主因之一。國內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二名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2015年國人10大死因,事故傷害排名第6,而造成國內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1位是交通事故,其次就是跌倒,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楊育菱表示跌倒是老年髖部骨折最大的元兇,為了預防跌倒,必須知道跌倒的危險因素有:1) 相關的機能老化,如視力退化、平衡協調不足等。2) 長期用藥如降血壓、降血糖、心臟用藥等。3) 疾病如中風、姿位性低血壓等,也會影響其活動,容易造成跌倒。4) 環境,老人跌倒有50%是因環境引起。保持光線充足 通道避免放障礙物楊育菱物理治療師建議,服用藥物後應先休息30分鐘至1小時,若無頭暈不適再活動,並且平時加強下肢肌肉運動訓練及核心肌群的訓練,提升肢體肌力與增加肢體協調平衡。對於容易跌倒的環境,如浴室、廁所、廚房、光線昏暗等行走時應特別小心,保持室內光線充足,在門口進出地方、樓梯及通道處應避免置放障礙物,浴室內可加裝硬質的扶手,樓梯可裝置止滑條。每日至少運動30分鐘洪弘昌院長建議,長者運動的進行循序漸進,以少量多次為原則,最好每日至少30分鐘可分成早、中、晚進行運動,但若有慢性疾病、體適能不足者,需注意考量個人健康狀況進行運動,不可勉強。復健科主任周建文也建議長輩可加強肩部、手臂肌肉運動如舉裝水的寶特瓶,以及加強下肢肌力的運動如抬臀運動、直腿抬高運動,做好預防跌倒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髖部骨折的發生。          

Menu